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8818d3d72231d138eac769a5bb681a/7d8818d3d72231d138eac769a5bb681a1.gif)
![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8818d3d72231d138eac769a5bb681a/7d8818d3d72231d138eac769a5bb681a2.gif)
![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8818d3d72231d138eac769a5bb681a/7d8818d3d72231d138eac769a5bb681a3.gif)
![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8818d3d72231d138eac769a5bb681a/7d8818d3d72231d138eac769a5bb681a4.gif)
![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d8818d3d72231d138eac769a5bb681a/7d8818d3d72231d138eac769a5bb681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广东省珠海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中医药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如图是“承庆堂膏药“部分制作工艺,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选料研磨 B.麻油浸泡
C.烈火煎煮 D.滤汁存放2.二百多年前,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 B.拉瓦锡 C.门捷列夫 D.阿伏加德罗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矿泉水不是一种纯净物
B.空气本来是纯净物,但被污染后变成了混合物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肯定是纯净物
D.澄清的石灰水是一种纯净物4.实验结束后,如图所示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D.5.从安全、环保、节能、简便等方面考虑,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最佳方法是(
)A.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B.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
C.分解氯酸钾制氧气 D.用过氧化氢制氧气6.《流浪地球》的热播让普通人了解到“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它含有70%的氮气(体积分数)、20%的氧气,还有CO2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高
B.“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氧气含量低
C.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
D.利用红磷燃烧的方法,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7.实验要有安全意识。下列行为正确的是(
)A.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 B.在实验室追逐打闹
C.在实验室吃零食 D.将药品带出实验室8.鉴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和氧气:燃着的木条 B.水和澄清石灰水:通二氧化碳
C.蒸馏水和自来水:观察是否透明 D.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在空气中灼烧9.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做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火柴刚点燃就立即伸入集气瓶中
D.实验时多取的高锰酸钾可以放回原试剂瓶10.下列是一些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11.用如图所示装置来制取气体,应满足下列条件的(
)
①反应物都是固体;
②反应需要加热;
③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
④制得的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②④12.2021年10月6日,德美两国学者本亚明⋅利斯特和戴维⋅麦克米伦因“在不对称有机催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 B.催化剂不能减少工业生产中的能源消耗
C.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速率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13.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实验①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氧气体积
B.实验②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的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C.实验③集气瓶中的水: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气体何时收集满
D.实验④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14.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分析不合理的是(
)A.制取O2时,始终收集不到O2装置漏气
B.量筒量取液体时,所得液体偏少俯视读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底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炸裂15.小雪同学学习了氧气的相关知识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下列四个图象是他总结反映对应实验过程中相关量的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
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C.用相等量的氯酸钾来制取氧气
D.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二、非选择题(共55分)16.用化学符号默写常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口诀。
一价:______;二价:______;三价:______;四价:______;五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齐全。1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见图Ⅰ)进行了大胆改进,设计图Ⅱ(选用容积为45mL的18×180mm的试管作反应容器)实验方案进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请你对比分析下面图Ⅰ,图Ⅱ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Ⅰ实验结束后冷却到室温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3)打开弹簧夹后,烧杯内的水能够进入到集气瓶中的原因是______。
(4)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剩余气体主要是______(填物质名称)。在该实验中燃烧的红磷熄灭了,说明该气体应具备的化学性质是______,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该气体应具备的物理性质是______。
(5)图Ⅱ实验中,若不使用紧弹簧夹,实验过程结束后可以观察到注射器活塞移动到______mL刻度处。18.潜水员背着的瓶子叫做“水肺”。“水肺”中常见的潜水呼吸气有:压缩空气、富氧压缩空气、高压氦氧混合气、高压氖氧混合气等。压缩空气是通过压缩机将空气压缩而成,压缩前后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几乎保持不变。潜水呼吸气采用压缩空气时,氮气作为与氧气共存的气体,会导致潜水员出现“氮麻醉”的情况,限制了潜水的时间。因此,潜水时常使用富氧压缩空气。但是过高浓度的氧气在高压环境下会引起潜水员“氧中毒”。其他条件相同时,潜水员使用氧气体积分数不同的氮氧混合气潜水时,最大下潜深度及在此深度下的平均持续工作时间如表所示。氮氧混合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最大下潜深度(m)平均持续工作时间(min)6017120502298403069324046潜水呼吸气中用氦气、氖气替换氮气,可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氮麻醉”的情况,因为氦气、氖气在血流中的溶解能力都明显小于氮气。
高压氦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时,由于氢气热传导系数高,潜水员会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与此同时,还因为氦气的密度过小,使潜水员在与岸上工作人员交流时声音传播受到影响。
高压氖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可以避免语音失真、体温过低等状况。但是氖气不容易大量获得,并且深水潜水时,氖气的密度会增大进而造成潜水员呼吸受阻而限制了其使用价值。
为了克服以上潜水呼吸气的缺陷和不足,氦氖氧混合气开始较为广泛应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最大下潜深度为35m时,应选择氧气体积分数为______(填序号)的氮氧混合气。
A.50%−60%
B.40%−50%
C.32%−40%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填序号)。
A.潜水呼吸气中氧气含量越高越好
B.氖气不容易大量获得是高压氖氧混合气没有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
C.氦气和氖气在血液里的溶解能力均大于氮气
(3)潜水呼吸气中用氦气、氖气替换氮气,可以避免出现类似于“______”的情况。
(4)使用高压氦氧混合气时,潜水员会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是因为______。
(5)高压氖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的优点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6)最大下潜深度与氮氧混合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关系是:在其他条件相同时,______。19.化学是个多彩的世界,多种物质具有美丽的色彩,如图中A、B、C、D、E、F、G七种物质都与O2有关系。其中“—”表示相互反应,“→”表示可发生反应生成(图中反应条件等均略去)。请推断:
(1)写出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__。D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3)写出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______;验证该反应生成物的方法为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符号表达式:______。20.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
(1)指出仪器名称:①______,②_____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下同);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若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______;A装置中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______。
(3)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反应结束时,应先______,后______。
(4)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想要方便添加液体,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该反应需要用到的药品有______;其中固体药品所起的作用为______。若要收集一瓶氧气,供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气体收集装置中的______(填装置序号)。
(5)G装置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瓶内盛满水,气体从______管进入。
(6)检查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
(7)若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_____。
(8)若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收集的最佳时刻是______;若气体始终收集不满,可能原因是______。(任写1点)21.学习了MnO2对过氧化氢有催化作用的知识后。小不变同学想:CuO能否起到类似MnO2的催化作用呢?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
【作出猜想】猜想Ⅰ.CuO不是催化剂,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猜想Ⅱ.CuO参与反应产生O2,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发生了改变;
猜想Ⅲ.CuO是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______。
【进行实验】用天平称量0.2gCuO,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③现象步骤⑥结果步骤⑦现象结论______,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_溶液中有气泡冒出,______猜想Ⅰ、Ⅱ不成立,猜想Ⅲ成立(2)步骤______(填序号)的目的是证明CuO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速率。
(3)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
(4)过氧化氢能被CuO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拓展】
(5)过氧化氢溶液完全分解后得到的液体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6)取1%的高锰酸钾溶液于试管中,滴入5%的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到产生气泡,溶液褪色,高锰酸钾______(填“是”或“不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解:A、选料研磨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麻油浸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烈火煎煮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D、滤汁存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故选:C。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据此分析解答。
本题考查文物修复和保护的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题目难度不大,注意二者的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2.【答案】B
【解析】【解答】
A.道尔顿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原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B.拉瓦锡首先用定量方法研究空气的成分,通过实验得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故选项正确。
C.门捷列夫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故选项错误。
D.阿伏加德罗在化学上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分子的概念,并创立了分子学说,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
根据科学家们各自在科学上做出的贡献进行分析解答本题。本题难度较小,了解化学的发展历史,关注化学学科成就,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3.【答案】A
【解析】解:A、矿泉水中还有水和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正确;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错;
C、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A、根据矿泉水的组成考虑;B、根空气的组成考虑;C、根据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气体考虑;D、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考虑.
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4.【答案】D
【解析】解:A、图中胶头滴管横放,残留的液体可能会腐蚀胶头或者污染试验台,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用完酒精灯后,应盖上灯帽,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托盘天平用完后,应用镊子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防止污染砝码,图中操作没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所示操作错误。
D、试管用完后,应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试管用完后,洗刷干净,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5.【答案】D
【解析】解:A、高锰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B、分离液态空气法是工业制取大量氧气的方法,装置比较复杂,不符合题意;
C、氯酸钾加热分解,需要加热,消耗能源,不简便,不安全,不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常温即可进行,节能,简便,生成水,无污染,符合题意;
故选:D。
结合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并从安全、环保、节能、操作简便等方面进行逐一分析解答.
本题通过分析实验室和工业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考查了学生分析、评价实验方案的能力,结合题干要求分析难度不大.6.【答案】A
【解析】解:A、“人造空气”中含有70%的氮气,空气中约含有78%的氮气,所以“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故选项错误;
B、“人造空气”(氧气含量20%)比空气(氧气含量21%)中的氧气含量低,故选项正确;
C、“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和空气中差不多,氧气能支持燃烧,在“人造空气”中,燃着的蜡烛不会迅速熄灭,故选项正确;
D、红磷燃烧会消耗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利用足量的红磷燃烧,可粗略测定“人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正确。
故选:A。
A、根据空气和“人造空气”中各组分体积含量分析;
B、根据空气和“人造空气”中各组分体积含量分析;
C、根据氧气的性质分析;
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分析。
本考点考查了空气和人造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7.【答案】A
【解析】解:A、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有害,实验时穿实验服和戴护目镜,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为防止发生人身危险,不能在实验室追逐打闹,故选项说法错误。
C、实验室中很多药品有毒、有害,不能在实验室吃零食,故选项说法错误。
D、很多药品具有腐蚀性、有毒、有害,不能将药品带出实验室,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根据实验室安全规则、药品取用的原则等,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和常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答案】C
【解析】解:A、二氧化碳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烧的更旺,用燃着的木条能鉴别二氧化碳和氧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分别通入二氧化碳能鉴别水和澄清石灰水,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蒸馏水和自来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观察是否透明不能鉴别蒸馏水和自来水,故选项符合题意。
D、木炭粉能在空气中燃烧而二氧化锰粉末不能,在空气中灼烧能鉴别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粉末,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A、根据二氧化碳会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烧的更旺来分析;
B、根据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无明显现象,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会变浑浊来分析;
C、根据蒸馏水和自来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来分析;
D、根据木炭粉能在空气中燃烧而二氧化锰粉末不能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9.【答案】B
【解析】解:A、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名称,故选项A错误;
B、硫粉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故选项B正确;
C、做铁丝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火柴刚点燃时不能伸入集气瓶中,以防火柴燃烧消耗掉过多的氧气,导致实验失败,故选项C错误;
D、多余的药品应放到指定的容器内,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根据常见物质在氧气中或空气中燃烧的现象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10.【答案】B
【解析】解:A、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右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当用针筒向集气瓶内打气时试管内都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
B、该选项用的是注水法,原理为:向长颈漏斗中注水,直到长颈漏斗中的液面高于锥形瓶中的液面,且两者液面差不再改变,就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故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正确。
C、该装置未构成封闭体系,即左边的导管与大气相通;无论该装置气密性是否良好,都不会有气泡产生,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
D、由于装置左侧与空气相同,即使装置的气密性不好,导管口处不会产生气泡,不能判断气密性是否良好,故选项错误。
故选:B。
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一般用到的方法有:空气热胀冷缩法、注水法、抽气或压气法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有一定难度,考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有些装置比较复杂、学生平时比较少见,但依据的原理都是依据密闭装置中存在压强差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11.【答案】A
【解析】解:图中所示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反应物都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收集方法为排水法,制得的气体不易溶于水;故应满足下列条件的①②③.
故选:A.
根据图中所示装置为固体加热型,收集方法为排水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熟练掌握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2.【答案】D
【解析】解:A、催化剂不增加生成物质量,选项A错误;
B、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避免引入过多能源,减少能源消耗,选项B错误;
C、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以减缓,选项C错误;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选项D正确;
故选:D。
根据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增加产物质量的性质分析回答此题。
本题主要考查催化剂的性质,理解催化剂在反应中的作用是分析此类问题的关键。13.【答案】D
【解析】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中,量筒中的水的作用是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O2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的作用是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故选项说法正确。
C、排水法收集氧气,集气瓶中的水的作用先是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出,后便于观察气体何时收集满,故选项说法正确。
D、硫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中的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中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排水法收集气体中水的作用,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14.【答案】C
【解析】解:
A、制取O2气体时,装置漏气可能会始终收集不到O2,故A正确;
B、向下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俯视读数偏大,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正好偏小,故B正确;
C、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后的高温生成物若直接溅落在集气瓶底,瓶底会炸裂;而引燃火柴过长则可能造成铁丝不能燃烧,故C错误;
D、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未向下倾斜可能会使试管炸裂,故D正确。
故选:C。
A、根据制取O2气体时,装置漏气可能会始终收集不到进O2解答;
B、根据“俯大,仰小,平正好”的规律,进行读数及误差分析解答;
C、根据铁丝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反应后的高温生成物若直接溅落在集气瓶底,瓶底会炸裂;而引燃火柴过长则可能造成铁丝不能燃烧解答;
15.【答案】A
【解析】解:A、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故图象反应正确,故A对;
B、一定量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所以最终质量不能为零,故图象反应错误,故B错;
C、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不会改变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故图象反映错误,故C错;
D、二氧化锰在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中是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应该不变,故图象反映错误,故D错。
故选:A。
A、根据一定质量木炭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当木炭反应完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分析;
B、根据高锰酸钾分解后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这两种固体分析;
C、根据氯酸钾制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
D、根据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分析.
根据曲线的纵横坐标轴的说明,判断曲线所表示的变化关系,明确选项中的变化过程是正确答题的根本.16.【答案】K、Na、Cl、H、Ag
O、Ca、Ba、Mg、Zn
Al
Si
N、P
二三Fe
二四C
二四六S
【解析】解: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即为一价K、Na、Cl、H、Ag;二价O、Ca、Ba、Mg、Zn;三价Al;四价Si;五价N、P;二三Fe;二四C;二四六S都齐全。
故答案为:K、Na、Cl、H、Ag;O、Ca、Ba、Mg、Zn;Al;Si;N、P;二三Fe;二四C;二四六S。
根据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正确书写元素符号。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注意识记常见元素的化合价。17.【答案】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且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五分之一
P+O2→点燃P2O5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解析】解:(1)由于红磷燃耗消耗氧气,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则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会进入集气瓶中,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集气瓶中液面约上升五分之一。
(2)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P+O2→点燃P2O5。
(3)打开弹簧夹后,水被吸入集气瓶中,是因为装置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
(4)空气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则剩余气体中主要为氮气;由于红磷在剩余气体中熄灭,则说明剩余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化学性质);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难溶于水(物理性质)。
(5)由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则消耗氧气的体积应为(45mL+20mL)×15=13mL,则注射器活塞会向左移动13mL,则会留在20mL−13mL=7mL刻度处。
故答案为:(1)烧杯中的水倒吸入集气瓶中,且进入的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五分之一;
(2)P+O2→18.【答案】C
ABC
氮麻醉
氦气热传导系数高
避免潜水员出现“氮麻醉”、语音失真、体温过低等状况
氧气体积分数在32%~60%范围内,氮氧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大,潜水员最大下潜深度越小
【解析】解:(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最大下潜深度为35时,应选择氧气体积分数为32%~40%的氮氧混合气;
(2)A、根据“过高浓度的氧气在高压环境下会引起潜水员“氧中毒””,因此不是潜水呼吸气中氧气含量越高越好,故A说法错误;
B、氖气不容易大量获得,并且深水潜水时,氖气的密度会增大进而造成潜水员呼吸受阻是高压氖氧混合气没有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故B说法错误;
C、根据“氦气、氖气在血液中的溶解能力都明显小于氮气”,可知氦气和氖气在血液里的溶解能力均小于氮气,故C说法错误;
故选:ABC;
(3)潜水呼吸气中用氦气、氖气替换氮气,可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氮麻醉”的情况,因为氦气、氖气在血流中的溶解能力都明显小于氮气;
(4)使用高压氦氧混合气时,潜水员会出现体温过低的症状,是由于氦气热传导系数高;
(5)高压氖氧混合气作为潜水呼吸气的优点是:避免潜水员出现“氮麻醉”、语音失真、体温过低等状况;
(6)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可知其它条件相同时,氧气体积分数在32%~60%范围内,氮氧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大,潜水员最大下潜深度越小。
故答案为:(1)C;
(2)ABC;
(3)氮麻醉;
(4)氦气热传导系数高;
(5)避免潜水员出现“氮麻醉”、语音失真、体温过低等状况;
(6)气体积分数在32%~60%范围内,氮氧混合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越大,潜水员最大下潜深度越小。
(1)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
(2)A.根据“过高浓度的氧气在高压环境下会引起潜水员‘氧中毒’”分析;
B.根据“氖气不容易大量获得,并且深水潜水时,氖气的密度会增大进而造成潜水员呼吸受阻”分析;
C.根据“氦气、氖气在血液中的溶解能力都明显小于氮气”分析。
(3)根据文中信息分析;
(4)根据氦气热传导系数高分析;
(5)根据使用高压氦氧混合气的不足分析;
(6)根据表格中的信息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19.【答案】KClO3→MnO2KCl+O2
分解反应
Fe+O2【解析】解:(1)混合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①的符号表达式:KClO3→MnO2KCl+O2,符合一变多的特征,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分解反应。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②的符号表达式:Fe+O2→点燃Fe3O4,符合多变一的特征,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化合反应。D(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为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3)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③的符号表达式:C+O2→点燃CO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西藏金龙矿业有限公司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浙江嘉兴市南湖新区(东栅街道)招聘国企人员4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年塑木景观水景设计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护肤新品潮流趋势研讨会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噪声治理材料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厨房卫生清洁套装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地道腊肉加工厂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数控木材带锯机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2025-2030年户外健身器材电源系统行业跨境出海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护肤洁面皂生产行业深度调研及发展战略咨询报告
- TSGD7002-2023-压力管道元件型式试验规则
- 教师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课件
- 人民警察纪律条令试卷含答案
- 湖南省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检测(开学考试)物理 含解析
- 婚姻矛盾纠纷调解培训课件
- 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全文打印
- 初中物理各单元思维导图
-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平衡--ppt课件
- 2022年北京市专升本英语真题
- 锗的提取方法
- 大学物理光学练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