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河南省新乡辉县联考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河南省新乡辉县联考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河南省新乡辉县联考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河南省新乡辉县联考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河南省新乡辉县联考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河南省新乡辉县联考物理八上期末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为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这样的潜望镜看到物体AB的像是​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等大的虚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实像2.一瓶矿泉水被小华喝了一半,则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B.“轻声细语”指的是降低声音的音调C.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D.敲锣时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4.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小孔成像 B.鸟巢倒影C.雨后彩虹 D.故宫日晷5.下列数据中比较符合实际的是()A.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103gB.用手托住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C.矿泉水瓶的体积约为10cm3D.南广高铁上动车平均运行速度约为200m/s6.位于中国科技馆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厅中展览了很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展品,让公众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宏观视角下感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如图给出的四展品中,用来计时的是()A. B. C. D.7.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适宜学习的环境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B.正常人的体温为39℃C.正常人安静状态下心跳一次时间约0.9sD.人正常步行速度约5m/s8.在实验室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是()A.卷尺 B.量筒 C.烧杯 D.天平二、多选题9.下表是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介质水(0℃)水(15℃)水(20℃)冰(0℃)软橡胶软木铁(棒)v/(m·s-1)1440147014803230455005200A.液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B.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物态有关C.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D.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10.下列四个单位中,属于电能单位的是()A.焦耳 B.瓦特 C.千瓦 D.千瓦时三、填空题11.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v表示像到凸透镜的距离,u表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_____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先变小再变大”、“先变大再变小”).12.如图所示,用注射器给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水就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这说明:气压增大,水的沸点_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生活中的_________就是利用这种原理来为人们服务的。13.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就是_____;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发生了____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这个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14.把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当水结成冰后密度_____,体积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5.如图,小熊在照镜子,它离镜子0.5m,小熊慢慢远离镜子时,它像的大小_____(填“变大”或“变小”“不变”)。16.市场上出售的“金龙鱼”牌调和油,瓶上标有“5L”字样,已知该瓶内调和油的密度为0.92×103kg/m3,则该瓶油的质量是_____kg。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在图中根据透镜的入射光线画出出射光线。(_____)18.在如图中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19.(10分)小明的爸爸是一位陨石收藏爱好者。他淘到一小块“陨石”,但它的真实性和陨石的种类难以确认。学过密度知识后,小明就想通过测量这块“陨石”的密度帮助爸爸鉴别其真伪:(1)所用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2)请你帮小明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好之后,将“陨石”放在左盘中,用____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如图甲所示,他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__,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和游码对应刻度如图乙所示,则“陨石”的质量为______g;②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为_____(如图丙);③用细绳拴好“陨石”块,慢慢放入水中,直到________,记下陨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如图丁;④算出“陨石”的密度ρ=______kg/m3;(3)接下来,小明立即整理实验器材。你认为小明的做法_________(选填“合理”或“不合理”),你作出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4)实验后,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发现“陨石”有吸水性,经思考,他知道上述实验过程会直接导致在密度测量时,__________(选填“体积”或“质量”)的测量容易产生偏差,从而导致密度的测量值会偏______,请你帮助小明想出一种减小由于吸水带来误差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五、计算题20.(6分)用电子秤、水和一个带盖的杯子,可测量火锅用香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香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下表。请计算香油的密度为多少kg/m3。(写出过程)空杯的质量/g水和杯的总质量/g油和杯的总质量/g10030028621.(6分)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12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5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4kg,求:(1)桶的容积是多少m3?(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kg/m3?(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B【分析】首先要弄清潜望镜的原理,是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反射的光,照射到潜望镜上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下面这块平面镜上,再反射到人的眼里,人就能从低处看见地上面的、远处的景物.总之是平面镜成像.【题目详解】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物体不管距离平面镜多远,所成虚像都是等大、正立的。故选B.2、C【题目详解】密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不随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改变,所以矿泉水被喝掉一半后,剩下部分水的密度将不变,故应选C.3、D【题目详解】A.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传播介质和温度有关,故A错误;B.轻声细语是指降低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C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有关;则锣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故C错误,D正确。故选D。4、B【题目详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B.鸟巢在水中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现象,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项符合题意;C.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现象,故C项不符合题意;D.日晷指针在阳光下的影子,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项不符合题意.5、B【题目详解】A.某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即5.0×104g,故A错误;B.一斤(500g)鸡蛋可称8~10个,那么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0.05kg其重力为G=mg=0.05kg×10N/kg=0.5N用手托住两个鸡蛋的力约为1N.故B正确;C.矿泉水瓶的体积约为500mL=500cm3故C错误;D.南广高铁上动车平均运行速度约为200km/h,故D错误;故选B。6、B【解题分析】古诗计时工具有许多,常见的有:“日晷”、“漏”、“焚香”.水转纺车、地动仪、水转石磨都不是来计时的.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7、C【解题分析】A.声音的强弱等级用分贝来表示。0dB是人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30-40dB是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70dB会干扰生活、影响工作;长期生活在90dB以上的噪声环境中,听力会受到严重的影响;超过150dB的噪声环境,会使双耳完全失去听力。故A项不符合题意;B.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故B项不符合题意;C.人在1min心脏的跳动的次数70次左右,所以人常人心跳一次时间约1s左右,故C项符合题意;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D项不符合题意。8、D【题目详解】A.卷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故A不符合题意;B.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C.烧杯在实验室是用来盛放液体的,故C不符合题意;D.在实验室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是天平,故D符合题意。故选D。二、多选题9、ABC【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对比分析表格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可以得出相关的结论;【题目详解】对比0℃、15℃、20℃下水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可知,液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温度有关,但温度对声速的影响因素相对较小,故A选项符合题意;对比0℃水和冰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可知,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物态有关,故B选项符合题意;对比软橡胶、软木、铁棒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可知,固态介质中声速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故C选项符合题意;表格中并没有声音在真空中的相关数据,无法得出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的结论,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BC正确;【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相关知识,要求能够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对比表格中的有关数据得出相应的结论;10、AD【题目详解】电能的单位有:焦耳(J)、千瓦时(kW·h)、度;电功率的单位有:瓦特(W)、千瓦(kW),故AD符合题意,BC不符合题意。故选AD。三、填空题11、0.05变小【分析】(1)根据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应用进行判断: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2)当物距大于焦距时,凸透镜成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变小;凸透镜成需像时,物距增大,像变大.【题目详解】由图象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u=v=10cm时,物像的大小相等,物距和像距都为二倍焦距,可得:f=5cm=0.05m;用该凸透镜作放大镜使用时,u<f,即被观察的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在0.05m以内;把物体从距凸透镜5cm处移动到距凸透镜2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增大,且大于焦距,则像距减小,像变小.12、不能升高高压锅【题目详解】[1][2]当用注射器给正在沸腾的水打气加压时,瓶内的水不再沸腾;说明瓶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3]高压锅就是利用增大气压,提高水的沸点,从而缩短加热的时间的。13、液化升华吸热【题目详解】夏天,从冰箱中取出饮料瓶,可观察到瓶子表面有小水珠,擦干后很快又形成,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这个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液化;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是﹣25℃,降水量很小,但这里的空气却很湿润,这是由于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了升华现象,升华过程需要吸热。14、变小变大【题目详解】[1][2]水结冰只是状态发生改变,质量不变;水结冰体积增大,密度变小。15、不变【题目详解】由于像与物是等大的,不管小熊慢慢远离镜子还是靠近镜子时,像的大小将不变。16、4.6【题目详解】油的体积为,由得油的质量。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题目详解】由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延长线过另一侧焦点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据此画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折射光路如下图所示:18、【题目详解】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对应点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如图所示.19、镊子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6250mL或50cm3陨石完全浸没在水中6.2×103不合理实验次数太少,误差大体积大见解析【题目详解】(1)[1]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是密度的公式ρ=。(2)①[2][3]为防止腐蚀砝码,应该用镊子在右盘中增减砝码;当加入最小砝码时,指针如图甲,说明砝码的质量偏大,此时应取下最小砝码,向右移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4]由图乙可知,砝码的总质量为50+10g=60g游码在称量标尺上对应的示数为2g,则“陨石”的质量为m=60g+2g=62g②[5]由图丙可知,量筒中水的体积V水=50mL=50cm3③[6]用细绳拴好“陨石”块,慢慢放入水中,直到陨石浸没在水中,记下陨石块和水的总体积。④[7]由图丁可知,“陨石”放入量筒中后的总体积V总=60ml=60cm3则陨石的体积为V=V总-V水=60cm3-50cm3=10cm3“陨石”的密度ρ==6.2g/cm3=6.2×103kg/m3(3)[8][9]接下来,小明立即整理实验器材,则小明的做法不合理,判断的理由是:实验次数少,误差大;为减小误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