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引铺与西北地区稻草_第1页
交引铺与西北地区稻草_第2页
交引铺与西北地区稻草_第3页
交引铺与西北地区稻草_第4页
交引铺与西北地区稻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交引铺与西北地区稻草

在中国古代商业史上,企业信用关系的繁荣始于宋代。各种有价证券的大批涌现和广泛流通,是前所未见的。在此基础上,以经营交引买卖为主要特征的交引铺应运而生。交引铺资本雄厚,能量很大,对宋代的经济生活甚至政府的经济政策发生不小的影响,是宋代商人资本的一个典型代表。我国和日本学者已提出这个问题并作过一些研究,但有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本文拟从交引铺的经营活动入手作进一步的探讨。一、交引铺《资源保障体系》宋代的交引铺是从金银铺、匹帛铺、质库等转化而来。它的出现与西北地区粮草入中的大规模展开直接相关。宋人谓:“后以西北用兵,又募商人入粟麦材木于边郡。……然入粟木者,亦有不知茶利,至京多以交引鬻于茶商,百千裁得二十余缗,谓之实钱。辇下坐贾遂专蓄交引以射利,谓之交引铺。”[1,3,4,13,20,27,34,49,57,64,70,76]文中的“西北用兵”系指雍熙三年宋军北伐而言。[2,5,14,21,35,50,58,65,71,77]可见交引铺的出现是在雍熙三年(986)前后。交引铺大都存在于交引汇聚的城市。北宋时主要分布在京师开封和西北地区的“冲要州府”;南宋时主要集中在京师临安和通州、明州等地。交引铺的经营活动不是单一的,既经营交引买卖,又经营货币交易,又从事作保活动,还经营匹帛等生意。其中前三项是它的主要业务。(一)交引价的收购价宋代的交引——交引铺买卖的对象,是茶引、盐钞、矾引等票据的统称,名目繁多。按其性质来说,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政府向入纳金银现钱或粮草者发行的可凭以领取茶盐香药等物的提货凭证类交引。由于政府的偿付品以茶盐为主,这类交引主要是指茶引、盐钞而言。后来政府规定,商人从事茶盐等专卖商品的贩卖也须持有这种交引,故它又具有贸易许可证的性质。这类交引从北宋初年直至宋亡都一直广泛存在,是交引铺买卖的主要对象。二是政府向入纳粮草者发行的可凭以领取金银现钱的期票类交引。这种交引,宋人多称作见钱交引、见钱钞、京钞等。它主要流行于北宋时期的河北路、河东路、陕西路、熙河路和京师开封等地区。三是政府向入纳粮草者发行的可按比例领取金银现钱和茶盐等物的交引。这种交引性质复杂,既取钱又取货,是期票与提货凭证的统一体,可称为混合性交引。北宋市籴粮草实行三说法、四说法、三分法时,发行的大多数是这种交引。上述三类交引尽管彼此有别,但它们都是有价证券,都代表一定的价值。由于政府所发行的这些交引并不立即支付,而是延期兑现,交引在兑现之前可以在市面上买卖、转让,因而交引铺能够放手倒卖。交引铺要倒卖交引,牟取暴利,贱买是关键。在收购交引时,交引价格越低,交引铺支付的成本就越小,赚钱的机会就越大。所以,交引铺总是千方百计地力图压低交引收购价。试看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北宋时期,除个别时间交引铺的收购价高于交引原价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程度不同地低于交引原价;交引收购价以五十、六十贯左右的时候居多,就是说交引原价被大幅度压低的时候居多;最严重的时候,交引原价被压低98%。贱买是手段,贵卖才是最终目的,贱买是为了贵卖。所谓贵卖,是相对于交引收购价而言,它有时低于交引原价,有时等于交引原价,个别地区如陕西有时高于交引原价。交引铺达到贵卖目的有三条不同的途径。第一,直接卖给政府。当提货凭证类交引和混合性交引发放过多,茶盐等物存储量不足,交引长期不能兑现时,交引价格就会下跌,影响边地粮草入中。宋政府为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就干脆拿出金银现钱收买这些交引。如景德三年,政府“依时价官收文引,每茶价及百千者,官收实钱五十千。”[1,3,4,13,20,27,34,49,57,64,70,76]以前,面值一百贯的交引,出卖时“才得二十余缗。”[1,3,4,13,20,27,34,49,57,64,70,76]这是交引铺收购价。而政府此时的收购价是五十贯,这样,交引铺每收蓄一张交引,就可以净赚三十贯钱。在收购价只有二、三贯时,交引铺的赚头就更大了。宋徽宗时,“自榷货务出见钱以寄外廊,而后给关子付诸路籴买,俟商贾来请。……王黼秉政,用日益窘,既无见钱,但虚出关子付外路。商贾己纳粮草,得关子赴京务请钱,率不能给。则以缓急新久(旧),次为七等。商贾莫能久候,因贱货之交引铺。”[2,5,14,21,35,50,58,65,71,77]入中粮草的商人得到这类交引后,因政府现钱短缺迟迟得不到钱,只好贱价卖给交引铺。交引铺等到政府有钱兑现时,就可以原价兑取现钱。这又是一种贵卖。交引铺贵卖的第二条途径是把贱价收蓄的交引转手倒卖给茶盐商。《长编》在谈到开封交引铺时说:到京师“算请”[6,15,22,28,36,51,59,66,72]的人,“若行商则铺贾为保任,诣京师榷货务给钱,又移文南州给茶。若非行商,则铺贾自售之,转鬻于茶贾。”[7,16,23,29,37,52,60,67,73]宋代茶盐商要想贩卖解盐、东南末盐和东南茶叶,一般都必须到政府入纳钱财换取茶引、盐钞。但更为简便的办法就是到交引铺购买茶引、盐钞。南宋宁宗时陈损之上奏说:“通州有循环、增剩两等文钞。……绍兴兵火后,旧钞之额不存。本州土豪钞铺收得,诡名旧钞,兑与新来客人,赴仓占压贤次,当日便可攙支盐袋。”[8,17,24,38,53,61,68,74]陈损之所说的钞铺,就是当地的交引铺,它们把收蓄的盐钞倒卖给了盐商。第三,到政府“算请”钱财,然后从事茶盐布帛等商品的贸易。北宋前期北方入中粮草的“土人”“得券则转鬻于茶商或京师坐贾号交引铺者,获利无几。茶商及交引铺,或以券取茶,或收蓄贸易以射厚利。”[9,18,25,30,39,54,62,69,75]这里的“以券取茶”,主要是指茶商而言,但决不能排除交引铺也去请领茶叶进行贸易的可能性。宋仁宗初年的一道奏章说:河北地区的粮草入中,“于实价上倍添虚钱,客人己获厚利,是致将(来)给得交钞赴京,被兴贩人贱买下,请却官中实钱、香药、象牙……”神宗元丰三年三司上言:“河北籴便粮草钞价,本以见钱法一等给还。后别立草料钱,以银、紬、绢及茶本钱折。……今勘会:紬、绢本非河北、京东商人所须。交引铺以贱价收之,坐获厚利。”交引铺以贱价收买的交引去官府请领专卖商品,贩卖后的盈利额一般都大大高于交引原价。(二)交引铺或金银花交引铺交引买卖是交引铺素常的主要业务,然而,它所从事的货币交易也是不可忽视的。宋代的交引铺往往与金银铺合二为一。据《都城纪胜》等书记载:南宋京师临安“自五间楼北至官巷南御街,两行多是上户金银盐钞引交易铺,仅百余家。”“自淳祐年有名相传者”,有“沈、张家金银交引铺”。可知,这里的交引铺与金银铺是两位一体的。由上述情况联系交引铺多营它业的特点,可以这样看,北宋的交引铺往往兼有金银铺的身份。“靖康之难”中,女真军队在开封搜刮金银。据宋人记载:“朝廷又命开封府及使臣等,于交引、质库、金银、匹帛诸铺家至户到摊认勾籍,一铺动以千万两计。”[1,3,4,13,20,27,34,49,57,64,70,76]当时人们都知道,交引铺和金银铺等一样拥有大批金银财富。我们说交引铺与金银铺往往合二为一,并不是说任何一家金银铺都是如此。金银铺的主要业务是从事金银买卖和货币兑换。交引铺(或金银交引铺)的货币交易活动有两种。一是金银买卖。首先是生金银的买卖。宋代的金银矿冶,从王安石变法曾实行“二八抽分制”,“召百姓采取,自备物料烹炼,十分为率,官收二分,其八分许坑户自便货卖。”[2,5,14,21,35,50,58,65,71,77]坑户私有金银的出售场所,一般是城市中专营此业的银铺。《都城纪胜》记载临安金银交引铺时,说它“前列金银器皿及见钱,谓之看垛钱。此钱备准榷货务算请盐钞引,并诸作分打钑鈩鞴,纷纭无数。”说明他们收买、储备的金银数量相当多。二是货币兑换和倒卖纸币。金银交引铺收买生金银一事就已经具备货币兑换性质。南宋时纸币普遍流行,又出现金银铺以银子兑换会子的现象。[6,15,22,28,36,51,59,66,72]关于交引铺倒卖纸币问题,宋宁宗嘉定三年八月的诏令中说:“亭(停)塌、钞引之家,低价买会,每贯用钱三四百文,及纳官却作一贯见钱直使。”[7,16,23,29,37,52,60,67,73]由此可见,交引铺(即“钞引之家”)倒卖纸币的活动牟利颇厚。倒卖纸币不过是倒卖交引故伎的重演罢了。(三)交引铺算请作保制宋政府曾经规定,交引铺要为商人向榷货务作保任。这项制度实际分为两种。一是由入中粮草得到交引或买得交引的商人到京师榷务“算请”时,必须先有交引铺为之作保,然后才能领钱取货。这种作保制可称为算请作保制。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诏:“交引铺户,榷货务给与印历,逐名抄上客钞,纽算交引请钱。以三五名为一保,具物产抵当。每铺户据名具申三司。开封府取青门铺晓示客人,许令下钞贴算。牙保人须得引客于王(主)名铺内下钞,不得邀滞。”[8,17,24,38,53,61,68,74]此即交引铺算请作保制的最详细记载。二是宋政府规定的交引铺为茶商长途贩运茶叶合并纳税一事做保,可称为纳税作保制。真宗大中祥符二年一月下诏:“许贩茶客于榷货务投状,具言有若干交引在某场,欲往请,合纳税钱,上薄拘辖,令三五人连状委保,又召交引铺充保,给公凭付客。支讫,本场径具数,人递关报本务。立限半年送纳税钱,限满不至,于元保人处理纳。候客赍到脚地公引,合算一路税数同,即勾簿毁公凭。”[9,18,25,30,39,54,62,69,75]显然,纳税作保制与算请作保制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制度。有的论著只是笼统地提后一种作保制,有失片面。另外,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五月下诏:“应入中交引请乳香者,元保铺户引客于监务处当面支给。”可见,开封的交引铺在北宋前期对被保人领取货物还承担一种牙侩的职能。上述交引铺的三种主要经营活动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关联。货币资本的储藏和交易,是其它各项活动的基础。交引买卖是它增殖资本的主要手段。交引铺之所以成为交引铺,就是因为它以经营交引买卖为主要业务。为商人做保,是交引铺贱买贵卖的重要条件之一。二、不同时期的财务管理特征交引铺在各个时期的经营活动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多端的。从其多变中,交引铺的经营活动可划分为以下四个时期:交引铺使用算请作保特权的影响“商客将沿边入中粮草交引赴京请钱,榷货务须得交引铺户为保识方许通下。”[1,3,4,13,20,27,34,49,57,64,70,76]这种算请作保制的开始时间与交引铺的出现时间是一致的,也在雍熙三年前后。到仁宗景祐三年三月,因李谘奏请而罢废此制。之所以废除,乃是由于:“北商持券至京师,旧必得交引铺为之保任,并得三司验符,然后给钱。以是京师坐贾率多邀求,三司吏稽留为奸。乃悉罢之,命商持券径趋榷货务,验实立偿之钱。”[2,5,14,21,35,50,58,65,71,77]交引铺算请作保制大致实行了五十年左右。在此期间,没有任何其他铺户为算请者作保的记载。所以,在这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交引铺独占了算请作保的权力。交引铺利用这一特权,基本上控制了京师开封的交引买卖市场,攫取了其他商人难以比拟的好处。首先,交引铺利用作保权基本上垄断了开封的买方市场。当时,开封的匹帛铺、停塌、茶商等也收买交引。然而,一则因为他们并非专营此业,招徕不多,所以交易额不大。二则因为他们没有算请作保特权,不能把各地算请者集拢到自己门下,也不能以此串通官吏,迫使算请者贱价卖引,所以对交引市场价格影响不大。影响较大的是政府收买交引。如天禧五年,宋朝政府将边地入中粮草所发交引“于京城市而毁之”[6,15,22,28,36,51,59,66,72]。政府置官买引,固然打破了交引铺对开封交引买方市场的完全垄断,但并未从根本上动摇交引铺的垄断地位。这是因为,这一阶段政府置官买引只是偶然为之,决非经常措施。宋真宗“虑夺民利,止令权宜行之,不得著为定式”[7,16,23,29,37,52,60,67,73]。宋仁宗和盐铁副使王融认为这是“与民竞利”,有伤国体。[8,17,24,38,53,61,68,74]所以,五十年中政府在开封收买交引总共才有五次,[9,18,25,30,39,54,62,69,75]平均每十年收买一次。这样,政府对买方市场的影响就很微弱了。与政府和其他商人收买交引的情形迥然不同,交引铺是经常性的专门收买交引,“常以贱价居茶盐交引”,并且因为享有算请作保特权,“怀交引者凑之”,从而牢固地占据着交引买方市场的垄断地位。其次,交引铺利用算请作保特权对卖方市场发生巨大影响,从而基本控制了开封交引买卖市场。交引铺对卖方市场施加影响,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其一,利用算请作保特权“邀滞”算请者,使他们迟迟取不到钱财,迫使其中的中小商人和“土人”把交引贱价卖掉。“邀滞客旅”[1,3,4,13,20,27,34,49,57,64,70,76]的卑劣行径经常被揭露出来。其二,利用对交引买方市场的垄断地位,压抑卖方市场的出卖价格。宋真宗时三司言:“陕西入中粮斛交抄(钞)并多,富民折其价值,既贱市之,又复稽留,有害客旅。”[2,5,14,21,35,50,58,65,71,77]仁宗时“券至京师反为畜贾所抑”[6,15,22,28,36,51,59,66,72]的情况也相当严重。交引铺要贱买贵卖,单纯从交引市场方面看,只有在引价起伏波动、忽高忽低的情况下,才能达到这一目的。这一阶段,引价低落的主要动因来自交引铺借用算请作保特权控制开封交引市场,强行压抑交引价格。但从整个宋代来看,则主要因为政府方面滥发交引。此弊虽在下一阶段最为严重,但这一时期也曾比较强烈地表现出来。“澶渊之盟”之前,北方边地一直吃紧,军需浩翰。官府唯恐贻误军需,就竭力鼓励入中粮草,“不吝南货”。[7,16,23,29,37,52,60,67,73]交引发放过多,茶叶产储量根本不足以偿付,“买茶所入不充其给,交引停积。故商旅所得茶,指期以数年之外。京师交引愈贱,至有才得所入刍粟之实价者”[8,17,24,38,53,61,68,74]。“券之滞积,虽二三年茶不足以偿”[9,18,25,30,39,54,62,69,75]。引价跌落,交引铺趁机大量贱买,然后“或以券取茶,或收蓄贸易以射厚利”,在政府“以官钱收买客引以救时价”之际抛卖出去。纵观交引铺经营史,这半个世纪的时间是其黄金时代。它利用算请作保权控制开封的交引市场,贱买贵卖,牟取暴利。政府滥发交引所造成的引价低落,动荡不稳,也给交引铺创造了贱买贵卖的有利条件。这种局面,不仅损害粮草入中者的利益,而且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军需供应。它与政府的矛盾在真宗朝就已初露端倪,到仁宗初年日趋尖锐,终于导致景祐三年算请作保制的废除。解盐钞的应有之利交引铺在这一时期的主要活动有二:一是为商人合并纳税作保。这种作保制没有伴随景祐三年算请作保制的废止而废止,估计是一直延续下来了。二是交引的贱买贵卖。下面谈后一种活动。如果说,上一阶段引价低落、交引铺能够贱买贵卖的原因主要在于交引铺控制了开封的交引市场,那么,这一时期则主要是由政府自己所导致。政府滥发交引、引价不稳现象以前就已存在,至此有增无减,愈演愈烈。“宝元、康定中,夏戎阻命,西师在野,既聚军马,即须入中粮草。在京支还交抄,银钱物帛,一岁约支一千万以上。三司无以计置,即须内帑供给。寻即支尽。”可以说,前方吃紧,军需急增之际,就是交引剧增、政府滥发之时。庆历八年,河北实行三说法和四说法,召人入中粮草,“由是便籴州军积滞文钞至多,商贾不行”。皇祐二年,三司上奏中说:因茶盐香药象牙“散于民间者既多,所在积而不售,故券直亦从而贱”[1,3,4,13,20,27,34,49,57,64,70,76]。针对这一弊端,政府改行现钱法。但是,“虽改见钱法,而京师积钱少,恐不足以支入中之费。……久之,入中者浸多,京师帑藏益乏。商人持券以俟,动弥岁月”[2,5,14,21,35,50,58,65,71,77]。“逮至熙宁,边事稍勤,用抄(钞)日增”[6,15,22,28,36,51,59,66,72]。西北地区战争迭启,势必经常造成“出钞过多”[7,16,23,29,37,52,60,67,73]的现象。为纠正出钞过多之弊,政府具体规定了出钞总额,用以杜绝滥发交引之弊。但所出解盐钞总额与解盐产量却不相等。尽管“钞有定数,(但)起熙宁十年冬尽元丰二年,通印给一百七十七万余席”,而解盐产量只有一百一十七万五千余席,解盐钞超发量高达五十九万余席,“其势不得不贱”[8,17,24,38,53,61,68,74]。这一时期,盐钞价格有降也有升。如元祐元年二月,“陕西盐钞价贵”[9,18,25,30,39,54,62,69,75]。然而,“在京解盐钞顿减常价”。元符元年,解盐被大水冲毁后,钞价处于长期低落状态。崇宁二年臣僚上言:“解盐未坏以前,官给解盐钞,募客人入纳粮草,还以盐钞。今解池未复,其钞尚循旧法,给解盐文钞。客人赉赴京,解池既无解盐支还,并河北文钞卖与在京交引铺户”。政府滥发交引之弊如此严重,引价不稳也就势所必至了。这样就为交引铺贱买贵卖交引提供了良机。庆历年间因茶盐香药的需求已经饱和,难以出售,引起引价暴跌,“富室贱价收蓄,转取厚利。”后来政府改以钱帛支付交引,但因钱帛有限,仍不济事。商人持券成年累月地等在京师,许多人不堪忍受,“至损其直以售于蓄贾之家”。熙宁八年三司使章惇说:“自许商人入中粮草,增饶给钞支盐。商人得钞千钱,才售四五百。县官暗失钱数,铺户获利不赀”。解池被水后,商人凭解盐钞取不到解盐,只得出卖。交引铺“乘时邀利,贱价收买”。交引铺贱价收蓄的交引,一方面可以在政府置官买引之际高价抛售。神宗时中书省就曾说:“今永兴军买钞场若一概收买,乃是费用实钱买民贱价蓄买之钞”。另一方面,可以趁交引市场价格上涨之机抛售交引。元丰二年李稷上言:“民间盐钞价踊贵,而折博务无见钞(钱)可以平之,致豪商居钞以取利”。再一个办法就是等待政府有偿付能力时兑现交引,仍可赚取厚利。如崇宁二年,政府设置买钞所来解决元符元年以来解盐钞的长期积压问题,“应客人赍到钞,并以末盐钞,并东北一分盐钞及度牒、官告、杂物等支换”。蔡京初拜相时,也曾用“打套折钞法”来解决以前积压的大批交引。面对交引铺极为活跃的贱买贵卖,宋朝政府改变了以往那种不干预态度,设置专官买卖交引,以官方市场调节民间引价。嘉祐三年,范祥针对“商人持券若盐鬻京师,皆亏失本钱。请置官京师,蓄钱二十万以待商人至者。券若盐估贱,则官为售之。券纸六千,盐席十千,毋辄增损。所以平其重市估,使不得为轻重。诏以都盐院监官兼领之”[1,3,4,13,20,27,34,49,57,64,70,76]。具体作法是:“大约每钞极贱至五贯,即官给钱五贯五十文买之。极贵则减五十文货之。低昂之权常在官矣。”[2,5,14,21,35,50,58,65,71,77]但为时不长,即遭破坏。神、哲二朝曾断断续续地继承过这些作法。然而,由于政府资金短缺和政治腐败,上述措施并未收到应有的成效,在这场争夺中占绝对优势的仍然是京师交引铺和地方上的交引商。崇宁元年,“蔡京初拜相。有巨商六七辈,负官钞至庭下,投牒索价,且曰‘此章相公开边时,此曾相公罢边时,所用合三百七十万缗不能偿者。’京奏之。上戚然曰:‘辱国,且奈何?’”[6,15,22,28,36,51,59,66,72]这六七个巨商,系指交引铺户而言。当时,整个开封的商税、“店宅务”、“抵当所”一年的总收入才有一百余万贯,[7,16,23,29,37,52,60,67,73]而这六七户交引铺收蓄交引的价值总额竟高达三百七十万贯。在剥削阶级内部瓜分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的角逐中,交引铺鲸吞之多简直到了惊人的程度。(三)交引铺持续变更之期—自崇宁二年(1103年)至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末期蔡京集团茶盐法屡变与交引铺的贱买贵卖,暨交引铺货币交易活动的展开。这一时期,交引铺的活动仍然相当活跃,并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第一个活动的特点是投靠蔡京集团。从景祐三年之后,交引铺与政府的关系一直处于矛盾、斗争状态。到北宋末期,二者又重新勾结,再度携手合作。蔡京执政时,“有魏伯刍者,本三省大胥也。蔡京委信之,专主榷货务。政和六年,盐课通及四千万。……伯刍非有心计,但与交引户关通,凡商旅算请,率克留十分之四以充入纳之数,务入纳数多以昧人主而张虚最。”[8,17,24,38,53,61,68,74]魏伯刍为蔡京歌功颂德说:“新法于今才二年,而所收已及四千万贯。虽传记所载贯朽钱流者,实未足为今日道也。”[9,18,25,30,39,54,62,69,75]政府盐利剧增,与交引铺的卖身投靠、克扣盐商分不开。另有记载说:“提举榷货务魏伯刍乃以四六为约,若请万缗则留四千缗入纳乃得之。故日有四五万缗所入。若真入纳则无几。”既然交引铺与榷货务相互勾结,压榨盐商,它就会从中得到好处。虽然如此,二者并非无芥蒂。蔡京当权之初,曾经“定民间买钞之价以抑豪强”。这对贱买贵卖造成限制。第二,交引铺利用茶盐法频繁变更之机大搞贱买贵卖。“崇宁初,宰相蔡京……饬为新法。茶盐钞俾商人先输钱请钞,赴产盐郡授盐。……常使见行之法售给才通,辄复变易,欺商贾以夺民利。名对带法:客负钞请盐,扼不即畀,必对元数再买新钞,方许带给旧钞之半。季年又变对带为循环。循环者,已买钞,未授盐,复更钞。更钞盐未给,复贴纳钱,然后给盐。凡三输钱始获一直之货。民无资更钞,巳纳钱悉乾没,数十万券一昔为败楮无所用。”还有记载说:“自崇宁来,钞法屡更,人不敢信。京师无见钱之积,而给钞数倍于昔年。钞至京师,无钱可给,遂至钞直十不得一。”[1,3,4,13,20,27,34,49,57,64,70,76]盐钞难以兑现,价格暴跌,正是交引铺大展身手的良机。那些无钱贴纳的商人若想不把本钱损失净光,只得降价出卖盐钞。从上述情况看,交引铺此期的贱买贵卖活动决不亚于前两个时期。第三个特点是交引铺货币交易活动的展开。此类活动早已开始,到这一时期,才日趋繁荣和扩大。首要的活动是金银与现钱的兑换业务。这与政府钱法屡变有关。蔡絛《国史补》记载说:“大观三年,鲁公既罢,朝议改为当三。当三则折阅倍焉,虽县官亦不能铸矣,而大钱遂废。初议改当三也,宰执争辇钱而市黄金。在都金银铺未之知,不两月命下,时传以为讪笑。”[2,5,14,21,35,50,58,65,71,77]这是以现钱到金银铺兑换黄金。还有一种情况是以银金到金银铺兑换现钱。当时,东南商人到北方贩盐,“许诸路客人召壮保出长引,从本州本县赍带到金银,前来都下,当官验号及元封斤重,给付客人,从便货卖见钱,入中盐钞。”[6,15,22,28,36,51,59,66,72]这些金银当然要到银铺或交引铺来出卖。北宋末年出现倒卖纸币现象与纸币的贬值和“更界”困难有关。大观元年,交子发行量“较天圣一界逾二十倍,而价愈损。及更界年,新交子一当旧者四,故更张之。……二年,而陕西、河东皆以旧钱引入成都换易,故四川有雍遏之弊。河、陕有道途之难,豪家因得以损直敛取。”[7,16,23,29,37,52,60,67,73]陕西、河东路的交引商也极可能操起倒卖纸币的交易。(四)交引铺之印的盛行与整个北宋时期相比,南宋时期交引铺的交引买卖活动尽管仍在继续进行,但不如北宋那么活跃,尤其是在嘉定三年之后日趋退缩。而在货币交易方面则有所扩大。南宋时期交引铺的货币交易活动,在金银买卖方面,主要是数量的扩大。临安金银交引铺门前陈列的金银器皿和见钱“纷纭无数”。仅临安一城的金银交引铺就有一百多家,数量极为可观。这是前所未见的。在货币兑换业务方面,金银与见钱的兑换依然如故,看不出有何重大发展,有明显突破的地方是出现纸币兑换业务。淳熙三年,提领榷货务都茶场言:“近来入纳稀少。询访得:有客人赍到银两,谓见入纳官司,许令在外变换会子,是致将银变卖与金银铺户。”[8,17,24,38,53,61,68,74]金银铺从事纸币兑换业务,是隋唐五代以来出现的新现象。关于倒卖纸币,宋孝宗乾道三年臣僚上言:“今来诸路纲运依近降旨挥,并要十分见钱。故州县不许民户输纳会子,致流转不行。商贾低价收买,辐凑行在,所以六务支取拥并、喧闹。”[9,18,25,30,39,54,62,69,75]可见商人倒卖纸币活动之猖獗和对政府压力之大。在这些倒卖纸币、冲击政府币制的豪商巨贾中,交引铺是一股重要势力。前引宁宗嘉定三年八月的诏令足以证明这一点。交引铺的交引买卖活动在南宋前期还是比较活跃的。首先是靖康之难中积压下的大量旧钞引之买卖。建炎四年宋朝下诏:“辄将客人遗弃下钞引,诈妄官司支盐,虽未得,徒二年。”可知因为战争动乱,以前所发交引散失情况之严重。有些商人(包括交引铺)就贱价蓄买,然后寻找机会高价出卖。通州“钞铺”在绍兴年间的战乱中收蓄旧盐钞之多,直到宁宗庆元初年尚未卖光,长期成为他们的生财之源。其次,由于战乱不断,道路阻绝,茶盐产地尤其是两淮产区屡遭兵燹,原发交引无法兑现,严重积滞。据记载:“淮盐道路不通,商人皆自京师持钞引至两浙请盐,故温、台积下引钞至多,有至二三年者。”[1,3,4,13,20,27,34,49,57,64,70,76]南宋把盐钞分为新旧两种,按比例搭配发放,按新旧次序支盐。这种作法显然与旧盐钞大批积压有关。南宋后期黄震说:“矧自年来,客商辐辏,钞常行有余,盐常不足,忍使钞客淹滞,无盐支付。”[2,5,14,21,35,50,58,65,71,77]可知交引大批积压问题一直都很严重。这种局面为交引铺户等倒卖交引提供了必要条件。嘉定三年诏令还曾指出:“停塌、钞引之家”“又增长旧钞价值,袋卖官会百贯以上”[6,15,22,28,36,51,59,66,72]。但是从嘉定三年之后,交引铺的交引买卖活动日见其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南宋后期,特别是与蒙古军交战后,通货膨胀日趋严重,纸币严重贬值,贱若粪土;象金银铜钱这些良币被大批储藏起来,退出流通。这样就导致茶盐贸易难以进行,交引的买卖也必然随之日趋沉寂。第二,南宋政府对交引铺的抑卖、打击越来越厉害。绍兴三年十月,殿中侍御史常同弹劾提举榷货务都茶场张纯时揭露:“纯阴狡恣横,肆为不法。……每客人入纳稀少,则强抑交引铺先次纳钱,给空名文钞,俟入纳拥并日,旋填姓名。”[7,16,23,29,37,52,60,67,73]南宋后期这种情况越发严重。咸淳四年,陈宜中上奏说:“盐司无以为策,遍追钞户,多致抑卖。……钞户陨身荡产不足填。诸吏剥床及肤,肆行抑配。”[8,17,24,38,53,61,68,74]这些情况,使交引铺从事贱买贵卖活动很难进行下去。三、交引铺保证了交引者以现钱为目的的收购活动,有利于维护入中贸易顺利进行首先分析一下它的主要业务活动即交引买卖活动在经济上的影响。这项活动的积极影响是:其一、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商人资金周转不灵问题。在入中贸易过程中,经常因为政府发行交引过多,现钱和茶盐等物品严重短缺,造成交引不能兑现、大批积压。北宋真宗以来至徽宗都曾程度不同地出现这一弊病。真宗朝不能兑现的交引积压了两三年之久。解盐被水后,解盐钞积压了四五年之久才设法解决。南宋时期,交引积压问题也相当严重。尤其在高宗朝和以后的战争年代,两淮盐产量无法保证,更加剧了交引积压之弊。交引大批积滞,难以兑现,对于发行者宋朝政府来说会造成失信商人、败坏入中法和茶盐法的恶果,对于那些个人出资购买或换取交引的商人来说,会陷入资金长期周转不灵的困境。“商人持券以俟,动弥岁月,则至损其直以售于蓄贾之家。”[9,18,25,30,39,54,62,69,75]所以,交引铺在这种情况下大量收买交引,显然有利于这一弊端的减少。其二,有利于弥补政府入中法现钱不足的缺陷。这种缺陷是指下述两种情况而言。一是指政府以金银现钱偿付所发行的期票类交引时,时常存在现钱不足、难以兑现问题。仁宗时,边地入中贸易几度实行“现钱法”,都因缺少现钱而难以长久维持。入中者持此类交引到京师领钱,长期等待而不可得,只得降价出售。徽宗时,京师无钱,商人持关子赴京请钱,“率不能给”,“商贾莫能久候,因贱货之交引铺”。二是指在边地入中贸易中,政府往往用现钱、茶引、盐钞等搭配支付。然而入中者当中的不少人只想要现钱,不要别的东西。这样,交引铺以现钱收买茶引盐钞就有利于弥补这一不足。这些茶引盐钞如果无人收买,对入中者和政府来说,更为糟糕。真宗时就有臣僚指出:“近为在京商旅将陕西入中过沿江茶盐交引至京,少人收买。虑亏损商人,有误边备。”[1,3,4,13,20,27,34,49,57,64,70,76]其三,交引铺的收买交引活动,使政府发行的一部分提货凭证和混合性交引转变为期票类交引。不过,这种转变在政府方面是无效的。交引铺交引买卖活动尽管有其积极作用,但也有很大的消极作用。产生消极作用的关键,在于贱价收买。最明显的是,贱价收买交引严重挫伤了民间粮草入中者的积极性。前面已经指出,交引铺收买交引时大幅度压价的时候居多。当交引价格被压得过低,卖引所得低于入中者的成本时,他们就不来入中粮草,对政府边防军需供应也为害不浅。真宗朝交引原价被压低八成的时候,出现了“入中者以利薄不趋、边备日蹙”[2,5,14,21,35,50,58,65,71,77]的局面。皇祐三年交引价格被压低得最厉害的时候,“券至京师,为南商所抑。茶每直十万,止售钱三千。久之,券比售钱三千者,才得二千。”结果,“北商无利,入中者寡,公私大弊”[6,15,22,28,36,51,59,66,72]。神宗熙宁十年,“盐钞每席旧直六千,至是才二千有余,商人不入粟,边储失备”[7,16,23,29,37,52,60,67,73];显而易见,交引铺的压价贱买,不管对入中者还是对政府,其影响都是十分恶劣的。另外我们还看到,交引铺贱价蓄买交引,对政府置官买引以稳定引价的措施冲击很大,破坏着政府与入中者之间的信用关系。政府交引发行过量,难以兑现,当然会破坏与入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