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古诗文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1页
期中复习:古诗文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2页
期中复习:古诗文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3页
期中复习:古诗文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4页
期中复习:古诗文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复习:古诗文练习题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含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复习:古诗文练习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缘溪行

(2)渔人甚异之

(3)欲穷其林

(4)咸来问讯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简述本文的写作顺序。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乙】

南阳刘子骥,好游山水。尝采药至衡山,深入忘反。见有一涧水,水南有二石囷①。一闭一开水深广不得渡。欲还失道,遇伐薪人问径,仅得还家。或说困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长沙醴陵县有小水,有二人乘舟取樵,见岸下土穴中水逐流出,有新斫②木片逐流下。深山中有人迹,异之,乃相谓曰:“可试入水中,看何由尔。”一人便以笠自障,入穴。穴才容人。行数十步,便开明朗然,不异世间。

(节选自陶渊明《搜神后记》)

【注】①囷(qūn):这里指似四形谷仓的巨石。②斫:砍伐。

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忘路之远近____________异之

B.乃不知有汉____________乃相谓曰

C.及郡下____________说囷中皆仙方灵药及诸杂物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

5.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骥欲更寻索,不复知处。

6.作者在【甲】【乙】二文中,通过写刘子骥,要表达怎样的想法?

阅读下面三篇文章,完成相关题目。

【甲】

夜入瞿唐峡①

白居易

瞿唐天下险,夜上信难哉!岸似双屏合,天如匹练开。

逆风惊浪起,拔稔②暗船来。欲识愁多少,高于滟滪③堆。

[注释]①元和十四年三月,贬谪四年后的白居易由江州赴忠州刺史任,经过三峡,因夜入瞿塘峡而作此诗。②稔(rěn):纤夫拉船用的竹纤。③滟滪(yànyù)堆:在四川奉节县东,瞿塘峡口中,此地狭罕水急,航路最为险恶。

【乙】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丙】

六月初八日,出莆郡西门,西北行五里,登岭,四十里,至莒溪,过莒溪公馆,二里,由石步过溪。又二里一侧径西向坳①北复有一磴②。可转上山。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迷不知所往。余意上跻③必奇境,遂趋石磴道。芳叔与奴辈惮高陟,皆以为误,顷之,境渐塞,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④。既而愈上愈高,杳无所极,烈日铄铄烁烁,余亦自苦倦矣。数里,跻岭头,以为绝顶也;转而西,山之上高峰复有倍此者。循山屈曲行,三里,平畴⑤荡荡,正似武陵人误入桃花源,不复知在万峰顶上也。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游九鲤湖日记》,有删改)

【注释】①坳:山间的平地。②磴:石阶。③跻:攀登。④励:振奋。⑤畴:田地。

7.甲诗的颔联如何写出瞿塘峡的“险”的?请从修辞角度简要分析。

8.白居易的诗“语浅而情深,言短而味长”,“欲识愁多少”一句中的“愁”包含了哪两层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①缘溪行

②落英缤纷

③遂趋石磴道

④既而愈上愈高

10.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又二里一侧径西向坳北复有一磴

11.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②时山深日酷,路绝人行,迷不知所往。

12.联系下面两句话,简要分析《游九鲤湖日记》与《桃花源记》中作者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芳叔与奴辈惮高陟,皆以为误,顷之,境渐塞,彼益以为误,而余行益励。

阅读下面两则文盲文,完成小题。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菱,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激,影市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装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乙】满井游记①

袁宏道

①燕地寒,花朝节②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沙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②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鹤。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激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③。柳条将舒未好,柔梢披风。麦田浅鬣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⑤而歌者,红装而蹇⑥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③夫不能以游堕事⑦,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⑧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⑨能无纪?己玄之二月也。

【注】①袁宏道,明代文学家。满井,明清时期北京东北角的一个游览地。②花朝节:旧时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据说这一天是百花生日。③如倩女之靧(huì)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昏鬟一样。④浅鬣:鬣,兽颈上的长毛,这里形容不高的麦苗。⑤罍(léi):酒杯。⑥蹇(jiǎn):这里指驴。⑦堕事:耽误公事。⑧此官:当时作者任顺天府儒学教授,是个闲职。⑨恶(wù):怎么。

1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乐()(2)为()

14.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5.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分别说说两文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

从山门右折,得石径。数步,闻疾雷声,心悸。山僧曰:“此瀑声也。”疾趋,度石罅②,瀑见。瀑行青壁间,撼山掉③谷,喷雪直下,怒石横激④如虹,忽卷掣折⑤而后注,水态愈伟,山行之极观也。游人坐欹⑥岩下望,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暮归,各赋诗。所目既奇,思亦变幻。

(节选自袁宏道《观第五泄①记》)

【注释】①第五泄:第五级瀑布。在今浙江诸暨境内,此处有五大瀑布,当地人称瀑布为“泄”,因此那山也叫五泄山,是著名旅游胜地。②罅(xià):缝隙,裂隙。③掉:摇动。④怒石横激:突兀的岩石横拦瀑布,激起水花。⑤掣折:转折。⑥欹(qī):斜靠。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下见小潭____________下:向下

B.不可久居____________居:居住

C.疾趋____________趋:快步行走

D.山行之极观也观:景观

17.对文中划横线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B.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C.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D.以面受沫乍若/披丝虚空/皆纬至飞雨/泻崖而犹不忍去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仍然是感情的主调。

B.【乙】文先后向我们展现了第五泄的水势湍急,水声如雷贯耳,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山水的喜爱之情。

C.【甲】【乙】两文都是以作者游览观察为顺序,运用了定点观察的写作手法展现出极具动态的画面美。

D.【甲】文中,由于小石潭过于冷清的环境更易激起作者“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透露着一种苦闷哀伤基调;【乙】文则表现出明快昂扬的感情基调。

19.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阅读所给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核舟记》)

【乙】

黄子履庄①,少聪颖,读书不数过,即能背诵。尤喜出新意,作诸技巧。七八岁时,尝背塾师,暗窃匠氏刀锥,凿木人长寸许,置案上能自行走,手足皆自动,观者异以为神。

所制亦多,予不能悉记。作木狗,置门侧,卷卧如常,唯人入户,触机②则立吠不止。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作木鸟,置竹笼中,能自跳舞飞鸣,鸣如画眉,凄越可听。所作之奇俱如此,不能悉载。

(节选自《虞初新志·黄履庄传》

【注】①黄子履庄:即黄履庄,清代顺治、康熙年间人。②机:机关。

2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罔不因势象形罔不:无不B.诎右臂支船诎:同“屈”,弯曲

C.观者异以为神异:怪异D.不能悉载悉:全、都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观者异以为神卷石底以出B.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博学而笃志

C.中轩敞者为舱不足为外人道也D.石青糁之所作之奇俱如此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甲文两段选文都表现了我国古代艺人精湛的技艺。

B.甲文作者最为详细的介绍了船头部分,写舟上游览者——苏轼、鲁直和佛印的外貌和神情,表现了核雕品的主题。

C.乙文中黄履庄的作品活灵活现,不仅能行动自如,还可以发出声音,以“活”取胜,让人难辨真假。

D.甲文主要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乙文主要按照空间顺序行文。

2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吠之声与真无二,虽黠者不能辨其为真与伪也。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核舟记》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乙】

南京濮仲谦,古貌古心,粥粥①若无能者,然其技艺之巧,夺天工焉。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②数刀,价以两计。然其所以自喜者,又必用竹之盘根错节,以不事刀斧为奇,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而遂得重价,真不可解也。仲谦名噪甚,得其一款③,物辄腾贵④。

---张岱(明)《濮仲谦雕刻》

【注释】①粥粥:卑恭和顺的样子。②勾勒:刻③款: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④腾贵:物价上涨,昂贵。

24.作为一篇“记”,《桃花源记》写人写事,《小石潭记》描绘山川美景,而《核舟记》主要写___________。

25.请给下列加点字标注读音。

(1)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2)勾勒数刀()

26.下列选项中每组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径寸之木/曲径通幽罔不因势象形/因材施教

B.绝类弥勒/画虎类犬两膝相比/比邻而居

C.雕栏相望/喜出望外矫首昂视/矫枉过正

D.则是经其手略刮磨之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27.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2)其竹器,一帚、一刷,竹寸耳,勾勒数刀,价以两计。

28.请将【甲】文中提示说明顺序的词,依次写出。并说说作者为什么要用这样的顺序来介绍核舟。

29.中国民间艺人技艺高超精湛。请你根据【甲】【乙】两文,说说王叔远、濮仲谦的精湛技艺有什么共同点。

二、诗歌鉴赏

阅读《蒹葭》,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30.对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逗号为一句)

A.前两句写景,三四句点名主题-追寻“伊人”,五至八句描绘了追求的情状。

B.一二句采用“兴”的手法,利用芦苇、霜露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

C.五至八句写主人公先顺流而下再逆流而上去追寻,表现了他内心的焦急和痴迷。

D.“宛在水中央”一句将主人公追求恋人的绵绵情意与若隐若现的境界浑然为一。

31.对全诗的内容和写法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从“白露为霜”到“白露未晞”到“白露未已”暗示时光的流逝和追求的执着。

B.全诗重章叠句,语言形式上一般隔句用韵,还使用了双声叠韵词,富于声韵美。

C.诗歌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左右求索、寻找恋人的行动含蓄表现内心的情感。

D.全诗叙事线索明晰,画面形象可见,感情坦率朴素、热烈明朗、情感韵味浓郁。

阅读《关雎》,完成下面小题。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32.下列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场面的出现,是个戏剧性的转变。

B.艺术手法主要上表现为“兴”和“重章叠句”。在情感特质上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小伙子虽然非常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虽然追求不到心上人而异常痛苦,但是他又能够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C.“钟鼓乐之”,是实写结婚时的热闹场面的。

D.全诗运用比兴的表现手法,并以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情感。

33.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3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点明时令,立足整体描写,写出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的阔大景象。

B.“无舟楫”指诗人有心出仕却无人识,“耻”是为谋求功名感到可耻。

C.“垂钓者”暗指当朝的执政者,“羡”表明诗人希望得到援引的心情。

D.全诗写景抒情相结合,触景生情,前两联写景豪壮,后两联抒情真切。

35.这首诗的颔联为世人传颂,成为千古名句。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其妙处。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甲】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乙】

饯别王十一南游

[唐]刘长卿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

长江一帆远,落日五湖春。

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蘋。

36.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甲诗首联中的“辅”和“望”字。

37.甲、乙两首诗都有“沾巾”的情节,但所指不同。请结合作品分析情感表达的不同。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式微

《诗经·邶风》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38.下列对这首诗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用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

B.诗歌语言凝练,以重章叠句营造特别的氛围,抒发质朴率真的情感。

C.全诗刻画了在露水中和在泥地里劳作的两个场景,将劳动者的勤劳表现的淋漓尽致。

D.诗中上下章只变换“故”“躬”二字,却使诗歌语义饱满、押韵和谐。

39.“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40.“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出了洞庭湖什么样的特点?

41.“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运用典故,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理?

参考答案

1.沿着,顺着;惊异,诧异;尽;全,都。2.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3.以时间顺序串联起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依次描绘出武陵渔人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情节。(或:发现、进入、离开、再寻桃花源的顺序。)4.D5.刘子骥想要再次去寻找那个地方,不再能知道它在哪里。6.厌恶现实世界,向往世外桃源的美好世界;世外桃源并不存在。

7.运用比喻的手法,把两岸陡壁比作一对合拢的屏风,把中间仅留的一线天空比作一匹白绸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瞿塘峡的高峻陡峭。表达了作者感叹瞿塘峡奇险,抒发了夜行险地的内心的哀愁。8.既包含诗人身涉险途,又遇逆风惊浪,前途命运难以预卜之愁,也暗指诗人仕途坎坷不顺,心中郁结的无限愁绪。9.①沿着②繁多的样子③于是,就④不久,一会儿10.又二里/一侧径西向坳/北复有一磴11.①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整整齐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子之类的。

②这时山岭深邃、太阳酷热,路上没有一个行人,迷茫地不知道该往哪里走。12.《桃花源记》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黑暗社会的不满。

本文表达了徐霞客对攀登绝顶、领略奇特风光的热切追求。

13.乐(以……为乐)为(被)14.(1)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我)这才知道郊外未尝没有春天,然而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15.参考答案:甲文描绘了小石潭的清幽之景,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乙文写作者游历满井看到的早春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弃。

16.B17.C18.D19.(1)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2)走几步听到很响的打雷声,心里感到害怕。

20.C21.B22.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