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济阳姜集刘子房遗址m6墓发掘简报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9efa7d988df40ec23702b916f90732/709efa7d988df40ec23702b916f907321.gif)
![山东济阳姜集刘子房遗址m6墓发掘简报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9efa7d988df40ec23702b916f90732/709efa7d988df40ec23702b916f907322.gif)
![山东济阳姜集刘子房遗址m6墓发掘简报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9efa7d988df40ec23702b916f90732/709efa7d988df40ec23702b916f907323.gif)
![山东济阳姜集刘子房遗址m6墓发掘简报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9efa7d988df40ec23702b916f90732/709efa7d988df40ec23702b916f907324.gif)
![山东济阳姜集刘子房遗址m6墓发掘简报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709efa7d988df40ec23702b916f90732/709efa7d988df40ec23702b916f90732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济阳姜集刘子房遗址m6墓发掘简报
刘台遗址位于山东省济阳县江集市刘台村西侧约200米处。位于鲁北黄河冲积线以南,南距黄河10多公里,北临七公里浩环河2公里(图1)。遗址高出地面2.5米,为一阶梯状台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刘台子遗址是1957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1967年村民在此耕作时发现铜器和瓷器,推测可能出自同一座墓葬。1979年3月,地、县文物干部在此清理了1座西周墓②。1982年冬,地、县文物干部在刘台子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西周墓葬4座,发掘了其中的2座。另外2座因地下水位较高未清理到底。1985年5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地、县文物干部的支持下,清理了1982年第二次发掘时未完成的1座西周中型墓(编号M6)。此墓保存完好,出土了一批重要的资料,现将清理情况报告如下。一墓3号石墨墓M6是刘台子遗址目前发现的西周墓葬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墓口上有1米厚的扰乱土,墓室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其东南角被一汉墓打破。墓向北偏东30°。墓圹清楚,墓壁规整。墓口长6.04、宽4.3、口距墓底深4.5米。生土二层台距墓口深2.75、面宽0.8、台面距墓底深1.75米。墓内填五花土,经夯打较硬,夯窝隐约可见,无规律,径约0.05、夯层厚0.2~0.3米。墓主葬具为一椁一棺。椁、棺盖均已坍塌,距二层台面下0.45米处发现椁板灰痕。椁线清晰可辨,椁长3.8、宽2.4、高1.3米。距二层台面下1.35米处发现棺板灰痕,棺长2.4、宽1、高0.4米。棺上涂满朱砂,棺位偏南。墓主仰身直肢,头向北。墓底未发现腰坑(图二)。二墓葬形制和数量3件图3M6随葬器物的分布和组合有一定规律,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器物位于北二层台面上,有20件铜器、4件陶器、1件瓷器和骨器、蚌器、玉器等。器物排列有序,组合有制。这些器物大致分为两行。第一行西端用海贝摆成两个圆圈,西圈径约0.5米。正中放置1件陶鬲(M6:1);东圈椭圆形,径0.45×0.35米。中部自西向东放置玉泡、蚌泡、陶鬲(M6:32)、铜觯(M6:9)、铜爵(M6:33、M6:34)、铜卣(M6:10)、铜觯(M6:11)、铜尊(M6:12)、铜盉(M6:13)、铜盘(M6:14)、铜簋(M6:15)、铜甗(M6:16)、陶罐(M6:17)和海贝等。其中陶罐(M6:17)上涂朱,口沿上粘有海贝。第二行西端放置蚌片和骨管。中部摆放2个海贝组成的圆圈,径约0.2~0.28米,之后放置瓷壶(M6:18),再后双行放置铜方鼎(M6:19、M6:21、M6:22)3件、铜圆鼎(M6:20、M6:23、M6:27)3件、铜簋(M6:25、M6:26、M6:28、M6:29)4件和带盖陶罐1件(M6:31),再其后散置蚌饰。东端发现一片残破卜骨(M6:36)。第二部分器物在椁室北端,有铜銮铃(M6:38、M6:39)2件和不知名铜器1件。第三部分器物位于棺内,分布在棺室北端和墓主上身。玉琮、玉璜、玉璧等多放置在墓主胸部和头上方,玉戈等多放置在头部和肩左侧,玉笄在头左侧,玉镯在左腕部,玉鱼放置在腹部和头部,玉蚕放置在颈部。因棺椁倒塌,其他器物有所移动,位置不清(图三、四)。三型园林景观设计组本,仅存目,3件M6随葬器物1907件。其中铜器24件、陶器446件、瓷器1件、玉器916件、石器1件、骨器9件、蚌器498件、木器12件。1.铜器24件。主要有圆鼎、方鼎、簋、鬲、爵、觯、尊、盉、卣、盘、铃等。圆鼎3件。M6:20环形立耳,口微敛,方唇。腹较深,下腹微鼓,圜底,柱足。颈、腹部饰弦纹。通高19.1、口径17.1、腹深8.6厘米(图五、一九:3)。M6:23环形直耳外侈,口微敛,方唇。深腹外鼓,圜底,柱足。颈、腹部饰弦纹。腹内壁有铭文2行8字:“王姜乍龏姒寶彝。”通高20、口径21、腹深10.8厘米(图六、一六:1;一九:2)。M6:27环形直耳,平沿,直口。腹近直,圜底,柱足。腹上部饰夔龙纹,间以六扉棱,以扉棱为鼻,圆眼,弯角,组成饕餮纹。三足上部向外各饰一扉棱,与腹部扉棱相间。通高23.3、口径20、腹深9.6厘米(彩色插页壹:1;图一九:1;一八:2)。方鼎3件。M6:19器口长方形,平沿,环形直耳。底近平,柱足。器身四壁中心部位素面,四周以云雷纹衬地。四角和中央有扉棱,两侧分饰蛇纹和夔龙纹。足根饰牛首纹及弦纹。壁内侧有铭文4字:“夆宝鼎。”通高19.5、口径16.7×12.7、腹深10厘米(封面;图一六:2;一七:1;二〇:4)。M6:21器口长方形圆角,桥形附耳,束颈。四角和底边浑圆,柱足。素面,颈部饰凸棱纹。壁内侧有铭文1字:“夆。”通高22.5、口径18×14.5、腹深12.6厘米(图七、一九:5)。M6:22器口长方形,方唇,直口,桥形直耳外侧饰两道等距凹槽。束颈,圜底,四足为象鼻状。器身纹饰采用平雕、浮雕和圆雕三种技法。颈部以云雷纹衬地,四角和中央有八扉棱,其间饰凤鸟纹,凤鸟高冠,勾喙,圆眼,体态丰满,长尾上勾下卷,二足。腹部和足部纹饰相连,以腹部角棱和足为中轴铸做象首。象大耳,竖眼,阔嘴,短牙,长鼻上卷,鼻孔张开。额上有一对圆涡纹,鼻上饰卷云纹和鳞状纹。壁内侧有铭文1字:“夆。”通高20.4、口径14.9×11.6、腹深10厘米(图八、一六:4;一七:3;二〇:1)。簋5件。标本M6:26侈口,束颈,平底,圈足。龙首形耳下有小垂珥,两耳间饰对称的卷角羊首。素面,颈饰弦纹。高14.2、口径18.5、腹深11.4、圈足径16.2厘米(图九、一九:6)。标本M6:29方唇,卷沿,平底,圈足。龙首形耳,下有垂珥,耳饰卷云纹。两耳间饰对称的兽首。颈部饰回形变体饕餮纹,腹部饰瓦棱状竖条纹,圈足饰三角形变体饕餮纹。高10.8、口径18.3、腹深8.4、圈足径14.4厘米(图一〇、一七:2;二〇:2)。鬲1件(M6:24)。圆唇,束颈,桥形直耳,分裆,柱足。素面。通高15.6、口径13.2、腹深8厘米(图一一、二〇:5)。甗1件(M6:16)。敞口,方唇,绚状直耳,深腹,束腰,分裆,象鼻足。口沿下饰6组饕餮纹,两眼外鼓,间有扉棱。腹饰云雷纹。通高46.6、口径29.5、腹深17.3厘米(彩色插页壹:2;图一八:1;二一)。爵2件。标本M6:33宽流,尖尾,菌状柱,深腹,半圆形带状鋬,圜底,锥形足。腹部饰弦纹,鋬上饰羊首。通高20.8、流至尾长17.2、腹深9.6厘米(图二○:3)。觯2件。M6:11敞口,长颈,腹微鼓,圈足。颈部饰弦纹。内底有铭文1字:“夆。”高17.1、口径7.8、圈足径5.5厘米(图一四、一六:3、二二:5)。M6:9横剖面呈椭圆形,有盖。盖面浑圆,桥形纽,子口,身侈口,束颈,垂腹,平底,圈足残。盖、颈和圈足饰弦纹。残高15.8、口径8.4~12、腹深9.8厘米(图一三、二二:2)。尊1件(M6:12)。侈口,长颈,腹壁呈瓦棱状,底近平,圈足残。颈和圈足饰弦纹。残高20.4、口径19.8、腹深18.2厘米(图二二:3)。盉1件(M6:13)。有盖,顶浑圆,桥形纽,子口。身侈口,束颈,鼓腹,管状流,牛首形鋬,柱足。盖、身由二节链环相连。盖、颈和腹饰弦纹。盖内壁有铭文1字:“夆”。通高19.1、口径10、腹深10.2厘米(图一二、一六:5:一九:4)。卣1件(M6:10)。有盖,顶浑圆,中间一捉手。身直口,腹壁呈瓦棱状,底近平、圈足。口沿两横耳与半圆形提梁相连,提梁两端饰羊首。素面。通高25.6、口径14.4、圈足径15.6厘米(图二二:4)。盘1件(M6:14)。方唇,窄沿,浅腹,底近平,附双耳,宽钩形足。腹部饰弦纹,足两侧饰夔龙纹。底中部有铭文1字:“夆”。通高8.7、口径27.7、腹深3.8厘米(图一五、一六:6;二二:1)。铃2件。已残。标本M6:38由两个半球对合;两侧各9镂孔,内一圆球。銎长方形内空。2.陶器446件。鬲2件。M6:1夹砂灰陶。方唇,盘口,宽斜沿,束颈,鼓腹,连裆,柱状足。腹、足部饰粗绳纹。器内外均涂朱。高10.3、口径14厘米(图二三、二七:5)。M6:32夹砂灰褐陶。盘口,方唇,束颈,斜腹,连裆,乳状足略残。腹和足部饰粗绳纹。残高13.2、口径23.2厘米(图二四、二七:1)。罐2件。M6:17泥质灰陶。侈口束颈,折肩,斜腹,底内凹。通体饰绳纹,经打磨。出土时口沿粘有海贝,涂朱。高19、口径13.1、底径6厘米(图二五、二七:3)。M6:31泥质磨光黑陶。有盖,顶浑圆,杯状纽,子口。身侈口,圆肩,小平底。颈、肩和腹饰乳丁纹和弦纹。高9.1、口径7.9厘米(图二六、二七:4)。管状串饰442件。可分为两种:一种白色,有的略带青色。长1~2.4、径0.4、孔径0.2厘米;另一种黑色,长0.1~0.3、径0.15~0.3、孔径0.1~0.15厘米。3.瓷器1件。壶(M6:18),豆绿色釉,灰白色胎,质地坚硬。斜沿,束颈,宽折肩上4桥形纽,斜腹,圈足。颈部饰弦纹。通体施釉,可见开片。圈足内底有支烧痕。高18.7、口径10.1、圈足径10.7厘米(封底;图二七:2)。4.玉器916件(含玛瑙、绿松石器)。(1)礼器9件。琮1件(M6:42)。白色,有淡绿色和土黄色斑点。两端有较短的圆形射。表里抛光,制作精良。外表多处沾有朱砂。通高4.1、射高0.6、射径3.3、射壁厚0.3厘米(图三〇)。璧5件。标本M6:54青白色,有黄斑。缘为一面坡状,孔略偏。通体抛光,制作规整。顶面径5.1、底面径5.4、厚0.7、孔径0.9厘米(图二八、三五:2)。标本M6:41墨绿色,有褐斑。缘平直。两面饰首尾衔接的卷龙纹,走向相反。径3.9、厚0.5、孔径0.3厘米(图三五:3)。标本M6:81淡黄色,有褐斑。顶面隆起。两面饰卷龙纹。龙方鼻,团嘴,臣字形眼,尖角,身饰窃曲纹,无尾。径4.1、壁厚0.4、孔径1.3厘米(图二九、三五:1)。(4)装饰品859件。鹦鹉2件。标本M6:50淡绿色,有大片黄斑。通体抛光,体态丰满,线刻。尖喙,圆眼,高冠。足短粗,足下有短榫。高15.2、宽5.1厘米(彩色插页贰:3;图四二:1)。龙3件。标本M6:106淡绿色,有大块黄斑。体呈卷曲状,线刻。张口,圆眼,卷尾。身饰节状纹,头部一圆孔。长9.5、宽1.2、厚0.5厘米(图三六:3;三七)。标本M6:96淡绿色。体盘曲,近椭圆形,两面抛光。各饰二龙,龙首相对,龙尾相依。外龙阔嘴,臣字形眼,身饰节状纹。眼部一圆孔;内龙闭口,身饰回字形纹。长4、宽3、厚0.4厘米(图三八、三六:5)。鱼19件。标本M6:76淡绿色,有黄斑。直腹,直背,体宽。圆眼,开口,张鳃。背上一长鳍,胸、腹部各一短鳍,分尾。嘴上部一圆孔。长9.1、宽2.6、厚0.5厘米(图四二:5)。标本M6:88淡绿色,头、尾部有褐斑。弓背,直腹。圆眼,尖嘴,背上一长鳍,鳍线较图二一铜粗,分尾。胸、腹部饰勾连涡纹,嘴上一圆孔。长6.1、宽1.7、厚0.4厘米(图四〇、五〇:7)。标本M6:113青白色,有黄、黑斑点。弓背,曲腹,弧度近圆周的三分之一,作跳跃状。圆眼,张嘴,背上一长鳍,胸鳍前伸,腹部一短鳍,分尾。头部一圆孔。长9.2、宽3、厚0.3厘米(图五〇:1)。标本M6:104墨绿色,有白斑。弓背,卷腹,弧度近圆周的二分之一。圆眼,开口,张鳃,背上一长鳍,胸、腹部各一短鳍,分尾。嘴上一圆孔。长13.3、宽2.2、厚0.2厘米(图四一、五O:2)。蝉4件。标本M6:118近白色。圆眼,张口,背上有脊线,双翼紧闭。口部一孔。长2.4、宽0.8、高0.9厘米(图五〇:5)。标本M6:121白色。体胖,头大,短翼露尾。头、尾部各一孔。长2.4、宽1.1、高1厘米(图五〇:4)。蚕22件。标本M6:112青白色,有黄褐斑。长条形,平背,直腹。嘴前突,首尾共八节,尾下垂。口部一圆孔。长4.6、宽0.7、高1厘米(图五〇:12)。标本M6:64青白色。圆锥状,弓背,曲腹。两目微突,首尾共十二节,尾垂尖。口部一孔。长3.7、高0.8、宽0.5厘米(图五〇:6)。标本M6:60青白色。体短粗,弯背。两目微突,首尾共六节,垂尾。口部一孔。长2.4、高0.7、宽0.5厘米(图五〇:15)。标本M6:55青白色,有黑斑。半圆形,弓背,曲腹。圆眼微鼓,首尾共八节。口部一孔。长5、高0.7、宽0.3厘米(图五〇:8)。笄3件。标本M6:91淡绿色,有黄斑。扁条形,前端尖,尾端平,一孔。长5.9、宽0.4、厚0.2厘米(图四二:2;四七)。标本M6:92乳白色,有黄斑。弧形,尾端略残。前端斜尖,端近平,一孔。长5.5、宽0.6、厚0.2厘米(图四二:3;四六)。镯1件(M6:95)。白色,通体抛光。外壁有凸棱,棱上三等距扉棱。径6.6、高0.9、厚0.4厘米(图四二:4;四四)。坠1件(M6:98)。绿色,有大块黄斑。不规则台柱形,中间穿孔。高3.6、径2.2~2.7、孔径0.9厘米(图四五、五O:3)。珠86件。标本M6:160青白色,有黄斑。椭圆柱形,外饰两龙,方嘴,高额,目字形眼,长尖角。中间有穿孔,沾有朱砂。长2.3、径1~1.2、孔径0.4厘米(图五〇:9)。标本M6:180灰白色。圆柱形,外饰凹弦纹四道,呈竹节状。中间有穿孔。长1.9、径0.9~1、孔径0.3厘米(图五O:10)。标本M6:241灰白色,有黄斑。圆柱形,磨光,中间有孔。长0.6、径0.7、孔径0.3厘米(图五〇:14)。标本M6:245墨绿色,有白斑。扁圆柱形,磨光,中间有孔。长0.6、径1、孔径0.4厘米(图五〇:13)。绿松石珠143件(图五五)。标本M6:820绿中泛蓝。不规则管状,中间有孔。长1.3、径0.7、孔径0.3厘米(图五二:10)。标本M6:884绿色,有褐斑。腰微鼓,中间有孔。长1、径1、孔径0.2厘米(图五二:9)。标本M6:949绿中泛蓝。长条形,外一侧有凹槽,长1.7、高0.6、宽0.5厘米(图五二:11)。标本M6:951绿中泛蓝。棋子形,中间有孔。高0.3、径0.8、孔径0.2厘米(图五二:7)。(5)饰品4件。人形饰1件(M6:105)。淡绿色。圆雕。人体四肢变形,宽嘴,方颌,高蒜头鼻,圆眼内凹。长发自前额后披至背,发丝纤细,每毫米约4~5根。嘴下有长须,胡丝稍粗,每毫米约2~3根。两侧雕有四肢,上肢曲臂,弯肘,腕、掌、指雕刻逼真;下肢屈膝,脚掌上翘,脚趾清晰。上、下肢间有一圆孔。长3.4、宽1.3、厚0.5厘米(彩色插页贰:4;图五二:3)。龟1件(M6:46)。淡绿色,有白斑。圆雕。伸首,圆口,鼓眼,背脊突起,前肢伸,后肢屈,雕有四爪。背部饰两组勾连雷纹。腹下有二孔,前孔与口相通,后孔与尾孔连接。长4.1、宽3、高1.4厘米(彩色插页贰:5;图五二:4)。鹰1件(M6:47)。淡绿色,有大块黄褐斑。三角形。钩喙,高鼻,圆眼,背部两层翅膀,上饰四组勾连雷纹,背脊饰羽纹,短尾。腹下双足紧收。喙部一横向圆孔。长4.7、宽4、高1.5厘米(图三九、五二:1)。神兽1件(M6:124)。白色,有黄斑。牛首凤身,高鼻,圆眼,弯角。背雕双翼,中脊裸露,长尾。腹部饰卷云纹。长5.1、宽1.6、高1厘米(彩色插页贰:6;图五二:2)。(6)杂器35件。柄形器3件。标本M6:116灰白色,有黄黑斑点。长条形。柄首平顶,把内弧,端近三角形,双面刃,锋锐。通长13.7、宽1.8、厚0.5厘米(图五一:1)。标本M6:127白色。长条形。柄首平顶,把节棱状,内凹,端为圆柱体,略残。残长6.5、宽1.3、厚1.1厘米(图五一:5)。兽面器柄1件(M6:109)。淡绿色,有黄斑。正面为兽面,宽鼻,圆眼,曲眉,弯角,有冠,背面呈阶状。上顶一孔与背孔相通,下图三五玉器底三孔,中孔与背孔连接。长3.8、宽3.5、厚1.3厘米(图四三、五一:2)。泡2件。标本M6:151青白色,有裂痕。半球形。长1.4、宽0.9、高0.6厘米(图五一:9)。片饰11件。标本M6:123淡绿色,有黄斑。近条形,一面平,一面有两凹槽。长2.3、宽0.5、厚0.3厘米(图五一:6)。标本M6:131青白色。扁条形。一端平,另一端呈榫状。两面雕有对称纹饰。长3、宽0.7、厚0.2厘米(图五一:3)。标本M6:134白色。长条形。一端近方形,另一端扁平微翘。背面有切割痕迹。长4.4、宽0.6、厚0.5厘米(图五一:7)。残片8件。青白色。均为璧、璜和佩的残片,有的两面刻有纹饰。绿松石片10件。绿色,有的泛蓝。方形或长方形,长约0.2~0.8厘米。5.石器1件(M6:73)。棕红色,砂岩。长方形,一端有一圆孔。长9、宽3.3、厚1.5厘米(图四九、五三:3)。6.骨器9件。管2件。标本M6:4用动物肢骨加工而成。中腰略细,有捆绑痕迹。外壁光,内壁经修整。长10.1、上口径3.3、下口径4.1、壁厚0.3厘米(图四八、五三:1)。泡5件。标本M6:143半球形,外表涂浅绿色。顶面雕龙纹。中有一圆孔。底径2.4、高1.3、孔径0.6厘米(图五一:4)。珠1件(M6:142)。近扁柱形,中间有孔。径1.3、高1、壁厚0.3厘米(图五一:10)。卜骨1件(M6:36)。肩胛骨残片,经磨光。一面残留14个灼痕,其中4个灼凿完整。残长4.9、宽4、厚0.2厘米(图五一:8)。7.蚌器498件。泡12件。标本M6:155顶面浑圆,底平,中间一孔。径3.2、高0.7、孔径0.5厘米(图五三:9)。标本M6:140顶面呈三棱形,底平,磨光。一角略残。边长2.9、高0.7厘米(图五三:8)。标本M6:138顶面呈四面坡形,底平,磨光。边长2.7、高0.5厘米(图五三:10)。珠10件。标本M6:45扁球形,磨光。中间一孔。径0.7、高0.6、孔径0.1厘米(图五三:6)。片16件。标本M6:37条形,上窄下宽。上端残,留有半个孔眼;下端两侧和底边各有一缺口。残长6.5、下端宽2、厚0.2厘米(图五三:2)。海贝460件。标本M6:7背削平,腹部中缝锯齿状。长2.7、宽1.9、厚0.9厘米(图五三:4)。标本M6:2背部隆起,尖头凿有一孔。长2、宽1.5、厚0.9厘米(图五三:5)。8.木器12件。串饰(M6:93)。白色。上部尖锥状,下部近球形。上端一横向穿孔。高1.3、径0.9、孔径0.2厘米(图五三:7)。四结语刘台子六号墓在黄河下游目前已发现的西周墓葬中,墓室面积较大,铜器组合较全,玉器种类较多,保存程度较好的一座。现就有关问题谈点粗浅认识。1.M6出土的青铜礼器,同长安张家坡M82、扶风云塘M13、扶风庄白丰姬墓、宝鸡竹园沟M4、元氏西张村墓等所出同类器相当。比较典型的器物,如M6的圆鼎(M6:20)与云塘圆鼎(M13:13)、张家坡圆鼎(M82:1),铜簋(M6:29)与竹园沟铜簋(M4:16),铜鬲(M6:24)与云塘铜鬲(M13:17),铜觯(M6:11)、尊(M6:12)、卣(M6:10)与庄白铜觯(丰姬墓:7)、尊(丰姬墓:3)、卣(丰姬墓:1),铜爵(M6:33)与西张村墓铜爵均近同。长安张家坡M82、扶风云塘M13、扶风庄白丰姬墓、宝鸡竹园沟M4、元氏西张村墓的时代均定在西周早期偏晚的昭王时期,因而推断刘台子六号墓在昭王时期应是合适的。2.M6墓室面积近26平方米,是黄河中、下游地区同期中型墓葬中最大的一座。此墓土坑竖穴,生土二层台,一棺一椁,未见腰坑,是西周时期典型墓葬。铜觯、爵、卣、尊、盉等酒器集中放置在第一行中部,铜鼎、簋、鬲等食器集中放置在第二行。这些有规律的放置,表明埋葬制度的规范化。在北二层台西部用海贝摆成两个圆圈,并涂撒朱砂,应具有某种宗教意义。3.M6出土青铜器24件,组合齐全,鼎6簋5,其中圆鼎和方鼎各3件,似显簋多而圆鼎少,与穆王以后比较固定的列鼎制度还有一定的差距。M6出土铜器的形制与西周初年典型器物相比,已有较大变化,如器形向低矮、横宽方向发展,束颈、浅腹、最大腹径下移;纹饰简洁,素面居多。4.M6出土玉器种类较多,数量大,制作精美,在本地区西周早期墓葬少见。玉质有白玉、青玉、墨玉、黄玉,还有玛瑙和绿松石等。制作工艺以平雕和阴刻为主,浮雕、透雕和圆雕也有相当数量。5.M6出土铜器中有7件上有铭文,其中多件器物上铸“夆”字,“夆”亦作“逢”。《左传》昭公二十年有:“昔爽鸠氏居之,季荝因之,有逢伯陵因之,薄姑氏因之,而后大王因之。”《国语·周语》韦昭解:“逢公,伯陵之后、太姜之侄,殷之诸侯,封于齐地。”有学者考证,商时逢在青州、临朐一带。从济阳刘台子西周墓出土“夆”字铭文铜器推测,商末齐地为薄姑所据,逢国西迁至今济阳一带。M6铜鼎(M6:23)有铭文“王姜乍龏姒寶彝”。王姜当为做器者,龏姒则应是昭王之女,可见逢国通过联姻,与周王室保持密切关系。从M6的形制,出土器物组合,玉器等数量众多,制作精巧等推测,此墓应是逢国某一国君夫人墓。此外,出土的青瓷四系壶,其造型之美,工艺之精,极为罕见。济阳刘台子六号墓的发现,对于研究山东地区西周时期的物质文化等,以及逢国的历史,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铜器铭文经罗昆先生隶定,王树明、于海广先生审阅本文,并提出很好的指导意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璜3件。标本M6:79淡绿色,有黄斑。弧度超过圆周的三分之一。两面饰鹦鹉纹。一面微鼓,一面近平。两端各一孔,尾端略残。长10.7、宽2.6、厚0.3厘米(图三五:7)。标本M6:78青白色,两端有褐斑。弧度近圆周的三分之一。两面饰双龙纹。两端各一孔。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CDMA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光纤用GECL4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中学教师劳动合同样本(2篇)
- 2025年九年级班主任个人年终教学工作总结范文(二篇)
- 2025年个人投资公司协议标准范文(2篇)
- 2025年二手摩托车转让协议标准范文(2篇)
- 2025年个人终止合同申请(五篇)
- 2025年二次消防改造工程合同协议(2篇)
- 2025年个人房屋借款合同标准版本(三篇)
- 2025年五年级英语教师工作总结样本(四篇)
- 辽宁省沈阳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2024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
- 快速入门穿越机-让你迅速懂穿越机
- 水利安全生产风险防控“六项机制”右江模式经验分享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
- 幼儿园卫生保健开学培训
- 食材配送服务售后服务方案
- 矿井主要灾害事故防治应急避灾知识培训课件
- 不老莓行业分析
- STARCCM基础培训教程
- 2016-2023年娄底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