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JB/T14389-XXXX高温超导电缆技术要求本文件规定了高温超导电缆的产品代号和表示方法以及电缆(包括各部件)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交流额定电压6kV到35kV的单芯、三芯和三相同轴高温超导电缆的制造,或作为供需双方签订贸易合同的依据。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56标准电压GB/T2900.10电工术语电缆GB/T2951.1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第1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厚度和外形尺寸测量机械性能试验GB/T3048.8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8部分:交流电压试验GB/T3048.11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1部分:介质损耗角正切试验GB/T3048.12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2部分:局部放电试验GB/T3048.13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第13部分:冲击电压试验GB/T3280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GB/T3953电工圆铜线GB/T7971半导电电缆纸GB/T11091电缆用铜带GB/T6995.3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第3部分:电线电缆识别标志GB/T12706.3额定电压1kV(Um=1.2kV)到35kV(Um=40.5kV)挤包绝缘电力电缆及附件第3部分:额定电压35kV(Um=40.5kV)电缆GB/T14525波纹金属软管通用技术规范GB/T16927.1高电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试验要求GB/T18380.12电缆和光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12部分:单根绝缘电线电缆火焰垂直蔓延试验1kW预混合型火焰试验方法GB/T18443.3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第3部分:漏率测量IEC60050-815:2015国际电工词汇第815部分:超导电性(InternationalElectrotechnicalVocabulary-Part815:Superconductivity)IEC60059:2009标准电流额定值(standardcurrentratings)IEC60229:2007电缆具有特殊保护作用的挤包电缆外护套的试验(Electriccables-Testsonextrudedoversheathswithaspecialprotectivefunction)3术语和定义2JB/T14389-XXXXGB/T2900.10和IEC60050-815:201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IEC60050-815:2015中的某些术语和定义。3.1高温超导体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or临界温度高于25K的超导体。[来源:IEC60050-815:2015,815-11-11]3.2高温超导电缆hightemperaturesuperconductingcable导体采用高温超导体的电缆。3.3低温绝缘colddielectricinsulation运行在超导体临界温度下的绝缘介质。3.4临界电流criticalcurrentIc超导电缆所能承载的最大直流电流,在此电流下超导体电阻可忽略不计。[来源:IEC60050-815:2015,815-12-01]3.5制冷剂cryogen用于承载并传递冷量的低温介质。3.6电缆绝热管cablecryostat维持电缆芯低温环境的装置。3.7例行试验routinetestsR由制造方在所有制造长度电缆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所有电缆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3.83JB/T14389-XXXX抽样试验sampletestsS由制造方按规定的频度,在超导电缆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某些部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超导电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3.9型式试验typetestsT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标准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之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满意性能。3.10安装后试验testsafterinstallationTAI在超导电缆敷设安装后进行的试验,用以证明安装后电缆的完整性。4产品代号和表示方法4.1电压和电流的表示方法4.1.1额定电压本标准中电缆的额定电压U0/U(Um)标示为:3.6/6(7.2)kV、6/10(12)kV、8.7/15(17.5)kV、12/20(24)kV、18/30(36)kV、21/35(40.5)kV。在电缆的电压标示U0/U(Um)中:——U0为电缆设计用的导体对地或金属屏蔽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为电缆设计用的导体之间的额定工频电压;——Um为设备可使用的“最高系统电压”的最大值(见GB/T156)。4.1.2额定电流额定电流用符号Ir表示,Ir的数值应符合IEC60059:2009要求。4.2电缆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4.2.1代号4.2.1.1导体代号高温超导体……………HTS4.2.1.2绝缘代号4JB/T14389-XXXX低温绝缘…………………CD4.2.1.3绝热管代号不锈钢材料………………G4.2.1.4护套代号聚氯乙烯护套 V聚乙烯护套 Y4.2.1.5电缆芯数单芯 1三芯 3三相同轴 3T4.2.2产品型号4.2.2.1产品型号的组成和排列顺序见图1。图1产品型号的组成和排列顺序4.2.2.2电缆常用型号见表1。表1电缆常用型号4.3产品表示方法产品用型号、规格(额定电压、电缆芯数及额定电流)及本文件编号表示。HTSCDGY-21/351×2000AHTSCDGY-8.7/153T×15004.4电缆标志5JB/T14389-XXXX电缆表面应有制造商名称、产品型号、额定电压、电缆芯数及额定电流的连续标志,标志应字迹清晰、容易辨认、耐擦。电缆标志应符合GB/T6995.3要求。5电缆导体5.1材料电缆导体应由高温超导体和金属支撑组成。超导电缆用高温超导体一般为超导带材。金属支撑一般采用铜导体或不锈钢管。电缆导体外应有半导电屏蔽,半导电屏蔽材料一般采用半导电纸。半导电纸的电性能应符合GB/T7971要求。5.2结构电缆导体用超导带材由多根超导带材组成,超导带材的根数依据单根带材临界电流和电缆的额定电流计算设计,电缆导体的超导带材根数不应少于该设计值。金属支撑用铜导体的电阻率应符合GB/T3953的要求。金属支撑表面应光洁、无油污、无毛刺及锐边,以及无凸起或断裂的单线。6电缆绝缘6.1材料电缆绝缘应采用能浸渍在制冷剂中的绕包绝缘材料。常用的绝缘材料有聚丙烯复合纸、电缆纸。电缆绝缘外应有半导电屏蔽,半导电屏蔽材料一般采用半导电纸。半导电纸的电性能应符合GB/T7971要求。绝缘材料的电气性能通常为:——介质损耗角正切tanδ(20℃,干纸)不大于2.2×10-3;——工频击穿场强(液氮中,0.3MPa,1min)不小于65kV/mm;——雷电冲击电压击穿场强(液氮中,0.3MPa)不小于110kV/mm。6.2厚度高温超导电缆绝缘层厚度标称值按附录A计算。绝缘厚度测量值不应小于标称值。7电缆屏蔽7.1材料电缆屏蔽应由高温超导体或者金属材料或者两者的组合材料组成。超导电缆用高温超导体一般为超导带材;金属材料一般为铜带。6JB/T14389-XXXX7.2结构电缆屏蔽应由多根超导带材组成,超导带材的根数依据单根带材临界电流和电缆的额定电流计算设计,电缆屏蔽的超导带材根数不应少于该设计值。电缆屏蔽用铜带应由多根铜带组成,铜带电阻系数应符合GB/T11091的要求。铜带屏蔽的标称截面积应根据故障电流容量确定。当铜带和超导带材组合使用时,铜带通常置于超导带材外侧。8电缆绝热管8.1材料内管和外管宜由不锈钢制成,不锈钢宜采用GB/T3280中规定的不锈钢材料。8.2结构电缆绝热管由内管、外管以及两管间的热绝缘层共同组成。内管和外管间应用真空方式绝热。采用不锈钢材料时,内管和外管应为波纹管结构。9电缆外护套9.1材料当有要求时,在绝热管外可挤包外护套,外护套应采用GB/T12706.3规定的外护套材料,外护套性能应符合GB/T12706.3的规定。当有低烟无卤阻燃要求时,外护套材料应符合GB/T12706.3规定的低烟无卤阻燃要求。9.2厚度外护套标称厚度见表2,外护套最薄处厚度应符合公式(1)的要求:tmin≥0.85tn−0.1 式中:tmin——外护套最薄处厚度,单位为毫米(mm);tn——外护套标称厚度,单位为毫米(mm)。表2外护套标称厚度7JB/T14389-XXXX10成品电缆由电缆导体、绝缘、屏蔽、绝热管和/或外护套组成成品电缆。成品电缆的性能应符合第11章和第12章要求。11电气性能11.1概述弯曲试验应在超导电缆开始型式试验中其他电气性能试验前完成,11.3~11.8规定的试验项目应在充入制冷剂并且制冷系统运行24h后的超导电缆上进行。11.11~11.13应为电缆安装后试验。电气性能试验的电压应依据电缆的绝缘厚度确定。如果绝缘厚度为标称厚度的(1~1.04)倍,试验电压应取表3规定的试验电压;如果绝缘厚度为标称厚度(1.05~1.14)倍,应调整试验电压,使得导体屏蔽上电场强度等于绝缘厚度为标称值、且试验电压为表3规定的试验电压时确定的电场强度;如果绝缘厚度为标称厚度的1.15倍及以上,应停止电气性能试验。表3试验电压单位为千伏123456789U验2.5U1.73U11.6tanδ2U压试验压试验2.5U11.13交流电压试验/试验2U69689866对三相同轴结构进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时,每一相分别对另两相相11.2弯曲试验进行电气性能试验前,应对带有绝热管的电缆试样进行弯曲试验。按照GB/T12706.3中弯曲试验的规定进行试验,试验圆柱体的直径d应为:8JB/T14389-XXXXd≤30D×(1±0.05)···············································(1)式中:d——试验用圆柱体的直径,单位为毫米(mm);D——电缆测量外径,单位为毫米(mm)。11.3临界电流测量按照附录B.2.1的规定测量临界电流。电缆导体的临界电流测量值不应小于设计值。采用超导体材料的电缆屏蔽,其临界电流测量值不应小于设计值。11.4局部放电试验按照GB/T3048.12规定的方法进行局部放电试验,试验灵敏度应为5pC或更优。单芯和三芯电缆,在每一相导体和金属屏蔽之间施加试验电压1.73U0。三相同轴电缆的最内层相和中间相之间施加试验电压1.73U,其他相和屏蔽接地;在最外层相和屏蔽之间施加的试验电压1.73U0,其他相和屏蔽接地。电缆应无超过申明灵敏度的可检测到的放电。11.5工频电压试验按照GB/T3048.8的规定进行工频电压试验,施加试验电压30min,绝缘不应被击穿。试验电压按表3第4栏要求选取。单芯和三芯电缆,在每一相导体和金属屏蔽之间施加试验电压2.5U0。三相同轴电缆,在最内层相、中间相施加的试验电压均为2.5U0×1.73,其他相和屏蔽接地;在最外层相和屏蔽之间施加的试验电压为2.5U0,其他相和屏蔽接地。或者对三相导体施加三相试验电压2.5U0。工频试验电压的频率范围应在49Hz~61Hz之间,波形应为正弦波,电压值为有效值。11.6tanδ测量按照GB/T3048.11规定方法进行tanδ测量,测量值不应大于2.5×10-3。11.7电压负荷循环试验按照附录B.2.3规定的方法进行20次的电压负荷循环试验,绝缘不应被击穿。11.8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按照GB/T3048.13规定的方法进行雷电冲击试验,绝缘不应被击穿。雷电冲击试验合格后,按照11.5规定的方法进行电缆工频电压试验,绝缘不应被击穿。冲击电压波形的波前时间为1μs~5μs,标称半峰值时间为40μs~60μs,其它应符合GB/T16927.1要求。11.9外护套的电气试验当有要求时,外护套按照IEC60229:2007的第3章进行直流电压试验,外护套不应被击穿。外护套的电气试验可在压力试验之前或之后进行。9JB/T14389-XXXX11.10电气试验后的检验解剖电气试验后的试样进行检查,应无可能影响超导电缆运行的劣化迹象(如泄露、腐蚀或有害的收缩等)。11.11交流电压试验本方法适用于电缆安装后的交流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应施加在单独一相上,其他相和金属屏蔽接地。超导电缆的每一相应分别经受交流电压试验。试验电压的频率在(20~300)Hz之间。单芯和三芯电缆,逐渐增加试验电压至2U0(见表3第10栏但对三相同轴电缆,最内层相、中间相试验电压均为2U0×1.73,最外层相试验电压为2U0。试验电压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在试验电压下保持60min,超导电缆绝缘不应击穿。11.12直流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应施加到单独一相上,其他相和金属屏蔽接地。超导电缆的每一相应分别经受直流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和时间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超导电缆经受直流电压试验,绝缘不应击穿。11.13超低频电压试验试验电压应施加到单独一相上,其他相和金属屏蔽接地。超导电缆的每一相应分别经受超低频电压试验。试验电压的频率应在(0.1~1)Hz之间。单芯和三芯电缆,试验电压为2U0(见表3第10栏对三相同轴电缆,最内层相、中间相试验电压均为2U0×1.73,最外层相试验电压为2U0。试验电压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超导电缆经受超低频电压试验,绝缘不应击穿。12非电气性能12.1压力试验按照附录B.2.2.2规定方法进行常温压力试验,试验压力应是电缆最大运行压力的1.15倍,绝热管/电缆应无渗漏、无损伤、无异常变形。按照附录B.2.2规定方法进行型式试验中的常温和低温压力试验,试验压力应是电缆设计压力的1.15倍,电缆应无渗漏、无损伤、无异常变形。12.2漏率测量按照GB/T18443.3的规定进行漏率测量,绝热管泄漏率不应高于5×10-9Pa•m3/s。12.3结构尺寸检查电缆的各部件,检查结果应符合第5章~第9章的要求。12.4外护套性能JB/T14389-XXXX照按GB/T12706.3的规定进行试验,外护套性能的试验结果应符合GB/T12706.3要求。12.5阻燃试验聚氯乙烯外护套电缆、单根阻燃聚乙烯外护套电缆和无卤低烟单根阻燃聚烯烃外护套电缆按照GB/T18380.12的规定进行单根阻燃试验,试验结果应符合GB/T18380.12要求。12.6安装过程中产生真空的测量按照GB/T18443.3规定的方法测量安装过程中产生的真空部件的漏率,不应高于5×10-9Pa•m3/s。13电缆特性的标示或说明下列电缆特性应标示或说明:a)制造商名称、型号、标志、制造日期或日期代码;b)额定电压;c)额定电流;d)制冷剂最高和最低运行温度;e)制冷剂最大和最小运行压力;f)每相导体用高温超导体材料类型、带材数量和77.3K温度下的设计临界电流;g)绝缘材料和标称厚度(tn);h)制冷剂类型;i)电缆屏蔽用高温超导体材料类型、带材数量和77.3K温度下的设计临界电流;j)电缆绝热管的标称内径(Di);k)绝热管的材料和类型;l)外护套材料和标称厚度(当有外护套时);m)成品电缆的标称外径(D)(绝热管或者外护套的外径);n)介质损耗角正切;o)导体屏蔽最大场强(Ei)和绝缘屏蔽最大场强(Eo)。14检验14.1检验规则14.1.1产品应由制造方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方可交付,检验项目包括例行试验项目、抽样试验项目、型式试验项目和安装后试验项目。每个包装件上应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14.1.2检验项目、试验类型及试验方法应按表4规定。应根据产品的型号规格确定检验项目。表4检验要求STJB/T14389-XXXXTT表4检验要求(续)TTRTT14.2例行试验漏率测量、压力试验应在整根绝热管上进行。漏率测量试验可与压力试验同时进行。14.3抽样试验14.3.1一般规定临界电流测量、局部放电试验、交流电压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可在不同的试样上进行。局部放电试验、交流电压试验、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应在至少10m长(不包括附件部分的长度)的电缆试样上进行,试样中各相绝缘均应进行试验。最高试验温度不应低于最高设计运行温度,最小试验压力不应大于最小设计运行压力。14.3.2试验频度结构尺寸检查、临界电流测量、局部放电试验、交流电压试验,应在每批同一型号和规格电缆中的一根电缆上进行,当该批次电缆总根数大于10根时,抽样数不应超过合同中电缆总根数的10修约至最近的整数。雷电冲击电压试验的抽样频度应由供需双方协议确定。14.3.3复试JB/T14389-XXXX如果任一试样失效,应从同一批次电缆中再取两个附加试样就不合格项目重新试验。两个附加试样都合格时,则该批电缆合格。若有一个试样不合格,则该批电缆不合格。14.4型式试验14.4.1一般规定14.4.2列出的试验应在至少10m长(不包括试验附件的长度)的成品电缆试样上进行。电缆应按制造商说明书规定的方法进行组装,采用其所提供的等级和数量的材料,包括润滑剂(若有)。14.4.2电气型式认可的范围对具有特定电流以及相同额定电压和结构的一种或一种以上超导电缆的型式试验通过后,如果满足下列所有条件,则该型式认可对其他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和结构的电缆亦有效:a)电压等级不高于已试电缆的电压等级;b)相同额定电压等级的电缆是指具有相同设备最高电压Um和相同试验电压等级(见表3第1栏和第2栏)的电缆;c)额定电流不大于已试电缆的额定电流;d)电缆具有与已试电缆相同或相似的结构;e)结构类似的电缆是指绝缘和半导电屏蔽的类型和制造工艺相同的电缆。由于导体或连接金具的型式或材料的差异、或者由于屏蔽绝缘线芯保护层的差异,除非这些差异可能对试验结果有显著影响,否则电气型式试验就不必重复进行。在有些情况下,重做型式试验中的一项或几项试验(例如弯曲试验)可能是合适的。f)电缆运行温度不高于已试电缆最高试验温度,电缆运行压力不小于已试电缆最小试验压力;g)电缆导体屏蔽上计算的标称电场强度和雷电冲击电场强度不超过已试电缆相应计算值的10%;h)电缆绝缘屏蔽上计算的标称电场强度和雷电冲击电场强度不超过已试电缆相应计算值。14.4.3电气型式试验项目和试验顺序电气型式试验项目和试验顺序如下:a)电缆弯曲试验;b)临界电流测量;c)局部放电试验;d)tanδ测量;e)电压负荷循环试验;f)雷电冲击电压试验及随后的工频电压试验;g)局部放电试验;h)以上试验完成后对电缆的检验。试验电压应符合表3规定。列项d~h最高试验温度不应低于最高设计运行温度,最小试验压力不应大于最小设计运行压力。14.4.4非电气型式试验JB/T14389-XXXX进行压力试验、电缆结构检查、外护套性能试验(若有需要)、阻燃试验(若有需要)。14.5安装后试验安装后试验用于验证经过敷设和部件安装后的电缆的完整性。应分别进行环境温度下试验和低温条件下试验,环境温度条件下的试验验证电缆与运行温度无关,低温条件下试验要求预先将电缆充入制冷剂冷却至运行温度范围。安装后的电压试验宜采用(20~300)Hz交流电进行试验,用户可选择采用直流电压试验或超低频(VLF)电压试验。15电缆包装、运输和贮存15.1电缆应妥善包装,电缆端头应可靠密封并采用合适装置加以保护。15.2成盘电缆的电缆盘外侧上应标明:a)制造厂名称或商标;b)电缆的型号和规格;c)长度,m;d)毛重,kg;e)制造日期:年月;f)表示电缆盘正确滚动方向的符号;g)本标准编号。15.3运输和贮存应符合下列要求:a)不应从高处扔下装有电缆的电缆盘,不应机械损伤电缆;b)吊装包装件时,不应几盘同时吊装;c)在车辆、船舶等运输工具上,电缆盘具应放稳,并用合适方法固定,防止互撞或翻倒;d)电缆应避免在露天存放,电缆盘不应平放。JB/T14389-XXXX(规范性)绝缘厚度设计A.1概述电缆绝缘层是承担电缆电压的载体。如果绝缘厚度不足,运行时就容易被电压击穿,导致整根电缆失效;如果绝缘厚度过大,又会导致电缆尺寸过大、成本过高。因此,有必要对绝缘层进行合理的设计。A.2绝缘厚度的计算方法电缆绝缘层厚度是基于在其预期使用寿命内能安全承受各种可能电压条件来确定的。设计超导电缆的绝缘厚度,应按工频电压、冲击电压、局部放电初始电压三者均满足要求的方法进行计算,即取三个计算值的最大值。由于低温绝缘高温超导电缆的绝缘层工作于液氮中,因此设计时应考虑材料的老化、温度的影响以及安全裕度。材料的老化系数:超导电缆在运行过程中,受到温度、湿度、电场、机械力及外界环境的作用,使绝缘材料的质量逐渐下降,最终导致绝缘失效,因此应考虑材料的老化情况,老化系数的值取1~4。温度系数:超导电缆的绝缘层长期稳定运行在液氮温度下,温度系数的值取1。安全裕度:为保证高温超导电缆安全运行,安全系数的值取为1~1.5。a)耐工频电压绝缘厚度计算:tac=T⋅[expcT−1]············································(A.1)式中:tac——要求的绝缘厚度,单位为毫米(mm);Uac——AC承受最高工作电压,单位为千伏(kV);Eac——AC设计场强,即AC的最小击穿强度,单位为千伏每毫米(kV/mm);r——导体的外半径,单位为毫米(mm)。b)耐冲击电压的绝缘厚度计算:timp=T⋅[exp()−1]·······································(A.2)式中:timp——要求的绝缘厚度,单位为毫米(mm);Uimp——系统冲击电压,单位为千伏(kV);Eimp——冲击电压设计场强,即最小冲击击穿强度,单位为千伏每毫米(kV/mmL1——老化系数;L2——温度系数;L3——安全裕度。c)耐局部放电初始电压的绝缘厚度计算:tpd=T⋅[expuk⋅⋅K3−1]········································(A.3)JB/T14389-XXXX式中:tPD——要求的绝缘厚度,单位为毫米(mm);Um——系统电压,单位为千伏(kV);EPD——PD启始场强,即PD启始最小场强,单位为千伏每毫米(kV/mm);K1——老化系数;K2——温度系数;K3——安全裕度。根据以上公式(A.1)、(A.2)、(A.3)计算的三个厚度,取其中的最大厚度作为超导电缆绝缘的标称厚度。JB/T14389-XXXX(规范性)试验方法B.1试验条件B.1.1环境温度除非另有规定,试验应在环境温度(20±15)℃下进行。B.2试验方法B.2.1临界电流测量B.2.1.1概述应分别测试电缆导体和屏蔽(当含超导体)的临界电流,测试电压引线之间的试样长度不小于1m。测试应在77.3K温度下进行。B.2.1.2步骤测试采用四引线法进行超导电缆临界电流测量,允许总误差范围为±1%。试样表面应无褶皱、断带等。将电缆导体或屏蔽与电流引线进行焊接,电流引线采用铜棒或铜管制成,电流引线一端与电缆导体或电缆屏蔽焊接,另一端通过母排连接直流电源。焊接温度应执行超导材料生产商所提供数据,以免损坏试样。电压引线缠绕于电缆导体或电缆屏蔽外侧,确保与导体或屏蔽接触良好。电压引线缠绕位置距离焊接点位置应能有效降低超导带材电流转移导致的影响。电压引出线采用双绞线或带屏蔽功能的信号线。将试样浸入液氮中,测试前试样应在液氮中静置至少5h,试验过程中试样应始终保持浸没于液氮之中。采用升流-恒流-升流法施加电流,以10A为间隔逐步增加电流,每次增加电流后应至少保持1s。一旦升流过程引起的电压漂移/蠕动可忽略,即可开始进行数据采集。在每个恒流保持过程中,电流漂移应小于Ic值的1%。为防止试样失超后的损坏,当最大电压信号达到50μV/cm时应停止加电流。I应由U-I(见图B.1)曲线上电压为U的点所对应的电流值确定,U是相对基准电压的测量电压,按公式(B.1)获得:UC=L.EC·····················································(B.1)式中:U——电压判据,单位为微伏(μV);L——电压引线接点间距,单位为厘米(cmE——电场判据,单位为微伏每厘米(μV/cm),本方法规定的电场判据为1.0μV/cm。JB/T14389-XXXX图B.1超导体电压U-电流I特性曲线B.2.2压力试验B.2.2.1概述压力试验分为常温压力试验和低温压力试验。按照GB/T14525规定进行试验。宜使用气压试验或气液组合压力试验。B.2.2.2常温压力试验B.2.2.2.1概述使用干燥的氮气进行常温压力试验。压力试验前应清理疏松氧化皮、杂质、焊锡丝及任何外来物质。如果安全阀或爆破片在常温下的开启压力小于测试压力,则安全阀或爆破片应用盲板替换。连接压力气源,并应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B.2.2.2.2步骤试验步骤如下:a)将干燥的氮气充入压力部件,应先缓慢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10保持5min,并对所有部位进行初次检查;b)升压至规定试验压力的50保持5min;c)按规定试验压力的10%逐级升压,每级保持2min,直到试验压力,保持10min;d)降压至最大运行压力/设计压力,保压时间不小于10min,保压期间压力应保持不变。可使用肥皂液或其他检漏剂对所有接头进行泄漏检查。若能保持试验条件,则用于试验目的的临时性密封部位允许泄漏。B.2.2.2.3要求常温试验压力应按公式(B.2)取值。PT1=1.15P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协议起诉离婚案件财产评估与分配服务协议3篇
- 2025年钢材行业供应链金融合作协议范本2篇
- 2025年度个人艺术品购买连带担保协议4篇
- 2025年度个人艺术品交易佣金协议书样本4篇
- 2025年度个人教育培训课程开发与授权协议书3篇
- 2025-2030全球ASME 规范高压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双向拉伸PET薄膜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步进式炉床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半导体湿法工艺泵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地下雨水储存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潍坊市高一上册1月期末考试数学检测试题(附解析)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小学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数学-湖南省新高考教学教研联盟(长郡二十校联盟)2024-2025学年202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预热演练试题和答案
- 决胜中层:中层管理者的九项修炼-记录
- 幼儿园人民币启蒙教育方案
- 临床药师进修汇报课件
- 军事理论(2024年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无人机法律法规知识》课件-第1章 民用航空法概述
- 政治丨广东省2025届高中毕业班8月第一次调研考试广东一调政治试卷及答案
- 2020-2024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中考物理试卷(5年真题+答案解析)
- 铸石防磨施工工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