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岳麓版3)_第1页
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岳麓版3)_第2页
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岳麓版3)_第3页
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岳麓版3)_第4页
高二历史创新演练:第三单元《 第13课 挑战教皇的权威 》(岳麓版3)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马克思说,启蒙思想家“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并且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其中“理性"的含义是 ()A.独立的思考与自主的精神B.君主的权力与党派的信仰C.国家的意志与精神的寄托D.权威的判断与历史的传统解析:启蒙运动的核心是“理性",即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答案:A2。马丁·路德主张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主张在当时的效果是 ()A.将人们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B.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C.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D.使君主和罗马教皇实现了权力上的平等解析:根据题中材料“每个基督教徒都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直接与上帝沟通"及所学知识可知,马丁·路德并不反对宗教信仰,而是反对教会利用宗教信仰来控制束缚人性等,故A、C错误;体现了在宗教信仰过程中人与人、人与教会的平等,打破教会对人的束缚,从神学的角度论证了人的自由和独立性,故B正确。答案:B3.(2012·宜武期中)英国哲学家指出: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一次心灵追求自由的运动。下列材料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B.“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C.“上帝的恩典并不是毫无分别地把得救的指望赐给所有的人"D.“教皇没有免除任何罪孽的意志和权力”解析:宗教改革时期强调“因信称义”,即只要内心信仰即可以得到上帝的拯救。故A项符合.答案:A4.“它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它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以上材料反映的思想是 ()A.因行称义 B.因信称义C.“人非工具” D.理性至上解析:材料体现了“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两种观点的对立和不同,从“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等信息看,可知材料反映的思想是“因信称义"。答案:B5。“财富是蒙上帝的恩赐的人获得成功的标志,选民要以奋斗的精神取得事业的成功,并且具有节制、忍耐、简朴、诚实、讲信用和谦逊等高尚的美德。”加尔文的这一主张 ()A.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B.是对天主教会财富观念的继承与发展C.体现了新教派的思想精髓D.成为新教徒普遍的生活、道德标准解析:加尔文提出“先定论”,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答案:A6.加尔文指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句话反映的观点出自 ()A.《九十五条论纲》 B.“先定论"说C.“因信称义”说 D.《基督教原理》解析:本题的有效信息是“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然后对照教材“先定论"的解释加以比较,从而不难选出正确答案.答案:B7.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和加尔文的“信仰得救”,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主要是 ()A.否定教皇地位 B.个人宗教信仰自由C.否定封建特权 D.宣扬《圣经》精神解析: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观点都是强调了上帝在人的心中,人的精神自主权在于自己,否定了教皇作为上帝代言人的身份和特权.也就是说,宗教改革中的人文精神是从神学的角度解放人的思想。答案:B8.斯大林在《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中写道: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德意志各阶层同罗马教皇矛盾极其尖锐B.宗教改革在德意志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C.路德的宗教改革得到人民群众广泛支持D.路德改革的宗教在德国取得彻底的胜利解析: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体现的是德国人民对路德的支持和对天主教会的痛恨。从材料中看不出“路德改革的宗教在德国取得彻底的胜利”。答案:D二、非选择题(18分)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他认为,灵魂得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材料2: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他认为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而且得救与否取决于上帝预先的安排,上帝事先早已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选民发财致富,万事顺利,死后进入天堂,弃民则相反.(1)据材料1、2,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基本主张的共同点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提出这一与天主教会不同的思想?(10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主张的不同之处。(8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回答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共同主张,材料1中马丁·路德提出“因信称义”说,材料2中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都主张信仰得救。他们提出不同的宗教思想,主要原因是动摇天主教会的神学统治和权威,建立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民主教会。第(2)问回答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与马丁·路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