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_第1页
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_第2页
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_第3页
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_第4页
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7-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1研究背景职业倦怠(Burnout),也称“工作倦怠”,也有翻译为“工作耗竭"、“职业枯竭”等。它是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症状,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berger和Maslach最早开始着手对这一现象进行研究,他们认为这是一种由于长期感受来自工作的压力而不能及时缓解而产生的一组负性的综合症状,表现为极度的身心疲惫、对工作的厌倦、不能获得工作成就感等。有人将工作倦怠比喻为“企业的隐形杀手”,称之为“奢侈的职业病”,它不但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出现失眠、焦虑、烦躁等生理疾病以及抑郁症等心理不适行为,而且会导致工作绩效降低,诱发离职、缺勤等现象,更可能产生人际沟通障碍,危害家庭关系、亲友关系等.长期以来,一般认为职业倦怠容易发生在医疗护理、教育等与人打交道的行业以及组织成员间,因而职业倦怠研究也集中在这些行业和人员之中。然而,在中国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和社会的转型,人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职业倦怠的人群越来越多。2007年9月,中国第一家公务员心理健康网CEO徐培基为温州市龙湾区公务员开展心理辅导,前期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认为工作机械化,“累,心力交瘁”;还有40%倦怠感明显,只有10%自认为激情依旧,目标明确.2007年首部《广东省青少年发展报告》调查的结果也显示,50。3%的青年公务员经常感到压力,31。2%感觉太累,1.6%有时甚至会想到自杀。2008年1月,重庆市首份《公务员心理健康现状研究》的发布亦凸显重庆市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调查报告显示,公务员总体心理健康水平尚在平常老百姓之下,他们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和偏执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全国常模水平;市、区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也仅相当于社会一般人群。归结起来,公务员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抑郁、职业倦怠、人际关系紧张、职业成就期待、人格冲突等五种。公务员被视为人民的“公仆”,其工作效率与政府服务水平密切相关,其工作直接或间接为公众利益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给公务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扎扎实实为民服务的理念,而且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精神状况.当前,建设一支具有较高素质和良好精神状态的职业公务员队伍是国家和政府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应对压力和挑战的迫切需要。公务员个体如出现职业倦怠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消极影响,它不仅会直接影响公务员个体的身心健康,同时会影响其工作表现;由于公务员工作的特殊性,其职业倦怠所导致的不容忽视的负面溢出效应更会影响到其家人、同事和服务对象的健康与幸福,最终直接影响政府管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2研究综述2.1职业倦怠研究2.1.1职业倦怠的概念略2.3已有研究的不足2.3.1研究对象有待进一步拓展从研究对象看,大部分职业倦怠研究都锁定在与人打交道的行业,如教育、医疗等,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也仅限于体现在从事人际服务业的个体身上。这势必导致职业倦怠的研究相对集中在教师、医生和护士等.事实上,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大增大,职业倦怠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广泛,相应的职业倦怠的研究对象也应该进行扩展,如研究公务员的倦怠情况等。同时,对于应对方式的研究,也是更多地集中于教师、警察、护士等研究对象,对其他群体的关注相对不足。2。3。2应对方式的研究,一般情境研究多,具体情境研究少己有的应对方式研究,多是对一般压力情境的研究,较少在具体压力情境下进行,从而使得这方面的研究多年来难以有新的发展,造成了其与临床实践研究相脱节的情况.2。3.3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有待验证应对方式与其职业倦怠具有密切的关系,对职业倦怠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是,对于不同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不同维度影响如何,还没有定论。同时,现有研究采用的应对方式测量都是采用一般情境的应对方式问卷,而很少有使用特定情境问卷的,这点也有当前我国特定情境应对方式问卷的缺乏有关。2.3.4加强工作倦怠形成过程和干预机制研究工作倦怠形成是一个逐步的过程,虽然目前针对倦怠原因的研究较多,但是对工作倦怠发生、发展过程的动态发展变化的研究还比较欠缺。虽然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倦怠的发展阶段,如Spaniol和Caputo的3阶段、Calamidas的5阶段,Golembiewski的8阶段,Maslach等认为先出现情绪衰竭,随后是缺乏人情味,最后是成就感低落。但是这些理论大多缺乏实证支持,更多的是理论上的推理。因此,需要进一步考察工作倦怠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同时,尽管工作倦怠的负面影响已经得到极大关注,然而目前针对干预机制的研究寥寥无几,应积极开展工作倦怠预防和干预机制的研究,使研究成果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意义.3研究设计从前面的综述可知,当前对于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公务员的职业倦怠和公务员在压力情境下的应对方式研究较少,同时,对于公务员的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也少有研究,因此,笔者拟以《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为题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3.1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通过文献研究、访谈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编制适合公务员的压力应对方式问卷;了解重庆合川区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与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公务员的压力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影响,探索哪些压力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有显著预测作用,进而提出一些改善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建议,以期提高公务员心理健康水平。具体研究假设如下:(1)编制的《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作为研究工具进行调查研究;(2)重庆合川区公务员职业倦怠总体水平偏高;(3)重庆合川区公务员职业倦怠总体状况及其不同维度在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职位、学历等)上存在显著性差异;(4)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间相关显著;不同压力应对方式对公务员职业倦怠及不同维度(情绪耗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有不同预测作用。3.2研究对象与研究工具本研究访谈和施测对象均为重庆市合川区区级部门、镇街等公务员。取样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选取具有处级及以上、正科级以上、正科级以下的公务员作为研究对象。合理的样本容量应该是研究者在合理的时间和精力耗费下能够获得的尽可能大的样本.考虑到取样所需的成本和费用等因素,预计发放问卷300份。研究工具主要是自编的《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问卷》(先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和李超平、时勘修订的《职业倦怠量表》(分情绪耗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三个维度).《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维度划分,主要通过文献分析和对公务员的访谈获得.在此,初步确定的维度有问题取向应对(认知或行为的努力是着眼于问题的解决)、情绪取向应对(认知或行为的努力是着眼于缓和消极情绪)、回避(回避压力情境的认知或行为的努力),其中问题取向应对包括问题解决、求助、调整认知、主动沟通;情绪取向应对包括转移、发泄、抱怨;回避取向应对包括逃避、幻想、否认(具体等访谈结束再确定).在确定好各维度的基础上,编制测量各维度的项目,合成调查问卷,选取150名公务员进行初测,对结果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如果信度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则用于正式研究;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则查找原因,进一步修订该问卷,再次施测,检验信度效度,直到符合测量学要求为止.3。3研究方法①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来奠定研究基础的一种方法,能够使研究无论是在范围的界定还是方法的设计方面都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研究通过CNKI、万方、维普、方正Apabi数字图书等学术文献数据库,全面查阅国内外关于应对方式方面研究的学术文献,为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和文献述评做前期准备;在此基础上对文献进行综合性分析,确定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问卷。②问卷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通过文献和访谈等方法进行问卷设计,对问卷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而得出结论。本研究首先采取开放式问卷调查方式调查重庆市合川区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根据开放式问卷调查的结果结合以往文献及与有关专家进行讨论,设计出封闭式问卷,在进行试测的基础上进行正式调查研究。③访谈法。结构访谈法是研究者通过谈话方式从研究对象处收集第一手资料的方法.研究过程中,通过对公务员进行访谈和整理,确定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的维度,以及获得一些项目。④统计分析法.在数据收集完后,通过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信度和效度,信度通过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数进行检验,构想效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检验;利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分析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利用多元回归分析压力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的不同预测作用.3.4研究流程与框架3.4。1研究流程(见图)确定研究目的与方案确定研究目的与方案确定压力应对方式维度确定压力应对方式维度和项目编制及修订问卷问卷进行初测访谈文献分析问卷的信度效度分析正式施测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思考与建议不合格合格图1研究流程图SPSS统计分析3.4.2论文框架结构1引言2文献综述对国内外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述评3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4预研究—-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问卷的编制4。1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项目收集4。2预测与分析(选取150名被试进行预测,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信度通过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数进行检验,构想效度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行检验)4.3小结5正式研究5.1研究目的5。2研究对象:合川区公务员5。3研究工具:《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问卷》、《职业倦怠量表》5.4施测程序5.5数据统计分析5.5。1公务员职业倦怠总体状况分析5.5。2人口统计学变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独立样本t检验;或方差分析(变量超过两个水平时)5。5.3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相关分析5.5.4职业倦怠对压力应对方式的多元回归分析5.6研究结论5.7缓解公务员职业倦怠的思考与建议5。8本研究的贡献与局限6参考文献4本研究的新颖之处和研究价值4.1研究的新颖之处(1)以往的研究大多数是针对教师、警察、护士等服务性行业,并对国外的相关研究引用较多,本文针对另一特殊群体——公务员,探讨职业倦怠的现状和公务员的压力应对方式;(2)以往研究中所用到的量表大多是国外翻译得到,信度效度都不是很高,西方的研究成果是不是在我国适用还有待研究,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综述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形成了适用我国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问卷.(3)目前,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研究都在一般情境下进行的,主要作为特质的应对方式,缺少压力情境下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研究.通过本研究,哪种压力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及三个维度(情绪耗竭、玩世不恭、成就感低落)有显著预测作用,可以补充当前研究的不足.4.2研究意义(1)本研究对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进行探讨,有助与深入分析应对方式。(2)本研究对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调查,对公务员的职业倦怠现状及发展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可以为减轻公务员职业倦怠提出明确的方向与目标,并有针对性的对公务员的职业倦怠进行干预.(3)本研究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了哪些压力应对方式对职业倦怠有显著预测作用,这对于深入分析应对方式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有很大裨益。(4)研究结果将为公务员心理健康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为公务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并可以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5本研究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案5.1文献的获取目前,对于公务员职业倦怠的研究较少,这给研究相关资料的引用和理解带来一定困难。因此,在尽可能多地搜集相关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主要参阅有关教师、护士、警察等职业倦怠的研究,举一反三,为公务员职业倦怠研究提供借鉴.5.2问卷的编制本研究要编制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问卷,事实上,公务员压力应对方式有很多,通常比较具体细致,本研究必须仔细分析访谈对象的谈话内容,概括出重要的应对方式,并在此基础上编制问卷。参考文献[1]陈云华.我国公务员职业倦怠的原因及对策.福建行政学院报,2008,(4).[2]李永鑫。工作倦怠及其测量。心理科学,2003,26(3)。[3]李永鑫,吴明证.工作倦怠的结构研究。心理科学,2005,28(2).[4]刘宏艳,丁雷.公务员职业倦怠成因与对策初探。天水行政学院报,2O06(2)。[5]朱燕.昆明市公务员职业倦怠、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关系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6]高东升.河南处级党政干部工作倦怠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志,2O06,14(2).[7]甘怡群,王晓春,张轶文,张莹。工作特征对农村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影响.心理学报,2006,38(1).[8]徐富明,朱从书,邵来成.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倦怠与其相关因素的关系研究.心理科学,2005,28(5).[9]留岚兰、吴谅谅.“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匹配”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应用心理学,2005,11(1).[10]蒋奖,张姝玥,许燕,邓哲.警察工作倦怠与A型行为、压力源的关系.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19(3)。[11]李永鑫,李艺敏.教师工作倦怠与人格特征关系.中国公共卫生,2007,23(5).[12]陈子彤,刘玉燕。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关系的实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12).[13]鞠钟鸣,时勘.西藏高原护士工作倦怠感的初步研究.人类工效学,20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