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滨海带黑堆遗址_第1页
河南滨海带黑堆遗址_第2页
河南滨海带黑堆遗址_第3页
河南滨海带黑堆遗址_第4页
河南滨海带黑堆遗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滨海带黑堆遗址

商丘位于河南东部平原,毗邻黄河运河。北部、东部和南部的三个部分与山东和安徽接壤。史籍记载:“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相土因之”,“汤始居亳”。有人认为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的国家——商王朝即发韧于此。因为历史上商丘一带屡遭河害,黄水多次浸漫,不少地方堆积着很厚的淤沙,长期以来,人们对于商丘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了解很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二队,为了解豫东原始社会末期和商代早期文化的有关问题,会同河南省商丘地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76年底到1977年末,先后三次在商丘地区各县调查古代文化遗址。调查结果表明,古代文化遗址相当丰富,三次调查发现龙山文化遗址17处,殷商遗址15处,周代遗址15处,其它时代遗址和墓葬14处(见附表),另在睢县周龙岗采集彩陶片两块。在调查工作的基础上,于1977年春、秋两季对永城的王油坊、黑堌堆、柘城的孟庄(心闷寺)、商丘的坞墙等遗址进行试掘或发掘。1978年春季对睢县的周龙岗遗址也进行了试掘。这里将调查和黑堌堆、周龙岗的试掘材料作一简单介绍,其它材料另行发表。商丘地区的古代文化遗址多分布在惠济河、包河、浍河和沱河两岸(图一)。由于这里地处黄河下游,地势平坦,境内河流密布,所以古代文化遗址多呈岗丘形势,而每个岗丘遗址都经过几个时代的居住,逐渐形成较高的岗岭和较大的堌堆。后来人们又利用这种较高的地形当做基址,在岗丘上面建造各式建筑,所以现在用岗、塚、堌堆、台、寺命名的地点,往往就是古代遗址的所在地。这里的岗丘遗址北自黄河故道,南到安徽省界,遍布全区。本地区北部靠近黄河故道,积沙较多,遗址埋藏较深,现今暴露较多的遗址集中在民权和睢县的西部一带,这里有一流十八岗的称号。商丘地区的南部距离黄河较远,淤沙不多,并有惠济河诸水,遗址分布相当密集,永城县西部又有七十二堌堆的说法。这种岗丘原来都很高大,由于长期风雨的侵袭和人为的破坏,现在仅剩下一个个很小的堌堆,遗址也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堌堆大致有圆形、方形和长条形三种,长宽一般在100米左右,最大的200—300米,最小的不过30—50米,高度为4—7米,在堌堆内部往往堆积着几个时代的文化遗存。下面介绍几处有代表性的遗址。一、龙门山堆堆遗迹黑堌堆遗址位于河南省永城县的西面,北有浍河,南有包河。遗址原来地势很高,因为长期遭受风雨的侵袭,现在只剩下一个很小的堌堆,东西长42、南北宽35、高约2米。堌堆南面是公社通往县城的公路,在公路南面和堌堆里埋藏着龙山文化遗存。1936年在这里曾作过一次小规模发掘。1977年4月我们在这里开了六个相连的探方,揭露面积127平方米。清理龙山房基九间,陶窑二座,灰坑一个和墓葬一座,得到若干文化遗物。为了保存房基,我们未向下发掘。(一)第四层是瓷器上的一种重要遗迹遗址现存的文化遗存全部属于龙山文化。第一层为扰土层,厚0.25米,土质疏松,包含有殷商和龙山文化的遗物。扰土层下即露出龙山文化房基五间,陶窑一座和墓葬一座。第二层为龙山文化层,青褐色土,有的为黄褐色,质较硬,厚约1米,出土遗物不多,为龙山文化常见器物。本层下面有房基四间和灰坑一个。在房基周围为第三层,褐灰色土,较松软,厚约0.8米,出土的龙山文化遗物与第二层的无大区别,发现陶窑一座。在探方的西部发掘一部分第四层,灰褐色土,质较硬,出土遗物与第三层的有明显的区别。第四层暂定为龙山文化的下层,第二层、三层为龙山文化上层。文化遗迹均属上层龙山文化。1.第三本屋f7—房基上层房基是在耕土层以下发现的,有圆形和方形两种。圆形房基一座(F1),位于探方的西北部,为地面建筑,西部被近代沟破坏,室内南北直径为2.75米。室内地面用草泥土铺成,厚约5厘米,经火烧烤过,质地很坚硬。在房基的东面保留有一段屋墙,南面保留有墙基,墙厚约30—50、高45厘米,由六层硬土构成。方形房址是在探方的南部发现的,保存一部分地面和墙基,形制尚清楚。残存的房基有四间(F2—F5),东西向排列,是一次建成的,南、北墙平行,各为一直线,两室之间有一条隔墙。F2、5的两端为近代坑破坏,长宽尺寸不明。中间的F3南北长3.5、东西宽3米,室内面积10.5平方米。F4南北长3.75、东西宽3.7米。室内面积13.8平方米。建房的工序是先平垫地基,地面铺垫厚50—60厘米的黄花土,里面羼有细小的料礓石块,基址很坚固。第二步是在地基上面用草拌泥筑墙,厚约10厘米,表面经火烧烤,十分坚硬。屋内地面北高南低,略有坡度,推测屋门可能开在南面。下屋房基是在第二文化层下面发现的,位于探方的中部,与上层房基相距1米余。房基为方形,保存有四间(F6—F9)连在一起,亦为东西向排列。东西两端有近代土坑,北面有龙山文化灰坑(H1),房基东、西、北三面被毁掉一些。亦为地面建筑,室内地面先铺一层草拌泥,并用火烤干,上面再铺一层很薄的白灰面,表面很平整。屋内地面北部较高,南部略低,相差10—15厘米。四周屋墙是用草拌泥一层一层垛成的,每层草拌泥厚约8—10厘米,墙的两面经过仔细的修整,再用较细的草拌泥抹墙皮,墙皮厚约5厘米,经过烧烤变成硬面,在室内墙皮外面有一层白灰面,其下与地面的白灰面相连。屋墙厚32—38厘米,残存高10—30厘米。各室中部均有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烧灶,直径60—100厘米,灶面极为坚硬,中部微凹,表面无白灰面。各屋南部开一门,过道也是用烧过的草拌泥和白灰面铺成。F6保留有一部分地面、烧灶和墙,其余被毁。F7的室内东西长3.65米,门道开在南墙偏东,外宽45、内宽80厘米,外宽内窄,过道地面微凹。F8保存较完整,室内南北长3.75、东西宽3.1米,门道在南墙中部,外宽60、内宽80厘米,形制与F7相同。F9东部为近代沟打破,室内南北长3.8米,门道在南墙西部,内、外同宽,为55厘米,过道平整,有一道用草拌泥作成的门坎,宽30、高10厘米(图二)。2.方西部第三文化层内的热马克思国窑Y1位于探方东部扰土层下,保留有北面的火膛和南面的两股火道,残迹南北长1.8、东西宽0.9米。Y2位于探方西部第三文化层内,窑址上部被第二文化层打破,保留有火膛、火道和窑室的一部分。火膛在北面,为椭圆形,南北残长66、东西宽56厘米。火膛南面有四股圆形火道直通窑室,火道直径8—12、长20—50厘米。窑室底部为马蹄形,南北90、东西100厘米。在窑室上部保留一块平整的窑箅,上面残存有4个圆形火孔,直径约15厘米。3.破f7、8灰坑大的灰坑大长丝灰坑,空灰坑大,地面上挖深大,确定了主调位,确定了破f7、8小风偏高,确定了破f7、8小风偏高,确定了破f7、8小风偏园调值1座(H1)。位于探方北面第二文化层下,打破F7、8的北端。为椭圆形,灰坑较大,口最大径4.6、中部最大径4.3米,下挖深1.7米,尚未到底。坑内全部为灰土,出有大量遗物。4.陵墓1座(M1)。位于探方中部耕土层下,为儿童墓,骨架保存完整,仰身直肢,头东足西,体长74厘米。(二)上层龙山遗址1.出口灰陶的结构上层的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其次是夹砂灰陶或夹蚌壳碎屑的灰陶,还有一部分泥质黑陶、红陶、磨光灰陶,细泥红黄陶和白陶发现不多,仅用于小型酒器。陶器多为轮制,手制极少。器壁较薄,器形工整,造型美观,纹饰清晰,陶色均匀,磨光灰陶占一定比例,还有磨光“蛋壳”陶片。夹砂陶器多饰绳纹和方格纹,泥质陶器饰绳纹、篮纹、方格纹、附加堆纹和各式弦纹。一部分陶器为子母口,流行宽带状耳,还有少量鸡冠形耳或扭丝状耳,有的口部或柄部装饰有凹面圆形泥饼和其它小装饰。主要器形有鼎、深腹罐、甑、甗、盆、圆腹罐、大口罐、高领罐、瓮、壶、豆、盘、钵、碗、觚、鬶、拍、网坠等。鼎夹砂灰陶,口沿外侈,沿边上有沟槽,圆腹,圜底,足残,饰篮纹。T6③:2,口径15、残高14.5厘米(图版壹,3;图三,1)。鼎足可分扁三角形,T1②:19(图三,2),鸭嘴形,T②:10(图三,5),方柱形,T1③:5(图三,3)和乳头形,T3②:8(图三,4)四种。深腹罐分三式。I式:黑灰陶夹蚌壳屑,口外侈,束颈,瘦腹,素面,厚胎,手制。T1③:9,口径14厘米(图三,6)。Ⅱ式:夹砂灰陶,口沿外侈,束颈,沿边上有凹槽,鼓腹下部瘦削,微凹底,腹满饰方格纹。T1②:15,口径14.5、高19.6厘米(图版壹,4;图三,7)。Ⅲ式:夹砂灰陶,大宽沿,颈微束,垂肩,饰篮纹。T1③:22,口径24厘米(图三,8)。甑泥质灰陶,仅发现底部,体瘦削,平底,底部有小圆孔。H1:5(图三,10)。甗夹砂灰陶,仅发现腰部,壁较厚。T2②:13(图三,9)。盆分三式。I式:泥质灰陶,口沿外折,颈微束,腹部微鼓,饰篮纹。T2②:6,口径27厘米(图三,12)。另一件(T1③:6),泥质红陶,口沿内凹,饰弦纹,口径29厘米(图三,11)。II式:磨光灰陶,平沿外折,腹部较圆,饰弦纹,T1②:24,口径30厘米(图三,13)。另一件(T2③:8)磨光黑陶,口沿外折,内凹,饰弦纹,口径20厘米(图三,18)。III式:泥质灰陶,直口,沿边有凹槽或小子母口,浅腹下瘦,平底,素面或饰篮纹。T1②:2,口径24.8、高11.2厘米(图三,16)。平底盆分二式。I式:泥质灰陶,口外卷,浅腹,大平底,器壁较薄,表面略磨光,腹中间一周弦纹。T1②:3,口径28、高8.6厘米(图三,14)。Ⅱ式:泥质灰陶,口外卷,深腹,T3②:4,口径27.3、高11.4厘米(图三,17)。圆腹罐分二式。Ⅰ式:泥质灰陶,窄沿外卷,束颈,腹下部瘦削,微凹底,器壁和器底饰绳纹或篮纹。T6(3):4,口径15.8、高21.3厘米(图三,15)。Ⅱ式:泥质灰陶灰白色,口沿微侈,束颈,饰篮纹。T2②:7,口径17厘米(图三,26)。大口罐泥质灰陶,宽沿外折,束颈,圆肩,口、肩部磨光,下残,腹饰篮纹。T1②:23,口径25厘米(图三,19)。高领罐分二式。I式:泥质红陶,口稍残,直领,子母口,广肩,圆腹下部较瘦,肩下有宽带状横耳,耳面有数道弦纹,腹部篮纹比较稀疏,并有弦纹。T2③:1,口径约19.4、高32.9厘米(图版壹,1;图三,20)。II式:泥质灰陶,口微敛,圆腹下瘦,底残,口、肩部略磨光,肩以下饰篮纹。H1:6,口径12.6、残高25厘米(图版壹,6;图三,21)。小罐泥质灰陶,黑灰色,窄沿外卷,腹部较瘦,素面,手制。T1③:9,口径10厘米(图三,24)。瓮泥质灰陶,口沿外侈,束颈,圆肩,器壁磨光,饰弦纹,下残。T5②:1,口径30厘米(图三,23)。壶泥质黑陶,小口,长颈,垂肩,肩部饰弦纹。T6③:1,口径14.4、残高13.1厘米(图三,22)。小壶泥质灰陶,敛口,短颈,垂肩,深腹,素面磨光。T1③:12(图三,25)。豆泥质灰陶,柄较细,已残。TI②:13(图三,29)。圈足盘泥质黑陶,平沿,浅腹,圈足残。T1②:25,口径31.7厘米(图三,32)。另有圈足一件(T2②:5),泥质灰陶(图三,28)。钵泥质灰陶,直口,器下部内折,平底,有假圈足。T6②:2,口径16.5、高9.4厘米(图三,27)。碗分二式。I式:泥质灰陶,敞口,斜壁,底部较小,假圈足。T1③:2,口径16.1、高6.2厘米(图三,30)。Ⅱ式:泥质灰陶,敞口,沿边上有凹槽,腹微曲,假圈足,底较大。H1:2,口径12.2、高4.7厘米(图三,34)。Ⅲ式:泥质灰陶,沿边上有一道凹槽,敞口,斜壁,底较大。T1③:1,口径20.3、高9.4厘米,(图三,33)。器盖泥质黑陶,口微敛,顶部隆起,饰有弦纹,上部残。T3②:5,口径50.2厘米(图三,31)。觚有磨光黑陶、灰陶、细泥红黄陶和白陶数种,器形工整,制作精致,边沿饰有各种纹饰。分束腰和直壁两种形制。鬶残片很多,均不能复原。有泥质灰陶,细泥红黄陶和白陶,流和鋬饰有各种小型装饰。拍体扁平,把残。T3②:1,残长12.2、宽6.9厘米(图四,19)。网坠分四式。I式:短棒状,中部穿孔。T3②:2,长9.6、直径3.6厘米(图四,12)。Ⅱ式:枣核状,中间有孔。T3②:9,长3.6厘米(图四,22)。Ⅲ式:管状,中部有大孔。T3③:3,直径2.8厘米(图四,21)。IV式:圆柱体,两端和中部有系绳沟槽。T1③:1,残长3.7、宽2.5厘米(图四,18)。2.双侧磨损形斧分三式。I式:扁平方形,刃残。T2(2):2,宽6.6、长9.4厘米(图四,1)。Ⅱ式:长方形,两面磨刃,刃部一侧磨损较多。T1②:10,长11.8厘米(图四,2)。III式:长条形,器形工整,两面磨刃,T2H1:10,长9.7厘米(图四,3)。锛长条形,刃部残。T1③:10,长10.7厘米(图四,4)。杵体短粗,杵面较平。T2②:1,长9.9、直径7.4厘米(图四,5)。3.骨弯锥菌株be骨镞分二式。Ⅰ式:三棱形,锋部较长。T1②:4,长11.7厘米(图四,6)。Ⅱ式:体扁平,锋较短。H1:17,长5.8厘米(图四,16)。骨凿体小,刃部锋利。T1②:11,长4.8厘米(图四,15)。骨锥分三式。I式:长条形,顶残。T2②:4,残长9.5厘米(图四,7)。II式:利用自然肢骨磨制,体细长。T1②:6,长9.5厘米(图四,8)。Ⅲ式:利用残骨器磨光而成。H1:11,长5.6厘米(图四,10)。骨弯锥刃部微曲,上残。T2②:14,残长7.1厘米(图四,11)。骨笄体细长,磨制光滑,上残。H1:18,残长9.3厘米(图四,9)。骨料长条形,尚未加工。T1②:12(图四,14)。角凿利用角根,稍加修整、磨制而成。蚌刀平背弧刃,有双孔。T2②:3,残长7.8厘米(图四,20)。蚌镰弧背,刃锋利,后部残缺。T2②:9,残长7.8厘米(图四,13)。蚌笄首部有凹槽,下残。T2②:4,残长4.1厘米(图四,17)。此外,发现龟骨较多。(三)红陶的器形、声主要是陶器,以红陶为主,有少量灰陶。一部分红陶羼合有蚌壳碎屑,用作炊具。陶器主要是手制,器壁较厚,厚薄不匀,内壁保有泥条盘筑的缝隙,部分器表有芦苇叶或其它草木叶的痕迹,可能是制陶时防止陶土粘湿,有意贴附在器壁上的。部分泥质陶的口部经慢轮修整,器壁较薄,器形较工整,表面光滑。陶色极不匀称,火候比较低。多为素面,纹饰以横排密集篮纹为主,有少量杂乱无序的绳纹,个别器表有用手指连续推捏成的花边或大片的鱼鳞纹。主要器形有鼎、罐、盆、钵、碗、杯和器盖等。鼎夹砂红陶,口沿外卷,束颈,厚壁,下残,黑红色,T1④:5,口径22厘米(图五,1)。鼎足有两种,一种是近似“鬼脸式”鼎足,另一种扁三角形。T1④:8、9(图五,7、6)。罐泥质红陶,褐黑色,窄沿敛口,圆肩,器壁较厚,印有叶纹痕迹。T1④:10,口径13厘米(图五,2)。盆泥质红陶,平沿外折,腹上部较直,素面,器壁较薄。T1④:11,口径15厘米(图五,3)。钵泥质红陶,敞口,斜壁,素面,壁较薄。T1④:13,口径22厘米(图五,4)。碗泥质红陶,大口,弧腹,手制,器面捏有鱼鳞纹。T1④:12,口径16厘米(图五,5)。杯泥质红陶,平沿,深腹,壁较厚,素面。T1④:14,口径11厘米(图五,8)。器盖泥质红陶,敞口,斜壁,器体较矮,厚壁,制作粗糙。T1④:16,口径25厘米(图五,10)。器座泥质红陶,体矮,下口外撇。T1④:8(图五,9)。二、红陶陶制胡道沟遗址位于浍河南岸,地属永城县新桥公社胡道沟生产队。遗址原为高台地,现存高度仅有2米,东西长约120、南北宽约54米,堆积厚度为1.3—2米。下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周代文化,此外还有空心砖汉墓。采集的龙山文化遗物全系陶器。胡道沟遗址采集的陶器以红陶为主,泥质黑陶和泥质灰陶次之,一部分红陶羼有蚌壳碎屑,用于炊器。陶器的一半为手制,一半为轮制,陶色不甚均匀,火候较低。主要器形为鼎、罐、盆、钵、杯等。鼎红陶(加蚌壳碎屑),分二式。I式:窄沿外卷,垂肩,黑红色,手制。胡:9,口径11厘米(图六,1)。II式:宽沿外卷,沿边有凹槽,圆肩,红黑色,轮制。胡:7,口径17厘米(图六,2),鼎足有“鬼脸式”和扁三角形两种。胡:1、2(图六,12、6)。罐泥质灰陶,窄沿外折,圆肩。胡:5,口径14厘米(图六,3)。小罐泥质红陶,窄沿外卷,圆肩,素面,红黄色。胡:3,口径21厘米(图六,4)。高领罐泥质红陶,沿较宽,粗颈,广肩,胡:4,口径15厘米(图六,10)。盆泥质黑陶,卷沿,深直腹。胡:11,口径20厘米(图六,5)。盘泥质黑陶,敞口,浅腹。胡:10,口径25厘米(图六,11)。钵泥质红陶或泥质黄陶,加少许蚌壳碎屑,敞口,斜壁,浅腹。胡:12、13(图六,7、8)。杯泥质黑陶,似筒形,厚壁。胡:14(图六,9)。三、文化增加含量遗址位于雎县蓼提公社周龙岗村北面,村南不远就是惠济河。地势较高,遗址南北长约300、东西宽约200米。在遗址中部有一条东西向的人工渠,遗址西南部有一个大土坑,在坑壁和水渠两侧露出文化遗迹和遗物。上部为殷商文化,下部为龙山文化,文化层厚约2米。1978年4月,在土坑北面开探沟两条,面积31平方米,发现龙山文化灰坑六个、残陶窑一座和文化遗物,并采集一些殷商时代的遗物。(一)深1.8—龙山文化龙山文化灰坑有圆形和椭圆形两种,口大底小,多数为平底,个别的是圜底,口径为1.3—2.25、深0.8—1.9米。坑内包含有陶、石、骨、蚌器和兽骨、草拌泥、红烧土块等遗物。陶窑仅存底部,平面呈瓢形,东西2.85、南北1.2米,堆满龙山文化遗物。1.型灰陶,2形,高8.火候不甚高,有的陶色不匀称,少量磨制光滑,发现有“蛋壳陶”片。纹饰主要有篮纹、方格纹、绳纹和弦纹,有的饰镂孔。深腹罐分二式。Ⅰ式:夹砂灰陶,宽沿,沿面有凹槽,内侧有折角,束颈,微凹底,腹和底饰斜方格纹。H1:6,口径16、高20.4厘米(图版壹,5;图七,3)。Ⅱ式:泥质灰陶,窄沿外卷,束颈,垂肩,腹中部较广,饰粗疏的绳纹。T2③:1,口径14厘米(图七,2)。鼎夹砂灰陶,窄沿,内侧稍有折角,微束颈,圆腹,饰方格纹。H1:4,口径15厘米(图七,1)。鼎足有扁三角形和圆锥形两种(图七,12、11)。甑泥质灰陶,卷沿,束颈,浅腹,大平底,形似陶盆,底穿小圆孔。H3:36,口径16.5、高9.7厘米(图七、4)。斝泥质灰陶,仅见腹片,磨光,底部较平。大口罐泥质灰陶,分二式。I式:口沿较平,颈较长,肩部微突,腹饰方格纹,拍打后再磨平。H3:26,口径33厘米(图七,6)。另一件(H3:25)颈部较短,饰篮纹,口径28厘米(图七,5)。II式:宽沿外侈,束颈,垂肩,瘦腹,饰方格纹。H3:39,口径26厘米(图七,7)。平底盆泥质灰陶,分二式。Ⅰ式:口沿外卷,浅腹,壁稍斜,大平底,腹饰凸弦纹一周。T1②:1,口径30、高8.7厘米(图七,8)。Ⅱ式:敞口,卷沿,斜壁,小平底,腹饰凸弦纹一周。H3:10,口径52、高10.7厘米(图七,9)。另一件(H3:8)大口外卷,磨光,器形较小。口径26、高6.8厘米(图七,10)。折腹盆泥质灰陶,分二式。Ⅰ式:敞口,斜壁,折腹,内收小平底,磨光。H3:6,口径28、高15.5厘米(图版壹,2;图七,13)。II式:卷沿,折肩,圆腹,磨光,饰弦纹。H1:5,口径28厘米(图七,18)。钵泥质灰陶,圆唇,直口,浅腹,圜底,器体很小似小碗。T2③A:10,口径14.1、高5.7厘米(图七,21)。高领罐泥质灰陶,小口高领,圆肩,饰篮纹。H6:8,口径14厘米(图七,20)。小罐泥质灰陶,分二式。I式:宽沿大口,圆腹,小平底,略磨光,有弦纹一周。H3:30,口径9、高6.5厘米(图四,19)。II式:窄沿外卷,垂肩,深腹,有的饰绳纹。T1②:2,口径9厘米(图七,16)。豆泥质灰陶,浅盘,薄壁,略磨光,下残。圈足皿泥质黑陶,分二式。Ⅰ式:圆边直壁,浅腹,平底,大圈足。H3:7,口径16.3、高7.4厘米(图七,15)。Ⅱ式:厚沿,斜壁,浅腹,平底,圈足残,略磨光。H3:23,口径16.1厘米(图七,23)。圈足盘分二式。Ⅰ式:泥质黑陶,平沿,浅腹,圈足已残。H3:33,口径47.4厘米(图七,22)。Ⅱ式:敞口,腹外曲,下残。H6:4,口径25厘米(图七,29)。小盘泥质红陶,敞口,斜壁,浅腹,小平底,手制。H2:1,口径11.5、高3.2厘米(图七,14)。碗分三式。Ⅰ式:敞口,沿有沟槽,斜壁,平底,底部有似手指纹的旋痕。T2③:1,口径22、高9厘米(图七,25)。Ⅱ式:泥质灰陶,大口,壁微内曲,平底,手制。H6:1,口径16.3、高6厘米(图七,30)。Ⅲ式:泥质灰陶,大口,腹较深,平底,腹下部有刀刀削痕迹。H1:1,口径13.6、高7.2厘米(图七,17)。壶泥质黑陶,略磨光,小口长领,垂肩,颈肩有弦纹。H3:32,口径12厘米(图七,26)。瓮分二式。Ⅰ式:泥质灰陶或泥质黑陶,圆唇,大口,矮领,圆肩,肩饰弦纹,有的腹部饰篮纹,口、肩部略磨光。H3:27,口径28)厘米(图七,32)。Ⅱ式:泥质灰陶,敛口,圆肩,素面,黄灰色。T2④:2,口径23厘米(图七,28)。尊磨光灰陶,侈口,束颈,圆肩,壁薄有光泽。H3:37,口径21厘米(图七,24)。刻槽器敞口,瘦腹,器作喇叭口形,内壁刻有整齐细密的沟槽。H3:34,口径32厘米(图七,27)。器盖泥质灰陶,周壁平直,顶部较平,褐灰色,略磨光,H4:2,口径47厘米(图七,31)。鬶残片发现较多,有泥质灰陶、红陶、红黄陶三种。陶环断面呈圆形或扁圆形。H3:5、6、7(图八,5—7)。2.dm-上型骨一图2石凿上窄下宽,呈梯形。H6:1,长3.3、宽1.7厘米(图八,1)。石镞长条形,有脊,横剖面菱形。H3:2,残长6.3、宽1.6厘米(图八,2)。骨镞一为圆柱体,H3:1长7.2厘米。一为扁平形,K:1,残长7厘米(图八,4、3)。蚌刀背部有孔,已残。(二)出口灰炭质量分数图2鬲分二式。Ⅰ式:夹砂灰陶,口沿较宽,束颈,圆肩,腹饰粗绳纹,深灰色。周:1,口径17厘米(图九,8)。Ⅱ式:夹砂红陶,窄沿外折,面上有凹槽,粗颈,瘦腹,饰绳纹。周:2,口径18厘米(图九,9)。盆口沿微卷,深腹,饰细绳纹,泥质灰陶。周:6,口径29厘米(图九,10)。簋口沿微侈,瘦腹,饰绳纹或刻划三角形纹,泥质灰陶。周:4,口径25厘米(图九,11)。罍小口,沿微侈,束颈,上面有凹槽,广肩,饰细绳纹,泥质灰陶。周:7,口径23厘米(图九,12)。铜镬长条形,刃残。四、商文化遗迹吴岗遗址位于民权县西南22公里、尹店公社吴岗村的南面,北面不远是黄河故道。这里原为高台地,四周均为黄河冲积的淤土,遗址座落在高台地的北部。吴岗村的东南面挖一条很宽的土沟,土沟的两壁和吴岗村南北暴露有殷商文化和龙山文的遗物,其范围南北、东西均为500米。在土沟西面高台地上发现有较多的殷商文化遗物,还有夯土建筑。采集的陶器时代比较早,大致与柘城心闷寺的相当,也有较晚的陶器,遗址的延续时间可能比较长。采集的陶器主要有鬲、深腹罐、大口罐、盆、罍和瓮等。角锥利用角尖,稍加修整而成。鬲宽沿外卷,饰粗绳纹,夹砂灰陶。吴:2,口径21厘米(图九,1)。深腹罐口沿外折,边缘加带状泥条,束颈,腹部微鼓,饰粗绳纹,有的外壁附有泥皮,夹砂灰陶,深灰色。吴:1,口径19厘米(图九,2)。大口罐分二式。I式:口沿外侈,边缘加带状泥条,微束颈,饰较细绳纹,泥质灰陶,灰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