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教案_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

这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熟悉图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教材分析

《熟悉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人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外表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识别、拼组。

学生状况

学生64人,其中一局部来自城镇,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对四种根本的平面图形已有了肯定的熟悉。他们根本能分清不同的平面图形,但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了解。而另一局部学生来自农村,所受学前教育较差,对平面图形的熟悉还不够清晰明白,对它和立体图形的关系更是一无所知。

教学目标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依据它们的特征,并从详细的情景中区分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展拼图。

通过合作、沟通、自主探究,培育观看、操作、表达力量和思维力量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活动一:借玩具小熊猫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展表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日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选择出自己最喜爱的拿在手里,谁来告知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外形的?”

学生自由答复。

让学生触摸物体外表,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相互沟通自己的感觉。在此根底上全班沟通。生1:摸起来挺硬。生2:滑滑的。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

提醒课题:熟悉平面图形。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教师将学生们喜爱的玩具动物小熊猫带进了课堂,将教师的语言转换成小熊猫的语言,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好玩。再让学生触摸物体的外表,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答复后,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师启发谈话:“我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看、探究、合作、沟通,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展课件演示:

①从正方体上分别出正方形,提醒名称。

②从圆柱上分别出圆,提醒名称。

③从三棱柱上分别出三角形,提醒名称。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体、面”之间的关系。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

【大局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熟悉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提醒了体和面的关系。教师同时设计了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看、探究、合作、沟通,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学问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展互补、互学。教师拓展性的设问,也为学生制造性思维的培育供应了空间和时间。】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方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索探究合作沟通,查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现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

师说:“小朋友们,这些图形挤在一张纸上一点也不舒适,于是它们找到了四座房子,它们跳呀跳,跳到了我们的黑板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房子。小朋友情愿吗?”(小黑板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点名请学生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

让学生评价结果。

【如何对学生的已有学问进展强化和稳固呢?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想方法用物体描形,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接着,分房子的嬉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图形的熟悉更增进了一步。】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师(出示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说:“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其次天,它们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熟悉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看这些图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情愿给它们穿上它们喜爱的衣服。”请学生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

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表达。教师在学生把握学问的根底上,供应一些具有肯定综合性的题目,对学问进展强化稳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查找身边图形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严密相连。】

五、活动五:图形拼组。

小熊猫:“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生1:用图形拼各种物体。生2:用图形画各种物体……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展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学生自由选择。

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惊奇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我要在这儿安我的家,我住这,小猫住这,等等,我们想到哪儿,立刻就可以动身……

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相互参观学习。有的学生观察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见学生的相互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学生广泛参观的根底上,进展评价。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

展现局部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学生的教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共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上采纳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并采纳自己喜爱的方式进展活动。使学生的共性得到了进展,制造欲望得到满意。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制造。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敬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教师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相互学习供应了时机;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现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观赏和相互观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念的培育。】

六、活动延长

小熊猫:我们今日熟悉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说说。想想和这些新朋友还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别忘了告知我。小朋友再见!生:小熊猫再见。

【简洁的课后练习,为学生提了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制造力量的培育。】

评析

这是一节布满童趣的数学课。教师采纳嬉戏活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进展组织,供应给学生开心的学习环境,表达了课标提出的采纳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满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小组活动,表达了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本节课教师还注意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比方:指导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种外形的物体;在生活中查找各种图形,表达了数学的生活性。此外,教师也非常注意学生的共性进展,开放性地查找图形活动和拼组图形的活动为学生的共性进展和制造力的培育供应了宽阔的空间和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念。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熟悉时间》

这篇《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说课稿:《熟悉时间》》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盼望对大家有所帮忙。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教材分析: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六单元《熟悉钟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课。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提出的相对应的学问技能目标:能熟悉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体验时间的长短。我就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学问与技能:稳固认读钟表,体会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状况,会用“快几时

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数学力量:重点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与口语表达力量;

情感态度: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熟悉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难点:用语言精确描述“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肯定的熟悉钟表的阅历,积存了肯定的熟悉时间、看钟表的方法,而且这节课又是建立在他们学生会精确认读整时与半时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并且把握了熟悉时间最关键的是要观看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才能精确熟悉时间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当以学生的生活阅历为根底,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阅历的总结和升华。那么如何轻松的突破学习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自主的猎取学问是我备课的重点,于是我尝试了两种做法:

三、教学过程:

做法一:

1、教师先出示一幅主题图(上面是小华睡觉时闹钟响了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整)

师:谁情愿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呢?

生:早上6时整小华的闹钟响了在叫她起床呢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熟悉6时整的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整

2、师借机出示其他两幅图(一幅图上是小华熟睡的样子,钟表显示时间是快6时的,放在6时整的图的前面,另一幅图上是小华起床刷牙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刚过)

师:这两幅图上小华又在干什么呢?(指名答复)请你们细心观看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

的位置你发觉了什么?

生1:第一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没到12;

生2:其次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

生3:第三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在12过去一点……

3、观看比拟:

师:这三个钟面的时针与分针位置有什么不同?(同桌争论在集体沟通)

生:时针都指向6,一个分针指12,一个还没有到12,一个是12过了一点点;

4、小结:

师:象这样的状况,(指图)分针没到12的,我们就说是快6时了,过12的则是6时刚过

5、稳固练习:观看书中主题图,结合图来熟悉稳固时间。

这节课上下来,整体感觉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能够比拟精确的说出几时刚过或快几时了,主要是由于我采纳探究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观看比拟三个钟面时针与分针位置的异同再去表述时间,在完全感知的根底上总结、概括,便于他们理解与把握。但是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的设问与追问下进展的,学生的学习心情比拟被动,并没有完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深思可能是由于我忽视了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体验,去建构新知,情境创设缺少“生活味”的原因。于是我又做了一些改动进展了其次次尝试。

做法二:

复习稳固6时整,

用课件出示画面1:电影院门口《哈利波特》的海报场景。

师:星期天的晚上6点整,电影院播放《哈利波特》。调皮可快乐了。由于今日晚上他要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

出示画面2:调皮在家,客厅墙上的时间指向了5时56分。

师:同学们猜一猜,调皮看到时间会对妈妈说什么?

(学生状态昂扬。)

生1:妈妈快点吧,要开头了。

生2:妈妈快到6点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出示画面3:到了电影院门口,电影院的钟面显示6时过4分。

师:调皮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生3:妈妈,电影已经开头了。

生4:都怪您做事慢,已经6点多了……

(教师适机对学生进展要遵守时间的教育。)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看这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到:“快到6时”和“刚过6时”。

就这样,在这样轻松、愉悦而又和谐的气氛中完毕了这节课的教学。在这次尝试中,我没有让孩子直接观看钟面指针的变化,也没有数学问题的引导,只用一句“调皮会对妈妈说什么?”这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没有告知没有引导,学生肯定会自学地去观看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学问也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体验学习中生成。学生都处在了“我要学”的积极状态,所以这节课整体感觉比第一次尝试更具特性和魅力。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活力。教学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那么通过这次的比照教学与尝试,我受益非浅,也为我以为的教学给了一些启发。

四、教学反思

1、让自己的课堂更真实。

所谓的真实,应当是面对学生的真实的认知起点,呈现真实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我们不能无视于学生的学习根底,不能把学生当成白纸和容器。随便刻画和灌输。更不能死抱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我们会把“人”教“死”了,这也是为什么对我们备课提出备学生的要求,其次次尝试虽然没明显的复习痕迹,但其实也都是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学问根底上的,成认他们的学问功底,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要让自己的课堂动起来。

这里是指“互动”。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好的数学教师应当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公平的对话情境。在这种争论或沟通中,我们进展公平的心灵沟通与学问互换,才能取得更抱负的教学效果。”在其次节课中我就采纳的是生活的,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展沟通和沟通,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生活中来,课堂更表达了活力。

3、让自己的课堂布满急躁与才智。

其实课堂是布满生命活力的。每一节课都是不行预设与复制的生命历程。我们应当让孩子对你的课堂印象深刻。所以课前教学设计成为重要。备课要全、深、细。没有备课时的全面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我们只能运用教师的才智与急躁引导学生,使之在猎取学问的同时获得安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4、也是最深的体会。情境的选择与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行无视。

它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有些情境的创设可能只不过是一幅供学生观赏的漂亮图画而已,无法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比方说做法一中的情境图。只是单纯的呈现工具而已,作用不大,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可能很被动。新课标指出供应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需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对于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的含义又是不同的。对低年级而言,它就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或物,颜色,声音。动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幻灯片的教学手段,并且以现代感极强、时下最轰动的动画片为饵,以激起他们内心主动探究的愿望。

所以说教师要擅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学问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赐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还学生一个新颖、漂亮、富有童真和灵性的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大全:熟悉图形

教材分析

《熟悉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通过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引人教学,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了解立体图形各个外表的特征;再从众多不同的平面图形中分类,概括、抽象出不同的平面图形的一般特征,并能识别、拼组。

学生状况

学生64人,其中一局部来自城镇,受过较好的学前教育,对四种根本的平面图形已有了肯定的熟悉。他们根本能分清不同的平面图形,但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还不了解。而另一局部学生来自农村,所受学前教育较差,对平面图形的熟悉还不够清晰明白,对它和立体图形的关系更是一无所知。

教学目标

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依据它们的特征,并从详细的情景中区分出这四种图形,初步运用这些图形进展拼图。

通过合作、沟通、自主探究,培育观看、操作、表达力量和思维力量及初步的空间观念。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流程

一、活动一:借玩具小熊猫引入新知。

出示套在手上可以进展表演的玩具小熊猫,“小朋友们,我是谁呀?今日我想和大家一起来玩玩,好吗?我还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的礼物,请你们从中选择出自己最喜爱的拿在手里,谁来告知大家,你手里拿的物体是什么外形的?”

学生自由答复。

让学生触摸物体外表,初步感知“体、面”的不同,同桌相互沟通自己的感觉。在此根底上全班沟通。生1:摸起来挺硬。生2:滑滑的。生3:有的面平平的,有的面弯弯的……

提醒课题:熟悉平面图形。

【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加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这里,教师将学生们喜爱的玩具动物小熊猫带进了课堂,将教师的语言转换成小熊猫的语言,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好玩。再让学生触摸物体的外表,感知其不同,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活动二:感知“面”是从“体”得到的。

出示长方体,让学生试试能从长方体上找出什么图形;学生答复后,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从桌面上的物体中找出长方形。生答:从长方体上找到长方形;从三棱柱上找到长方形。

师启发谈话:“我们能从这些物体上找到长方形,那么能从它们上面找到其他的图形吗?请大家4人一组,找找看。”让学生自主活动,通过观看、探究、合作、沟通,从其他物体上找出其他图形。

结合学生汇报小组活动结果进展课件演示:

①从正方体上分别出正方形,提醒名称。

②从圆柱上分别出圆,提醒名称。

③从三棱柱上分别出三角形,提醒名称。

通过直观演示,让学生明白“体、面”之间的关系。

一起出示四种图形,让学生说出它们的名称并板书在黑板上的四座房子里。

【大局部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熟悉了各种平面图形,但对体和面的关系理解得还不透彻,因此教师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提醒了体和面的关系。教师同时设计了小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看、探究、合作、沟通,进一步体会体和面的关系。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学问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展互补、互学。教师拓展性的设问,也为学生制造性思维的培育供应了空间和时间。】

三、活动三:用“体”描“形”。

小熊猫说:“小朋友真能干,已经能从不同的物体上找到不同的图形了,那我们能不能自己想方法用桌上的物体来描这些图形呢?小朋友试试看。”放手让学生思索探究合作沟通,查找用“体”描“形”的方法。

在黑板上展现学生“作品”,并让学生说说是用什么物体描出来的,描出的是什么。

师说:“小朋友们,这些图形挤在一张纸上一点也不舒适,于是它们找到了四座房子,它们跳呀跳,跳到了我们的黑板上,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分房子。小朋友情愿吗?”(小黑板出示各种平面图形的卡片)点名请学生给图形按“门牌”分房子。

让学生评价结果。

【如何对学生的已有学问进展强化和稳固呢?教师首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想方法用物体描形,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接着,分房子的嬉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图形的熟悉更增进了一步。】

四、活动四:实践运用

师(出示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说:“图形在房子里美美地睡了一觉。其次天,它们来到花园捉迷藏。小朋友找找这里有我们熟悉的哪些图形。”学生自由发言。

“你们看这些图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情愿给它们穿上它们喜爱的衣服。”请学生给课本第36页第一题的图形涂色。

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面是这些平面图形,想起来的就站起来说。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表达。教师在学生把握学问的根底上,供应一些具有肯定综合性的题目,对学问进展强化稳固;结合生活实际设计了查找身边图形的活动,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严密相连。】

五、活动五:图形拼组。

小熊猫:“小朋友玩得真不错,你们还能设计出新的玩法吗?”生1:用图形拼各种物体。生2:用图形画各种物体……

放手让学生分小组用图形进展拼组:可以用各种图形画,也可以用现有图形拼组,由学生自由选择。

有的学生拼出了一辆坦克;有的画出了一幅漂亮的风景画,有房子、有花草、有小鸡,烟囱还冒着烟;有的拼出了挺惊奇的汽车,好长好长的车厢,他说,我要在这儿安我的家,我住这,小猫住这,等等,我们想到哪儿,立刻就可以动身……

拼好后,学生们离开座位相互参观学习。有的学生观察了别人的作品,很快就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修改自己的作品。可见学生的相互学习是多么的有效。在学生广泛参观的根底上,进展评价。

让学生各自说说自己用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东西。

展现局部优秀作品,并说说用了什么图形拼成了什么物体。

【学生的教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共性的过程。教师在设计上采纳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并采纳自己喜爱的方式进展活动。使学生的共性得到了进展,制造欲望得到满意。在学生的作品中,我们能充分感受到学生那极其丰富的想像和不受拘束的制造。而这,无不得益于教师对学生的敬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教师让学生离开座位参观,给学生的相互学习供应了时机;再通过对作品的展现和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观赏和相互观赏,有利于学生自信念的培育。】

六、活动延长

小熊猫:我们今日熟悉了哪些新朋友?一起说说。想想和这些新朋友还有什么新玩法,想到的小朋友别忘了告知我。小朋友再见!生:小熊猫再见。

【简洁的课后练习,为学生提了了具有挑战性的要求,有利于学生制造力量的培育。】

评析

这是一节布满童趣的数学课。教师采纳嬉戏活动的方式将教学内容进展组织,供应给学生开心的学习环境,表达了课标提出的采纳不同的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满意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实际操作活动、小组活动,表达了课标提出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仿照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沟通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本节课教师还注意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比方:指导学生在课前收集各种外形的物体;在生活中查找各种图形,表达了数学的生活性。此外,教师也非常注意学生的共性进展,开放性地查找图形活动和拼组图形的活动为学生的共性进展和制造力的培育供应了宽阔的空间和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获得胜利的体验,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念。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跳绳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2—63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力量目标:进展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

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对学问迁移的力量,以及小组相互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把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究把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关键:

进展初步的估算意识。

教具预备:

电脑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讲解:今日,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展了一场跳绳竞赛,教师把竞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看表,并汇报:小东跳了62下,小红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

二、探究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究算法

1、依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

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依据这些问题,进展解决。

请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

62–4870–4870–6262+4848+7062+70

2、探究算法。

先请学生估量以下62–48=,可能等于几,再请学生通过详细计算,进展验证。

假如有困难可以在小组中沟通,相互帮忙。

汇报小组意见(允许学生使用各种算法)

(1)我想62–40=22,22–8=14,我会计算两位数减整十数,所以先把48看成40,减完40,还少减了8,所以再减去8等14。

(2)我想62–50=12,12+2=14,把48看成50,减完50,还多减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

(3)我想各位上的2不够减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8=4,十位上的数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10–40=10,再把10+4=14。

用的是“满十进一”的方法。

(4)用竖式计算。

62十位上的6借走1还剩5,

-485–4=1

14

方法是多样的,只要正确即可。

3、比拟几种算法的简便性。

请学生说说以上几种算法,哪一种更为简便,而且不简单出错。

教师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教师认为“满十进一”的计算方法比简便,而且不简单出错。

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把握状况,选择自己所承受的方法。

三、实际应用

1、完成。

70–4870–62

集体反应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2、教科书第62页的“想一想”。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应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3、教科书第63页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应时,小组之间相互检查,并说说自己所检查中发觉的问题。如:没有进一,数位没对齐等。

4、教科书第63页的第2题。

先要让学生看懂图意,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调皮用50元买了一个羽毛球拍售货员阿姨找了他29元,买一个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钱?

列式解答,最终组织学生进展沟通,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5、教科书第63页的第3题。

明确题意,学生独立完成,其中“()+40”的答案不。可以让学生进展猜想,“()”可能是0,也可能是4,假如“()”是其他数,它就无家可归了。

四、总结

有什么向对大家说的?有没有什么意见要发表?

板书设计:

跳绳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小图书馆》教案

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力量目标:培育学生学问间的迁移力量,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进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力量。

3、情感目标: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亲密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究并把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

样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出示:“小小图书馆“的主题图。

请学生观看图和统计表,然后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争论。在小组中争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赐予鼓舞

(二)、自主学习,探究算理。

1、尝试解决问题。

先对“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进展争论。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并列式:33-7=

让学生尝试计算,有个自由发挥的空间,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时机。

2、探究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补充,帮忙。

方法一:借助小棒。

方法二:借助计数器,进展拨珠计算,先拨出33,减7时,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方法三:13-7=6,20+6=26。

方法四:7-3=4,30-4=26。

方法五:33

-7

26

竖式计算:(1)、数位要对齐,个位对准个位,十位对准十位。

(2)、从个位开头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3、比拟争论算法的简便性。

一、二两种方法,比拟直观,需借助实物,所以三、四、五的计算方法较为可取。

(三)、实际应用。

1、完成教科书第58页的“试一试“第(1)题。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让学生观看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

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进展计算。只要对就应赐予确定。

2、“试一试“的第(2)题。

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让学生观看统计表,在书中独立试着完成,并汇报。

3、完成教科书第59页的“练一练“第1题。

利用计数器,通过圈小棒的过程,帮忙学生获得感性熟悉,在操作的根底上将进一步体会计算方法。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展争论与沟通,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赐予准时指导。

4、书59页的第2题。

48-9=53-6=70-7=32-3=

独立竖式计算。

(四)、总结。

今日有什么收获?结合算式,说说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板书设计:

小小图书馆

33-7=2613-7=6337-3=4

20+6=26-730-4=26

26

(1)、数位要对齐。

(2)、从个位开头计算,个位不够减,向十位上借1,十位上的3借1后剩2,个位上的3加上10得13,13再减7得6,合起来就是26。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熟悉时间》教案

教材分析:

今日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材(北师大版)第一册第六单元《熟悉钟表》中的《小芳的上午》一课。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本单元提出的相对应的学问技能目标:能熟悉钟表,了解24时记时法;能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体验时间的长短。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具有了肯定的熟悉钟表的阅历,积存了肯定的熟悉时间、看钟表的方法,而且这节课又是建立在他们学生会精确认读整时与半时的根底上进展教学的,并且把握了熟悉时间最关键的是要观看时针与分针的位置才能精确熟悉时间的方法。所以这节课的教学应当以学生的生活阅历为根底,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生活阅历的总结和升华。那么如何轻松的突破学习难点又能让学生主动、自主的猎取学问是我备课的重点,于是我尝试了两种做法

教学目标:

1、学问与技能:稳固认读钟表,体会整时过一点或者整时差一点的状况,会用“快几时了”或“刚过几时”等词语描述时间;

2、数学力量:重点培育学生的观看力量与口语表达力量;

3、情感态度: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育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熟悉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难点:

用语言精确描述“几时刚过”和“快几时了”。

教学过程:

一、做法一

1、教师先出示一幅主题图(上面是小华睡觉时闹钟响了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整)

师:谁情愿讲一讲这幅图的意思呢?

生:早上6时整小华的闹钟响了在叫她起床呢

师:说的真好,那么你是怎么熟悉6时整的呢?

生: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6,就是6时整

2、师借机出示其他两幅图(一幅图上是小华熟睡的样子,钟表显示时间是快6时的,放在6时整的图的前面,另一幅图上是小华起床刷牙的情景,钟表显示时间是6时刚过)

师:这两幅图上小华又在干什么呢?(指名答复)请你们细心观看这3个钟面上时针与分针

的位置你发觉了什么?

生1:第一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没到12;生2:其次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指向12;

生3:第三个钟面时针指向6,分针在12过去一点……

3、观看比拟

师:这三个钟面的时针与分针位置有什么不同?(同桌争论在集体沟通)

生:时针都指向6,一个分针指12,一个还没有到12,一个是12过了一点点;

4、小结

师:象这样的状况,(指图)分针没到12的,我们就说是快6时了,过12的则是6时刚过

5、稳固练习:观看书中主题图,结合图来熟悉稳固时间。

这节课上下来,整体感觉学生的学习效果还不错,能够比拟精确的说出几时刚过或快几时了,主要是由于我采纳探究式的教学法让学生观看比拟三个钟面时针与分针位置的异同再去表述时间,在完全感知的根底上总结、概括,便于他们理解与把握。但是整节课都是在教师的设问与追问下进展的,学生的学习心情比拟被动,并没有完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深思可能是由于我忽视了去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阅历和已有的体验,去建构新知,情境创设缺少“生活味”的原因。于是我又做了一些改动进展了其次次尝试。

二、做法二

复习稳固6时整,

用课件出示画面1:电影院门口《哈利波特》的海报场景。

师:星期天的晚上6点整,电影院播放《哈利波特》。调皮可快乐了。由于今日晚上他要和妈妈一起去看电影。

出示画面2:调皮在家,客厅墙上的时间指向了5时56分。

师:同学们猜一猜,调皮看到时间会对妈妈说什么?

(学生状态昂扬。)

生1:妈妈快点吧,要开头了。

生2:妈妈快到6点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出示画面3:到了电影院门口,电影院的钟面显示6时过4分。

师:调皮又会对妈妈说什么呢?

生3:妈妈,电影已经开头了。

生4:都怪您做事慢,已经6点多了……

(教师适机对学生进展要遵守时间的教育。)

教师再引导学生观看这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的位置,让学生体会到:“快到6时”和“刚过6时”。

就这样,在这样轻松、愉悦而又和谐的气氛中完毕了这节课的教学。在这次尝试中,我没有让孩子直接观看钟面指针的变化,也没有数学问题的引导,只用一句“调皮会对妈妈说什么?”这个很生活化的情境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没有告知没有引导,学生肯定会自学地去观看时针与分针的位置,学问也不知不觉地在学生的体验学习中生成。学生都处在了“我要学”的积极状态,所以这节课整体感觉比第一次尝试更具特性和魅力。学生的学习更具有活力。教学效果更是不言而喻的。那么通过这次的比照教学与尝试,我受益非浅,也为我以为的教学给了一些启发。教学反思:

1、让自己的课堂更真实。

所谓的真实,应当是面对学生的真实的认知起点,呈现真实的学习过程。也就是我们不能无视于学生的学习根底,不能把学生当成白纸和容器。随便刻画和灌输。更不能死抱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我们会把“人”教“死”了,这也是为什么对我们备课提出备学生的要求,其次次尝试虽然没明显的复习痕迹,但其实也都是建构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学问根底上的,成认他们的学问功底,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2、要让自己的课堂动起来。

这里是指“互动”。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好的数学教师应当营造一种生动的数学情境,一种公平的对话情境。在这种争论或沟通中,我们进展公平的心灵沟通与学问互换,才能取得更抱负的教学效果。”在其次节课中我就采纳的是生活的,对话的形式与学生进展沟通和沟通,学生积极参加到学习生活中来,课堂更表达了活力。

3、让自己的课堂布满急躁与才智。

其实课堂是布满生命活力的。每一节课都是不行预设与复制的生命历程。我们应当让孩子对你的课堂印象深刻。所以课前教学设计成为重要。备课要全、深、细。没有备课时的全面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和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上的游刃有余。我们只能运用教师的才智与急躁引导学生,使之在猎取学问的同时获得安康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

4、也是最深的体会。情境的选择与应用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行无视。

它是促使和引导学生积极置身于自主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手段。有些情境的创设可能只不过是一幅供学生观赏的漂亮图画而已,无法点燃学生心中探究欲望之火。比方说做法一中的情境图。只是单纯的呈现工具而已,作用不大,教学效果不是很明显。而且可能很被动。新课标指出供应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必需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对于处于不同年龄层次的小学生来说,现实的含义又是不同的。对低年级而言,它就更多意味着与他们直接相关的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或物,颜色,声音。动画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内容,所以我选择了幻灯片的教学手段,并且以现代感极强、时下最轰动的动画片为饵,以激起他们内心主动探究的愿望。

所以说教师要擅长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产生的情境,把抽象的数学学问转化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赐予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还学生一个新颖、漂亮、富有童真和灵性的数学课堂。

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熟悉图形(二)

熟悉图形(二)

第一课时:熟悉平面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观看力量、动手操作力量和用数学沟通的力量。

3.能识别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

初步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难点:

初步熟悉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学预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争论并且小组小结最终派代表全班沟通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稳固进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爱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现作品。

3.练习一第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争论合作,反应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全班沟通展现。

5.第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看结果

四、总结:今日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课后小记:

其次课时:拼一拼

教学目标:

1.通过观看、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看、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觉图形可由简洁到简单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用数学进展沟通、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看,动手操作,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一个风车,并以谈话引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你们喜爱风车吗?谁动手做过这样的风车?给大家介绍一下做这样的风车要用哪些东西?

二、感受新知,观看比拟

1.提问:你们说得很对,作风车的风叶要用一张正方形的纸,正方形上个学期跟我们见过面了,是个老朋友了,回忆一下,上学期除了正方形你还熟悉哪些图形?

在这些图形中,哪些图形和正方形最相像?为什么?

2.提问:它们都有四个角,四条边,先来看看长方形,它的四条边有什么特点?

上面的边对着下面的边,这样相对的边我们把它叫做对边。

3.引导学生连续观看长方形的边。

提问:我们能想方法证明长方形对边相等吗?

生可以自由选择证明方法,如对折、测量等,并请用不同的方法的学生上台演示。(教师板书:对边相等)

4.引导学生观看正方形的边,有什么发觉?

你能证明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吗?

5.小朋友们真了不起,通过你的观看,动手验证了两种图形边的特点,那你能不能利用手中教师发给你的长方形的纸做一个风车呢?(全班同学动手做风车,教师给有困难的学生进展指导)说一说你在做风车的过程中发觉了哪些图形?

6.一个简简洁单的风车,就让我们发觉了这么多的图形,你能试着用这些图形来拼更多的图形吗?大家来试试!

三、动手实践

1.学生独立完成第3页的“做一做”。

2.第6页的第4题。

3.第6页的第5题。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展了图形的拼摆,同学们学得很投入,课下请大家留心观看生活中有哪些根本的图形拼成的图案,说不定会有更多更好的发觉。

课后小记:

第三课时:练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外形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熟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识别和区分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熟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外形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看,动手操作,体验学问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忆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认真观看,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