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的华侨华人认同演变_第1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华侨华人认同演变_第2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华侨华人认同演变_第3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华侨华人认同演变_第4页
全球化背景下的华侨华人认同演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球化背景下的华侨华人认同演变

抗日战争前,大多数生活在国外的中国移民保留了中国国籍,并将中国视为政治忠诚的对象。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如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与封锁,加上我国侨务政策的调整,放弃对双重国籍的承认,大多数海外华侨皆已取得所在国的国籍。现阶段,约80—90%的华侨已成为外籍华人。政治身份的转移,意味着华人必须从内心情感上调整与所在国的关系,意识到作为一国公民所必须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将自身的命运与所在国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人认为海外华侨华人正在逐渐消磨自己的文化个性而被同化。笔者认为此一判断过于武断和笼统,应该区别看待各地不同的情况。目前华人主要居留国的华人政策,根据文化政策及民族政策可以大致分为四类:多元文化政策、包容政策、自然同化及强迫同化政策。一般而言,愈是社会开放和族际关系相对融合的地方,则族群的认同意识就较弱,反之则较强。所以我们以对比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两者的不同情况,虽然前者采取非常宽松的民族政策(当然不可否认在其社会还存在严重的种族歧视),族际关系整体而言比较融洽,而后者虽一直强力采取强迫同化的政策,企图消灭华人文化及华人的一切特性,最终将华人融入主流社会,相反却频频爆发大规模的族际冲突和社会动乱。因此,在对历史进行反省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深思文化这一复杂的概念究竟指的是什么?为什么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展示了大相庭径的文化融合的历程与程度?除了华人华侨所在国的外在的客观环境外,是否还有其他因素?笔者将首先分析认同与文化的结构,指出华侨华人认同演变的是什么,同时将这种认同置于全球化这一背景下进行审视。一、文化内部的边疆首先,从文化体系的结构层次来看,当文化同化和融合时,消磨和失去的是什么?融合的又是哪一部分?文化是“文化全体成员之间共同拥有的一整套社会行为方式和价值理念系统。它反映在文化群体中的成员的日常生活、习俗、宗教、艺术、教育、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安排之中……”。(1)至少包括行为规范、语言符号和价值理念三个层次,那么每一部分可以独立地存在吗?如中华文化所包含的文化价值是否可以脱离祖籍、习俗、语言、信仰而被保持?什么又是文化价值的核心内容?在马来西亚华人历史上,“芭芭”和“娘惹”不会说华文但却保持传统的中华文化习俗,那些不尊崇民间信仰而改信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人却依然说华文,那些更愿意以英语为媒介语言的年轻一代,也许不再坚守传统文化习俗和信仰,甚至很少参加宗庙乡团组织的活动,却在他们的行为方式和态度观念上依然不放弃孝道、人情、面子、勤俭、报答、秩序、中庸、和睦、分享等中华文化价值观念。(2)因此文化的三个层次:社会规范体系、语言符号及价值观三者应该可以独立的存在,即使显在的文化因子在文化融合的进程中消失,但核心的文化价值观———这种植根于个体内心深层的精神,却可以长期保存下来。如在堪称自然同化典型的泰国,从表面上看,泰国华人基本上都已经接受了泰国本地的生活方式,但在内在的价值观方面,华人仍然是有所保留。在日常生活方面,如衣食住行、语言和风俗习惯等,泰华可能分不出什么区别,甚至华人的社会关系也逐渐泰化,“然而,在与中华文化有基本关系的文化物质上,华人受到的影响却不大,如祭祖、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尤其在价值取向上,更保留很多中国传统的色彩,如:服膺自然、崇古、内向发展。”(3)在美国的华人社会,虽然维系传统华社特征的职业结构、生活习惯、婚姻家庭和语言行为等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甚至是相当程度上接受了主流社会的思想与观念,也有越来越多的华人为主流社会所认同。但是由于美国主流社会还存在着对华人的偏见,这种偏见迫使华人在融入主流社会的同时,必然产生一种心理反弹,出于维护自身弱势文化的本能,由内向地寻找自身的独特文化个性,转向强调和宣扬华人社会中独特的中华文化成分。其次,文化内部的疆界:政治文化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主要指一个社会、族群、宗教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的主流价值观、道德观和社会态度等,其主要表现在群体中个体的日常行为规范,人际关系、对社会的看法等相对微观的方面。政治文化的内涵主要包括一国或某一地区的民族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政治思想、政治心理、政治信仰、政治情感,以及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权利与义务观念、组织纪律观念等。1政治观念和政治文化是现实的社会文化在个体头脑中的政治反映,不能脱离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背景和环境。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以群体为本位、以家庭为中心,人际关系重伦理。但是当中华文化离开母体,处于异质文化的国度时,社会文化不可能继续约束在传统的范围内,而有可能向政治文化的领域过渡,社会文化与政治文化的边界将不同于以往的界定。正如在中国,父母可以打骂小孩,然而这一行为移植到欧美却属违法行为。这正说明在异质文化相处时,彼此应该调整传统文化的界限以避免相互之间的冲突。第三,认同的结构: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认同包含不同的层次和内容,分析海外华侨华人的认同,尤其要界定以上两者的区别。政治认同的核心是国家认同(虽然国家包括不同的阶级和阶层,以及复杂的政治结构和体制),主要表现在个人对国家所持有的感情和认识二战后到现在,大多数海外华侨华裔都已取得所在国国籍,在政治上认同所在国,享有该国的公民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文化作为一种认同,主要是和文化个体归属的民族联系在一起,正如国家不能等同民族,则政治认同也绝不能取代文化认同。国家认同的主要标志是国籍认可,相对而言具有可变性和流动性。然而文化与民族,具有先赋性和内生性,个体无法选择。每外华侨华人无论处于哪一个国家,其民族的生理特征,尤其是自身文化的特质始终是难以丢掉的,而且在他族人看来,华人永远是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血统的人。历史的经验也表明,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可以不是单一重叠的。华人变“落叶归根”为“落地生根”,在政治上认同所在国,在文化上却依然可以归属自己的民族文化。特别是最近一、二十年移居海外的新移民,即使加入他国国籍,也很难摆脱从小耳濡目染的中华文化的影响,而在实际社会中之所以步入所在国政治文化的误区,也就在于其在心灵层次上仍然深深的归属于传统的中华文化。事实上,即使是一些美国家庭收养的具有中国血统的孩子,因为其先天的生理特征,虽然受到的是纯粹美式的教育,也不可能感受不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如美国一些负责在中国内地收养小孩的组织,每年都在春节、端午、中秋等中国重大传统节日相聚庆祝,为的是让孩子永远记住自己的母国文化。有些家庭的父母为了让孩子不忘掉母国的文化,自己还学习中文,或者带孩子回中国,务必不忘中国的根。2通过以上三个层次的分析,很难笼统地得出海外华侨华人认同的核心———文化认同及其特质正在逐渐消退这一结论,当然从历史发展的趋势来看的确呈现这种趋势。相反只要差异存在———而差异将会一直在某种程度上和某些范围内存在,除了文化认同与融合的一面,彼此之间的冲突也将是客观存在的。二、全球化的影响全球化是当代人类社会的活动空间日益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它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而文化作为一种独特的个性,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市场经济的推广、民族主义的兴起、移民社会的扩大似乎使得文化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在网络时代,人们交流的高度和深度远非昔日所能比拟,任何人都可以从网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这一切为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在这一大的背景下,海外三千多万华侨华人所固有的文化及其认同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又会经历怎样的变革呢?(一)建立和维护民族性综合平台,拓展与操作层面近二十年来,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同时在经济利益和天然的华人“五缘”网络的驱动下,国际性的华人社团组织和活动出现较为活跃的态势。首先表现为世界性的华人社团联谊会召开的频率高,参与者众多。如1995年,来自23个国家的1500名代表参加了第三届世界华商大会。1996年第二届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在浮罗交怡(马来西亚)召开,2500名代表参与了这次盛会。2001年9月在中国南京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商大会,约3000位海外客商、1500位中国内地客商参加大会,规模刷新了华商大会的历史纪录。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有接近100次世界性华人社团召开联谊会,这些社团包括血缘、地缘和业缘等各类团体,聚会的地点遍及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这些联谊会的组织者和支持者大多是著名的华裔跨国企业家,因应大会的召开,还建立了国际性的协调与联系机制,这些世界性社团联谊会和永久性协调组织的参与者都积极地卷入建立与维系国际性的华人商业与文化网络这一大潮流之中。3其次,世界性宗乡组织纷纷成立,华人社团组织的数量激增。如90年代成立的与广东江门地区有关的宗乡组织就有世界江门五邑恳亲大会、世界台山籍乡亲恳亲大会(1997年10月)、世界赤溪客属恳亲大会(1997年12月)、世界台山宁阳首届联谊大会(2001年11月)等。刘宏先生认为,经济的自我利益也许并非当代国际性社团领导人所关注的因素,而文化生存仍是其所关心的重要问题。这些领导人具有多重认同的特征,在政治上他们认同并效忠所在国,但他们对中华文化传统仍然保留着一份深切的热爱与关怀。在各种社团的世界性联谊会上,展览与表演具有传统中华文化色彩的活动,通过这些强调某种特定的方言或地缘群体的特殊性以及有关的文化活动,有助于加强海外华人对祖籍地的认识,可以使年轻一辈的华人了解其祖先的文化并进而对会馆的活动产生兴趣,为世界各地的同乡同宗提供一个重温并强化某种群体意识的机会。3因此华人社团的国际化成为塑造族群认同的文化土壤,使海外华人能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固守传统文化的价值,不管这种守候在多大程度上有效。另一方面,文化交流的扩大与深入刺激了世界范围内华人的中华文化认同。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能够在文化上对全球华人产生一种辐射源作用,使海外华侨华人保持自己语言和文化的客观环境得以改善。同时中国市场潜力巨大,蕴涵着无限的商机,吸引了来自东南亚及世界各地的华商,使中国与海外华人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国和海外华人社会的文化交流,给海外华社注入了新的活力因素。国内众多的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等团体的出国交流为海外华侨华人带去了富有浓厚的中国历史传统和民族特征的文化艺术,一些海外华人还得到中华母体的办学经费、教学课本和华文教师的支援以开展华文教育,深刻影响着海外华社的发展。特别是一些中华文缘组织,如美国的“海外中国文艺复兴协会”、“中华文化中心”,马来西亚的“华人文物馆”等兴办华文报刊、华文学校、华语广播电台、华人华文研究中心,在海外传播了中华文化。所以这一切都似乎有助于海外华侨华人文化认同的强化而不是削弱。如马来西亚的雪隆地区的客家团体茶阳会馆,80年代以来,由于得到中国大陆母文化的滋补而出现创新的迹象。“举凡山歌、戏剧、音乐、舞蹈、烹饪、书法、绘画,乃至于参拜寺庙、上坟祭祖和游山玩水,必然增强文化认同感……”,“至于文化方面,因为恢复与故乡的联系,源头活水,彼此交融,文化得以增强复兴,使更具开创的潜力”。4(二)新移民从异质文化的交融中而生20世纪前半期,国际移民成为世界各个地区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移民的流动数量增长以及新的流动方式出现,其重要性在21世纪还要继续增加。本文主要讨论新移民与海外华侨华人的认同,所指新移民既包括持中国护照的华侨和留学生,也包括已取得所在国国籍的外籍华人,还包括大量取得所谓“绿卡”资格的定居者和非法移民。在全球化的推动下,移民与文化呈现一种怎样的互动关系,并进而影响认同呢?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移民拥有各种相异的主流历史、传统文化和血缘关系,当他们经过重新编排置于一个新的社会时,各种异质文化的交融与演变,对原有的主体文化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两岸三地近年来外迁移民共约200万,这些新移民既有劳工移民、亲缘移民,更多的却是知识移民和资本移民。据中国教育部2000年初公布的数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陆已有32万人赴海外留学,约有20余万人留在了国外,此外还有约10万人以其他身份,如陪读等,到国外后又转而申请留学者,他们也大多留在了国外。5此外还有为数众多的非法移民。但多数学者认为大陆新移民已超过100万,估计实际数字要更多。这些数量庞大的新移民,自身中华文化的色彩非常浓厚,他们中的很多人喜欢娶所在国的但是父母在中国的女孩为妻,视中国为其第一祖国(homeland),而居住国为第二祖国(secondhomeland),往往同时拥有彼此并不排斥的多重认同和效忠。6另一方面,这些新移民总体上的教育程度明显高于老华侨,在居住国的科技、教育、商业、政治等领域崭露头角,是华侨华人社会中一支崛起的新生力量。而且随着新移民的增多,各种新移民社团纷纷兴起,其中职业性社团、地区性(世界性和全国性)社团占较大的比例,而且新移民创办中文学校和中文报刊蔚然成风。这一切都有利于强化对中华文化的认同。11因此,在中华母体源源不断的向海外输送着新移民的新鲜血液时,由于新移民自身的文化特性,以及新移民在所在国所扮演的积极推动文化认同这一角色,在加强华族本身的文化认同的同时,对华族融入主流社会而言,也许并不能说总是积极因素,相反有可能导致与异质文化的冲突。三、主要族群的边界与融合通过以上分析笔者展示了一幅二律悖反的认同,但是众所周知的是华族文化与所在国主流文化的融合———不管这种融合表现在何种程度上———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角度看,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文化的融合与否,关键在于能否在自己的文化价值体系中为异质文化的对立因素找到位置,并吸收为自己文化的构成因素,华族为了自身的利益也必须融入当地社会。但是综观海外华侨华人发展史,华人的选择也有必然性。在印尼,虽然政府不承认华人为少数民族,强迫华人融入主流社会,但一系列法律规定使华人即使同化也只能是二等公民。在马来西亚,马国政府的文化政策明显的是在保持主要族群的“边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