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沪教版_第1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沪教版_第2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沪教版_第3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沪教版_第4页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2015-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含解析)沪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C.使用节水龙头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纸张燃烧 C.水分蒸发 D.矿石粉碎3.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A.KCl B.NaOH C.NH4Cl D.BaSO44.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玩具 B.纯棉帽子 C.陶瓷餐具 D.黄金饰品5.含氟牙膏中常添加氟化钠,NaF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0 C.﹣1 D.﹣26.工业冶炼金属锰的原理是3MnO2+4Al3Mn+2Al2O3,该反应属于()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7.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 B.硅 C.铝 D.铁9.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A.氧化钙:作干燥剂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C.碳酸氢铵:作氮肥 D.稀盐酸:除铁锈10.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1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减少煤的浪费 B.减少氧气的消耗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12.赵洋同学的笔记上有如下对实验现象的记录,你能判断出哪个是正确的吗?()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亮红色的铜丝加热后表面变黑C.块状石灰石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持续产生气泡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13.施用S﹣诱抗素(C15H20O4)可保证盆栽鲜花按时盛开.关于S诱抗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264gB.碳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氢元素质量分数C.一个分子中含有39个元素D.S诱抗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614.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①Cu、Zn、FeSO4溶液;②Cu、Fe、ZnSO4溶液;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15.取含铁、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11.6g,通入足量CO并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0.0g.该固体的组成不可能是()A.Fe2O3 B.Fe3O4 C.Fe和Fe2O3 D.FeO和Fe2O3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1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液氧 B.MnO2 C.CO2 D.H2O217.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浓硫酸 B.石灰水 C.浓盐酸 D.氯化钠溶液1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NaOH溶液Ca(OH)2溶液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CCO2气体CO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CaO固体CaC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19.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A. B. C. D.20.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该工艺示意如图,对该过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操作①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B.操作③、④两步顺序可以颠倒C.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有三种成份的物质D.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41分)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在C、H、O、Ca、Fe、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①密度最小的气体;②汽水中含有的酸;③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④赤铁矿的主要成分;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你知道下列化学原理吗?①要证明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来检验.②使用久了的水壶内壁会形成水垢,用可厨房中的浸泡除去.③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④撒盐可以让公路积雪尽快融化,原理是.22.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填字母)制的.A.金属B.陶瓷C.无所谓(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A.使用焰心加热B.使用内焰加热C.使用外焰加热(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一样(填字母).A.炒鸡蛋B.牛奶C.黄瓜D.烤野兔肉(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填字母)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6)郊外通常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将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进行防锈,你依据的原理是.23.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字母序号).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二氧化碳(2)近期,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如图甲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利用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3)如图乙,二氧化碳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①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②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则分解不完全.③上述设想的优点有(填字母序号).a.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b.充分利用太阳能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④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填字母序号).a.无色酚酞溶液b.紫色石蕊溶液c.pH试纸(4)如图丙,在A瓶中盛满CO2气体,将装有96℃以上但未沸腾热水的B瓶,放入装有相同热水的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①先用注射器抽取20mL的水,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其化学方程式为,但未见B瓶中发生现象.②再用另一只注射器抽取20mL的浓NaOH,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24.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问题:温度(℃)1020406080KNO320.931.663.9110169NaCl35.83636.637.338.4(1)10℃时,KNO3溶解度是g.(2)40℃时,将70gKNO3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为g.(3)6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通过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晶体.(4)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该温度范围是.a.10℃~20℃b.20℃~40℃c.40℃~60℃d.60℃~80℃(5)向20mL水中溶解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图: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数据回答:A、B、C中溶液一定不饱和溶液的是.当x=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25.根据如图所示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装置选择用序号填写):(1)实验仪器b的名称是.(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于处,看是否复燃;若收集纯度高的氧气选用装置是,(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用做发生装置,可以较平稳产生氧气.(4)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装置B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填序号).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②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③加热反应物④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26.汽车尾气的排放也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尾气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①写出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化学式②对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填序号).A.物质丁的化学式为N2B.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C.反应后所得气体对环境有影响D.若生成56g丁,则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4g.27.煤、和天然气并称为三大化石燃料,煤燃烧会释放出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酸雨对下列物品无损害的是()A.大理石塑像 B.铝制门窗 C.玻璃 D.花草树木28.要想把煤燃烧释放出的SO2变废为宝,可把二氧化硫尾气、石灰石、空气、碳酸氢铵、氨气和氯化钾等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硫酸钾等物质.合成流程如图所示:①写出反应Ⅱ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③反应Ⅱ的温度需控制在60~70℃,其理由是.④上述流程中的副产物可做(写出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29.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某化学探究小组欲测定该品牌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一)甲组同学设计如图甲所示实验:【实验步骤】①组装好如图甲仪器,并检查;②称取13.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少量蒸馏水溶解,并在其他装置中加入相应的药品;③称量装置C的质量;④打开分液漏斗旋塞滴入稀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再次称量装置C的总质量;⑥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实验分析】(1)A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装置的作用是.(3)如果没有B装置则所测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填偏大、偏小、不变)(4)小明提出能否用盐酸代替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5)称得纯碱样品的质量为13.0g,实验前、后C装置(包含药品)的质量分别为61.2g和65.6g,则该纯碱样品的纯度为%(精确到0.1%).(二)乙组同学采用生成沉淀的方法来测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乙实验:(1)判断加入氯化钡溶液是否过量的合适方法是,(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A.静置混合物X,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氯化钡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则氯化钡已经过量;B.向混合物X中滴加稀硫酸,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氯化钡已经过量.(2)判断滤渣是否洗涤干净,可以采取向最后的洗出液中滴加,(填序号)然后观察现象判断.A.氯化钡溶液B.稀硫酸C.硝酸银溶液D.稀盐酸(3)根据实验数据,乙组测得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实验反思】甲乙两组同学所测该品牌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你认为组(填“甲”或“乙”)更准确,另一组存在较大偏差的原因可能是.

2015-2016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美琪学校九年级(下)月考化学试卷(3月份)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A.垃圾分类处理 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C.使用节水龙头 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分析】A、根据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进行解答;B、根据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进行解答;C、根据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水资源进行解答;D、根据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进行解答.【解答】解:A、垃圾分类处理既节约资源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B、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会造成白色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故B符合题意;C、使用节水龙头可以节约水资源,利于保护环境,故C不符合题意;D、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从平时的点滴做起,如拒绝使用一次性塑料餐盒等.2.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纸张燃烧 C.水分蒸发 D.矿石粉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解答】解:A、冰雪融化是由固态变为液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B、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C、水分蒸发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D、矿石粉碎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故选B.【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3.不含原子团的物质是()A.KCl B.NaOH C.NH4Cl D.BaSO4【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A、从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去分析解答;B、从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其中氢氧根离子(OH﹣)是原子团去分析解答;C、从NH4Cl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铵根离子(NH4+)是原子团去分析解答;D、从BaSO4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其中硫酸根离子(SO42﹣)是原子团去分析解答;【解答】解: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A、KCl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含原子团,故A正确;B、NaOH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其中氢氧根离子(OH﹣)是原子团;故B错误;C、NH4Cl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铵根离子(NH4+)是原子团;故C错误;D、BaSO4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其中硫酸根离子(SO42﹣)是原子团;故D错误;故答案为:A.【点评】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叫做原子团.4.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塑料玩具 B.纯棉帽子C.陶瓷餐具 D.黄金饰品【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塑料玩具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B、纯棉帽子是用纯棉制成的,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C、陶瓷餐具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黄金饰品是用黄金制成的,黄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5.含氟牙膏中常添加氟化钠,NaF中F元素的化合价是()A.+1 B.0 C.﹣1 D.﹣2【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氟化钠(化学式为NaF)的化学式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设氟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氟化钠(化学式为NaF)中氟元素的化合价为:(+1)+x=0,则x=﹣1.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能力.6.工业冶炼金属锰的原理是3MnO2+4Al3Mn+2Al2O3,该反应属于()A.置换反应 B.化合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考点】置换反应及其应用.【分析】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后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其特点可总结为“多变一”;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解答】解:由方程式:3MnO2+4Al3Mn+2Al2O3可知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A.【点评】抓住四种反应的特点,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数“多变一”还是“一变多”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类型判断.7.下列方法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3瓶气体的是()A.闻气味 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分析】鉴别不同物质时,所选择的用品或药品一定要适当,现象明显,操作尽量要简便.燃着的木条在三瓶气体中会有不同的现象,虽然带火星的木条能在氧气中复燃,但是会在二氧化碳和空气中熄灭,因为空气中氧气浓度不够高.三种气体都不会与水发生明显现象,三种气体都是无味的,所以通过闻味的方法无法鉴别.【解答】解:A、因为三种气体都没有气味,用闻味的方法无法鉴别,故A错误;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三种气体均不能产生明显现象,无法完成鉴别,故B错误;C、因为三种气体都没有颜色,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鉴别,故C错误;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三瓶气体中,使燃着的木条剧烈燃烧的是氧气,没有变化的是空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现象明显不同,方法简单,故D正确.故选:D.【点评】鉴别物质时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选择适当的用品,通过明显的现象鉴别出来.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 B.硅 C.铝 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分析】利用元素的分类,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判断解决即可.【解答】解: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其中铝铁属金属元素,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9.物质所对应用途错误的是()A.氧化钙:作干燥剂 B.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C.碳酸氢铵:作氮肥 D.稀盐酸:除铁锈【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碳酸氢铵属于氮肥;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据此解答.【解答】解:A、氧化钙能与水反应,可以用作干燥剂,正确;B、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错误;C、碳酸氢铵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正确;D、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锈,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10.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稀释浓硫酸 B.倾倒液体 C.称量固体 D.过滤【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从保护实验室财物的角度出发分析判断.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要“左物右码”;D、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是,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故选项不正确;.C、选项称量物体时左物右码;正确;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未紧靠烧杯内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11.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使其充分燃烧,其目的是()A.减少煤的浪费 B.减少氧气的消耗C.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D.减少酸雨的形成【考点】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分析】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有: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减少煤的浪费,故选项正确.B、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氧气的消耗,故选项错误.C、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错误.D、工业上常把煤块粉碎后,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能使煤充分燃烧,而不是减少酸雨的形成,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促进可燃物燃烧的方法(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或增大氧气的浓度)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赵洋同学的笔记上有如下对实验现象的记录,你能判断出哪个是正确的吗?()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B.亮红色的铜丝加热后表面变黑C.块状石灰石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持续产生气泡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色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盐的化学性质.【分析】A、根据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铜丝加热的现象进行分析;C、根据块状石灰石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故选项说法错误.B、亮红色的铜丝加热后表面变成黑色,故选项说法正确.C、块状石灰石放入足量稀硫酸溶液中,产生一会儿气体立即停止,故选项说法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常见实验的现象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3.施用S﹣诱抗素(C15H20O4)可保证盆栽鲜花按时盛开.关于S诱抗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为264gB.碳元素质量分数小于氢元素质量分数C.一个分子中含有39个元素D.S诱抗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16【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分析】A.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来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C.根据元素的规定来分析;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解: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故错误;B.根据S﹣诱抗素分子的化学式C15H20O4,S﹣诱抗素中碳元素、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0)=9:1;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故错误;C.元素是个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错误;D.S﹣诱抗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0):(16×4)=5:16,故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4.下列可用于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的一组药品是()①Cu、Zn、FeSO4溶液;②Cu、Fe、ZnSO4溶液;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考点】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分析】验证铜、铁、锌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一般是利用金属与酸反应或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通过金属和酸是否反应或剧烈程度判断金属的活动性,或通过金属是否能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解答】解:①Cu、Zn、FeSO4溶液,锌与硫酸亚铁反应,铜不能与硫酸亚铁反应,所以正确.②Cu、Fe、ZnSO4溶液,Cu、Fe均不能置换出ZnSO4中的锌,无法判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所以错误.③Zn、FeSO4溶液、CuSO4溶液,Zn与FeSO4溶液、CuSO4溶液都反应,不能判断铁、铜的金属活动性,所以错误.④Fe、CuSO4溶液、ZnSO4溶液,铁与CuSO4溶液反应,与ZnSO4溶液不反应,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所以正确.故选A.【点评】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题目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所在,在具体设计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学会信息迁移,既要模仿,又要注重创新,在评价时要注重比较的方法.15.取含铁、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11.6g,通入足量CO并充分加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得沉淀20.0g.该固体的组成不可能是()A.Fe2O3 B.Fe3O4 C.Fe和Fe2O3 D.FeO和Fe2O3【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分析】设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FexOy,发生反应FexOy+yCO=xFe+yCO2,可知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澄清石灰水将生成的气体充分吸收,产生沉淀20g为碳酸钙的质量,根据n=计算碳酸钙的物质的量,根据碳原子守恒,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根据质量守恒n(Fe)求出n(Fe):n(O),结合选项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澄清石灰水将生成的气体充分吸收,产生沉淀20g为碳酸钙的质量,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n(CO2)=0.2mol,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即n(O)=n(CO2)=0.2mol,n(Fe)===0.15mol,n(Fe):n(O)=0.15mol:0.2mol=3:4,A、Fe2O3中n(Fe):n(O)=2:3,故A错误;B、Fe3O4中n(Fe):n(O)=3:4,故B正确;C、Fe和Fe2O3组合,其中n(Fe):n(O)可能为3:4,故C正确;D、FeO和Fe2O3组合,其中n(Fe):n(O)可能为3:4,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判断氧化物中氧原子的物质的量等于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中等.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2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得0分.)16.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液氧 B.MnO2 C.CO2 D.H2O2【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析】物质中含有氧气的分子即是该物质中含有氧气,据此进行判断分析即可.【解答】解:A、液氧就是液态的氧气,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故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C、过氧化氢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的组成,进而判断是否含有氧气的分子,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7.下列物质长期露置于空气中,因发生化学变化而使溶液质量减少的是()A.浓硫酸 B.石灰水 C.浓盐酸 D.氯化钠溶液【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分析】解决此题主要应考虑两点:一是发生了化学变化;二是溶液质量减小.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两个要求的选项才是正确的选择.【解答】解:A、浓硫酸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溶液质量变大,故此选项错误;B、石灰水会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碳酸钙沉淀,使溶液中的溶质氢氧化钙减小,溶液质量也随之减小,故此选项正确;C、浓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溶液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D、氯化钠溶液长期存在于空气会有水分的蒸发,溶液质量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故此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常见物质物质的特性的考查,解题的关键主要是了解相关物质的特性,并对相关的现象有较明确的认识,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18.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AH2HCl气体先通过NaOH溶液,再通过浓硫酸BNaOH溶液Ca(OH)2溶液先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再过滤CCO2气体CO气体通过灼热的CuODCaO固体CaCO3固体加入适量的稀盐酸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H2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通过浓硫酸除去水蒸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B、Ca(OH)2溶液能与过量的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溶液,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CO气体能与灼热的CuO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D、CaO固体和CaCO3固体均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9.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下列示意图能正确反映其中变化的()A. B. C. D.【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分析】A、溶液的pH值由大于7,至等于7,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而小于7;B、溶液的质量不是从零开始的,图形错误;C、刚加入盐酸,不会产生二氧化碳,因为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D、没有滴加盐酸时氯化钠为零,所以曲线应从零开始.【解答】解:A、溶液的pH值由大于7,至等于7,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而小于7,图中曲线错误,故A错误;B、溶液的质量不是从零开始的,图形错误,故B错误;C、刚加入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不产生二氧化碳,图中曲线正确,故C正确;D、氯化钠的质量应从零开始的,图中图形正确,故D正确.故选C、D.【点评】掌握中和反应的概念:酸与碱发生的中和反应,在实际应用中广泛被利用;在图形中表现为PH值等于7.20.为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应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该工艺示意如图,对该过程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A.操作①中需要进行搅拌,目的是提高氯化钠的溶解度B.操作③、④两步顺序可以颠倒C.操作⑤得到的沉淀中有三种成份的物质D.操作⑥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将滤液的pH调为7【考点】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分析】根据除去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沉淀,除去镁离子用氢氧根离子进行沉淀,除去钙离子用碳酸根离子进行沉淀,过量的钡离子需要用碳酸根离子除去进行分析,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得到精盐水进行分析.【解答】解:A、一定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固定不变的,不会因搅拌就改变其溶解度,只会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度,故A错误;B、③、④两步颠倒不会影响除掉钡离子和镁离子而形成沉淀,故B错误;C、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可以将硫酸根离子转化为沉淀,加过量碳酸钠溶液,可以将钙离子和反应剩余的钡离子转化为沉淀,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将镁离子转化为沉淀,所以⑤操作中得到的沉淀共有四种,故C错误;D、⑥操作中,加入适量盐酸的目的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从而得到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知道除去的杂质的离子的性质,然后选择合适的试剂和滴加顺序进行除杂,一般加碳酸根离子要放在加钡离子之后,可以将剩余的钡离子除去,除杂的结果,最后只能有先氯化钠,也就是氯离子和钠离子.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41分)2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1)在C、H、O、Ca、Fe、N六种元素中选择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①密度最小的气体H2;②汽水中含有的酸H2CO3;③溶于水温度降低的物质NH4NO3;④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e2O3;⑤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H2O;⑥改良酸性土壤的碱Ca(OH)2.(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你知道下列化学原理吗?①要证明自来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来检验.②使用久了的水壶内壁会形成水垢,用可厨房中的食醋浸泡除去.③白糖与红糖,主要成分都是蔗糖.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④撒盐可以让公路积雪尽快融化,原理是盐溶于水降低水的凝固点.【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硬水与软水;氯化钠与粗盐提纯;盐的化学性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析】(1)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题目所提供的元素、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2)根据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回答;根据醋酸与碳酸钙反应能生成可溶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的性质回答;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回答;根据少量的盐溶于水时形成的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从而使冰雪很快融化回答.【解答】解:(1)①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②汽水中含有的一种酸是碳酸;③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④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氧化铁;⑤水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⑥氢氧化钙具有碱性,属于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2)①向等量的两种水样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②食醋中含有醋酸,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醋酸与碳酸钙反应能生成可溶的醋酸钙、水、二氧化碳,所以可用食醋除去水垢;③活性炭有吸附作用,能吸附色素和异味,可将红糖脱色变成白糖.④少量的盐溶于水时形成的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从而使冰雪很快融化.故答案为:(1)①H2;②H2CO3;③NH4NO3;④Fe2O3;⑤H2O;⑥Ca(OH)2(2)①肥皂水;②食醋;③吸附;④盐溶于水降低水的凝固点.【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关乎我们的生存、健康和社会的发展,是中考热点之一.22.节假日或双休日,去郊游野炊实为一大快事.然而,在野炊的情趣之中,如果遇到下面一些问题,你是如何处理的?(1)对野炊有经验的人会告诉你,餐具最好是导热性好、不易破碎的材料制的,你准备带的餐具是用A(填字母)制的.A.金属B.陶瓷C.无所谓(2)在“灶”上悬挂野炊锅时,应调节野炊锅到合适的高度.你觉得原因可能是C.A.使用焰心加热B.使用内焰加热C.使用外焰加热(3)野餐食谱如下:主食:馒头;配菜:烤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从营养角度来看,你准备再添一样C(填字母).A.炒鸡蛋B.牛奶C.黄瓜D.烤野兔肉(4)在引燃细枯枝后,如果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反而燃烧不旺,并产生很多浓烟,说明物质充分燃烧需要的条件是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5)若不小心被蚊虫叮咬(蚊虫能分泌出蚁酸),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C(填字母)A.食醋(pH<7)B.食盐水(pH=7)C.肥皂水(pH>7)(6)郊外通常比较泥泞,如果你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你回来进行清洗后将链条传动部件涂上油进行防锈,你依据的原理是使金属铁与空气和水隔绝开.【考点】均衡营养与健康;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分析】(1)根据金属导热性好、不易破碎;陶瓷导热性不好、易破碎分析.(2)根据外焰温度高加热时用外焰加热分析.、(3)根据馒头中含有淀粉,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中含有蛋白质,鸡蛋、牛奶和兔肉中都富含蛋白质,黄瓜中含有维生素分析.(4)根据燃烧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旺分析.(5)根据蚊虫能分泌蚁酸,使用碱性物质能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减轻疼痛和肥皂水呈碱性,食盐水呈中性,醋酸呈酸性分析.(6)根据涂油后使铁与空气和水分隔绝和铁与空气、水同时接触才会生锈分析.【解答】解:(1)金属导热性好、不易破碎;陶瓷导热性不好、易破碎,故答案:A(2)外焰温度高加热时用外焰加热,故答案:C(3)馒头中含有淀粉,火腿、鲫鱼汤、五香豆干中含有蛋白质,鸡蛋、牛奶和兔肉中都富含蛋白质,黄瓜中含有维生素,故答案:C(4)燃烧时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有关,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旺,故答案:使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充分接触.(5)蚊虫能分泌蚁酸,使用碱性物质能中和蚊虫分泌的蚁酸减轻疼痛;肥皂水呈碱性,食盐水呈中性,醋酸呈酸性,所以选择肥皂水.故答案:C.(6)涂油后使铁与空气和水分隔绝和铁与空气、水同时接触才会生锈,故答案:使金属铁与空气和水隔绝开(答案合理即可).【点评】本题考查了材料问题、基本操作、人体与健康、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酸碱中和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铁的锈蚀和防护相关知识,侧重基础知识的运用.23.多彩的“碳”,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1)下列含碳元素的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B(填字母序号).A.碳酸钙B.乙醇(C2H5OH)C.二氧化碳(2)近期,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如图甲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ABC(填字母序号).A.具有吸附性B.可重复利用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3)如图乙,二氧化碳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科学家设想利用太阳能加热器“捕捉CO2”、“释放CO2”,实现碳循环.①步骤1的化学方程式为CaO+CO2CaCO3.②为确定步骤2中的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设计的实验步骤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过量稀盐酸溶液,若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则分解不完全.③上述设想的优点有ab(填字母序号).a.原料易得且可循环利用b.充分利用太阳能c.可全地域全天候使用④CO2是宝贵的碳氧资源.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HCOOH),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1,若要检验1%甲酸水溶液是否显酸性,能选用的有bc(填字母序号).a.无色酚酞溶液b.紫色石蕊溶液c.pH试纸(4)如图丙,在A瓶中盛满CO2气体,将装有96℃以上但未沸腾热水的B瓶,放入装有相同热水的烧杯中,进行如下实验:①先用注射器抽取20mL的水,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其化学方程式为H2O+CO2═H2CO3,但未见B瓶中发生现象.②再用另一只注射器抽取20mL的浓NaOH,注入A瓶中,充分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烧瓶中的水沸腾,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考点】自然界中的碳循环;证明碳酸盐;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测定;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有机物的概念进行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物质,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盐据此解答.(2)根据题意,“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由碳元素组成,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据此结合碳单质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即可.(3)①根据反应物、生成物和条件书写方程式;②从碳酸盐检验方法去分析解答;③A.上述设想中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氧化钙,原料易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既是步骤1的反应物,又是步骤2的生成物,可以循环使用去分析解答;B.反应的反应条件是光照和加热,太阳能也能提供热量去分析解答;C.从遮光的地方及阴天没有太阳时就不能反应去分析解答;④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酸,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判断反应物中的分子个数比.(4)①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进行分析;②根据气压越小水的沸点越低分析.【解答】解:(1)A、碳酸钙虽然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故A不符合题意;B、乙醇(C2H5OH)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B符合题意;C、二氧化碳虽然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不属于有机物.故C不符合题意;(2)A、“碳海绵”具有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弹性好,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知碳海绵具有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碳海绵”具有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弹性好,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则碳海绵可重复使用,故选项说法正确.C、“碳海绵”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故选项说法正确.(3)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使空气中CO2含量减少的原因是CaO+CO2CaCO3;②碳酸钙属于碳酸盐,碳酸盐的检验可加入稀盐酸,如果有二氧化碳气体产生,说明含有碳酸盐;故答案为: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③A.上述设想中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氧化钙,原料易得,反应过程中二氧化碳和氧化钙既是步骤1的反应物,又是步骤2的生成物,可以循环使用故正确;B.反应的反应条件是光照和加热,太阳能也能提供热量;故正确;C.遮光的地方及阴天没有太阳时就不能反应;故错误;④CO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甲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HC00H,因此反应中CO2与H2的分子个数比是1:1.酸性物质能够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用pH试纸测定的pH会<7,因此选择bc;(4)①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O═H2CO3;②氢氧化钠与锥形瓶A中的CO2气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使瓶中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故接近沸腾的水会开始沸腾;答案:(1)B;(2)ABC;(3)①CaO+CO2CaCO3;②稀盐酸;有气泡产生;③AB;④1:1;bc;(4)①H2O+CO2═H2CO3;②烧瓶中的水沸腾;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及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生活处处有化学,学会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化学的奇妙.24.如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部分溶解度数据,请回答问题:温度(℃)1020406080KNO320.931.663.9110169NaCl35.83636.637.338.4(1)10℃时,KNO3溶解度是20.9g.(2)40℃时,将70gKNO3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为163.9g.(3)6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通过降温结晶方法获得较纯净的KNO3晶体.(4)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该温度范围是b.a.10℃~20℃b.20℃~40℃c.40℃~60℃d.60℃~80℃(5)向20mL水中溶解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图:请根据实验现象和溶解度数据回答:A、B、C中溶液一定不饱和溶液的是A.当x=1.32g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1)根据表格即可查出硝酸钾在10℃时的溶解度为20.9g;(2)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3.9g,将70gKNO3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为100g+63.9g=163.9g;(3)60℃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可以使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氯化钠;(4)t℃时,NaCl和KNO3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在该温度时二者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根据表格可以看出,在20℃~40℃温度范围内氯化钠和硝酸钾具有相同的溶解度,观察选项,故选:b;(5)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20mL水就是20g水,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最多是6.32g,故加入5g硝酸钾形成的A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继续加入Xg硝酸钾,形成的溶液B有固体剩余,故B是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形成的溶液C,固体无剩余,因为不知道具体的温度,故硝酸钾可以是恰好溶解形成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溶解后形成不饱和溶液;要使X恰好完全溶解,则X=6.32﹣5=1.32.故答案为:(1)20.9g;(2)163.9;(3)降温结晶;(4)b;(5)A,1.32.【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表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表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5.根据如图所示制取气体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装置选择用序号填写):(1)实验仪器b的名称是分液漏斗.(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若收集干燥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C,验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处,看是否复燃;若收集纯度高的氧气选用装置是E,(3)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选B用做发生装置,可以较平稳产生氧气.(4)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若装置B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①③(填序号).①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②减慢液体的滴加速度③加热反应物④降低液体反应物的浓度.【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解答;(2)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4)根据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若装置B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加热反应物等.【解答】解:(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可知:b分液漏斗;(2)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要注意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比较干燥,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较纯净;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故答案为:2KMnO4K2MnO4+MnO2+O2↑;A;D;集气瓶口;E(3)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注射器可以控制反应的速度,故答案为:B;(4)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因此不需要加热;若装置B中反应剧烈,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不宜采取的措施有:用容积较小的锥形瓶;加热反应物等;答案:(1)分液漏斗;(2)2KMnO4K2MnO4+MnO2+O2↑;A;C;集气瓶口;E;(3)B;(4)CaCO3+2HCl=CaCl2+H2O+CO2↑;①③.【点评】本题为常用气体的原理、装置、检验及验满方法的考查,应熟练掌握典型气体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及检验验方法.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26.汽车尾气的排放也会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尾气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①写出上述反应中属于氧化物的化学式CO、CO2、NO2②对上述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B(填序号).A.物质丁的化学式为N2B.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C.反应后所得气体对环境有影响D.若生成56g丁,则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4g.【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分析】由微观示意图推断出物质的化学式,进一步书写出化学方程式,在进行相关的分析.【解答】解:①从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可以看出,甲是二氧化氮,乙是一氧化碳,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氮气,其中二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②A、物质丁是氮气,化学式为:N2.正确.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4CO4CO2+N2,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与生成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1.不正确.C、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正确.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甲和生成物丁的质量比是:92:28,若生成56g丁,则参加反应的甲的质量为184g.正确.故答案为:①CO、CO2、NO2;②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微观示意图正确判断所涉及分子的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7.煤、和天然气并称为三大化石燃料,煤燃烧会释放出SO2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酸雨对下列物品无损害的是()A.大理石塑像 B.铝制门窗 C.玻璃 D.花草树木【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分析】根据酸雨的危害进行解答.【解答】解: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煤燃烧时排放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酸雨对植物、大理石建筑和金属材料危害严重,对玻璃无损害.故选C.【点评】明确酸雨的危害是解题关键.28.要想把煤燃烧释放出的SO2变废为宝,可把二氧化硫尾气、石灰石、空气、碳酸氢铵、氨气和氯化钾等为原料可以合成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硫酸钾等物质.合成流程如图所示:①写出反应Ⅱ的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SO4+NH4HCO3+NH3═CaCO3↓+(NH4)2SO4.②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aCO3.③反应Ⅱ的温度需控制在60~70℃,其理由是防止NH4HCO3受热分解.④上述流程中的副产物可做氮肥(写出在农业生产中的一种用途)【考点】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书写化学方程式.【分析】根据方程式的写法考虑;根据反应物中和生成物中都有的物质考虑;根据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分析.【解答】解:①反应物是CaSO4、NH4HCO3、NH3生成物是CaCO3和(NH4)2SO4,碳酸钙后面标上沉淀符号.②由图示可知反应物有二氧化硫、碳酸钙、空气;反应过程中生成物有:二氧化碳、硫酸钙、碳酸钙、氯化铵、硫酸钾,所以在反应物中和生成物中都有的物质是碳酸钙,所以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