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甬往直前”小队调研报告_第1页
2010年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甬往直前”小队调研报告_第2页
2010年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甬往直前”小队调研报告_第3页
2010年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甬往直前”小队调研报告_第4页
2010年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甬往直前”小队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年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甬往直前”小队调研报告PAGEPAGE8社会实践调研报告题目2010年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调研报告姓名与学号 陈雯玲3090102208指导教师 年级与专业 社会科学实验班09级所在学院 丹青学园2010年8月2010年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甬往直前”小队调研报告周默,史家乐,陈雯玲,张雨建,林开森(浙江大学求是学院;浙江杭州;310058)[内容摘要]:2010年是竺可桢校长诞辰120周年,“甬往直前”小队作为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活动的一份子,秉承求是精神,传承“求是”校训,在宁波地区走访了3位校友,为他们带去了母校的发展近况与浙大校友总会的亲切问候,也为学校带回了校友们的美好回忆和衷心祝福,同时,在走访过程中,小队成员也从校友们的成长经历中汲取了力量,加深了对浙大的感情。[关键词]:浙江大学;走访;校友;成果2010年浙大学子走访校友行“甬往直前”小队走访活动基本情况走访目的传递母校牵念倾听学长心声凝聚校友力量共话浙大发展走访对象浙江大学历届校友走访方式访问电子邮件走访地点浙江宁波走访时间2010年7月—8月走访阶段准备阶段(7月15日-7月23日)小队成员通过各种途径分别搜集自己身边的浙大校友的信息,并进行讨论,研究制定走访计划,撰写采访提纲。走访阶段(7月24日-8月15日)联系讨论确定的目标走访对象,询问对方意向,确定采访时间和采访地点,进行走访活动。总结阶段(8月16日-8月30日)整理采访稿件以及相关的资料,总结此次活动的经验和教训,撰写调研报告和实践总结。走访校友简介吴丹吴丹,女,198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电机系,现任宁波计量测试所所长。杨相生杨相生,男,198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现任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理工分院副院长。陈孝瑞陈孝瑞,男,2006年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现任宁波中学数学组教师。走访历程准备阶段(7月15日-7月23日)走访活动的第一步即为确定走访对象,因此我们首先选择联系浙江大学宁波校友会,陆敏先生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在了解了我们的意图之后,他先谈了谈自己对浙大教学的看法——现在的浙大教育同他那个时代的教育、以及同国外一流大学的教育的区别,并派助手给予我们适当的帮助。但是后来我们联系后发现,那些目前职位比较高的校友们工作相当繁忙,很难抽出时间与我们进行交谈,于是经过小组内部讨论,我们最终决定将走访对象锁定在那些人生经历相对平凡的中青年校友身上,因为我们相信,即使相对平凡的人生经历也有与众不同之处,他们点点滴滴的心路历程可能更会与我们发生共鸣,对于我们今后的人生选择的现实指导性会更大。但也正因为平凡,这些隐藏在茫茫人海之中的校友并不如那些著名校友方便联系,于是我们决定从身边着手,寻找藏在身边的浙大校友。经过一系列的努力,我们“发掘”出了暗藏在身边的三位浙大校友,他们的身份分别是一位10级小学妹的母亲(很巧,他们一家三口都是或将是浙大的校友),一位高中同学的父亲,一位高中母校的数学老师。在确定了走访对象后,我们就开始从各个渠道搜集这些校友的个人信息和求学经历,根据要求相对应地设计我们的采访问题,如“您当初为什么要选择浙大?”、“您在浙大的求学经历中有哪些学习生活上的趣事可以和我们分享?”、“您对竺老校长的两个问题过去和现在的看法有哪些不同?”,并由此撰写采访提纲。走访阶段(7月24日-8月15日)在进行过前期的策划讨论和精心准备之后,我们“甬往直前”小队正式开始了走访行动。第一位,吴丹,7月25日,星期日首先,我们通过学妹联系上了她的母亲,对方在了解了我们的走访目的并阅读了采访提纲之后欣然同意接受我们的采访,经过协调,约定于7月25日下午两点半在某家肯德基餐厅进行采访。7月25日下午一点半,全组成员都提前了一个小时到达约定地点进行采访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整理提问,扩充采访内容,准备饮料等。两点半时,一对母女出现在肯德基门口,虽然我们之前从未与她们母女见过面,但凭借直觉我们还是认出了我们的第一位采访对象,吴丹女士。吴女士的年纪与我们的父母相仿,见到我们一开始有些拘谨便热情地与我们打招呼,仿佛把我们当成了她自己的孩子。由于餐厅环境有些嘈杂,吴女士便提议去她家进行采访。这一提议有些出乎我们的意料,但也不好拒绝,于是一行五人跟着吴女士来到了她家中。之后我们便围坐在餐桌边与吴女士进行了交流。吴女士很随和,对于我们的问题她都做了详尽的回答,话语之间不仅包含着对于母校的怀念,也透露出对于我们这些后辈的勉励和鼓舞,并不忘让她女儿多听听我们这些学长的话。很快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我们向吴女士赠送了浙大校友总会的纪念品,在告辞之前,还与吴女士一起在楼下合影留念。至此,我们第一次走访行动顺利结束。第二位,杨相生,7月30日,星期五杨先生是我们一位高中同学的父亲,由于身居学院高层,他日常工作十分繁忙,原定的采访时间也几度因此被迫调整,7月30日正值他暑假之前最后一次上班,我们对于他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表示衷心的感谢。7月30日中午,我们顶着烈日来到了杨先生位于宁波大学科技学院行政楼的办公室内。宽大的办公桌后,一位面带笑容的中年男士一见我们进门就很热情地起身与我们打招呼,他就是我们第二位走访对象,杨相生。杨先生见我们进来就招呼我们先坐下,并将桌上倒满水的纸杯递给我们,这让我们放松了不少。由于是同学的父亲,相对比较熟悉一点,很快我们就放松了下来并进入了状态,开始了第二次的采访。杨先生是宁波大学科技学院理工分院的副院长,平时既教课也做学生工作,对我们这些大学生的心态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同时他也对我们关心的问题如毕业之后的继续深造以及就业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鼓励我们要有自信,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要盲目跟风。由于杨先生之后还要赶去参加一个会议,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我们决定结束这次采访。在结束前,同样向杨先生赠送了浙大校友总会的纪念品,并与他合影留念。第三位,陈孝瑞,8月3日陈孝瑞是我们高中母校的一位数学老师,在我们进入高中时,他也刚好从浙大研究生毕业进入高中工作。虽然他当时不教我们这个班,但他是我们高中班主任的徒弟,也曾给我们代过几次课,也算是旧识了。陈老师30岁出头,与其说是我们的老师,不如说是我们的学长,而且因为他是浙大研究生,所以与他的交流更可以让我们了解平时不曾关注的研究生的学习和生活。但当我们与陈学长联系上时,却意外得知他要去外地参加进修。因此我们不得不放弃原先的走访计划,决定以电子邮件的形式进行采访,并将浙江大学校友总会发放的纪念品用快递寄去,以感谢他对我们走访活动的支持并送去母校的问候。我们将我们关心的问题如考研、研究生的生活等等整理成采访稿用电子邮件发给了陈学长,很快他就回复了我们,对我们的问题都做了详细的回答,并附了几张他的照片。而我们按照事先的约定也将把纪念品快递给他。总结阶段(8月16日-8月30日)在结束了三次走访行动之后,我们小队进入最后的总结阶段,将准备阶段以及采访过程中所搜集到的校友信息汇总成表格形式,并将走访过程中的照片等素材进行汇总整理,由史家乐、陈雯玲、周默等同学将我们采访过程中的记录整理成采访稿件,调研报告由周默同学主笔,作为此次走访校友行“甬往直前”小队的活动成果。同时,我们还组织了一次小组讨论,共同总结这次活动中的成败得失,将我们在活动中的点点滴滴的感悟以及我们经历过的挫折记录下来,既是为了记录下我们曾经的成果,也可以留给下一届的同学们作为活动时的参考,希望我们的经验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实践活动。虽然这次我们走访的校友人数并不多,但是与这些校友的交流让我们对于浙江大学这所学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在一个过来人的眼中的浙大,同时这些校友丰富的人生体验也为我们今后的求学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避免了我们走弯路走错路,而他们对于我们未来人生的指引也让我们少了一些迷茫,多了一些自信,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能走得更远。采访记录精选吴丹甬:我们很好奇,您为什么会选择电机系呢?女生选择工科,挺特别的。吴:其实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大家对知识分子的认同并不高。甚至有一句戏言:发明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所以当时自己对学什么也很迷茫,听到电机这两个字觉得应该不错,就选了。甬:那请您和我们讲讲你们当时在学校时生活和学习上的乐趣吧。吴:虽然那个年代不像你们现在这样有那么多娱乐场所,也没有电脑,但是我们依然很享受在学校和同学在一起的时光。我记得我们当时每周都会去西湖电影院看电影,回来的时候顺便逛逛西湖。我们当时学习大家都很刻苦,所以占座现象很严重,记得我们当时都是用橡皮在图书馆占座,寝室一个同学负责占座,其他人吃完饭就去自习,这样每人轮流一天,也并不觉得日子单调。甬:那么请问您怎样看待现在的大学生和过去的大学生的区别呢?吴:我们那时本科读的专业课可能是你们现在研究生的课。而现在的本科生肯定没有我们当时知识学得那么扎实、精深。当然你们现在的大学生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当时想法都很简单,对人生又没有规划,不像你们现在这样自己都很有想法,这是你们的强处。甬:说到这里,请问你对现在大学生就业有什么建议呢?吴:我始终认为,浙大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和锻炼,竞争力是很强的,所以找到工作是没有问题的。关键是很多浙大的同学期望会比较高,有时候有点眼高手低,所以才抱怨找不到工作。从我自己的经历来看,只要大家肯吃苦,愿意从基层做出,还是有很多机会的。虽然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无奈的事情,我们无法改变,但只要坚持,碰壁了不要退缩,把自己喜欢的一方面做到极致,就好了。我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我也衷心祝福你们的人生能走向辉煌。杨相生甬:那请您和我们讲讲你们当时在学校时生活和学习上的趣事吧。杨:我们当时读大学时学习任务很重。周一至周五上课,周六上午也有课。只有周六下午、周日没课。那时,我们一般周六下午搞搞内务。偶尔会去玉泉旁边的“西湖电影院”花个两毛钱看一场电影。由于浙大是比较优秀的大学,来自全国各地的人都是精英,所以在里面大家的竞争氛围是比较激烈的,有时占座都会发生冲突,甚至会动手。那时占座现象特别严重,我所在的寝室的室友轮流去占座。早上天没亮,一位同学就带上寝室所有人的书包去图书馆,排队占座。图书馆一开门,就冲进去占好一个大桌。占完座,那位占座的同学还不能走,所以他的早饭都是室友帮忙带。甬:相信您一定记得浙大“求是”的校训,不知道您是否还记得竺老校长的两个问题呢?杨:那时学校也强调过这两个问题,不过那时也是很懵懂。现在回过来看,这两问题还是很重要的。包括我在科技学院再新生始业教育的时候,也会有意地区引导学生多思考一下类似的问题。时间真的会过得很快,大学四年一下就过去了。有明确的目标这一点很重要,我认为目标可以分两种:大目标——自己的人生规划、自己的兴趣爱好,小目标——这个学期要把什么知识学好。包括我教育我孩子,虽然他没有你们那么优秀,但是他有自己喜欢的专业,想成为建筑师,有了这些目标和兴趣,我就对他很放心了。甬:那么那时有没有您印象比较深刻的老师?杨:我记得当时有一位高等数学的老师,上课不带书,一上来就讲,板书写得特别整洁,两节课上完,四块黑板刚好写完。记得学期刚开始时,我们都争着坐前面听他的课。后来书本发下来,我们那时读书的连教材都是油印的,质量比较差,一看老师的板书和教材写的一模一样,我们也逐渐步不争前排了,毕竟书里都有。不过,我还是很佩服这个老师的记性,可以把书里的内容原封不动的写在黑板上。另外一位老师,代过我们一节课。主要是原来的老师觉得自己那章讲的不好,于是请这位老师给我们讲。这门课很有难度,我们听那老师讲,觉得很对。后来,再见那老师时,他就对我们说,那天那节课,有个地方他讲错了。所以至今仍然很佩服那个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陈孝瑞甬:您能说说您的考研经历吗?陈:大三到大四的那个暑假我开始计划准备考研了。我当时的情况是,数学比较好,英语很差,政治一般。因为自己比较懒散,整个复习阶段也不是很系统。后来的情况是:我的两门数学都考了147(总分150),但英语49依然没能过线(总分100,单科线52),在以为我没希望的时候,浙大出了一个政策,单科没过线的学生,可以用总分抵,反正我总分抵了30分后还是能过分数线,比较幸运的去了浙大。英语是我学生时代的痛,在大二的时候轻松过了四级,后来再也没有碰过了,差点就死在英语上啦。甬:数学研究生都干些什么?没实验做,很理论,会不会很枯燥?您的研究方向是什么?陈:我读的是两年制研究生,应该说还是很充实的。第一年我们主要学习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第二年才是做学问。对于数学研究本来就只需要一根笔,一张纸就够了,没有实验是很正常的事情啦,因为长期跟数学打交道,数学的东西在别人眼里可能很无聊,在我们眼里还是很有趣的,呵呵。我的研究方向是计算数学,第一年我的方向没有具体定下来,我的导师也只是让我大量的看文章,而且他要求看英文的,这可苦了我。刚开始只能一个一个单词地查,后来看多了就好了。每个星期的讨论班是我最喜欢的课,这课只有我的导师跟我们师兄弟几个上。每个星期轮到一个人讲,把最近看的文章跟大家交流一下。我的导师可是个很严厉的家伙,如果你没有好好准备,那你就等着挨骂了,在讨论班上我们基本上都各抒己见,很多文章的想法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当然我的导师在这里也会给我们一些启发,引导我们去做论文。甬:研究生的学习生活和本科生有什么区别?陈:本科生生活——“群居”研究生生活——“独居”本科的时候做任何事情都是跟同学一起的,上课,运动,游戏,旅游等等,几乎所有事情都是一起玩。但研究生生活就完全是个人的了,基本上都是独来独往,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小队成员个人总结周默作为这次走访校友行活动的地区联络员以及“甬往直前”小队的队长,我的责任相对其他队员就要更大了一些,从解答其他小队所反映的疑问到协调小队内部的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开始时由于没有充分沟通,组员对于采访对象的选择上出现了一定的偏差,经过集体讨论后纠正了方向,为下一步的走访行动奠定了基础。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和校友亲切交流,他们中的一些与我们的父母年龄相当,相对于对浙大的怀念他们所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对于我们这些未来的校友的期许;另一些更像是我们的兄长,为我们毕业之后道路的选择提供了不小的帮助。我们都很感谢这些校友,他们的经历以及感悟使我们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为顺利更为遥远。通过这次走访校友行活动,我们不仅和自己身边的浙大校友有了更多的接触,更让我们对于这个学校有了更多的认识,大学不仅是一个教授人们知识的场所,更是塑造一个人品格的基地,一所好的大学是用它所积淀下来的文化氛围改变着生活在其中的莘莘学子,改变着他们未来的人生。史家乐正如一位校友所说:“浙大要争办世界一流大学,其中学生对母校的认同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走访校友行,将四海五湖的众多校友与母校紧紧地牵系起来,使校友这个巨大的团体紧密靠拢。作为参加此次活动的成员之一,我深感责任重大,同时我也知道自己的收获取决于自己对待这件事态度。从头至尾,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将活动做到最好。寻找合适校友、收集校友资料、联系走访校友,整理总结,看起来很简单的任务,实际操作起来却问题多多。好在团队的一起努力、以及校友的亲切配合,我们可以说是较好地完成了学校给我们的任务。而走访期间,校友亲切的笑颜、言谈,是我们整个活动期间最大的收获和慰藉。感谢走访校友行活动,为我们提供这样好的机会,让我们聆听了校友的成长故事、社会经验,更让我们下定决心——不辜负浙大光荣传统,将这份优秀传承下去。陈雯玲浙江大学作为一所国内知名的重点大学,其校友遍布全球。很幸运,能有机会走访在宁波的浙大校友。炎炎的夏日熄灭不了我们的热情,我们走访了3个浙大校友。他们中有公务员,有中学老师,有教授,虽然处在不同的行业中,但是“求是”精神依然在他们身上闪现,丝毫没有改变。在访谈中,当谈到浙大的往事以及浙大的近况时,无论是我们还是校友们,似乎都有说不完的话,有聊不完的故事。校友们和我们谈了当时他们的校园生活以及成长经历,并给了我们很多建议和鼓励。和他们聊天就如同和学长们在一起谈心,那么亲切、自然。这次的走访校友活动非常得成功,我们小分队的每个成员都付出了很多,当然也收获了很多。我想这个活动最大的目的就是希望浙大的“求是”精神能永远传承下去,我们也愿意成为“求是”精神的传承者与发扬者,不断努力,追求卓越。张雨建这个暑假,我们走访了几位浙大的校友,与他们进行了零距离的交流。他们不仅仅是我们的长辈,也是我们的学长学姐。活跃在各个岗位上的他们向我们讲述了自己的学习生涯,也给了我们不少学习上的建议,使我对自己以后的路途有了进一步的规划。他们步入社会后获得的经验是我们这些在校学生所没有经历过的,这对于我们以后的路途有很大的指引作用。校友们还向母校传达了祝福,对当代浙大学子提出了忠告与希望,我们从中受益匪浅。我们很感激这次活动给予我们接触浙大校友、传播浙大求是精神的机会。我们深深体会到一个浙大人的责任感,无论身处何方,我们身上都维系着浙大的脉,激励我们认真做人,努力生活。林开森万事开头难真是一点不错,整个活动中,最困难的一点就是在联系和选择回访对象上了。因此这次活动我们在开始阶段花了较多的时间在这一部分上。整个活动结束之后,我有两点比较明显的感受。首先一点是我们浙大的校友们热爱母校、关心母校。在我们回访的过程中,校友们向我们询问了母校的近况,还向我们传授了一些人生的经验教训,同时也对各自专业领域的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介绍。另外一点就是在子女的教育上,我们回访对象的子女都是学习上的佼佼者。我想,这与他们的父母接受的高级教育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的。他们将自己接受的教育理念,学习方法告诉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在学习过程当中加以运用,从而变得更为出色。我还是从这次回访校友的活动中学到了很多的。感悟与经验在这次实践活动当中,我们小队经历了成功与失败,尝到过胜利完成任务的兴奋与喜悦,也品味过被拒绝之后的失落与沮丧。在最后的总结阶段里,我们小队全体成员进行了一次讨论,仔细分析了我们在整个活动中的每个环节的表现以及校友们的不同反应,将成败得失背后的点滴心得记录下来,既可以作为我们今后为人处世的一些技巧,也能为以后参加这项活动的学弟学妹们提供我们的一些建议和帮助。经过讨论,我们小组总结出了以下几点经验和建议:小队队长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加强小队内部的团队合作性和协调性。因为本项社会实践是团队活动,无论是前期策划联系还是后期的实际走访都应体现出一个团队的努力,而不是交由队长或者某各组员单独完成,此时队长就应发挥组织协调的职责,合理分配每位队员的工作任务,保持团队的完整性,督促队员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走访策略,避免非著名校友不可。较为著名的校友公务相对也比较繁忙,即使可以抽出时间来接受采访,受访时间也会相对较短,此时不如选择那些人生履历并不那么辉煌的校友,不仅可以更为深入交流,而有针对性地设计所提的问题也可以更为深度地挖掘出那些潜藏在平凡之中的人生体验。前期准备阶段要充分了解受访人的人生经历,事先准备好采访内容。有些校友已经毕业二十甚至三四十年,当年的情况与现在可能有着较大的出入,如事先没有了解清楚而想当然地设计采访问题,在实际交流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