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县柳河镇屋顶村陶瓷工业园区屋顶花村袁家湾墓地发掘简报_第1页
湖北水县柳河镇屋顶村陶瓷工业园区屋顶花村袁家湾墓地发掘简报_第2页
湖北水县柳河镇屋顶村陶瓷工业园区屋顶花村袁家湾墓地发掘简报_第3页
湖北水县柳河镇屋顶村陶瓷工业园区屋顶花村袁家湾墓地发掘简报_第4页
湖北水县柳河镇屋顶村陶瓷工业园区屋顶花村袁家湾墓地发掘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水县柳河镇屋顶村陶瓷工业园区屋顶花村袁家湾墓地发掘简报

2010年10月7日,涉水市莲花市陶瓷工业园区在建筑面积中发现了四座坟墓。经报请湖北省文物局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同意,2010年10月15日至11月5日,浠水县文物管理所、浠水县博物馆对该墓地发现的4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简报如下。一、丁司镇邻兰溪镇位于浠水县西南部,地处浠水河入长江处,北与巴河相接,南连散花镇,东与丁司垱镇毗邻。新屋湾墓地位于兰溪镇鲇鱼尾村二组新屋湾(自然村)西,西距长江约1.5公里,东南距兰溪镇政府约1.5公里,距罗兰公路及浠水河约1.2公里,西北0.5公里处即为袁家湖,东北距大广北高速公路约2.5公里(图一)。二、克氏原螯虾室2座图44座墓葬,编号为M1~M4,其中M1、M2、M3位于墓地西北部,M4位于墓地东南部(图二)。M1、M2、M3共用一土圹,土圹开口东西长8.55、南北宽3.70~3.80米,且北高南低。土圹存北、东、西三壁,壁斜直,圹底东西长8.30、南北宽3.06~3.51米。3座墓葬墓门以墓葬为单位分阶次向北后缩,M2封门较M1封门后缩0.28米,M3封门较M2封门后退0.26米(图三)。M1墓向170°,为三室(从西往东分别编号:M1-1、M1-2、M1-3)青砖券顶墓(图四)。通长3.2、宽4.6、高1.6米。四壁为单砖墙错缝顺砌,西壁上部第10层向西伸出半块砖,用作墓葬咬土,增强墓室的稳固性,三室间墙则为双砖墙,采用丁顺法砌筑,丁砖位为单砖横向平放,顺砖位为双砖纵向平置。M1墓砖有两种规格,均素面。一为条砖,长0.34、宽0.17、厚0.085米,一种为楔形砖,长0.34、宽0.16、厚0.065~0.08米。M1-1,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74、宽1.08、高1.48米,券顶从东西两壁0.98米处起券,用22列楔形砖错缝砌成券顶。墓室底部以坑底生土为底,不甚平坦,并有少量的木炭屑。墓室北、东、西壁置设三方形龛。通过墓室内的铁质棺钉,推断葬具为木棺,已朽。墓室南端发现少量人骨,葬式不明。M1-2,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74、宽1.14、高1.34米,墓室南端遭损毁。券顶从东西两壁0.98米处起券,用22列楔形砖错缝砌成券顶。墓室底部以坑底生土为底,不甚平坦,并有少量的草木灰。墓室内设三龛,北龛方形,东龛和西龛为圭形。墓室内有大量的铁质棺钉,推断葬具为木棺,已朽。坑底发现少量人骨,葬式不明。M1-3,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74、宽1.16、高1.34米,墓室南端遭损毁。券顶从东西两壁0.98米处起券,用22列楔形砖错缝砌成券顶。墓室底以坑底生土为底,不甚平坦。墓室内北、东、西壁置设三龛,北龛方形,东龛和西龛圭形。室底内有大量的铁质棺钉,有圆帽钉、圆帽带环钉及直钉两种,推断葬具为木棺,棺木已朽。坑底发现少量人骨,葬式不明。M2墓向170°,为单室券顶砖室墓,通长2.94、宽1.30、高1.20米(图五)。墓室平面呈长方形,长2.52、宽0.98、高1.06米。东、西壁为单砖墙,除第2层为双砖纵向侧立放置外,其余均为错缝顺砌。券顶分别于东西两壁0.72、0.79米处起券,用22列楔形砖错缝砌成券顶。墓室底以坑底生土为底,不甚平坦。墓室内北、东、西壁置三龛,北龛圭形,东龛和西龛则为方形。墓室底部内有大量的铁质棺钉,分圆帽钉及直钉两种,推断葬具为木棺,棺木已朽。墓室南端发现少量人骨,葬式不明。M2墓砖有条砖与楔形砖两种,均素面。条砖又有三种规格,分别为:长0.32、宽0.15、厚0.075米;长0.33、宽0.13、厚0.10米;长0.27、宽0.13、厚0.07米。楔形砖,长0.28、宽0.14、厚0.04~0.065米。M3墓向170°,为三合土(石灰加其他黏性材料组成)和砖混合构筑的双室墓(从西往东分别编号M3-1、M3-2)券顶墓,通长3.06、宽2.4、高1.5米(图六)。M3墓壁由三土合筑成,券顶则由灰黄与浅灰两种三合土分层筑成,M3-1、M3-2两室间壁下部用条砖错缝顺砌,高0.70、宽0.20米,第五层留出两室贯通气孔。M3墓砖主要为三种规格的条砖,一是西室封门砖,长0.30、宽0.17、厚0.09米,二是东西室间的间壁用砖,长0.40、宽0.20、高0.098米,三是东室封门砖,长0.30、宽0.15、高0.065米。M3-1,墓室长2.52、宽0.78、高1.00米。墓室南端遭损毁,封门墙仅存2层,为单砖墙,残长0.42、宽0.17、高0.18米,由条砖错缝顺砌。墓室内壁表面可见当初修建该墓遗留下的清晰竹席纹。墓底由一层厚约0.04米三合土铺成,较平坦。墓底残留一层草木灰,厚0.03米,应为棺内垫层所用,根据草木灰分布范围大致推断棺空长1.80、宽0.50米。无人骨,葬式不明。M3-2,墓室长2.28、宽0.78、高1.02米。墓室南端遭损毁,封门墙为单砖墙,由条砖错缝顺砌,存8层,长0.78、宽0.15、通高0.50米。封门外再筑有一层厚0.24米的三合土。墓底由一层厚约0.04米的三合土铺成,较平坦。墓室北端紧靠北壁放置一排墓砖。墓室北、东、西壁经石灰撑抹平整后,绘出黑地白线的方砖墙图案。室内有大量的铁质棺钉,葬具为木棺,棺木已朽。棺钉有圆帽棺钉、扁形葫芦帽棺钉及直钉三种。墓室南端堆积大量人骨,头骨亦位于墓门处,葬式不明,推断该墓被扰,以致头骨置于墓门处。M4墓向220°,为土坑三合土(石灰加其他黏性材料组成)筑成的单室墓(图七)。墓葬通长3.90、宽1.50、高1.52米。三合土墓室整体呈密闭状态,东西两侧各有一人为扰洞。墓室长2.12、宽0.76、高0.88米。墓室顶部悬有木棺上盖板,木盖板长2.10、宽0.75、厚0.05米。墓室底为生土层,较平坦。室内人骨已朽,葬式不明,无陪葬器物。墓室内有少量的棺钉,棺钉铁质,有两种规格,一是圆帽带环钉,一是直钉。根据墓葬现存迹象,推断该该墓建造方法为:先挖出长方形土坑,方形木棺放入坑内后,在木棺与土坑的间隙以及木棺上部用三合土筑成墓室,然后再在上三合土墓室顶部铺筑一层三合土进行加固。为了便于让木棺与三合土连成一体,棺盖上的棺钉有意不全部钉没入棺木里,留一截棺钉嵌入三合土中。三、釉、釉、铜带的装饰物新屋湾墓地4座墓葬共出土随葬器物19件,多为墓主生前生活用品,其中M1三室出土14件(图八),M2出土5件(图九)。出土器物质地有瓷、铜器、釉陶三类,下面分别介绍。瓷器12件,器形有碗、罐。碗10件。M1-1:2,圆口微侈,圆唇,弧壁,圈足。青灰胎,内外施酱灰釉,内底及圈足露胎,内底及圈足无釉。口径10.5、底径4、高6厘米(图一〇,7)。M1-1:3,侈口,圆唇,壁斜收,圈足。白胎,内外施青白釉,足底无釉,釉水厚润,呈开片状,外壁釉下饰直刻线纹。口径9、底径4.1、通高5.2厘米(图一〇,6)。M1-1:4,敞口,圆唇,弧壁,圈足。灰白胎,内外施青灰釉,足底无釉。口径14、底径5.5、通高7厘米(图一O,3)。M1-1:6,敞口,弧壁,圈足,圈足。灰白胎,内外施青白釉,足底无釉。器外壁釉下饰刻线纹。口径9.7、底径4.2、通高5.3厘米(图一O,5)。M1-2:3,圆口,弧腹斜收,高圈足。灰褐胎,内外施青灰釉,足底无釉,釉面有气孔。口径13.5、底径5.5、通高8.2厘米(图—〇,2)。M1-2:4,圆口,圆唇,弧腹,圈足。红褐胎,青灰釉,足底无釉。口径13.6、底径5.4、通高7.6厘米(图一〇,1)。M1-3:2,敞口,圆唇,斜直壁弧收,圈足。红褐胎,内外施青灰釉,足底露胎。口径9、底径4、通高5.5厘米(图一〇,4)。M2:1,圆口,圆唇,弧腹,圈足。黄褐胎,内外施青釉,足底无釉。口径14、底径5.5、通高8厘米(图一一,1)。M2:4,侈口,圆唇,腹斜收,圈足。灰白胎,白釉,器外壁饰青花缠枝花卉,器内底饰青花弦纹一周,内接青花文字图案符号。口径9.2、底径3、通高5.3厘米(图一一,3)。M2:5,侈口,圆唇,斜腹,圈足,灰褐胎,内外施酱灰釉,足底无釉口径10.2、底径4.3、高5.7厘米(图一一,2)。釉陶器2件,器形为罐。敞口,方唇,短颈,溜肩,圆鼓腹,矮圈足。红陶胎,内外施酱绿釉,釉不及底。M1-1:5,口径10、底径6.5、高9.7厘米(图(图一〇,8)。M1-1:7,口径10.3、底径6.5、高9.3厘米(图(图一O,9)。铜器5件,器形有镜、簪、笄。铜镜2件,圆形,镜面为素面。M1-1:1,残,窄缘,镜背饰凸弦纹一周,内区中心饰一桥形钮,钮两侧分别有一竖条形方框,框内阳铸有铭纹,可识其中一为“湖州孙宁”。直径7.5、厚0.15厘米(图一O,13)。M1-3:1,宽斜缘,镜背内区饰凸弦槽一周,中心置鼻钮。直径6.2、厚0.15厘米(图一〇,14)。铜笄1件(M1-2:1),呈细叶片状,弧形,笄首翻卷呈勾状,通体布满绿锈。通长20厘米(图一O,10)。铜簪2件,整体呈伞状,簪首为饰三层莲瓣的锥体,下接簪插脚。M1-2:2,高4厘米(图一O,11)。M1-2:5,高3.5厘米(图一〇,12)。四、付款时1.墓葬形制及年代在新屋湾墓地发掘的这批墓葬,无墓碑或其他有纪年文字文物出土,墓葬的年代,只能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年代特征上进行推断。M1、M2、M3建于同一土圹内,墓向一致,彼此间墓壁紧贴,故三墓葬修建年代相同。M1三室空间较大,高度与宽度均超过1米,M2宽度接近1米,带有浠水当地明墓特征。修建墓室所用的墓砖,形体较宽大,也符合明代墓砖特点。M3、M4为三合土墓葬,这种以石灰加上其他材料通过特有的粘合剂建筑墓室,是鄂东南明代较为流行墓葬修建方法。此外,新屋湾墓葬出土器物如瓷碗,胎厚、高圈足等,也是明代瓷碗较为显著的器形特征之一,尤其是M2出土的青花瓷,器形及纹饰其明代特征最为显著。因此可以初步确定新屋墓葬年代应为明代。M1、M2、M3即便位于同一土坑内,通过墓葬封土的叠压关系及各单位墓葬墓壁关系处理上来判断,其单体墓葬修建顺序为:M1先于M2、而M2先于M3。2.墓葬形制区别新屋湾墓葬单体规模不大,随葬器物不多,且多为日用生活品,墓主应为平民身份。M1三位墓主人关系紧密,极有可能为一家人,其中M1-2随葬的铜笄及铜簪,说明墓主人为妇女。M3则为双室墓,两室间留有通气孔,应为夫妻合葬墓。另外值得关注的现象是,新屋湾墓葬特别是处同一土坑中的3墓葬有着明显的尊右现象,即右边墓主人身份高于左边墓主人身份。从墓门平面位置看,从西往东(即从右往左),M1三墓门处于同一水平线上,M2墓门较M1墓门往后缩,M3墓门又较M2墓门后缩。即便为双室墓的M3,其右室M3-1宁可人为在后期增加墓室长度,也要让封门墙位置较左室M3-2前突。3.村主的墓主生动量此次发掘的4座墓葬,集中于新屋湾西的山岗上,其中M1、M2、M3位于同一土圹内,它们规格接近,方向相同,形制相似,排列有序,可以明显的看出,其墓主生前对墓地进行了的有目的规划与安排,这种规划与安排,在古代社会,只有在同一家族的墓地中才会出现。所以,整个墓地的各个墓葬之间的关系,无疑是非常紧密的,我们判断该墓地为一处同姓家族墓地。4.墓葬形制及装饰新屋湾墓葬虽规格不高,能够较为完整的保存下来的也不多见,但其为我们研究浠水乃至鄂东地区明代墓葬形制、丧葬礼俗以及明代社会经济、文化仍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考古资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新屋湾墓地为研究明代封建宗法制度、明代社会政治和经济提供了实物资料。新屋湾墓地为一处明代家族墓地,但在墓地墓葬的建造与放置上,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特别是位于一个土圹内的M1、M2、M3其墓门分阶次向北缩,有着明显的右尊现象,这种以右为尊既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等伦理制度的反映,也是宗族内地位尊卑的直接表现。当然这种尊右现象有悖于明代尊左制度,分析其原因极可能它们修建于元晚期,使用年代则为明早期。另外从单个墓葬的规模及随葬品规格上看,砖室墓明显高于三合土墓葬,M1随葬有银器、铜器、瓷器,M2随葬只有瓷器,且墓葬规模及建造精致程度远不如M1,而三合土墓葬M3、M4没有随葬品。另外从建墓经费投入上看,同样大小的砖室墓投入远大于三合土墓葬的投入,M1墓主地位、财富高于M2墓主,而M2墓主地位又高于M3墓主,这种财富与地位基本一致的社会现象,是封建社会与宗族内最基本表现形式。基于此,地位及财力的不高M3-2,希望死后能安眠于砖室墓,用彩绘的办法,在墓壁上绘制砖墙,表达对砖室墓的向往与追求。(2)新屋湾墓地墓葬建造,展示了明代墓葬的建造工艺与手法。从修建材料上看,既有砖室墓M1、M2,也有砖与三合土混合构成的M3,还有三合土墓M4;从券顶形制上看,既有券顶墓M1、M2、M3,也有非券顶墓M4;从墓葬形制上看,有单室墓M2、M4,也有双室墓M3、三室墓M1。同样在三合土墓葬建造方法上,除了先筑好墓室,再向墓室内装填棺木的M3外,也有直接在棺木外筑填三合土,让三合土直接裹住棺木的M4。此外,在墓葬封门的处理上,大部分墓葬封门墙独立不存在与周边墓壁咬合情况,但M1封门墙砖与两侧墓壁砖咬合。同样在墓室内装饰方面,所有砖室墓均设3龛,即1个头龛,2个侧壁龛。三合土墓葬不设龛,但M3双室间壁上设通气孔。因此,新屋湾墓地这种墓葬修建与装饰上多元化,为我们多角度展示了明代家族墓葬形制及特色,具有较高的考古研究价值。附记:新屋湾墓地的发掘工作得到了浠水县兰溪陶瓷工业园指挥部、兰溪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