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3-2024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重点中学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下列关于合理利用化学对人类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穿着更舒适 B.粮食更紧缺 C.居住更温馨 D.出行更便捷2.下列现象与空气中含有的物质无关的是(

)A.晾晒的衣服慢慢变干 B.汽油在空气中可以燃烧

C.水果在空气中保存不当腐烂 D.松脆的饼干暴露在空气中变软3.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含量最多且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成分是(

)A.氮气 B.氧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4.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棉花纺线 B.用沙土修筑城墙 C.在甲骨上刻字 D.粮食酿酒5.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制作电光源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D.氧气用作燃料6.下列实验现象中,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有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

B.把木条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复燃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白烟生成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火星四射,有黑色熔融物溅落瓶底7.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氢气+氧气→点燃水 B.碳酸钙→高温

氧化钙+二氧化碳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D.氢氧化钾+盐酸→氯化钾8.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

)A.烧杯 B.试管 C.量筒 D.燃烧匙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B.称量7.2g氯化钠

C.闻气味 D.振荡试管10.利用如图装置验证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 B.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40mL刻度线处11.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观察颜色鉴别铁丝和铜丝 B.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5%过氧化氢溶液

C.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D.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12.如图是一种简易便携式制氧器,结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有关知识,请你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制氧器中的反应仓相当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B.该装置不能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

C.排出的氧气可用于给病人输氧,这利用了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

D.加湿过滤仓能使氧气湿润,说明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0分)13.下列是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A食盐;B镁粉;C.碳酸氢铵;D.氮气。选择相应的编号填空。

①______用作生活中调味品。

②______用作化学肥料。

③______制作烟花和照明弹。

④______可用作食品保护气。14.正确的使用化学仪器和进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重要前提。

(1)请按照下列要求填空。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②常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③用于少量药品反应的容器是______。

(2)以下有关胶头滴管使用的操作错误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

b.使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液体时,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

c.使用完与滴瓶配套的滴管后,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干净后再插入原滴瓶中

d.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的试剂

(3)实验室现有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45mL的蒸馏水,应选取______mL的量筒,量液接近所量体积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______。某学生从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水后,量筒放平稳,而且面对刻度线,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______40mL(填“<”、“>”或“=”)。15.请将下列物质分类:①洁净的空气②高锰酸钾③澄清的海水④干冰⑤液态氧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______;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填序号)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7.0分)1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打开K1,观察到蜡烛______;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关闭K1、打开K2,观察到蜡烛缓慢的熄灭。蜡烛熄灭的原因是______。1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常见气体的制备实验。

(1)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

(2)加热高锰酸钾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装置还需要改进的是______。收集装置可选择E的原因是______。

(3)使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为防止漏气,长颈漏斗的下端应______;为了控制添加液体的速率,可以将长颈漏斗换成______(填写一种仪器即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若使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______放在______(填“a”或“b”)管口。

(4)氨气是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下同),收集装置为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8.氧气在冶炼工艺、化学工业、国防工业、医疗保健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工业制氧气:

Ⅰ.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工业上获得大量氧气的方法是利用氮气与氧气的______不同,控制温度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

Ⅱ.膜分离技术制氧: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具有富集氧气功能的薄膜,可得到含氧量较高的富氧空气(含90%以上氧气)。原理简略如右图所示。因此,膜分离技术原理与分离液态空气法一样,均属于______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2)实验室制氧气:

同学们在实验室里清理药品时,发现一瓶盛有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制取氧气的残留固体,大家对残留固体的成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进行了猜想并验证。

【知识回顾】

Ⅰ.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______在反应前后均不变。

Ⅱ.KClO3加热分解会产生氧气,KCl、MnO2单独或混合加热时均不会产生氧气;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KClO3→MnO2△O2+KCl。

【提出问题】该反应后,残留固体物质的组成情况是什么?

【化学老师提示】分析反应物质组成成分时,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剩余。

【猜想与假设】甲猜想:KCl、MnO2

乙猜想:KClO3、MnO2丙猜想:

答案和解析1.【答案】B

【解析】解:A、合理利用化学使穿着更舒适,故A说法正确;

B、合理利用化学,利用农药和化肥使农业增产丰收,解决粮食危机,故B说法错误;

C、合理利用化学,改善居住环境,使居住更温馨,故C说法正确;

D、合理利用化学,增加和改进出行设施,使出行更便捷,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根据化学的用途进行判断即可。

本题考查化学在实际中应用,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积累。2.【答案】A

【解析】解:A、晾晒的衣服慢慢变干是水分子不断运动的结果,与空气中含有的物质无关;

B、汽油在空气中可以燃烧,是因为空气中有氧气,与空气中含有的物质有关;

C、水果在空气中保存不当腐烂,是由缓慢氧化引起的,而缓慢氧化是水果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的反应,与空气中含有的物质有关;

D、松脆的饼干暴露在空气中变软,是由于饼干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导致的,与空气中含有的物质有关。

故选:A。

A、根据分子的性质分析;

B、根据燃烧的概念分析;

C、根据缓慢氧化分析;

D、根据酥脆饼干置于空气中变软是因为酥脆的饼干能够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哪个变化与空气中含有的物质无关,那么做这个题首先得知道空气的成分有哪些,而且还要知道一些物质在空气中发生变化是受空气中哪些成分的影响,然后才能正确判断出结果。3.【答案】A

【解析】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则空气含量最多且可用于食品防腐的成分是氮气。

故选:A。

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气体的用途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解题。4.【答案】D

【解析】解:A、纺纱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用沙土修筑城墙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在甲骨上刻文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粮食酿酒过程中,生成酒精等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5.【答案】D

【解析】解:A、稀有气体用于制作电光源,正确;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C、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正确;

D、氧气用作助燃剂,不能作燃料,错误;

故选: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答案】C

【解析】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尽管氧气能支持燃烧,但把不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条不会复燃,故选项说法错误。

C、红磷在氧气中剧烈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白烟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D、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剧烈燃烧、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7.【答案】B

【解析】解:A、氢气+氧气→点燃水,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B、碳酸钙→高温

氧化钙+二氧化碳,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钾+盐酸→氯化钾+水,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不符合“一变多”的特征,不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B。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一变多”8.【答案】C

【解析】A、烧杯垫石棉网能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B、试管能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C、量筒不能加热,故符合题意。

D、燃烧匙能加热,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9.【答案】C

【解析】解:A、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手握试管夹的长柄,用外焰加热,故A错;

B、天平的使用方法:左物右码,且药品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故B错;

C、闻气体气味的方法:用手扇着闻,故C正确;

D、试管的振荡方法:左右摆动试管,不是上下移动试管,故D错。

故选:C。

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B、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闻气体气味的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试管的振荡方法进行分析。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基本操作。10.【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造成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

B、白磷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白磷的作用是消耗试管中的氧气,故选项说法正确。

C、白磷熄灭、试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以防止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造成结果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D、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130mL空气中氧气的体积为130mL×15=26mL,最终量筒中液面约降至50mL−26mL=24mL刻度线处,故选项说法错误。11.【答案】C

【解析】解:A、分别取样品,观察颜色,紫红色的是铜丝,银白色的是铁丝,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分别取样品,加入二氧化锰后,有气泡产生的是过氧化氢溶液,无现象的是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氮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都不活泼,都不能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在两种气体中都会熄灭,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白酒有特殊的香味,而白醋有醋味,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差异以及物质间反应的现象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12.【答案】B

【解析】解:A、氧气不易溶于水,加湿过滤仓利用氧气不易溶于水,来保持氧气湿润,故A正确:

B、氧气不易溶于水,可根据加湿过滤仓中气泡的多少判断氧气排出的快慢,故B错误;

C、排出的氧气可用于给病人输氧,这利用了氧气可以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故C正确;

D、加湿过滤仓能使氧气湿润,说明氧气具有不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故D正确。

故选:B。

根据简易便携式制氧器的反应原理以及装置的特点来分析。

本题考查了氧气的制取、氧气的性质等,难度不大。13.【答案】A

C

B

D

【解析】解:①食盐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故答案为:A;

②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是一种常用的化学肥料;故答案为:C;

③镁粉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可用于制作烟花和照明弹;故答案为:B;

④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可用作食品保护气;故答案为:D。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分析回答。

本题较为简单,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即可分析解答。14.【答案】烧杯

D

B

c

50

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解析】解:(1)①仪器A为烧杯;

②常用于收集气体的仪器是集气瓶;

③试管可用于少量药品反应的容器;

(2)a、吸液体后不能平放,倒放,防止污染胶帽,故使用正确;

b、使用滴管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液体时,滴管不能接触试管内壁,以防污染试剂,故使用正确;

c、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用的,不需要清洗,故使用错误;

d、严禁用未经清洗的滴管再吸取其他的试剂,以防污染试剂,故使用正确。

(3)实验室现有10mL、20mL、50mL、100mL的量筒,现要量取45mL的蒸馏水,应选取50mL的量筒,量液接近所量体积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某学生从装有50mL水的量筒中倒出部分水后,量筒放平稳,而且面对刻度线,仰视液面读数为10mL,实际剩余的液体大于10mL,则倒出的水的体积小于40mL。

故答案为:(1)①烧杯;

②D;

③B;

(2)c;

(3)50;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1)根据仪器用途和实验选用常用仪器,并依据仪器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根据胶头滴管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3)根据量筒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解答。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并明确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15.【答案】②④⑤

①③

【解析】解:①洁净的空气中含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②高锰酸钾是一种物质,组成和性质固定,属于纯净物,

③澄清的海水中含有水和很多无机盐类化合物,则海水属于混合物,

④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组成和性质固定,属于纯净物,

⑤液态氧是液态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则属于纯净物,

故答案为:②④⑤;①③.

从宏观上分析,纯净物是只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是至少两种物质组成;从微观上分析,纯净物只有一种分子,而混合物中至少两种分子.

不要从字面上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洁净和澄清不能说明该物质是纯净物,应从其组成和构成上来分析解答.16.【答案】(1)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2H2O22H【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氧气的制取、灭火的原理等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

(1)打开K1,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氧气能支持燃烧,观察到蜡烛燃烧的更旺,发出白光,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17.【答案】集气瓶

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在试管口加棉花团

氧气不易溶于水

伸入到液面以下

分液漏斗

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b

A

D或F【解析】解:(1)仪器①的名称为集气瓶;

(2)加热高锰酸钾使用A装置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装置还需要改进的是在试管口加棉花团,防止加热时固体粉末进入导管。收集装置可选择E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

(3)使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为防止漏气,长颈漏斗的下端应伸入液面以下;为了控制添加液体的速率,可以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或注射器);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若使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放在b管口,若木条熄灭,则集满;

(4)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固体和氢氧化钙固体的方法制取氨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适合用装置A作发生装置;氨气是密度小于空气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可用装置D或F收集。

故答案为:(1)集气瓶;

(2)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