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枚先生与随园诗学研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67fb7479dce66682501c9ad89484f5/bd67fb7479dce66682501c9ad89484f51.gif)
![袁枚先生与随园诗学研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67fb7479dce66682501c9ad89484f5/bd67fb7479dce66682501c9ad89484f52.gif)
![袁枚先生与随园诗学研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67fb7479dce66682501c9ad89484f5/bd67fb7479dce66682501c9ad89484f53.gif)
![袁枚先生与随园诗学研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67fb7479dce66682501c9ad89484f5/bd67fb7479dce66682501c9ad89484f54.gif)
![袁枚先生与随园诗学研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bd67fb7479dce66682501c9ad89484f5/bd67fb7479dce66682501c9ad89484f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袁枚先生与随园诗学研究
20世纪,袁枚的科学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是1979年至1999年的20年。可以说,袁枚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丰富的时期。据粗略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学院有108篇关于袁枚的专业书籍,这是前学院文章总数的两倍多。研究专著7部,其中王英志《性灵派研究》一书,堪称本期袁枚研究的标志性成果。1普及性的诗文选、注、译本9种,如王英志《续诗品注评》、《袁枚诗选》,周舸岷选注《袁枚诗选》,刘衍文、刘永翔《袁枚续诗品详注》,高路明选注《袁枚文选》。2而王英志主编的校点本《袁枚全集》3的问世,也是本期学界的一大创获。综观学界的这诸多论文及专著,有关袁枚研究的种种课题均在本期获得了全面探讨和深入开拓。一、袁自《袁自年》月次袁枚生平研究一直不甚受学界重视,此期学界也甚少关注者,相关论文不过三四篇而已。这一则由于清人有关袁枚的传记资料极夥,勾勒甚明;再则由于袁枚一生仕宦不显,行迹亦甚平淡,而每有可纪之事,其诗文中亦多有描述,考释甚易;加之清人方氵睿师《随园先生年谱》和民国杨鸿烈《袁枚年谱》已悬鹄在先,歧异不大。这就使得袁枚生平不似蒲松龄、曹雪芹等作家那样迷雾重重而引人遐想,争讼纷纭。尽管如此,本期学界仍不乏于这一看似平易之径上留下深深印迹者,傅毓衡之作便是其中代表。有感于“袁枚之诗文,率多记年”,而在饱阅袁枚著述之后,“倾倒之心油然而生”,傅氏于是“着手辑录其事迹,详究其所以,依年次,月次,甚至日次列而出之”(书首自序),编成二十余万字的《袁枚年谱》。较之方谱多错讹,杨谱多谀词,傅谱之最大特色在于其考释详明而持说公允。谱中于谱主之行迹均作详尽考释,不发空论,且多所发明。如乾隆七年(1742),袁枚“改发为江南知县”,方、杨二谱均强调系由于袁枚于庶常馆散馆考试满文成绩不及格即“未娴清书”所致,傅谱对此亦无异议,但同时又通过对袁枚在庶常馆课习时所作《清说》一文的详细分析,指出该文“议论乖常,且事涉国号”,故“为统治者所难容,遂尔外用”。(P31)在评说态度上,傅谱亦能出于公心,不为尊者讳。如袁枚于33岁即挂冠致仕,对其原因,杨谱据袁枚《答陶观察问疾病书》和《再答陶观察书》等文认为,“先生辞官的理由有二”:一是因为“做官是为人民增进幸福,并非为上司大吏做高等听差”;二“为的是专门从事文学,以文学为终身事业;这样把文学的价值抬高和政教功业相等,在中国真是前古所未闻的创见”。(PP50~54)所述二理由虽不无道理却多所揄扬,傅谱通过对袁枚于此期诸多诗文的寻绎,认为其辞官除了“厌恶腐朽、黑暗的官场公礼”外,尚有“为了养亲”,“为了保身”,“受馋、设譬嘲讽”即忧谗畏讥,“乘胜收场,贵在知机”,“为了膏肓泉石”即“为山水而辞官”,和“受往哲高蹈的影响”五大原因。(PP60~63)这是颇符合袁枚其时之心理实际的,而明哲保身、忧馋畏讥等心态则是杨谱所讳言的。在对袁枚一生重大行迹的描述上,杨、傅多所雷同,但亦有小异。如关于袁枚之生年,傅谱定为康熙五十五年丙申(1716),与方谱同,而杨谱为康熙五十四年乙未,但因杨谱以实岁纪龄,故谱主卒龄均为82岁。又如袁枚由翰林外放为溧水县宰,后又改官江浦,傅谱以两任均在乾隆七年,而杨谱则将改官江浦定在乾隆八年。傅谱之不足在于其虽详于谱主之生平行迹和诗文纪年,然却对谱主之交游、家人情实多所忽略,而这恰正是杨谱之所长。仅此而言,杨、傅二谱,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倘交互参看,于袁枚之生平则更为清楚。二、“性灵说”及相关命题随园诗学研究再度成为本期袁枚研究之重点,相关论文四十余篇,几占本期袁枚研究论文的半壁江山。各类论著中也都把重点放在对《随园诗话》的探讨上。综观这些研究论文和论著,学者们不仅对前此学界有关随园诗学研究的诸多课题给予了重新审视和深入开拓,取得了一些实质性的进展,而且还开辟出了许多新的研究领域,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应如何理解袁枚所标举之“性灵”?本期学界对此仍有不同的界说,大致有四。一是性情说。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即认为:“他所谓‘性灵’,主要指自然地、风趣地抒写自己个人的真实感情。”(下卷P220)当代日本学者松下忠也认为:“‘性灵’系指活动起来、利用起来了的既灵妙又新鲜的状态中的人的性情。”前者颇近于清人钱泳之论,后者则显有受铃木虎雄看法影响的痕迹。但无论是“自然真实的感情”,还是“灵妙新鲜的性情”,以“性灵”为指“性情”的看法,两者是一致的。二是灵感说。叶嘉莹即认为“性灵”就是“重在心灵与外物相交的一种感发作用”(P211)。羊春秋也认为:“袁枚标举性灵,作为诗歌创作的准则,强调艺术上新鲜活泼的灵感作用。”(P292)三是性情灵感并重说。郭绍虞主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认为,“性灵之说,不仅重视性情之真,同时十分强调艺术上的灵感作用”,“把真实的感受生动活泼地表现出来,这就是性灵说的真谛之所在”。(第三卷P471)邬国平、王镇远《清代文学批评史》通过对袁枚《钱沙先生诗序》一文的分析,认为:“这里袁枚强调了两方面的问题:就诗歌的内容而言,他追溯到儒家‘诗言志’和‘修辞立其诚’的原则,要求诗歌表现真实的感情;就诗歌的表现形式而言,他又提出了‘巧’与‘妙’的审美标准,提倡灵活风趣的艺术风格。这两方面的内容袁枚用了四个字来加以概括,就是‘性情’与‘灵机’,更为简明的说法便是‘性灵’。”所以,“性情和灵机构成了‘性灵’说的基本内容”(P479)。四是才、性、情三要素说。王英志即认为性灵说的内容应作如下界说:“性灵说”的理论核心或主旨是从诗歌创作的主观条件的角度出发,强调创作主体必须具有真情、个性、诗才三方面要素。在这三块理论基石上又生发出:创作构思需要灵感,艺术表现应具独创性并自然天成;作品内容以抒发真情实感、表现个性为主,感情等所寄寓的艺术形象要灵活、新鲜、生动、有趣;诗歌作品宜以感发人心,使人产生美感为其主要艺术功能等艺术主张。鉴于此,则须反对束缚性灵的“诗教”说及规唐模宋的拟古“格调说”,亦反对以学问代替性灵、堆砌典故的考据为诗之风气;但诗歌创作又不排斥辅以学问与人功。(P45)四说之中,前二说或着眼于“性”,或注目于“灵”,虽也把握住了“性灵”某些本质性内涵,但终嫌片面。第三说重“性”亦重“灵”,似较可取,但在阐说视角上仍和前二说一样,主要着眼于“性灵”这一概念本身的内涵。相较而言,王英志从整个随园诗学体系的宏观审视角度所提出的三要素说,似更为全面系统,也更切合“性灵说”诗学体系之实际。对“性灵说”之“源”与“流”的探讨,在本期学界也多有创获。先看溯源。前此学界于“性灵”之源多举杨万里,本期学界通过对随园诸多著述的全面考察,认为影响“性灵说”者尚有钟嵘。张少康率先提出这一看法:“钟嵘实已开后来袁枚‘性灵说’之先河。”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史》也认为;“袁枚论诗以标举‘性灵’著称。其说渊源于钟嵘与南宋杨万里,更是晚明公安派‘独抒性灵,不拘格套’诸论的继承与发展。”(下卷P320)王英志通过对钟嵘《诗品》所言“性灵”之含义的探析,认为其“重抒情、尚自然、崇真美的‘性灵’之说直接影响了清代性灵说的核心内容”,而袁枚之“性灵”“主要指性情,但不止性情一义,又是对钟嵘‘性灵’含义的发展”。所以,“袁枚性灵说的真正奠基石应该是钟嵘《诗品》”,其《仿元遗山论诗》论“夫己氏”所谓“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可说是“袁枚自述性灵说直接源头是《诗品》的铁证”。(P11)“性灵说”之近源,袁宏道等公安派之影响是无可怀疑的,本期学者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探绎了整个晚明时代思潮对随园“性灵说”之影响。陈居渊《清代性灵说与王学》是这方面颇具开拓力度的一篇文章,该文指出:“清代中期诗坛袁枚等人倡导的性灵说是以强调人的‘情欲’为主要内容,以‘生趣’为特征的。这不仅与晚明的性灵说一脉相承,也与以王阳明哲学思想为基础的李贽的童心说一致。性灵派把诗人看作是领悟宇宙万物与‘神’相通的圣者、智者,他们轻视‘六经’,重视创作的主观精神,此乃轻视知识的王学传统在文学顾域中的折射。性灵说的出现是王学在清代诗坛的复苏。”对“性灵说”之“流”即对其影响的探讨,因观照视角的不同,在本期表现为两种研究趣向。其一,是着眼于“性灵说”之外在影响的研究。与前此学界多强调袁枚之诗坛盟主地位对其时诗风的影响不同,本期学界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析其对后世诗歌发展的作用。其中,钱仲联、严明《袁枚新论》一文最为突出。该文“着重从诗坛盟主影响一代诗风的角度,分析清中叶袁枚倡导新的诗风,并对当时诗坛所发生的深刻影响,进而探讨清诗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清诗基本特征的形成过程”。在指出袁枚“以其新颖通脱的诗说和才气横溢的诗作”称雄诗坛所起的积极影响和其“于写诗之外还注重人品气节、重视学问根柢、抛弃门户偏见,这对当时诗坛都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后,该文特别指出:“清诗特色的形成,与袁枚倡导的‘性灵’诗派密切相关。研究清诗特色,离不开分析袁枚对‘性灵’诗派乃至对整个诗坛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倡导真性情,使诗笔趋向平实真挚”,“清代诗人中普遍存在着强烈的纪实意识、忧患意识以及创新意识,这与各时期的诗坛盟主积极倡导诗写真性情是分不开的。在这一方面,袁枚也起了明显的作用。”其二,“倡导真学问,使诗旨趋向典雅”,这“对清代诗坛上扫荡模糊惝■的习气,形成求实率直的诗风,无疑起了积极的表率和推进作用,这一贡献是应该肯定的”。其三,“倡导通百家,使诗格趋向灵活”。这“对当时诗坛影响很大”,以至形成诗坛上“讲性情重独创的风气”。“这种倾向与风气对清诗的健康发展,无疑起着良好的引导作用”。由此可见,“袁枚作为影响极大的诗坛盟主,对清诗的健康发展乃至清诗主要特色的形成,起了关键性的重要推动作用”,而其“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性灵说”,“为丰富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的宝库,为指导当时诗歌的创新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开辟疆域的积极作用,因而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地位”。其二,是着眼于“性灵说”之内在承传关系的研究。在这方面成就超卓者自当推王英志。王氏在主编校点本《袁枚全集》时,“在搜集、编纂、校订有关资料过程中,涉及袁枚家族诗人与随园女弟子等部分性灵派诗人的材料,于是萌生了在研究袁枚的基础上进而研究以袁枚为核心的性灵派诗人的构想”(后记)。并于此后陆续发表了相关系列论文,诸如《大家之女与贫者之妇——随园女弟子钱孟钿与汪玉轸》、《论袁氏家族男性诗人之功过》等,最终于1998年推出专著《性灵派研究》。该书认为:在清代众多诗派中力量最强大、成绩最卓著、影响最深远,并最符合诗歌发展规律的是性灵派,性灵派亦是中国古代自觉型文学流派中名声是著者之一。(P3)至于性灵派成员构成,王氏“根据对袁枚性灵说的认同,以及与袁枚具有某种亲密关系这两个条件”勾勒其具体形态为:袁枚为性灵派创立者或曰主将,自然当之无愧。赵翼为第二号重要人物,具有性灵派副将的地位。张问陶则为第三号人物,属于性灵派后期代表人物,故为殿军……其他骨干人物则有孙原湘、何士、舒位等……而刘霞裳等二十馀位弟子为“士卒”。这些人属于性灵派的“主力军”,或曰主体。另外有两支“偏师”:一是袁氏家族诗人,男性诗人以袁树、胡书巢、陆建为代表,女性诗人以袁家三妹袁棠、袁杼、袁机为代表;二是随园女弟子,以席佩兰、孙云凤、钱浣青等为代表,凡四十馀人。(P5)该书以宏观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并从历史的与逻辑的角度,对这一颇为庞杂的文学流派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探讨。书共十一章,前五章和最后一章以宏观研究为主,具体探讨了性灵派兴起的美学渊源与文化背景,性灵派存在的时空特征,性灵派的理论纲领“性灵说”,性灵派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以及性灵派在海内外广泛深远的影响。六至十章则以微观研究为主,具体探讨了以袁枚为中心的诸多性灵派主要成员如赵翼、何士、袁家三妹等的思想、个性、创作得失及其在性灵派中所处的不同地位与各自的价值。其实,正如《性灵派研究》所指出的(P3):视受袁枚影响诸清代诗人为一独立文学流派,并非其作者之发明,袁枚本人即有此意,在其《随园诗话补遗》卷8中引韩廷秀《题刘霞裳〈两粤游草〉》诗后,袁枚便不无自得地评曰:“余道此诗,亦‘随园派’。”清代学者亦有称之为“袁派”,甚有贬之为“恶派”者。无论称为何派,态度如何,均表明人们对这一诗派存在的承认。而在具体研究上,前此学界亦不乏对赵翼、张问陶、随园诸女弟子等诗人探讨者,然多只着眼于单人单角度研究,而不似王著对整个性灵诗人群的全面、系统描述。仅此而论,王著的意义,不仅在于其对性灵派发展兴衰脉络的详尽展示和在此基础上对袁枚于清代诗坛之影响、作用的重新界定,更重要的,是其对这一向为学界所忽略的学术荒地的发现和开掘,从而填补了袁枚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并为后此学界开辟出了一块新的学术园地。三、“清诗自由”p133袁枚诗作研究一直不为学界所重。这自与其以“性灵说”而享名诗坛的历史现实有关,也与其诗作中不无淫词艳语的创作现实有关。从而学界多致力于其诗学阐说,而对其诗歌创作则甚少关注。本期学界亦是如此。专文论及随园诗作者极为寥寥,不过三五篇而已,且少有新意。各种相关著述中倒是不乏对袁枚诗作尽力开掘者,其中堪称有独到心得的,则当推朱则杰《清诗史》和前述王英志之《性灵派研究》二书。朱著《清诗史》于第十一章“袁枚和清诗的解放”专设一节探讨“袁枚的性灵诗”,认为:“袁枚的‘性灵’说强调诗歌抒写个人的真性情,在思想内容方面不受封建正统思想和伦理道德的约束,在艺术形式方面不受以往任何时代的传统格调限制,他本人的诗歌创作正是如此。”具体而言,其诗歌创作在内容上可分为三类,即“直接抨击封建制度”、“极其重视下层人民”和“大胆表现男女之情”,前二倒还好说,后者则向为学界所诟病,也是袁诗不为世所重的主要原因。朱氏则以为:事实上,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袁枚诗歌中固然也有一些不健康的成分,但真正能够得上称作“黄色”或者“低级趣味”的作品却还是不容易找到的……并且,像袁枚这样的作品,事实上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过,但《诗经》经过儒家学者的曲解,竟然被人尊为“圣经”,而袁枚却不容于世。在对随园创作这类诗作的动机进行分析后,朱氏指出:“袁枚在作品中大胆表现男女之情,这一方面有力地显示了其诗歌注重抒写个人真性情的创作特色,另一方面也明显地体现了反理学乃至反封建的思想精神。”而也正因如此,“使得袁枚的诗歌在抒写诗人自己的真性情方面与清代初期以来以及历代一般诗人呈现出明显的不同,显示了自家的特色。”至于袁枚在诗歌艺术上的特点,朱氏以为有二:其一,在艺术形式上“具有自由独创的特点”;其二,在风格特征上“风趣诙谐,时近幽默”。总之,“袁枚的诗歌创作确乎实践了他的理论主张”。无论是其思想还是艺术,“都极大地冲破了传统的束缚,形成了自我的面貌”,而“这种‘性灵’诗,与唐、宋以及历代的传统诗歌都大不相同,真正显示了清诗自已的特色”,所以,如果说袁枚是清朝“第一个在自己的创作中真正显示出清诗特色的大家”,“这个评价倒显然是无可非议的”。(P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第三版)》 课件 项目八 无线局域网的组建
- 二零二五年度矿山工程资料员劳动合同3篇
- 第二单元第2课时 100以内数的大小教学课件-一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青岛版·2024秋)
-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教学课件-【知识精研】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时尚北京》杂志2024年第9期
- 慢性心力衰竭药物治疗与非药物治疗的进展课件
- 《数据图模板》课件
- 《记王忠肃公翱事》课件
- (高清版)DB37∕T 3006-2017 金针菇菌渣蔬菜(茄果类·番茄)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
- 《百变所以美丽》课件
- 环境空气颗粒物(PM10、PM2.5)自动监测手工比对核查技术规范
- Jane-Eyre简爱英文课件
- (小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钟表》课件
- 2022年营口市大学生专考专招考试真题及答案
- 医院信息科考核内容标准细则
- 12j912-2常用设备用房
- 《统计学》完整袁卫-贾俊平课件
- DTⅡ型固定式带式输送机设计选型手册
- GB/T 7701.2-2008煤质颗粒活性炭净化水用煤质颗粒活性炭
- GB/T 657-2011化学试剂四水合钼酸铵(钼酸铵)
- 抗日战争胜利题材话剧剧本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