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安全教育-成长中的小学生_第1页
中小学心理安全教育-成长中的小学生_第2页
中小学心理安全教育-成长中的小学生_第3页
中小学心理安全教育-成长中的小学生_第4页
中小学心理安全教育-成长中的小学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心理安全教育

河北经贸大学付海玲

1一、关注心理健康人人都很关心自己的健康,但人们对健康的理解却各有不同有人说,没有疾病、没有衰弱现象就算健康有人说,吃好睡好就是健康有人说,精力充沛就是健康……,……到底怎样才算是健康的人呢?2

这四名学生健康么?学生甲:身强体壮,喜欢欺负低年级同学,同学们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学生乙:身体很好,但不喜欢学习,一遇到考试就肚子疼,到医院检查没有任何生理症状;学生丙:身体健康,喜欢运动,但与同学的关系总处不好,感到很烦恼;学生丁:身体残疾,性格开朗,与同学们相处融洽。31健康一个发展和演变的概念传统定义:机体处于正常运作状态,没有疾病《辞海》解释:人体各器官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在它的宪章中所提到健康的概念: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4通俗地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持续的、积极的、自我满意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的知、情、意、行达到统一,能够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潜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5(1)健康心理与不健康心理之间难以分出明显界限6心理亚健康有哪些症状呢?1.经常感到不开心,对任何事情,包括之前喜爱的都缺乏兴趣;2.没有原因的情绪烦躁、紧张,不能集中注意力;3.不会表达自己,很难与其他人建立朋友关系;4.有意回避社交场合,做什么事都喜欢自己一个;5.敏感,经常与周围的人发生不快;6.多疑,总是感觉别人在谈论自己;7.经常因为一点点小事与他人发生争执;8.睡眠不好,经常入睡困难、早醒;9.工作效率下降,学习成绩不如从前;10.有轻生的想法,觉得活着没有意思。778自我测验——你的身心是否够健康?1.快食:吃饭不挑食、不偏食,津津有味;2.快眠:较快入睡,睡眠质量好,精神饱满;3.快便:快速通畅地排泄,感觉轻松自如;4.快语:说话流利,头脑清醒,思维敏捷;5.快行:行动自如协调,迈步轻松有力,动作流畅;6.良好的个性:性格柔和,适应环境,为人处世好;7.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相处自然融洽,朋友多。(2)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所谓相对是指,心理健康只有在与同一年龄的人心理发展水平的比较中,才能显现其价值。衡量一个中小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前提是小学生的认知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征等心理特点以及行为表现应与其年龄特征相符合,与其充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保持年龄阶段特征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9(3)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与一个人是否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不是一回事。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不能简单地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心理健康是较长一段时间内持续的状态,心理健康者并非毫无瑕疵。一个人偶尔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此人一定心理不健康。有的时候,只要他能适应社会生活,仍应视为心理健康。

10

对于整个中小学生群体来说,绝大多数学生处于正常的、健康的状态;对于小学生个体来说,其表现多数情况下也是正常的,仅少数状态是异常的。当我们发现学生的异常后,要全面了解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问题,因为多数情况下学生遇到的困扰是暂时的,也是学生发展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切记盲目地给学生贴标签。(泰迪的故事)11(4)心理健康是一个文化的、发展的概念

心理健康标准会因为社会文化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特定的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的要求,取决于这种社会文化对心理健康的各种特征的价值观。12请作出判断A:一位年轻的女人在她的脚踝上缠上粗橡皮筋,歇斯底里地尖叫着从一座桥上头朝下地跳下去。B:一个人又穿着雨衣又打着雨伞在路上匆忙地走着13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总趋势——走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研究的新趋势——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强调研究心理生活中的积极因素(主观幸福感、美德、创造性等),而不是将重心放在探讨消极因素(障碍、病理心理等问题)。积极心理学关注如何促进个人、群体和整个社会发展的完善,引导人们懂得如何实现自我、如何幸福生活、如何使社会和谐发展,其目标在于促使人们形成良好的品质、增进幸福感,从而造就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具有幸福感的优秀人才。14积极青少年发展观美国心理学家达蒙等人积极青少年发展观传统上,人们更多地将青少年看作是问题的,关注于青少年的学习困难和破环性行为等问题,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观点强调青少年自身蕴藏着发展的潜力而不是“可能的”缺陷,人们应该将青少年作为一种资源去培育,而不是作为问题去管理。人们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青少年的发展,关注青少年的优点、能力和潜力以及发展这些潜力的方法。这种观点标志着人们对青少年发展本质认识的一种根本性变化。15精彩故事《点》的故事16积极心理学的思想和积极青少年发展观提示我们: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积极的心理发展,积极创设条件,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而不是将重点放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上。17三、成长中的小学生——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小学生大约处于6-12岁。与幼儿相比,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和自主性明显增强。在整个小学阶段,个体的心理发展比较平稳。181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脑发育速度较快12岁时脑的重量和容量基本接近成人。研究表明:9-14岁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重要阶段,神经细胞的体积增大,细胞分化基本完成,许多新的神经通路出现。这一阶段大脑神经系统的发育促进了大脑机能的进一步成熟,为联想、推理等思维过程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192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认知活动还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形象。举例:

小明比小华高,但小明比小军矮,谁最高?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大约在四年级出现转折,这时,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发展,但其思维仍然带有很大的具体性。20我是谁

外在的特征描述

性别、年龄、家庭住址、身体特征等低年级高年级

根据内在的品质、人际关系、行为动机等特点来描述

我是一个受欢迎的人3.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1)自我的发展——自我认识

对自我的认识与认知发展的具体形象特点相一致213.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1)自我的发展——自我评价

对自我的认识与认知发展的具体形象特点相一致自我评价比较笼统、顺从别人的评价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个方面进行评价,并具有一定的独立见解22自控力较差易冲动易变化不稳定逐步向平衡性、稳定性发展;

尝试运用道德标准去评价是非、好坏;能够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平衡性、稳定性逐渐发展;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3.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2)情绪情感

内容逐渐向丰富、深刻化发展23小学高级,个体的友谊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小学阶段同伴群体逐渐开始建立。群体中的地位:受大家欢迎的;被拒绝的;被忽略的3.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3)同伴关系单向帮助→→→双向帮助亲密分享24人际交往逐渐丰富、与同伴交往明显增多,与父母仍然保持亲密关系父母作用:教养、保护、社会化的功能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忽视型)3.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4)亲子关系253.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5)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对小学生的影响十分明显而深远小学教师关心帮助更加具体、细致更具有权威性引导学习、掌握科学知识、社会技能监督、评价学生的学业的学业和品行教师的要求具有更强的权威性幼儿教师父母中学教师26个别小学生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心理行为问题,如学习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校欺负行为、网络依赖、说谎、偷拿他人物品等。这些问题大多没有达到心理障碍的水平,但对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四、小学生常见的心理与行为问题271)厌学指学生对学习产生厌恶、反感、无所谓的一种心理倾向,不愿意或害怕去学校上课常常以各种借口请假不上学、或无故旷课即使到校上课,也不认真听讲,不能完成作业,严重的甚至离家出走。4.1学习适应问题281)厌学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联合组织的一项全国中小学生大型调查表明:因为“喜欢学习”上学的学生小学8.4%中学10.7%高中生4.3%4.1学习适应问题291)厌学原因

学校生活:跟同学、老师关系不良

不适应学校的要求缺乏学习动力学习方法不当家庭:父母经常因为学习成绩而责罚孩子家庭学习环境不良4.1学习适应问题302)注意力不集中

学生在学业活动中表现为注意力涣散,容易被周围事物所干扰,不能保持对学习任务的关注。

上课时注意力维持时间短,思想容易开小差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做小动作影响他人做作业时经常边学边玩,注意力容易转移到其他活动上去

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一般与个人性格和不良的学习习惯有关。

(“舒尔特表”训练法、走迷宫、找异同)4.1学习适应问题31小学生人际交往困难主要:被排斥和拒绝

情绪不稳定、爱冲动、活动的强度大、速度较快、特别好动,较外向,注意力易分散,坚持性差。

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活跃,主动,但经常采取不友好的交往方式。

被忽视

一般不喜欢与他人交往,平时很安静,常常独处或独自活动

在交往中表现出退缩,很少表现出主动、友好的行为,也很少表现出不友好、攻击性行为。4.2人际交往困难34学校欺负

学校内一个学生或多个学生对另外一个或多个学生实施身体或心理上的攻击或侵害。

张文新教授曾对山东和河北9235名城乡中小学生欺负和受欺负问题进行调查4.3学校欺负行为

受欺负者欺负者小学阶段22.2%6.2%初中阶段12.4%2.6%35研究表明:长期受欺负的儿童青少年在认知、表达、情绪调节等方面会表现异常,影响其健康成长。

心理学家认为:学生对待欺负的态度会直接影响他们面对欺负事件的实际行动,因此,在了解学生对欺负行为理解的基础上,开展以减少和预防欺负行为为目的的干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4.3学校欺负行为36

学校欺负行为干预三个水平4.3学校欺负行为学校水平班级水平个体水平制定学校干预计划,提高教师干预能力水平对欺负者和被欺负者进行教育引导和心理辅导制定班级规则;引导学生认识危害,学会应对37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北京网脉世纪科技有限公司曾对中国未成人互联网及社交网络运用状况调查发现:4.4网络依赖

普及率互联网91.4%手机上网80%38网络普及在给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

部分高年级小学生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上网聊天、交网友、玩游戏上,形成了对网络的依赖,严重影响学习和生活。

造成网络依赖的原因很多:缺少正常的交往方式、自我控制能力较弱、逃避学习生活挫折、获得心理补偿、寻求感情依托。4.4网络依赖39网络依赖原因

正常交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