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与情感_第1页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与情感_第2页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与情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与情感

谢尔盖瓦拉赫模型(1873-1943)是俄罗斯现代音乐中19世纪至20世纪的杰出代表。可以用两个意义相反的词:内敛与热情,来形容这位20世纪伟大的钢琴家、作曲家以及卓越的乐队指挥家。无需言语的交流,他通过音乐就可以表达自己所有跃动的情感;而他对纯净、完美音乐的不懈追求又体现出他内在的对于音乐的执着与热情。其惊人的手指跨度使得很少有钢琴家能够完美的演奏他的作品,还拥有令人惊羡的听觉,甚至可以同时分辨开乐曲中不同乐器的演奏。拉赫玛尼诺夫,一个用音乐深深吸引了我们的人,一个真正懂得用灵魂说话的诗人。一、创作的前代手段从拉赫玛尼诺夫的一生来看,他的主要的创作时期有三个。第一个时期:1889年—1905年。1889年拉赫玛尼诺夫离开老师兹维列夫,开始了一个自由的创作时期。1905年他的作品《第一交响曲》演出失败后,对这部作品倾注极大心血的他受到打击,陷入了作曲困难的时期,也是他人生的低谷。1900年前后他在达尔医生的帮助下恢复信心并且完成《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可以看作是他创作高峰期的开始。俄国的政治形势和社会状况一直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中,直到拉赫玛尼诺夫因政治局势等多方面原因离开俄国之前即1900—1917年,可以称得上是他一生中创作的黄金时期;第三个时期是1931—1940年,在避居美国的这些日子里,拉赫玛尼诺夫以优秀钢琴演奏家身份忙于乐队演出,加上远离故土家乡,就仿佛也失去了灵感的来源一样,除了1926年完成的《第四钢琴协奏曲》外,几乎没有著名的作品问世。(张洪岛.欧洲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二、民族意识的受教育性创作拉赫玛尼诺夫是俄国浪漫主义的倡导者,他的创作风格拥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也受到很多浪漫主义音乐家如弗朗兹·李斯特、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影响。他专注于肖邦、李斯特的结构框架,并热衷于歌唱性旋律、丰满的洪亮度以及精心制作的技术性装饰。(一)音乐气质—深刻的民族性拉赫玛尼诺夫是非常本土化的作曲家,不论从作品风格,灵感来源还是个人情感上,他与祖国始终是心手相连的。他在晚年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说过:“我是俄罗斯作曲家,我的祖国无论是在我的精神气质上,还是在我看问题的观点上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我的音乐产生于我的气质。”(关常新.试析拉赫玛尼诺夫24首前奏曲.中央音乐学院特藏部馆藏.)俄罗斯人对于大自然和土地有着特殊的情感,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旋律优美动人,气息宽广悠长;《第二交响曲》中优美的柔板在我们面前呈现出了俄罗斯辽阔的土地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在他的音乐中也深刻的体现出俄罗斯音乐的核心特征——歌唱性。受俄罗斯音乐旋律形象独特性与典型性的影响,他的钢琴协奏曲具有多主题并置的倾向;在《c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各乐章的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就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二)具有明显的浪漫特色拉赫玛尼诺夫是俄国浪漫主义的最后一位伟大的倡导者,与马勒、理查德·施特劳斯一样被视为晚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1、尼诺夫的《音画部分》浪漫主义音乐形式反对因循守旧,提倡创新思维。拉赫玛尼诺夫的《音画练习曲》将钢琴的演奏技巧与音乐表现结合在一起,使练习曲作品同时具备了钢琴练习的价值和良好的音乐会效果,充分体现了这位浪漫主义音乐代表的创造性。2、《之岛》—画面性、叙述性浪漫主义的音乐作品取材非常丰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诗歌、绘画、文学作品均可成为作曲家们灵感的来源,作品注重音乐与画面、故事的结合。以他的交响诗作品《死之岛》为例,这部作品取材于一幅同名的绘画作品;画面展现出沉寂的大海中漂泊的一艘小船,它目标驶向一个灰黑色笼罩的小岛,岛上矗立着巨大又神秘的岩石。与画面对应的诗可分为三个部分:海、岛、死亡。乐曲以严肃低沉的曲调开头,而后旋律逐渐上升,就像是紧张强烈的哀叹。在乐曲末尾部分,拉赫玛尼诺夫使用了他的特色曲式——末日经(diesirae),整曲以声音的形式来表现画面和气氛,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质。(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3、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情感表达浪漫主义与注重理性的古典主义不同,浪漫主义崇尚感性,注重人的心理刻画和精神表达;这种感性的注重主要体现在作曲家的创作中,使作品具有一种自传性质。此外,因为强调情感的抒发,浪漫主义的音乐作品往往具有强烈、自由的风格。拉赫玛尼诺夫的交响合唱曲《钟》表达了作曲家对存在、死亡的看法,不论在乐曲构造还是情感抒发方面都鲜明的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的这一特征。《钟》的乐曲构成与艾伦·坡的原作一样,用四部分表达人生的四个阶段。金钟、银钟奏响童年和青年时期的美好幸福,铜钟和铁钟表达老去与死亡的恐惧与无奈。曲子的第三部分使用了“末日经”曲调,第四部分,死亡靠近,法国号,弦乐和竖琴模仿出丧钟的声音,营造出沉闷的气氛,但拉赫玛尼诺夫却给这部作品加上了一个宁静的结尾。童年家庭变故的阴影、人生经历和忧郁的特质使得他对衰老和死亡有一种厌恶和恐惧,在这里并不是要将死亡描绘的平静安详,而是要表达这样的观点:在短暂的人生中,无论如何,人们都始终面对着死亡的威胁,这在人出生的那一刻就是注定的,所以我们只能选择平静的接受这个无法避免的终点。拉赫玛尼诺夫赋予音乐两种激情,一种宣告着与现实世界的靠近与接合,另一种与之相反,甚至可以说是对世界的一种指责和对立。在其作品中存在的这种辩证因素,具体来说就是积极和消极,失望与希望的共同存在。拉赫玛尼诺夫是一个懂得表达自己情感的人,一方面,艺术、人生坎坷的经历和对社会的不满在他的作品中都有表现。他的作品《升C小调前奏曲》中阴郁沉闷的低音是他苦闷心情的写照。管弦乐《钟》里面,铜钟和铁钟的钝响,或是《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中令人眩晕的节拍都表达着作曲家的内心世界。在音乐里,他仿佛是一个复仇的勇士,肆意表达着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人与世界与本我的关系不可能只是不满与批评。我们的理智和经验让我们不陷入这个泥潭中。正如波德莱尔说的,喜欢与憎恶的情感是可以同时存在的。音乐中“积极的因素”也是满足人们对音乐基本需求的重要部分。在音乐中人们也追求比现实更高远更美好的东西。拉赫玛尼诺夫深知这一点,在他的作品中,《第二交响曲》、《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柔板,《第一钢琴协奏曲》的行板,还有优美的《大提琴奏鸣曲》的行板,都是另一种美的体现。作为一位卓越的作曲家,他懂得将情感的两个方面巧妙的容纳在一起。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感受到作曲家人生中悲伤的元素,而在低沉愤闷的乐章过后,一段慢速的行板或柔板,仿佛遮掩和愈合了悲伤的色调;《第二交响曲》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倾听优美的《第四钢琴协奏曲》的序曲部分或是《交响舞曲》中萨克管演奏的插曲部分,便可体味毫无人工痕迹的喜悦与悲伤的完美切合,感受到作曲家赋予音乐的两种激情。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在创作构思上具有独特、细腻的技巧,不仅反映出个人的精神,更能体现出人类社会的精神;既揭露生存悲剧又超越生命意义。他的音乐展现了其独有的内心体验,从中能够感受到他心灵深处流淌出的真挚情感以及对生命与哲理的思考,使人产生强烈的心灵震撼和情感共鸣。“音乐是什么?怎样给出定义?音乐是皎洁的月光下静谧的夜,音乐是夏日里树叶的飒飒声,是黄昏时分远方传来的隐隐钟声!音乐直接来自心灵,并且只与心灵交流;音乐是爱!音乐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