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城市建筑的初步研究_第1页
元上都城市建筑的初步研究_第2页
元上都城市建筑的初步研究_第3页
元上都城市建筑的初步研究_第4页
元上都城市建筑的初步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上都城市建筑的初步研究

上都是元朝的中心城市。当时,它是一个重要的城市,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关于这座城市,古书上曾有:“龙岗蟠其阴,滦水经其阳,四山拱卫,佳气葱郁,……山有木,水有鱼盐,百货狼籍,畜牧蕃息”①和“北控沙漠,南屏燕蓟,山川雄固,回环千里”②的评述。上都所在地,金代属桓州管辖,元宪宗五年(1255年)赐封给忽必烈,次年忽必烈命刘秉忠选地“建城郭”,用了三年时间建成③,命名开平府。中统元年(1260年)忽必烈在此继位成为临时首都。以后大都城建成,中统四年(1263年)将开平府改名为上都,亦称上京、滦京等。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名为开平府,不久废府为卫,宣德五年(1430年)迁开平府至独石口后,这个城市就进一步废弃了。到了清代,这里是正蓝旗察哈尔部驻牧地。这座历史名城在今正蓝旗革委会东约二十公里闪电河(即滦河)北岸,当地群众用蒙古语称“兆乃曼苏默”,汉语是一百零八个庙的意思④。城址遗迹至今仍较好的保留在地面上。从遗址来看,元上都是由外城、皇城和宫城,以及关郊部分组成一整体(图一)。一建筑遗迹在城市地区的分布外城在皇城西、北两面,其南、东两面修建城墙,与皇城东、南墙连接。城墙(不包括皇城部分)全用黄土板筑(夯层厚约20厘米),现高约5、下宽10、上宽2米,每边长2200米。南墙与西墙各开一门,门外筑马蹄形甕城。西门瓮城外低坡上还筑有石堤以防塌坍。北墙上开二门,门外筑方形瓮城,城上还保留一部分城门楼的石柱础。城外西北角,有一段宽约25米的护城河。城内自西门北侧城墙起,至皇城北门瓮城西墙上,特筑了一条宽约2米的土墙,用这条墙把外城隔成不能相通的南、北两部分。南部有两条从皇城西门通至外城西墙和西门的东西大街,一条从南门以东约20米向北修建的南北大街。城东北、西南角有两个大池塘。建筑遗迹都在靠近街道的地方,除西门内有一排小型房屋遗迹暴露出地面外,一般仅能看出一个个院落轮廓。在皇城西门外,有一个东西宽150、南北长约200米的石筑院墙。这个院子跨在东西大街上,以大街为界把大院分南北两部,南部是一般房屋建筑遗址,北部是一个前后两殿,中连廊道,并有工字形的廂房建筑。在中部,靠着东西院墙还有两栋东西长18、南北宽8米的(间宽4.3米)小型房屋。这个大院落由于它明显地截断了贯通城东西的元代主要街道,因之断定是元以后明代的建筑。外城北部主要是一个东西向的山岗,没有街道,在北门内和东北角靠北墙处有少数小型建筑遗址,在东南角平坡上有一个东向的院落遗址。山岗中部南边,有一座东西长350、南北宽200米用石砌的大院墙。南墙正中的缺口可能是院门。院内空旷,未见建筑遗迹。当是原来栽培奇花異草和驯养珍兽以供宫廷观赏的地方,即文献所指的御园、后苑、北苑。元代文人和马可波罗所盛赞的那个以金漆缠龙竹柱,劈竹涂金作瓦,内壁画花草百鸟,外用彩绳牵固,高达“百尺”,广可容“数千人”的棕毛殿(即竹宫),也当在这个大院附近。杨允孚写过一首诗说:“北极修门不暂开,两行宫柳护芲苔。有时金锁因何制,圣驾棕毛殿里回。”可知当时皇帝从宫中往返棕毛殿要经过常闭不开的北门(图二一),这一情况说明棕毛殿是在皇城北部地区。二西直通的街道皇城在外城的东南角,方形,每边长1400米。南北墙开一门,外筑方形瓮城。东西墙各开二门,其南侧称东门、西门,北侧称小东门、小西门,门外筑马蹄形瓮城。城墙用黄土板筑(夯层厚12—14厘米),外用石块砌一层厚约70厘米的外皮(图版伍:1、图二、二二)。墙身下宽12、残高约6、上宽2.5米。墙外每隔约150米筑一马面(图三:下),四角有高大的角楼台基(图三:上)。顺着墙皮砌出深约10、宽约20厘米的流水槽,以排泄城头积水(图二〇)。现存诸门遗迹,除西门外都有被封堵的现象。经实测得知:西门基宽13.6米,门宽10米,门北端有登城的阶级。瓮城最大半径42米,门宽8.5米。方形瓮城宽约56、深约47米。城南及东南角外的城壕,至今仍能积水。当时杨允孚的“山拥石城月上迟”和袁桷的“禁堞防危石”诗句也是指皇城而写的。皇城的街道宽窄不等,主次分明,相互对称;结合地物,长短适宜,布局十分得体。如南北以正南街(宽25米)为中心,左右置一条大街(宽15米),把城内分东西各四等份,宫城在皇城北部中间。宫城两侧所有的东西街道,都是相对的。北部没有东西直通的街道,从宫城东华门去皇城西门要经拐字街。当时街道名称很少被记载下来,所见宋本《上京杂诗》中“柴车击毂断东街”的“东街”可能是指宫城前东门内的一段,与此对称的当称“西街”。城内的房屋建筑,在临街巷内可隐约看出一些较大的庭院遗址。在北门两侧,宫城西北角外靠皇城北墙下,有几处保留较好的成组的建筑群遗址。在西大街以南,有一个东西宽190米的跨在第二条东西街上的大院落,这个院落建筑与外城南部那个院落的情况一致,也当是明代建筑。从文献中查知,当时设在皇城内的官署寺宇很多。但目前只有设于四角上的寺庙遗址可与文献印证。元世祖至元二年(1265年)所建的上都孔子庙,位于“都城东南”(《上都孔子庙碑》⑤),庙西建有庐舍以待国子生。现在城东南角有一个前后两殿遗址,外有围墙,西北又连着一个小院落,可以认为是建于至元、扩建于皇庆年间的孔子庙。在城西南角内,与之对称有一组寺院建筑遗址。这个遗址的西墙外,从地上露出一排半米高的木桩(图二三),木桩全长1.5米,地下部分砍成锥体(图一五)。据文献记载,在上都建筑华严寺时,因“殿基水泉涌沸,以木钉万枚筑之”⑥。所说的木钉就是这类木桩。这是研究元代应用建筑力学方面的实物资料。不少文献都记述到上都城有华严和乾元两大名寺。在华严寺一个碑文里说:“世祖……首建学庙。乾艮二隅,立二佛寺,曰乾元、曰龙光华严。复立老子宫于东西。”⑦乾为西北,艮为东北。居于西北角的乾元寺,分前后两院,南北长240、东西宽120米。前院外围有一周迴廊似的建筑(宽11米),院中大殿遗址已遭破坏,仅留一个长约50、南北宽约35、高约4米的大殿基。殿前有二处碑亭遗址。后院有一个长30米、宽10米的十字形建筑遗址,前有东西配殿。大龙光华严寺在城东北角,东西宽400、南北长200米。从规模看,华严寺是一所很大的寺院,整个寺院以中院为主体、以大殿为中心分东西三院。东院错后约100米、宽60米,西院宽120米,都是前部筑院墙后部修廂房。中院宽148米,四周围墙,内建一周迴廊式建筑,平面呈回字形。院中有一个东西长38、南北宽36、高约4米的殿基,殿基上尚留有东西长24、宽12米的黄土(佛)台。大殿前出月台,后连廊道。南二道门两侧是碑亭(早年龟趺尚在),出后门和乾元寺一样有一段空地(图四)。在华严寺大殿遗址堆积中,有一些残瓦片,彩色泥(蔴刀泥)塑和涂金泥塑像碎块。当时上都寺院有涂金塑像之事,在《元史·刘元传》中曾有“凡两都名刹,塑土、范金、搏换为佛像,出元手者,神思妙合”的记载。还有一个汉白玉螭首,刻制十分精细(图五),与过去出自乾元寺址的一件类似⑧。原在该寺“皇元敕赐大司徒筠轩长老寿公之碑”首中的惟寿(图版伍:3),即华严寺六代寺主惟寿(法名),官授大司徒。皇城内搜集到龙泉青瓷、钧窑瓷、磁州窑瓷和少数青花等瓷片,这些都是江、浙、豫、冀诸省的产品。在城门、城角和城边,常常出土一种“石球”,其形圆而微扁,大小和重量不一(图一六)。如直径13厘米的重4.5斤,直径11厘米的重3.25斤,直径9厘米的1.45斤。“石球”是当时的武器,用作炮弹和掷石。明代茅元仪《武备志》一书中说,炮石重二斤为单梢炮用,远可及五十步。又说炮石“远可及二百余步,民间旧制以手指挑绳发之,不甚致远。……又石之圆褊者,其去有力且大声,敌尤畏之,号曰飞石。……小者为掷石,取之溪涧,须重一斤上”,就是这类东西。三上城城镇建筑布局特点宫城(图六)在皇城中部偏北,东西宽约570、南北长620米。城墙是黄土板筑(夯层厚9厘米),外表包砖。外层筑法是自地基起先铺一层0.5米厚的石条,然后以34×19×7厘米的青砖横竖交替砌起,在青砖与土墙之间,夹一层厚1.4米的残砖(图七、一九)。墙高约5、下宽10、上宽2.5米。每高1米有2.5厘米的收分。宫城四角建角楼。宫城南为阳德门(在诗文中还有午门、阊阖门等名),东西为东、西华门,无北门。南门两侧有两个长宽15、高5米的台基。两台基相距80米,间空已经堵闭。西端尚留有一个缺口,过去曾有一个拱形砖门洞,今已不存。南门前面还有一个较原门楼台基为窄的建筑台基(东西长50、宽约20、高约5米),说明当时宫城南门是双重门。宫城外24米,围有宽约1.5米的石砌“夹城”。现有墙基可证。“夹城”内特别是城门及四角处,还有一些小型建筑遗迹。沿“夹城”外面有一条环城街道。宫城以南至东西大街以北有一片宽阔而平坦的广场。在宫城之外设“夹城”,又有环城街道,既保证了宫廷安全,又显示出封建王宫的庄严。宫城内的街道主要是一条通向三门的丁字大街。另外在南部有一条横街,东南角有一条南北街(此街的砖铺路面还部分地保留着)。全城建筑,不像明清北京故宫那样,有一条建筑中轴线,有前后呼应的大型建筑以及左右对称的建筑配置。而是分布着一个个自成一组的建筑群。各个建筑群多有一周围墙,有的作一进二进院落,或东西几连的跨院。宫殿都有台基。全城建筑布局的特点,大致可分以下几种:1、单一的一座大殿,如城中心丁字街北的一个殿,台基长宽约60、高3米。台北又建高2、长宽25×30米的殿基,整个台基剖面呈凸字形。大殿东、西、北三面有宽约8米的砖铺地面,南面两角有小型建筑遗迹。殿前有阶级上下。2、正殿前配置平房。如东南角内的一组建筑,正殿台基长宽30、高2米在院中靠后,院东墙下有一排平房(9×21米)。也有在东西两侧建平房或几连的跨院;3、主体建筑为一殿两廂的品字形建筑。两廂有的在同一台上,有的在台下两角。院落情况同第2种。这是宫城中一种普遍的建筑布局。4、工字形建筑。此类建筑仅见西北角一处,平面为前后两殿,中间有一条与殿基等高的廊道。5、“阙式”建筑。这座建筑台基与城墙等高,外包青砖,东西长约75米,中间凹入部分宽25米,两观长宽约28米,与正殿相连部分有束腰,殿后亦有牙角伸出。其形式类似北京明清故宫的午门,但无门洞。后人曾在殿基上设过小庙和鄂博。在宫城东北角一个院内,发现一个直径4米的圆形建筑遗址。城中心大殿西侧及其对面路南也有一个大院落,由于它明显地打破了原来的建筑体系,用材又混杂着元代遗物,因而推断是明代建筑。至于北部中央的喇嘛庙,更是后来建筑的⑨。在宫殿遗址上散见一些石刻(图版伍:4),有两块长方形的汉白玉石刻,高1米,每面宽44厘米,两面浮雕荷花,花面67×32厘米,是很精美的建筑装饰(图版伍:2)。在“阙式”建筑正殿址上多见黄色琉璃瓦;两观多见绿色或蓝色琉璃瓦。瓦质坚固类瓷,胎色有灰、黑、白三种。此外还见有印花小砖,覆盆式柱础,汉白玉雕刻碎片等。上都城的宫殿,在《元史》、《宣镇旧志》、《口北三厅志》和《读史方舆纪要》等书中多有记载。其中有名的如大明殿、鸿禧殿、鹿顶殿、楠木殿以及奎章阁、大安阁等。有的还是从南方迁建去的。如常作为皇帝登极问政的大安阁,《元史·世祖纪》中说,该阁建筑于至元三年(1266年)。《元史·阿沙不花传》里还记载:“尝扈从上都,方入朝,而宫殿多露,跣足而行。帝(世祖)御大安阁,望而见之。”周伯琦詠大安阁诗注说,它是由汴京(开封)的熙春阁迁来的。关于迁建的过程,在虞集《跋大安阁图》里说:“世祖皇帝在藩,以开平为分地,即为城郭宫室,取故宋熙春阁材于汴,稍损益之,以为此阁,名曰大安。既登大宝,以开平为上都。宫城之内,不作正衙,此阁归然遂为前殿矣。规制遵稳秀杰,后世诚无以加也。”从调查和文献材料分析,大安阁遗址是与“阙式”建筑台基相一致的⑩。四关于东北部建筑遗迹元上都的四关和近郊建筑是都城的组成部份。在皇城东二门和正南门外,都有关廂区。南关长约600米,包括河南(河上桥基尚存)的建筑。东关长约800米,包括向东北延至小元山子前的一片建筑。西关很大,向西伸长约1000米,直至西山前古渠旁。原来西关大街直通城内,现在看到有城墙隔开是元代以后变化的。西山前有一片建筑遗迹,这个建筑东西宽150、南北长214米。院墙外石内土(宽约2米),东墙西端开10米宽的大门,门内北侧有一个6×8米的小房基,门外连着两个院落,院落间有通往西关的街道。院内沿墙建一周大型房舍,计南面一排两栋,北面一排一栋,东西各一排三栋,每栋宽15米,长分30、40、52米三等。东关外元山子前的一片建筑同西山前建筑布局一致,只是在南墙开门,院内建筑之间有的还用短墙相连,北面两角上还有两个小圆形建筑遗址。东、西关外的上述两个建筑遗址,据《永乐大典》记载,上都城东西有广济、万盈二仓。两仓规模都是正廒一座十三间,东西廒二座各十间。各仓皆进深四丈五尺,长十一丈二尺和十一丈六尺。如果依宋布帛尺换算,深四丈五尺约为15.65米,长十二丈为37.5米、十六丈为50米。其长宽与所见遗迹接近。与记载所不符的是城东仓址(图八)正廒和东西廒各多一座,东西廒多一座。这可能与建筑后的变化有关。城北没有接连着城门的关区。仅在城北小山前的一片建筑群中间有一条东西街道。另外,在城北不远的平地上,有东西相望、各自独立、每片都有数百米长宽面积的建筑区。据《元史·郭守敬传》记载:大德三年,“大雨,山水注下,……几犯行殿”。在城西北角靠近渠道的建筑遗址,可能是被洪水淹掉的行殿。行殿东面是一片长宽约400米的建筑遗址,该遗址上北半部是以向北出进的平房建筑,南部是大殿建筑。再东是一个寺院遗址,地面能见到塑象残块,琉璃瓦残片(图一七)以及灰瓦片(图一八)等。上都城近郊还有如龙岗、铁幡竿和铁幡竿渠等有名的地方。龙岗,从地形上看是指从外城北部进城北,再出城东延至小元山子前的一段高地。它形曲似蛇,其东“头”前有一个小山,似游龙戏珠,因而有龙岗之名。铁幡竿在铁幡竿山上,是上都一大名景,山下有铁幡竿渠。这个铁幡竿“高数十丈”(见王沂《近光集》诗注),是当时用来“镇”洪水的。在调查城西今名哈灯台山顶石筑高台的西侧采石坑中,发现一个长2.1、宽1.1、厚0.6米的白石条。石条一面正中并排凿两个26×30、深16厘米的小洞。这是一种树竿座,《营造法式》中的幡竿夹也是指这种东西(图一三)。在上都城西北二、三公里处,有一个宽约一公里的山口,两山之间,现有一道古拦洪坝遗迹。坝身用褐色粘土夯筑,外用石砌。坝北迎水,南侧又附土堤以加固。坝西头留溢洪口,下接溢洪渠,流入闪电河。沿大渠北端东侧高地的低土堤,可能是大德三年或五年(见《元史·王伯胜传》)防山洪的遗迹。所有上述堤坝渠道,都是为着保护都城而设的,它象一个簸箕围着全城。这个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北方水利工程史上保留下来的一个完整的实例,是由当时的科学家郭守敬于大德二年到实地勘查设计的。在东北山中是当时的砖瓦窑场。在城东南隔河相望的榛子山下,是当时的墓葬地,墓地中间原有一个塔,塔西是一般贫民的墓地,以东是富家墓地。富家墓是以各自的家族葬在一处,并用石头砌出围墙,有的甚至几重围墙,但不见房屋(享殿)建筑遗迹,这是与元代:“诸坟墓以砖瓦为屋其上者禁之”(见《元史·刑法志》)有关的。所清理的墓葬都是火葬,葬具有石或木骨灰盒。大部墓葬均被破坏,遗物极少。仅得到几件墓志残块(图九)和墓地的塔志(图一〇)(11)、石祭桌(图版伍:5、图一一、一二)。出土的一块铁瓦(图一四),长25.5、上宽19、下宽18、厚0.2厘米,重550克。这块铁瓦很像实物,可能是当时“铁楼”的实物(宋本《上京杂诗》中有“铁楼”)。还有一块由华严寺丛化院收拾遭兵灾后的墓地的碑文,其纪年部分仅能看出似“曆”字的上角,推断为“天曆”。如判断可靠,这次兵灾是指元成宗在上都城南坡被杀,倒刺沙等据上都近二年之久,直至天曆元年十月始被平定的一次宫廷之乱。残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