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法定继承的调查与思考民间继承习惯对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启示以河南省许昌市某区的调查为例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c15fa2c02de33ba96628a142f416eb/79c15fa2c02de33ba96628a142f416eb1.gif)
![关于法定继承的调查与思考民间继承习惯对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启示以河南省许昌市某区的调查为例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c15fa2c02de33ba96628a142f416eb/79c15fa2c02de33ba96628a142f416eb2.gif)
![关于法定继承的调查与思考民间继承习惯对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启示以河南省许昌市某区的调查为例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c15fa2c02de33ba96628a142f416eb/79c15fa2c02de33ba96628a142f416eb3.gif)
![关于法定继承的调查与思考民间继承习惯对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启示以河南省许昌市某区的调查为例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c15fa2c02de33ba96628a142f416eb/79c15fa2c02de33ba96628a142f416eb4.gif)
![关于法定继承的调查与思考民间继承习惯对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启示以河南省许昌市某区的调查为例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9c15fa2c02de33ba96628a142f416eb/79c15fa2c02de33ba96628a142f416eb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法定继承的调查与思考民间继承习惯对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启示以河南省许昌市某区的调查为例
法定继承制度是继承遗传制度产生的一项重要遗产制度。虽然遗嘱继承制度在近代社会得到很大的发展,但不论是以法定继承制度为主的大陆法系国家还是以遗嘱继承为主的英美法系国家都十分重视法定继承制度,并不断完善其立法。在我国,民众仍比较习惯于实行法定继承,通过遗嘱处分遗产的并不多,法定继承制度在我国仍居于主要地位。但我国现行有关法定继承制度的规定已与我国当前的社会相脱节,呈现出较多的弊端。因“造成一国之础本、形成一国之国风,即习惯也。故此如有无视该民族之习惯、而规定各种法令,则不能期待于行政之万全明矣……不可不洞悉中国固有而在国内先行之习惯。”(P13)故笔者在河南省许昌市某区进行了问卷式的社会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80份,占总数的90%,无效问卷为20份,占总数的10%。经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了解民众继承习惯,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立法建议。此次调查问卷涉及的主要问题包括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法定继承人的继承顺序、继承份额的分配、长期同居者分得遗产的情况与遗产分割中的归扣。一、继承人的继承问题。继根据现行《继承法》第10—12条的规定,我国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被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可以代位继承)、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可见,在我国,血亲继承人的范围采取“亲属继承限制主义”,仅仅限定在近亲属,即直系尊血亲仅限于三代以内,直系卑血亲仅限于二代以内,旁系血亲仅限于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立法相比,我国血亲继承人的范围是比较窄的。此外,根据我国《继承法》第10条,继子女与继父母均享有双重继承权,即继子女同时继承生父母与继父母的遗产,继父母也可同时继承生子女与继子女的遗产。在现实生活中,民众愿意把自己的遗产留给哪些人?调查结果如下:被调查者愿意把自己的遗产给予侄子女和外甥子女的比例分别为11.2%与6.3%。虽然比例较低,但却高于“其他”5.8%的比例。选择“其他”是指被调查者更愿意将遗产留给国家、社会公益机构及一些扶贫的基金组织。这说明,绝大部分被调查者的意愿是尽量把自己的遗产遗留给其亲属。因而,基于保护公民私有财产继承权的原则,应尽可能保证遗产由死者的亲属继承,建议适当扩大我国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将兄弟姐妹的子女即侄子女与外甥子女也纳入法定继承人的范围。选择“子女仍然活着时给孙子女、外孙子女”占37.4%,此比例还是比较高的。这说明民众是十分重视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继承地位的。在人们心目中,孙子女与外孙子女是正宗的、当然的继承人,他们的继承权是基于其孙子女、外孙子女的身份。我国现行《继承法》与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将孙子女与外孙子女列为代位继承人,并规定孙子女、外孙子女的继承权是建立在被代位人的继承权之上。当被继承人的子女丧失继承权时不发生代位继承。这实质上是建立在“代位权为代表权”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代表权说,代位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不是基于自己本身固有的权利,而是代表被代位继承人参加继承,即代位继承人是以被代位继承人的地位而取得被代位继承人的应继份份额的。因而,当被代位人丧失继承权或放弃继承权的情况下,是不能发生代位继承的。很显然这与民众高度重视孙子女、外孙子女继承地位的态度不相符合。代位继承人是基于自己的固有权利继承被继承人,而不是基于被代位人的继承地位继承,被代位人丧失继承权或放弃继承时,代位继承人仍可基于自己的固有权利按照其继承顺序和应继份而继承。(P225)我国现行继承立法所坚持的“代位权为代表权”,无疑剥夺了代位继承权人一部分本应该获得的继承权益,应摈弃,而采“固有权”理论。选择“形成扶养关系的继子女”与“形成扶养关系的兄弟姐妹”的比例分别为11.3%与10.6%,二者的比例都不高。而我国现行《继承法》是把二者列入法定继承人范围内的。其实我国早有学者对继子女的这种双重继承权提出了质疑:“其一,继子女的这种双重继承权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其二,继子女的双重继承权不但不能保护未成年人的利益,反而成为丧偶人再婚的障碍;其三,迄今为止,还未发现继子女可以与亲生子女一样对继父母享有继承权的立法例。”(P92)因而,建议我国今后的继承立法也应排除继子女的这种双重继承权,这既符合各国和地区的立法通例,又符合我国的实际。基于与继父母子女同样的道理,继兄弟姐妹也不应被纳入法定继承人范围。只有5.4%选择了“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看来绝大多数民众并未将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视为法定继承人。我国有学者认为,如他们继承遗产后再婚,无疑会造成死者的遗产流出死者的家庭之外。这不符合由氏族社会发展至今的传统继承习惯,即财产应尽可能地留在本家庭内部的原则,也不符合世界各国均不承认姻亲有继承权的立法通则。因此,建议在今后的继承立法中应排除将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作为法定继承人。二、继承人顺序范围当前,我国法定继承人顺序只有两个,除去配偶,继承人顺序仅仅限定在二亲等以内。与其它世界各国和地区相比,我国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比较少的。民众对继承顺序又是如何看待的?调查结果如下:继承法上的继承首先,第一顺序继承人比例依次为丈夫84.5%,妻子80.7%,儿子54.3%,女儿49.4%,父亲39.5%,母亲38.4%。虽然民众考虑的主要第一顺序的继承人与我国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基本吻合,但其比例还是有差异的。最为明显的是,丈夫与妻子的比例远远高于子女与父母。这说明配偶的继承地位在民众心目中是相当高的。而我国继承法是把配偶与子女、父母同时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其实,把配偶放在第一顺位并不代表配偶的继承利益得到更好地保障。首先,配偶与子女、父母共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后,他们都尚生存,则遗产在他们之间平均分配。如果只有一个子女,配偶能分到1/3的遗产,生存子女越多获得遗产越少。再者,如果第一顺位的继承人只有配偶一人,则被继承人的全部遗产都归此配偶一人,而兄弟姐妹等亲属却一无所得。这就导致了配偶继承人与血亲继承人之间继承利益的失衡。因此应考虑把配偶作为特殊的继承人从而作特殊规定还是有必要的。其次,儿子和女儿的比例又明显高于父亲和母亲。子女与父母与被继承人处于同一亲等,比例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主要原因在于如果父母继承了遗产后,遗产在再次流转过程中,势必会流转到旁系血亲。而人们更愿意把自己的遗产遗留给自己的直系卑血亲。因而建议,子女的继承顺位优于父母。不同的父母及姐姐姐姐的比例,是造成复产后,4.2.2%,是父母的比例,还是家族的比例?调查显示,第二顺序继承人的比例依次为:儿子35.9%,女儿36.6%,父亲29.6%,母亲29.8%,兄弟29.4%,姐妹28.2%,祖父母17.3%,外祖父母16.9%,孙子女14.6%;外孙子13.8%。可知,父母的比例还是要要高于兄弟姐妹的比例;而兄弟姐妹的比例要高于祖父母的比例;祖父母的比例高于孙子女、外孙子女的比例。关于继承法的继承顺序调查中,仍有一定比例的被调查者选择父亲(18.2%)、母亲(18.3%)为第三顺序继承人。而兄弟的比例为22.1%,姐妹的比例为21.7%,祖父母的比例为20.2%,外祖父母的比例为17.6%。可知在被调查者心目中配偶、子女、父母的继承地位是不同的,同样兄弟姐妹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继承地位也是有差异的。因此我国现行《继承法》只有两个继承顺序的规定是值得商榷的。另外,关于孙子女与外孙子女的继承地位,还是有一定比例的被调查者把他们作为独立的继承人,这说明在现实社会中人们是十分重视他们的继承地位。关于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的继承地位,只有3.4%的被调查者把儿媳列入第一顺序继承人,只有2.7%的被调查者把女婿列入第一顺序继承人。更多的被调查者是未把他们列入继承人范围内的(79.8%,79.7%)。可知大部分被调查者并不认同我国继承法把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列入第一顺序继承人的规定,而是将他们均排除在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外。总之,根据调查结果,我国应适当增加法定继承顺序,提高配偶的继承地位,将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排除在法定继承人范围之外。三、继承的财产分配我国《继承法》第13条规定了法定应继份的分配原则,即:“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问卷问题为:您认为对于死者遗留的财产在几位继承人共同继承时,一般是如何分配的?[可以作多项选择,并请简要说明理由]①原则上按人数均分;②儿子可多分;③儿童可多分;④病残者或者老年人可多分;⑤配偶可多分;⑥其他。调查结果显示,有52.6%的人选择“原则上按人数平分”,即民众还是比较认可继承法中规定的一般情况下应均等分配的原则。选择“儿子可以多分”有24.2%,显示出民众中还存在子承父业的继承观念。选择“病残者或者老人应多分”有50.9%,这与继承法中规定应照顾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的原则相符合。选择“配偶可多分”的有36.1%,可见民众对配偶的继承地位还是很重视的。从年龄上看,选择“原则上按人数平分”的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从62.4%降到41.4%。可见,年龄较长者会考虑更多的因素,分割遗产时并不是简单地追求平等划分。选择“儿子可以多分”和“配偶可以多分”的比例基本上也是年长者高于年轻者。这与年长者“子承父业”的思想与年长者在与配偶共同生活的过程中越来越认识到配偶的重要性有关。我国现行法定应继份制度体现了公平与公正的原则,但规定较简单,并未区分配偶应继份与血亲属应继份,也未规定他们各自有权获得遗产的比率。这一方面带来实际的操作困难,另一方面也无法协调配偶与血亲属的继承利益。从以上数据可知,民众认为在某些情形下遗产分配是有所侧重的。因而,我们有必要再细化法定应继份制度。四、未办理结婚登记情形下的继承对于不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异性,未办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伴侣能否分得遗产,民众的看法如下:选择同意“不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异性”分得遗产的比例为12.9%,这一比例远远低于选择同意“未办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伴侣”的比例43.6%。其原因在于,大多数民众认为不以夫妻名义同居的异性不是合法的夫妻,有悖道德,不应分得遗产;而“未办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伴侣”是实质上的夫妻,应分得遗产。对此问题,男性选择同意的比例要高于女性。在我国司法实践中,未按婚姻法第8条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同居期间一方死亡的,若双方同居关系发生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双方成立事实婚姻关系,则生存一方可以配偶身份对死亡一方的遗产主张继承权;但若双方同居关系发生在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且双方后来补办了结婚登记的,则生存一方自然也可以配偶身份对死亡一方的遗产主张继承权,而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生存一方不得以配偶身份继承死亡一方的遗产。此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9年发布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未办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案件的若干意见》第13条的规定,同居生活期间一方死亡,如果认定为同居关系的,而又符合继承法第14条规定的,可根据相互扶助的具体情况处理。而如上述分析,相当一部分民众认为,当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双方中的一方死亡,生存一方是有权获得一部分遗产的。为了更好保护未办结婚登记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伴侣,建议对于未办理结婚登记,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生存一方在特定条件下对死亡一方享有继承权。关于“按当地习惯,这些与死者长期共同生活的人如果可以分得死者的遗产,必须至少与死者共同生活多少年?①2年以下;②2年至5年;③5年以上。”有10.8%的人认为共同生活年限2年以下就可以分得遗产;有55.4%的人认为至少共同生活2年以上才可以分得遗产;而33.8%的人认为只有至少生活5年以上才可以分得遗产。因此建议对于未办理结婚登记,符合结婚实质要件,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2年以上的男女,生存一方对死亡一方享有继承权。五、继承其继承的大房子对于死者生前对某些继承人进行的特殊赠与(如父母因子女结婚而给予的赠与、父母健在时对子女们的分家析产等)是否应从受赠继承人的应继份中扣除,我国继承法中没有相关规定。调查中,民众的看法如下:问卷问题:假设张某有三个儿子,在大儿子、二儿子结婚时,张某都为他们盖了房子,房产分别在大儿子、二儿子名下,小儿子结婚后一直与张某住在一处大房子里(房产在张某名下)。张某生前也有意将这处房产留给小儿子。在张某去世后,这处大房子应当:A由小儿子继承,理由是?B由三个儿子继承,理由是?有72.1%的人选择由小儿子继承张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高级厨师聘用合同细则
- 2025-2030全球工业光学坐标测量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化疗注药泵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二零二五幼儿园幼儿园垃圾分类处理与环保教育合同
- 4S店装修合同保密条款
-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项目合同
- 办公室复印机租赁合同
- 工业废弃物处理服务效果评估合同
- 防腐材料采购合同
- 2025年封底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一模)芜湖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学教学质量监控 英语试卷(含答案)
- 完整版秸秆炭化成型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诗经楚辞文学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AI辅助的慢性病监测与管理系统
- 2025中国海油春季校园招聘190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护理
- 《数据采集技术》课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内容解读
- 第8课红楼春趣同步练习(含答案)
- 死亡医学证明书办理委托书
-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