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一中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6月)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一中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6月)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一中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6月)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一中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6月)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一中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6月)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试卷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33页山东省济南市莱芜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6月)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会导致实验失败的是(

)A.检测蛋白质时,将NaOH溶液与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到样液中B.检测还原糖实验中,选择糖分含量较高的西瓜汁作为实验材料C.在观察组胞质的流动实验中,以叶绿体的运动作为细胞质流动的标志D.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用苏丹III染液染色后用清水反复清洗以洗去浮色【答案】C【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蔗糖)。(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需要先加入时NaOH溶液,摇匀后再加入CuSO4溶液,A错误;B、还原糖鉴定时,不宜选用西瓜汁作为实验材料,因为西瓜汁是红色,本身的色素会干扰实验结果,B错误;C、叶绿体悬浮在细胞质中,故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C正确;D、检测花生子叶中的脂肪时,用苏丹Ⅲ染液染色后需用酒精洗去浮色,D错误。故选C。2.下图是某同学在做“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的实验中所用的部分器材和所观察到的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①和④组合放大倍数最大B.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观察时应先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并提升镜筒C.用藓类叶或黑藻幼叶作为实验材料可以直接撕下来制成临时装片观察D.图2所示细胞的细胞核实际在液泡的左侧,视野中其他细胞的胞质也都顺时针流动【答案】C【分析】由图1分析可知,①②表示目镜,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③④表示物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详解】A、图1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②和④组合放大倍数最大,A错误;B、由低倍镜换上高倍镜观察时应先把观察的目标移到视野中央,镜筒不能动,B错误;C、藓类叶或黑藻幼叶通常只有单层细胞,可以直接撕下来制成临时装片观察,C正确;D、图2所示细胞的细胞核实际在液泡的左侧,视野中其他细胞的胞质流动情况不一定都顺时针流动,D错误。故选C。3.下列关于核酸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核酸分子中,嘌呤碱基数都等于嘧啶碱基数B.核酸分子中,五碳糖和磷酸都通过氢键相互连接C.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脱氧核糖核苷酸或核糖核苷酸D.有些生物的遗传信息可以直接贮存在核糖核酸中【答案】D【分析】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在组成上的差异有:①五碳糖不同,脱氧核苷酸中的中的五碳糖是脱氧核糖,核糖核苷酸中的五碳糖是核糖;②碱基不完全相同,脱氧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T、G、C,核糖核苷酸中的碱基是A、U、G、C。【详解】A、在双链DNA分子中,因为碱基互补配对,所以嘌呤碱基数等于嘧啶碱基数。RNA分子是单链结构,故嘌呤碱基数不一定等于嘧啶碱基数,A错误;B、核酸分子中,五碳糖和磷酸都是通过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的,碱基对之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B错误;C、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错误;D、RNA病毒只由蛋白质和RNA组成,其遗传信息直接贮存在核糖核酸(RNA)中,D正确。故选D。4.环孢菌素A是一种从真菌培养液中分离出的由11个氨基酸组成的天然环肽,是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环孢菌素A与几丁质、ATP共有的元素组成为C、H、O、NB.环孢菌素A在核糖体上合成,结构中含10个肽键C.高温失效的环孢菌素A仍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显蓝色D.环孢菌素A可用于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治疗【答案】A【分析】环孢菌素A是一种天然环肽,其元素组成为C、H、O、N,由11个氨基酸组成,故其在核糖体上合成,结构中含有11个肽键。【详解】A、环孢菌素A是一种天然环肽,几丁质是由N-乙酰葡萄糖胺聚合而成的,故环孢菌素A与几丁质、ATP共有的元素组成为C、H、O、N,A正确;B、环孢菌素A是的化学本质是环状多肽,由11个氨基酸组成,故其在核糖体上合成,结构中含有11个肽键,B错误;C、高温失效的环孢菌素A中的肽键没有被破坏,仍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显紫色,C错误;D、环孢菌素A是临床上常用的免疫抑制药物,而艾滋病则是一种免疫缺陷病,故不能将环孢菌素A用于艾滋病等免疫缺陷疾病的治疗,D错误。故选A。5.肌醇是人体细胞生存所必需的一种糖类,正常细胞可以在有关酶的作用下自行合成,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的肿瘤细胞则必须依赖肌醇转运蛋白(SLC5A3)从内环境中获取。下列相关分析合理的是(

)A.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可通过无丝分裂不断产生红细胞B.AML的肿瘤细胞无法合成肌醇的原因是不含有相关基因C.合成肌醇需要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直接参与D.阻断SLC5A3功能可使AML细胞死亡而不会伤害正常细胞【答案】D【分析】分析题意,人体细胞生存需要有“肌醇”这种糖类,正常细胞由于有相关酶可自行合成,AML的肿瘤细胞不能自行合成,必须依赖肌醇转运蛋白(SLC5A3)从内环境中获取。【详解】A、人体骨髓造血干细胞可通过有丝分裂不断产生红细胞,A错误;B、根据题干信息,肌醇“正常细胞可以在有关酶的作用下自行合成”,故AML的肿瘤细胞无法合成肌醇的原因是没有相关的酶,B错误;C、分泌蛋白需要细胞中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直接参与,但肌醇是糖类,合成途径与分泌蛋白不同,C错误;D、由于肌醇是人体细胞生成所必须的糖类,而AML的肿瘤细胞必须依赖肌醇转运蛋白(SLC5A3)从内环境中获取,故阻断SLC5A3功能可使AML细胞由于缺少肌醇而死亡,而正常细胞仍然能正常自行合成肌醇,不受伤害,D正确。故选D。6.图甲是某二倍体动物的精原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变化的曲线图;图乙表示该动物的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丙表示该动物某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中的DE段细胞中不可能有0条或2条X染色体B.图甲和图丙中FG段均可发生基因重组C.图甲中CD段和图丙HJ段细胞内都含有2条Y染色体,图丙FL段都含有同源染色体D.图甲中的HI段不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答案】C【分析】分析甲图:AE段代表有丝分裂,AB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以及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BC段表示着丝点分裂,CD段代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DE段表示分裂结束。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分析乙图: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分析丙图:FG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HJ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JK表示细胞分裂结束。【详解】A、若图乙为减数分裂,则DE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初级精母细胞含有一条X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可能含有1条或0条X染色体,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可能含有2条或0条X染色体,A错误;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交叉互换)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图甲的FG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可发生基因重组,图丙表示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图甲中CD段和图丙HJ段均代表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着丝点已经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已经分开,故细胞内都含有2条Y染色体和2条X染色体,图丙FL段表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D、如果发生了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互换使得姐妹染色单体上有等位基因,则图甲中的HI段减数第二次分裂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D错误。故选C。7.在加热时双链DNA分子会出现变性现象(变性是在高温等条件下双链DNA解开成为单链的过程,常以DNA溶液对260nm紫外光的吸光度值作为检测DNA变性的指标),使DNA双链一半解开为单链的温度用Tm表示,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DNA溶液对260nm的紫外光的吸光度会突然明显上升至最高值,随后即使温度继续升高,吸光度也不再明显变化。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DNA变性是在一个较窄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的B.Tm值与DNA中A+T所占比例和DNA分子的长度呈正相关C.只有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DNA分子变性的现象D.在格里菲思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可能涉及DNA分子的变性【答案】B【分析】DNA变性的本质原因是:DNA双螺旋分子结构在某种因素的作用下,DNA分子互补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使.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疏散,双链裂解变成单链,进行解链反应,解链后即称为DNA变性。【详解】A、使DNA双链一半解开为单链的温度用Tm表示,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DNA溶液对260nm的紫外光的吸光度会突然明显上升至最高值,随后即使温度继续升高,吸光度也不再明显变化,说明DNA变性是在一个较窄的温度范围内发生的,A正确;B、Tm值与DNA中C+G所占比例(AT之间是两个氢键,CG之间是三个氢键)和DNA分子的长度呈正相关,B错误;C、只有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才使DNA双链中的氢键断裂,发生DNA分子变性的现象,C正确;D、格里菲思实验中对S型肺炎链球菌加热处理,会致使其DNA变性,但温度降低后,由于碱基对之间氢键能自发形成,可以使DNA复性,D正确。故选B。8.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下图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条染色体之间所发生变化的电镜照片。下列有关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前的间期,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减小B.图示两条染色体之间所发生变化的照片属于物理模型C.图示染色体的变化发生于减数分裂I的四分体时期D.图示染色体的变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一定会发生【答案】B【分析】物理模型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详解】A、动植物细胞分裂间期细胞的体积都有所增大,即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都略降低,A正确;B、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照片不属于构建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的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属于构建物理模型,B错误;C、图示为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时发生交叉互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C正确;D、交叉互换在减数分裂中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D正确。故选B。9.噬菌体有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之分。烈性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菌体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细菌;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菌后并不增殖,其基因整合于细菌DNA分子上。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后发生了基因重组B.在基因工程中,温和噬菌体可作为基因的载体C.T2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温和噬菌体D.32P标记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增强【答案】C【分析】由于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菌后并不增殖,其基因整合于细菌DNA分子上,可利用温和噬菌体的这一特性,将目的基因与其整合在一起,作为基因工程中目的基因的载体。【详解】AB、根据题干信息“温和噬菌体感染宿主细菌后并不增殖,其基因整合于细菌DNA分子上”可知,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细菌后发生了基因重组;并可利用温和噬菌体的这一特性,将目的基因与其整合在一起,作为基因工程中基因的载体,AB正确;C、T2噬菌体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并最终裂解大肠杆菌,故T2噬菌体是烈性噬菌体,C错误;D、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用其侵染大肠杆菌,若侵染时间过长,大肠杆菌被裂解会释放出子代噬菌体,由于部分子代噬菌体含有亲代的被32P标记的DNA链,经离心后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增强;若侵染时间过短,部分T2噬菌体还未将其放射性的DNA注入到大肠杆菌体内,经离心后也会使上清液放射性增强,D正确。故选C。10.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C.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D.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组合【答案】B【分析】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互换;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详解】A、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A正确;B、基因突变可以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是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B错误;C、生物变异的来源可以是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C正确;D、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的性状,可以导致原有的性状重新组合,产生新的表现型,即新的性状组合,D正确。故选B。11.某课题组欲研究药物Q对糖代谢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选择相同性别、年龄和生长发育状况的健康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实验前分别测定两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再给甲组小鼠注射药物Q,给乙组小鼠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测得结果如下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组别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甲组+10.10mmol·L-1+9.20μU·mL-l乙组+0.10mmol·L-1-0.05μU·mL-1注:“+”“-”分别表示与实验前测定值比较的增加量、减少量。A.实验的自变量是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B.药物Q通过破坏甲组小鼠的胰岛B细胞发挥作用C.甲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升高是胰岛素浓度升高所致D.甲组小鼠的组织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的结构可能发生了改变【答案】D【分析】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药物Q对糖代谢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是否注射药物Q,因变量为表格中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由表可知,甲组为实验组,注射药物Q后,血糖浓度较实验前增加较多,胰岛素浓度较实验前增加也较多,乙组为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后,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与实验前差别不大。【详解】A、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药物Q对糖代谢的影响,因此自变量是是否注射药物Q,因变量为表格中的血糖浓度和胰岛素浓度的变化,A错误;B、甲组小鼠注射药物Q后仍然能够正常分泌胰岛素,说明药物Q并未破坏甲组小鼠的胰岛B细胞,B错误;C、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因此甲组小鼠的血糖浓度升高不是胰岛素浓度升高所致,C错误;D、甲组小鼠的血糖浓度、胰岛素浓度较实验前均显著升高,说明胰岛B细胞仍然可以正常分泌胰岛素,但是组织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活性可能降低,导致胰岛素无法发挥降血糖的作用,因此,甲组小鼠的组织细胞膜上某种蛋白质(即胰岛素受体)的结构可能发生了改变,D正确。故选D。12.下图为小麦种子发育和萌发过程中内源激素、种子含水量以及营养物质积累量的变化,据图分析,在种子发育过程中有关植物激素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种子发育与萌发过程中GA与ABA有协同作用,而与IAA有一定的拮抗关系B.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促进种子脱水干燥,利于种子休眠C.种子发育期IAA的作用可能与促进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与积累有关D.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种子萌发【答案】A【分析】由图分析可知,种子发育中期,GA和IAA含量比较多,种子中营养物质快速积累;种子发育后期,ABA占优势,含水量下降,营养物质积累量不变,种子进入休眠期;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期,含水量增加,GA和IAA相继增多。【详解】A、GA与IAA促进种子的发育和萌发,有协同作用,而ABA促进种子的休眠,故ABA与GA、IAA存在拮抗作用,A错误;B、种子发育后期,ABA含量升高,含水量下降,种子进入休眠期,故推测ABA促进种子贮藏蛋白的基因表达,促进种子休眠,B正确;C、种子发育期,IAA占优势,营养物质快速消耗,故IAA可能参与有机物向籽粒的运输,C正确;D、种子萌发期GA可以调节淀粉酶基因的表达,促进淀粉水解,水解产物葡萄糖参与氧化分解可以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故GA可以促进种子萌发,D正确。故选A。13.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其中A~E表示生态系统中的成分,①~⑨表示能量,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情况,不考虑营养级中未利用的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代表生产者,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是②B.D代表分解者分解作用,图中的次级消费者是CC.③与⑧的差值可表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若用此图表示碳循环过程,则应去掉太阳能,补充D→A箭头【答案】D【分析】据图分析,图中A利用了太阳能,因此A表示生产者,再结合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图中的箭头判断:B为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E为分解者、D为无机环境;①④⑤⑨表示生物群落流向无机环境中的能量,②③表示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⑥⑦⑧表示生产者和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能量。【详解】A、图中A代表生产者,②表示其流向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不是流入该生态系统中的总能量,A错误;B、图中D代表无机环境,图中的次级消费者是C,B错误;C、③表示C同化的能量,⑤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③与⑤的差值可表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⑤表示C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属于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的一部分,C错误;D、若用此图表示碳循环过程,则太阳能是多余的,且缺少无机环境指向生产者的箭头,即应去掉太阳能,补充D→A箭头,D正确。故选D。14.重组蛋白疫苗是利用病毒的目的抗原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染到CHO细胞(中国仓鼠卵巢细胞)中表达出大量的抗原蛋白,再纯化后制备的疫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与重组蛋白疫苗相比灭活疫苗生产需要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进行病毒增殖B.利用全合成培养基培养转染后的CHO细胞,经筛选后进行大规模培养C.体外大规模扩增CHO细胞系需在无菌、无毒的密闭生物反应器中进行D.构建的重组蛋白表达载体拼接有外泌信号序列,有助于在培养液中分离纯化抗原【答案】D【分析】动物细胞培养条件:(1)无菌、无毒的环境:①消毒、灭菌②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③定期更换培养液,以清除代谢废物。(2)营养物质:糖、氨基酸、促生长因子、无机盐、微量元素等,还需加入血清、血浆等天然物质。(3)温度和pH:哺乳动物多以36.5℃为宜,最适pH为7.2-7.4。(4)气体环境:95%空气(细胞代谢必需的)和5%的CO2(维持培养液的pH。)【详解】A、病毒无细胞结构,不能直接在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增殖,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时,为保证细胞的正常生长,需要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一定的血清(血浆),B错误;C、体外培养动物细胞时,需要有一定的气体条件,应有一定浓度的氧气以保证细胞呼吸,不能在密闭环境中进行,C错误;D、抗原与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由于构建的重组蛋白表达载体拼接有外泌信号序列,有助于在培养液中分离纯化抗原,D正确。故选D。15.乳酸菌是一类利用碳水化合物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的统称,是人体肠道中必不可少且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菌群,常用于酸奶、泡菜的制作。下列有关酸奶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牛奶中加入抗生素进行发酵可减少发酵过程中杂菌的滋生B.取环境中的天然乳酸菌菌种接种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C.发酵过程可先通入无菌空气让乳酸菌大量繁殖再进行无氧发酵D.制作好的酸奶在表面形成一层由乳酸菌聚集形成的“奶盖儿”【答案】B【分析】1、泡菜/酸奶的制作原理: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2、乳酸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厌氧型。【详解】A、加入抗生素会杀死乳酸菌,导致酸奶发酵失败,A错误;B、取环境中的天然乳酸菌菌种数量较少,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高,B正确;C、乳酸菌是厌氧菌,不需要通入空气,C错误;D、泡菜表面会形成一层由乳酸菌聚集形成白膜,而酸奶表面不会有乳酸菌聚集,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16.某雌雄同株植物的花色有紫色和蓝色两种。为了研究其遗传机制,研究者利用纯系品种进行了杂交实验,结果见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杂交组合父本植株数目(表现性)母本植株数目(表现性)F1植株数目(表现性)F2植株数目(表现性)Ⅰ10(紫色)10(紫色)81(紫色)260(紫色)61(蓝色)Ⅱ10(紫色)10(蓝色)79(紫色)270(紫色)89(蓝色)A.通过I判断,紫色和蓝色这对相对性状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B.将I、II中的F2紫色植株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中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6:5C.取杂交II中的F2紫色植株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8:1D.将两个杂交组合中的F1相互杂交,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1【答案】ACD【分析】分析表格数据:杂交组合Ⅰ中,子一代全为紫色,子二代中出现蓝色,说明紫色是显性性状,又因为子二代中紫色:蓝色=260:61=13:3,所以花色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设基因为A/a和B/b,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Ⅱ中F2的紫色:蓝色=270:89=3:1,说明一对等位基因纯合,一对等位基因杂合,故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b,蓝花的基因型为aaB_。【详解】A、杂交组合Ⅰ中,子一代全为紫色,子二代中出现蓝色,说明紫色是显性性状,又因为子二代中紫色:蓝色=260:61=13:3,紫色和蓝色这对相对性状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正确;B、杂交Ⅰ中F2的紫色植株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1:2:2:4:2:1:1,产生配子的概率AB=4/13,Ab=4/13,aB=2/13,ab=3/13。杂交Ⅱ中子二代的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者比例为2:1,产生配子的概率AB=2/3,aB=1/3,产生的后代中蓝色aaB_的比例为2/13×1/3+3/13×1/3=5/39,则后代中紫色的比例为34/39,故产生的后代中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4:5,B错误;C、杂交Ⅱ中子二代的紫花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两者比例为2:1,随机交配产生AB配子的概率=2/3,aB=1/3,后代蓝花的概率=1/3×1/3=1/9,故产生的后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8:1,C正确;D、杂交Ⅰ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杂交Ⅱ中子一代的基因型为AaBB,两者杂交,子代紫色和蓝色的比例为3:1,D正确。故选ACD。17.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与脑梗死相关的疾病有糖尿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各种原因的脱水、血压下降过快过大等。临床表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等为主要特征。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缺氧会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无法进行有氧呼吸B.糖尿病的病因都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C.免疫功能过强可能会导致人患风湿性心脏病D.患者出现言语障碍可能是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受到了损伤【答案】CD【分析】人脑的言语区包括W区为书写性语言中枢;V区为视性语言中枢;S区为运动性语言中枢;H区为听性语言中枢。运动性失语症:运动性语言中枢S区受损伤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思想。高级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许多低级神经中枢活动的高级调节者,它对各级中枢的活动起调整作用。【详解】A、血液中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各种细胞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B、Ⅰ型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岛素抵抗也会引起糖尿病,B错误;C、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免疫功能过强可能会导致人患风湿性心脏病,C正确;D、患者出现言语障碍可能是大脑皮层的言语区受到了损伤,言语区分为四块,分别为S、W、V、H区,D正确。故选CD。18.如图为在小白鼠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产生的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预防时,初次接种后,可间隔适宜的时间再次注射疫苗B.接种灭活的流感病毒疫苗可以引起机体产生细胞免疫C.进行第二次注射后,小鼠体内抗n抗体的增加比抗m抗体的增加慢D.抗体、溶菌酶等免疫活性物质均由免疫细胞产生,其本质是蛋白质【答案】BD【分析】分析题图:机体再次受到m抗原和n抗原的刺激后,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数量均明显增高,体现出二次免疫的特点。【详解】A、图中间隔约28h后再次注射抗原,抗体m的相对浓度明显增多,据此推理,免疫预防时,初次接种后,可间隔适宜的时间再次注射疫苗,A正确;B、灭活的流感病毒不具有侵染能力,不能引起机体产生细胞免疫,B错误;C、进行第二次注射后,n抗原引起小鼠发生初次免疫,m抗原引起小鼠发生二次免疫,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比初次免疫快,C正确;D、溶菌酶可以由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产生,D错误。故选BD。19.科研人员在制备杂交瘤细胞的基础上,获得了能够产生双特异性抗体(BsAb)的双杂交瘤细胞。BsAb可以同时结合两种抗原,拓展了抗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的临床应用范围,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两种抗原免疫小鼠获得的活化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筛选出杂交瘤细胞B.将筛选获得的两种杂交瘤细胞通过PEG试剂促融后进一步筛选获得双杂交瘤细胞C.BsAb可同时与T细胞表面抗原CD3以及肿瘤细胞表面EGFR结合发挥细胞免疫作用D.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穿孔素可促进其释放的颗粒酶进入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胞凋亡【答案】ABC【分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制备产生特异性抗体的B淋巴细胞:向免疫小鼠体内注射特定的抗原,然后从小鼠脾内获得相应的B淋巴细胞。(2)获得杂交瘤细胞:①将鼠的骨髓瘤细胞与脾细胞中形成的B淋巴细胞融合;②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该杂种细胞既能够增殖又能产生抗体。(3)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4)将杂交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或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5)提取单克隆抗体:从细胞培养液或小鼠的腹水中提取。【详解】A、为了获得能够产生双特异性抗体(BsAb)的双杂交瘤细胞,用两种抗原免疫小鼠获得的活化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后,筛选出杂交瘤细胞,A正确;B、PEG(聚乙二醇)能够诱导细胞融合,将筛选获得的两种杂交瘤细胞通过PEG(聚乙二醇)试剂促融后进一步筛选获得双杂交瘤细胞。B正确;C、BsAb能与T细胞表面抗原CD3结合,同时能与肿瘤细胞的EGFR结合,该过程会激活T细胞,释放颗粒酶穿孔素,使肿瘤细胞凋亡,发挥了细胞免疫作用,C正确;D、细胞毒性T细胞释放的穿孔素可促进其释放的颗粒酶进入肿瘤细胞,引起肿瘤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ABC。20.某镇对辖区富营养化水体实施了生态恢复:引入生态浮床、增加贝类等底栖动物、引挺水植物、放养滤食性鱼类等,部分示意图如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水体中N含量超标,有利于蓝细菌吸收后用于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合成B.引种芦苇、香蒲既可吸收水中的有机污染,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的繁殖C.治理后增强了该水生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程度提高D.生态浮床的美化和净化水质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和间接价值【答案】ABC【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蓝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于叶绿体,A错误;B、引种芦苇、香蒲只吸收水中的无机盐,不能直接吸收有机污染,B错误;C、治理后增强了该水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也有一定程度提高,C错误;D、生态浮床的美化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浮床的净化水质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正确。故选ABC。三、综合题21.氮元素是大量元素,也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科研人员探究不同浓度的氮素对樱桃植株光合作用的影响,他们取若干樱桃幼苗均分成多组,用含有不同浓度氮素的培养液在适宜条件下培养樱桃幼苗,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各组樱桃幼苗叶片的相关指标,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注:羧化酶能催化CO2的固定;气孔导度是指气孔张开的程度(1)科研人员提取分离樱桃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进行实验数据收集,所用的试剂分别是。正常情况下,层析后的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对应的是(填色素名称),该种色素主要吸收光。(2)据图可知,培养液中的氮素浓度为0~4mmolL-1时,樱桃叶肉细胞暗反应固定的CO2来自。单位时间内的CO2固定量不能表示净光合速率的原因是。(3)据图中信息分析,培养液中的氮素浓度在8~16mmolL-1时,对樱桃幼苗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答案】(1)无水乙醇、层析液叶绿素a红光和蓝紫(2)樱桃叶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和从空气中吸收的CO2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内CO2的固定值-细胞呼吸速率。(3)羧化酶含量【分析】题图分析,随着培养液中氮素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不断增多,气孔导度先增加后不变,羧化酶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净光合速率先增加后降低。【详解】(1)科研人员提取分离樱桃绿叶中的光合色素进行实验数据收集,所用的试剂分别是无水乙醇、层析液。正常情况下,叶绿素a含量最高,故层析后的滤纸条上最宽的色素带对应的是叶绿素a,该种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2)据图可知,培养液中的氮素浓度为0~4mmolL-1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樱桃叶肉细胞暗反应固定的CO2来自樱桃叶肉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和从空气中吸收的CO2。单位时间内的CO2固定量表示的总光合速率,其不能表示净光合速率的原因是净光合速率=单位时间内CO2的固定值-细胞呼吸速率。(3)据图中信息分析,培养液中的氮素浓度在8~16mmol时,净光合速率下降,且羧化酶含量也表现为同步下降,可见对樱桃幼苗净光合速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羧化酶含量。22.某实验室对野生型酵母菌进行射线处理后获得了多种基因突变的缺陷型酵母菌,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野生型酵母菌能正常进行分泌蛋白的分泌,囊泡在细胞内穿梭往来,(填细胞结构)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甲型突变体的(填细胞结构)可能异常,导致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出现障碍。(2)TTC染色法原理是显色剂TTC和活细胞线粒体内的[H]反应,生成红色的甲月赞,用来表示细胞的活力。利用该方法(填能或不能)在显微镜下筛选出线粒体功能缺陷型酵母菌,原因是。(3)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是。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线粒体功能缺陷型酵母菌用于酒精发酵的优点是。(4)野生型酵母菌为大菌落,经处理后得到小菌落突变型。现对大、小菌落酵母菌进行如下实验:结合上述实验,可判断与菌落大小有关的基因分布于(填细胞核或细胞质),判断的依据是。【答案】(1)高尔基体内质网(2)能线粒体功能缺陷型酵母菌的线粒体内不能合成[H],无法和TTC结合呈红色,所以可用TTC来鉴别野生型和线粒体功能缺陷型酵母菌(3)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功能缺陷型酵母菌无法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酒精发酵,能提高酒精的产量(4)细胞质二倍体受精卵减数分裂产生的单倍体,后代只有大菌落一种类型【分析】1、对比野生型酵母菌及甲型突变体细胞结构模式图,甲型突变体细胞中内质网明显膨大,可能存在内质网异常,导致分泌蛋白的分泌异常。2、单倍体的突变型小菌落酵母菌与单倍体的野生型大菌落酵母菌结合后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2n),受精卵(2n)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囊孢子(n)经培养后形成的菌落只有酵母菌大菌落,而非大、小两种菌落,由此可知,与菌落大小有关的基因应分布在细胞质中而非细胞核内。【详解】(1)在细胞内,囊泡在细胞中穿梭往来,繁忙地运输着“货物”,而高尔基体在其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由细胞结构模式图可知,甲型突变体中内质网明显膨大,可能存在内质网异常,导致分泌蛋白的分泌异常。(2)线粒体功能缺陷型酵母菌由于缺乏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酶,其线粒体内不能合成[H],无法和TTC结合呈红色,而野生型酵母菌线粒体内能合成和TTC结合的[H]使线粒体呈红色,所以可用TTC来鉴别野生型和线粒体功能缺陷型酵母菌。(3)酵母菌在细胞质基质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与野生型酵母菌相比,线粒体功能缺陷型酵母菌由于缺乏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酶,无法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丙酮酸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酒精发酵,提高了酒精的产量。(4)单倍体的突变型小菌落酵母菌与单倍体的野生型大菌落酵母菌结合后形成二倍体的受精卵(2n),受精卵(2n)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囊孢子(n)经培养后形成的菌落只有大菌落一种性状,说明与菌落大小有关的基因分布于细胞质;若菌落大小性状由细胞核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受精卵的基因型为Aa,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子囊孢子应2个为A,2个为a,发育形成的单倍体菌落应为大、小两种菌落。【点睛】本题以射线处理获得的缺陷型酵母菌作为材料的相关实验为背景,考查了细胞结构、细胞呼吸产物、细胞质基因与细胞核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特点等知识点;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注意利用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23.糖尿病有两种类型。1型糖尿病通常由自身免疫系统破坏胰岛B细胞引起;2型糖尿病是由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程度降低而引起。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11.1mmol/L,可以诊断为糖尿病。现有甲、乙、丙三人去医院进行了一次血糖检测,结果如下图。请分析回答:(1)图1中丙在餐后1h,血糖浓度升高是由于导致。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2)综合图1和图2结果,可能患有1型糖尿病的是,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的是。(3)1型糖尿病通常是由于人体的某种T细胞被过度激活,分化成后特异性攻击胰岛B细胞,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此病属于。(4)当血糖升高时,下丘脑相关区域兴奋通过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在调节胰岛素分泌过程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所起的作用表现为关系。(5)如果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控制不好,胰岛素分泌功能会受损,原因是。控制血糖是防止糖尿病加重和预防并发症的唯一途径,要求患者在生活方式上要做到。【答案】(1)食物中糖类的消化吸收胞吐(2)甲乙(3)细胞毒性T细胞自身免疫病(4)拮抗(5)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胰岛B细胞持续大量分泌胰岛素,不堪重负,造成功能受损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分析】分析图1,甲和乙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11.1mmol/L,丙的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11.1mmol/L,说明甲、乙均患糖尿病,丙不患糖尿病。分析图2,甲体内胰岛素浓度较低,未随餐后时间发生变化,乙的胰岛素浓度始终远高于甲和丙,丙的胰岛素浓度先升高后降低,说明甲的致病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乙的致病原因可能是胰岛素的受体被破坏。【详解】(1)图1中丙在餐后1h,血糖浓度升高是由于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的缘故。胰岛素是大分子蛋白质,需要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故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方式是胞吐。(2)分析图1,甲和乙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11.1mmol/L,丙的空腹血糖浓度<7.0mmol/L、餐后2h血糖浓度<11.1mmol/L,说明甲、乙均患糖尿病,丙不患糖尿病;分析图2,甲体内胰岛素浓度较低,未随餐后时间发生变化,乙的胰岛素浓度始终远高于甲和丙,丙的胰岛素浓度先升高后降低,说明甲的致病原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乙的致病原因可能是机体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降低。故可能患有1型糖尿病的是甲,可能患有2型糖尿病的是乙。(3)1型糖尿病的致病原因可能是人体的某种T细胞被过度激活,分化成细胞毒性T细胞后特异性攻击胰岛B细胞,这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4)由题干信息知,当血糖升高时,下丘脑相关区域兴奋通过迷走神经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胰岛B细胞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其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胰岛素的分泌。故在调节胰岛素分泌过程中,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拮抗关系。(5)2型糖尿病是由于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程度降低而引起,患者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胰岛B细胞持续大量分泌胰岛素,不堪重负,造成功能受损。控制血糖是防止糖尿病加重和预防并发症的唯一途径,要求患者在生活方式上要做到合理控制饮食,适量运动。24.如图1为某河流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2是该生态系统中种群甲、乙、丙的环境容纳量和某时刻的种群实际大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图1中,乌鳢占据第营养级;存在捕食和种间竞争关系的生物有。(2)据图2信息,预测种群甲、乙、丙的数量变化趋势依次为,年龄结构最可能为增长型的是种群。(3)采用标记重捕法调查鲢鱼的种群密度,若重捕时发现了几个脱落的标记物,则鲢鱼种群数量的估计值(填“偏高”、“偏低”或“不变”)。(填“能”或“不能”)根据鲢鱼的种群密度预测鲢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答案】(1)生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