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结构探析_第1页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结构探析_第2页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结构探析_第3页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结构探析_第4页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结构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结构探析

中国的传统美学非常丰富,在世界国家层面形成了自己的角色,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民族性格。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自身就具有一种“审美精神”(也就是吴经熊先生所说的“悦乐精神”),中国传统审美本然就注重一种“生命意蕴”(也就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生命之美”),中国审美文化本身就是一种“美感文化”(也就是泽厚先生所说的“乐感文化”)。中国传统审美与文化的联姻考量,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生命特质之独特性把握,我们遂而将之统称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那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具有何种内在结构呢?一、“传统”的确立—内在结构: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精神,并不是单一维度的,而是根据文化的分殊具有不同的层面。这是中国历史传统的展开,对审美文化的分化产生了一种“塑形”的作用。由此,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类型,就可以分为“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类型图式如下:由图可见,传统审美文化的官文化、士文化和民文化,分别对应着雅俗文化、传统类型的分类。一般而言,士文化是雅文化的代表,民文化是俗文化的代表,这没有什么异议。但官文化的情况则较为复杂。在最初的历史阶段里,官文化由于垄断知识传统而属于雅文化的范围,但随着历史发展,从官文化中又发展出一种新的俗文化形式。按照西方社会学的区分,上层文化与下层文化,就是大传统(greattradition)与小传统(littletradition)的区别。大传统具有正规的组织、结构和形式化,经常被固化在语言文字和造型物件之中,从而呈现为一种“显在”的形态,官文化与士文化正是如此。小传统则比较通俗化而易为大众所理解和传承,它经常通过民间群体性的文化生活方式保留下来,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一种“隐在”的形态,民文化主要是这样。更深层地看,不同的审美文化还在秉承着不同的“社会传统”。商代和西周时期,文化由国家也即王室控制,这便是所谓的“学在官府”,专门司职文化的巫、史、祝、卜就成为中国士阶层的原型。这一历史时期是“政”、“学”不分的,或者说是“学”隶属于“政”,但与此同时,中国文化的“政统”与“学统”及其从属关联也被初步建构起来。官文化就是“政统”的载体。所谓“政统”,就是“政治形态”或政体发展之统绪,是政治意识形态及其外化形态发展而形成的传统;而“学统”则是指知识传统,它主要的功能是传承学术传统以为时用,士文化就主要承载着这一传统。在殷商西周的“官学一统”的时代之后,“学统”在春秋战国的私学纷立时代被独立出来,其形成的标志便是孔子创办私学并积极向民间授教。更为重要的是,从孔子到孟子一脉相传开创出了中国文化所特有的“道之统绪”即“道统”,它成为了中华民族以内在修为为内核的价值系统的构架。自春秋末期以后,作为中国知识阶层主体的——“士”(又称“士人”、“士大夫”)阶层得以兴起,他们又成为“道统”的秉持者与维护者,所谓“士志于道”正是此意。这样,在殷商西周本为贵族的最低等级、地位仅在平民和奴隶之上的“士”,随着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社会裂变,便从宗法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而具有了独立的精神品格。在官文化垄断“政统”,士文化秉承“道统”及“学统”之外,还有一种主要的传统——“俗统”为民文化所主宰。这种传统的历史渊源其实最为久远,因为属于“民”的这一阶层自古有之,始终生生不息。这种民文化所组成的“俗统”,其实正是官文化与士文化的社会传统得以形成的深厚基础。如果没有民文化“俗统”的底座,那么,官文化与士文化就难以为继。一般而言,民文化总要接受官文化的政治范导和士文化的濡化浸渍,官文化与士文化也要积极吸纳民文化的要素,甚至文化“对流”的现象也是经常出现的。质言之,“官文化”、“士文化”、“民文化”正是三足鼎立的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类型。二、外现的各育观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精神,在艺术里面得以独特的外现,我们将以绘画、文学、音乐、建筑为典范进行阐述,它们分别“外化”在官文化、士文化、民文化之中。1.“画工”及“文人画”中国古代的绘画精神,如果单从精英层面来看,是以“士大夫画”为代表的。但是,在士文化所独具的绘画语言之外,还存在官文化与民文化所拥有的绘画语言。士大夫画,在历史上苏轼较早称之为“士夫画”,表征出士大夫画打破“形似”而要求独立的趋向。因而,随着北宋绘画的繁荣,作为士大夫画特定阶段的“文人画”便盛行起来,明代董其昌将之统称为“文人之画”,它统领了中国画坛几百年之久。那么,士大夫画究竟具有哪些特质呢?美术史家滕固概括得非常精到:“第一,将士大夫作者从画工中分别出来。……第二,不以画为画,而为士大夫的余兴或消遣。……第三,从画的体制上,士大夫作者别于院体作者。”1这样,从绘画的主体来分殊,“画工”——“士大夫画”——“院体画家”的三维结构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审美文化精神。“院体画”的雏形,可以追溯到秦都咸阳宫殿遗址中的壁画遗迹那里。所谓“宫墙文画,雕琢刻镂”,正表露了这种早期风格之一斑,其特征是用色很绚烂,饱和度很高,规整而又不失变化。在先秦时期,由于宫廷贵族与平民百姓的绝缘,这种宫廷创作还属于雅文化范畴。然而,到了宋代“文人画”审美观确立后,却将“院体画”视为“俗”的主要代表风格,官文化也在实现着从“雅”到“俗”的历史转换。这类绘画追求一种“错采镂金”的美,一种通过精工绘制而达到的“雕饰美”。院体画一般以“工丽”为佳,注重形式的“外美”,并具有一定创作规范,以“富丽之美”为佳。在诸多方面,“文人画”都是与“院体画”形成双峰对峙的,文人画“首重精神,不赏形式。……所谓宁朴毋华、宁拙毋巧、宁丑怪、毋妖好,宁荒率、毋工整,纯任天真,不假修饰,正足以发挥个性振起独立之精神。”2以其“士气”与“逸品”成为雅文化的代表,而院体画则被斥为“俗”风格。所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正是这“在朝”与“在野”两类画风的典型差异。米芾评曰:“黄虽富艳,皆俗”,而野逸派则当然是“雅”的了。所以,无论是重“墨”的野逸还是重“线”的高古,文人画或重人品、尚人格、重墨润而随物赋彩,或重古意、尚笔法、求线断而气不断,俱向往一种“内美”和“表现”的妙道。这样,“气韵生动”就成为“文人画”之追求鹄的,“须将生动二字省悟,能会生动,则气韵自在”(方薰《山静居画论》),从而使得整个文人画具有“造化”般的玄妙。此外,“画工”的民间创作也不能忽视,它代表了一种“艳俗之丽”的审美精神。比如他们的绘画创作通常比较注重线(的悦目)与色(的艳丽)、勾勒(轮廓)与平涂(色彩),从而展现出民间的喜好和趣味,并较好地将实用性与审美性结合起来。对民间绘画的评价核心在于“巧”字,因为这类创造还是注重技艺性的,“巧夺天工”正是一种对画工的最高赞赏。2.“文以载道”的文学意蕴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核心的位置,难怪中国又被称之为“诗的国度”。悠久的“诗教传统”,在古代中国社会和文化中影响甚为深远。诗教成为了“六艺之教”(诗、书、乐、易、礼、春秋)之首,难怪早在孔子那里就强调了诗可以“兴”、“观”、“群”、“怨”的社会功能。甚至到了南宋理学家朱熹更登峰造极,认定“《诗》之所以为教”,便只发挥“思无邪”一语而已。所以他才提出“道根文枝”的主从观念,“道者文之根本,文者道之枝叶”(《朱子语类》卷139)。从整个历史趋势来看,“北宋以来的‘文以载道’说渐渐发生了广大的影响,可以说成功了‘文教’——虽然并没有用这个名字。于是乎六经都成了‘载道’之文——这里的‘文’包括诗;——于是乎‘文以载道’说不但代替了《诗》教,而且代替了六艺之教。”3这正是官文化,通过文的形式,自上而下浸渍和濡化的文化后果。尽管,在这种“文以载道”的教育模式横亘了千年之久,但是,士大夫的文学创作却始终闪耀着辉光。无论是“言志说”关注言与志的关系,“缘情说”关注情与言的关系,“意象论”关注语与象的关系,还是“境界说”中关注意与言的关系,其中,“得意忘言”的思想都最具华夏古典美学品格。庄子最初便创建性地提出这一观念,后来,王弼继续道家思想而明确提出:“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由是观之,为了得“意”,语言并不是重要的,它只是达及“意”的通途,得其“意”之后便可忘其“言”。所谓“无言独化”,正是叶维廉对道家美学观与语言观的一种描述:“道家为要保持或印认未被解割重组前的真秩序,特别重视;‘概念、语言、觉识发生前’的无言世界的历验。在这个最初的接触里,万物万象质样俱真地自由兴发、自由涌现。”4这正是由中国古代纯文学的根本特质所决定的,文学所意欲“再现”的不是言,而是言外之“意”,士文化的文学超越也正在于此。其实,民文学传统一直在中国源远流长,《诗经》本来也是民间的创作,只是后来才上升为官文学乃至士文学的典范。这是一个规律,曾经的俗文学随着历史的拉伸而汇入雅文学,从汉代到南北朝的乐府民歌,从元杂剧到南戏,从俗讲到明清小说,如今看来都转化高雅的艺术形式了。但在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毕竟还是“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之雅俗区隔。明代的徐渭就认为,自于民间的南曲还是不被文人“改造”为好:“夫曲本取于感发人心,歌之使奴、童、妇、女皆喻,乃为得体……吾意:与其文而晦,曷若俗而鄙之易晓也?”可见,“俗而鄙之易晓”正是民文学的最基本的特征。3.音乐教育对和乐的追求中国古代的乐教亦很发达,礼乐传统一直被视为正统,但雅俗之辨却早已有之。《论语·阳货》中孔子说:“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郑声,即郑卫之音,是当时流行于郑国的一种生活化的民间音乐,但却被孔子斥为俗乐而与雅乐对峙。可见,儒家的理想就是要让“雅乐”体现圣王之德,在道统中体现政统。因为雅乐属于“正声”、“和乐”,而郑声发乎人性之欲且不合传统声律,属于“奸声”、“淫乐”甚至是“乱世之音”,故在远斥之列。这样,儒家的“乐通伦理”的传统便得以确立下来。按照这种观念,礼乐制作的目的就在于:调节“人欲”之失,使其符合“理”的规约,使得礼所确定的上下左右、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得以维系和巩固,从而达到一种“致中和”的理想状态。在这种状态中,不仅人心“发而皆中节”而达于“和”,而且,“大乐与天地同和”从而“和”于天地的化育。作为儒家音乐精神的反拨,在彰显个性独立与艺术自律的魏晋时期,嵇康写出了著名的《声无哀乐论》。嵇康激进地反对那种“心戚者则形为之动,情悲者则声为之哀”的论调,而在根本上区分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如此一来,不仅“乐”不可能通过作用于人心而达到伦理教化之功用,而且,“乐”的纯粹的审美属性也得以独化出来。所以说,“声音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更无关于哀与乐。声音就如同色彩、气味一样乃为“物之自然”,音乐的是否和美,取决于乐音的清浊、短长、疾徐等形式美的配合,还要借助于乐器的辅助表现。这一看似独断的观点,其背后隐匿着这样的事实:那就为士大夫独享的“个性化”音乐之独立和张扬。难怪朱生、榭尚这样的著名“琴家”历史上开始出现,阮咸所弹的一种“圆盘柄直”的琵琶被唤作“阮”,《广陵散》、《黄老弹》等名曲名噪一时。还有“民乐”或“俗乐”这一从未中断过的音乐传统,所谓“劳者歌其事”正是对这种音乐起源的一种描述。尤其在唐代,李世民的音乐政策一反“前代兴亡,实由于乐”的儒家观念,而认定“悲悦在于人心,非由乐也”(《贞观政要·礼乐》)。这种开放与博大的理念,使得初唐的其他统治者也采取了一种“重俗轻雅”的音乐政策,从而促使了唐代的“俗声俗韵”的音乐在民间的普及。难怪当时的诗歌传唱说:“古琴无俗韵,奏罢无人听”,倒是西域民族的那些“胡乐”、“胡舞”大量舶来,“羌笛与秦筝”这些外来乐器也迅速风靡。4.文学设计中的小中见比较来看,“中国建筑是基于一种传统延续的观念,就是生生不息的观念,而西洋的建筑和西洋的文化一样是基于进步的观念……商代以前的中国建筑大概就如同我们所熟悉的特点类似,如四合院、川堂房子,中堂升高,左右两厢……”5官文化建筑的代表当然就是皇家的宫殿。这种建筑非常注重“象征”作用,并以其象化的自然形态与之对应,比如阴阳、五行、八卦及其象、数都是其“勘舆”、“相地”的理论根基。以天体地貌作为象征的外化。更重要的是,这种建筑要“象征”出皇家的至尊无上、气度非凡和能为无限。这种建筑最后一种成熟的风格,就凝聚出现在北京的明清故宫上面了,它体现出一种“雍容大度,严谨典丽,肌理清晰,而又富有人情味”的风格。当然,颐和园、圆明园、避暑山庄这种气派宏大的皇家园林也是建筑的瑰宝,它们往往将国内建筑名胜熔为一炉,甚至吸收了外来园林文化的精华。士文化建筑的典型,则是明清之际出现的“私家园林”,以苏杭两处的江南园林为最。拙政园代表的苏州园林,往往就在园中凿池堆山,并以山、池、泉、石为中心,莳花栽树,环之以建筑,因势随形,形成山水园。这种咫尺山林要求“小中见大”,表现出一种含蓄回味、神韵天成、诗情画意的宋元山水画般的意境。这种园林首要的审美精神,就是“天成”,园林虽是典型的人造境,但却不能露出人工斧凿之痕,计成《园冶》所谓“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功”正是此意。园林设计还要巧于“因”、“借”,精在“体”、“宜”,从而“俗则屏之,嘉则牧之”。如此看来,园林的营造的确“非匠所作为”,而是士大夫游山玩水的所在,只不过这些山水皆是来自于“造境”。民文化建筑的代表是四合院的建制。这种基本型制至少自从西周就已形成,四合院及其变体构成了一个封闭而内向的空间单元,这“正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家庭缩影,它的主次分明、轴线贯通,体现出一个家庭长幼、尊卑、嫡庶的关系。家庭按血缘横向繁衍为家族,四合院也横向排列成为组群以至街区。在艺术形象上,四合院外封内敞,简谱均衡,反映出中国人追求平稳。和谐内向和讲求秩序的审美心理”。6这正是体现了中国古典儒家伦理观的民俗风格的建筑模式。三、“意境”之美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三种类型,都要追求各自不同层次的精神境界:作为一种至高的艺术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士文化所追求的终极境界,其中浓缩着华夏民族审美的最高智慧。这种独特的“意境说”,深受中国古代道家和禅宗思想的浸渍。刘禹锡的名言——“境生于象外”——已成为意境的最重要特质。这种华夏美学所特有的境界,就是由“实境”与“虚境”共构而成的,是情与景的结晶,境与象的融会,虚与实的统一。关键是以“实”引发“虚”,但又要超越于“实”而导向“虚”境。这种“含蓄蕴藉”的意境,就是中国古代士文化所追寻的最高境界。士大夫文化就是要在一丘一壑、一花一鸟中“发现”或“表现”无限,体现出悠然意远而又怡然自足的姿态。意境的终极层面始终是向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超越,它既包含象又蕴涵着象外的“虚”、“空”,从而呈现出“道”化“气”运、“禅”意盎然的全幅人生天地的图景。无论从文人画的“灵的空间”还是从唐诗的“境生象外”来看,无论以音乐的“流动声韵”还是以园林的“自成天然”观之,意境都可谓是中国古代士大夫各种艺术之间彼此相通的终极境界。官文化正是要通过“道统”的儒化来继续垄断“政统”,其中的审美文化也要追求儒家的“载道”境界。所谓“文以载道”,就是一种视文化为载道之器的观念,如果将文视为广义的“文化”也是如此。韩愈说:“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