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魏晋南北朝免官制度考论
免除罚款是中国古代社会,尤其是汉代以后经常使用的一种惩罚。这是封建官员因各种犯罪而被解雇的惩罚。其在汉代已有涉及,《汉书·王子侯表》中载:“德衰侯广元鼎四年侯何嗣,五年,坐酎金免”;“东莞侯吉五月甲戌封,五年,痼病不任朝,免”;“荣关侯骞,十月癸酉封,坐谋杀人,会赦,免”。这说明汉代就已经有了关于“免”的适用,并且其种类有因病免、因犯罪免等。但是在汉代,其还只是一种临时性的行政处分,而且并不具有后代对官吏优待的特征。“免”正式入律,并分为“免官”和“免所居官”两种,始于晋朝。《晋律》中规定:“免官比徒三岁刑,其无真官而应免者,正刑召还也。有罪应免官而有文武加官者,皆免所居官。其犯免官之罪,不得减也,其当免官者先上。”《梁律》规定:“一曰免官加杖督一百,二曰免官。”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实践中免官亦广泛应用。如《三国志·魏书十二》载:“(司马芝)居官十一年,数议科条所不便者。其在公卿间,直道而行。会诸王来朝,与京都人交通,坐免。后为大司农。”《晋书·列传第五》载,裴秀被渡辽将军推荐于大将军爽,被“辟为掾,袭父爵清阳亭侯,迁黄门侍郎。爽诛,以故吏免”。《南史·列传第七》载:“义熙三年,表遣(刘)敬宣伐蜀。博士周袛谏……不从。假敬宣节,监征蜀诸军事。敬宣至黄武,去成都五百里,食尽,遇疾疲而还。为有司奏免官。”而完备的免官制度入律始于唐朝,《唐律疏议》对此做了详细而全面的规定,后为《宋刑统》所全面接受,并影响后世。即使在明清时期,虽然在律法上删除关于官吏特权的规定,但在实践中仍然实行着。官当,就是指官吏犯罪可以以官品抵当刑罚的制度。在中国封建社会定型以后,由于礼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官吏享有特权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对不享有“八议”特权的官吏适用的“官当”制度。晋律有“免官比三岁刑”的规定,被认为是官当制度的滥觞。北魏则规定:“五等列爵及在官品令从第五,以阶当刑二岁,免官者三载之后听仕,降先阶一等。”《隋书·刑法志》载:“陈律:五岁四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并居作。其三岁刑,若有官,准当二年,余一年赎。”作为“八议”的延伸,它更加全面地完善了官僚特权制度。这种制度被隋朝吸收,隋朝开皇元年更定新律时,“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当流者,三流同,比徒三年。若犯公罪者,徒各加一年,当流者各加一等”。但是,隋朝由于是科举制度刚刚开始,所以有些方面还不完善。到了唐朝,由于封建官吏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于是在隋朝法律的基础上作出更加详细的规定,进一步加强了国家的统治效能。而宋朝,基本上继承了唐朝的规定。两种制度的产生,有着共同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同是对封建官僚的一种特权规定,为维护封建统治、镇压平民百姓服务。但是,两者在性质、适用范围、具体操作,以及后果上有很大的不同。由于《唐律疏议》对两者做了详细的规定,后世沿用时基本没有改动,所以,这里以《唐律疏议》为主要依据,同时辅以《宋刑统》的有关规定,对免(包括免官、免所居官)1和官当进行分析。一、刑法和行政法是刑罚执行部门的法律规范。对于第就性质而言,不可避免要用现代的眼光来作以评价。在现代社会,刑法和行政法是两个重要的法律部门,刑法涉及的是关于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行政法是调整行政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关于官员的规定。(一)官爵的撤免权与一般刑的结合在“免官”、“免所居官”和“官当”的性质上,大家的共识是,它们均涉及刑法和行政法的领域。《唐律疏议·名例十九》载:“诸犯奸、盗、略人、及受财而不枉法;若犯流、徒,狱成逃走;祖父母、父母犯死罪被囚禁而作乐及婚娶者,免官。”《唐律疏议·名例二十》载:“诸府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祖父母、父母老疾无侍,委亲之官;在父母丧,生子及娶妾,兄弟别籍、异财,冒哀求仕;若奸监临内杂户、官户、部曲妻及婢者,免所居官。”《唐律疏议·名例十七》载:“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可见官吏在触犯刑律遭受刑罚时,常常自然地要导致撤免官爵职位的结果。这一方面以其触犯刑律,构成犯罪为依据,自然就具有了刑法的性质;另一方面,其撤销官爵的结果,在现代而言,基本划入行政范畴另作处理。这在我国封建社会是有其必然性的。我们知道,我国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国,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诸法合体”,一切法律以刑法为依托,刑法吸收其他的法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在所难免。(二)严格限定刑的执行但是,我们在看到这些特点的同时,也必须注意到其不同点。就“免官”和“免所居官”而言,它们是刑法处罚和行政法处罚并用的,兼具刑法和行政法的性质,从而使得“免”并不能成为一种特权;而“官当”则不然,它以行政法的处罚来代替刑法的处罚,所以,从性质上看,是一种特权制度。《唐律疏议·名例二十三》《疏》议曰:“免官者,谓告五品于监临外盗绢五匹,科徒一年,仍合免官。……免所居官者,谓告监临内奸婢,合杖九十,奸者合免所居官。”所以,对于“免官”和“免所居官”而言,刑律规定官吏在受刑罚的同时,必须同时撤免官职,并不能因为撤免了官职就可以免除刑罚。之所以是这种情况,是因为“免”在汉代刚刚出现时,本身就是作为一种刑事处罚来应用的。《汉书·王子侯表上》载:“平城侯礼,元狩三年,坐恐猲取鸡以令买偿,免,复谩,完为城旦。”说明犯罪官吏在接受刑罚“以令买偿”的同时,必须“免”。这种制度在被后世继承以后,自然要受其原始性质的影响。只不过在魏晋南北朝以后,儒学开始复兴,统治者进一步贯彻儒家所倡导的礼义原则、等级秩序及伦理道德标准,“礼”开始入律,渐渐成为律的指导原则。到唐朝“一准乎礼”,封建特权达到全面的确立,所以在“免”的刑罚基础上加入了优待政策,使其可以在法定年限之后再续用。另外一个例证就是“免”和“官当”并用的情况。《唐律疏议·名例二十二》载:“其犯除、免者,罪虽轻,从〈例〉除、免;罪若重,仍依当、赎法。其除爵者,虽有余罪,不赎。”对于“罪若重,仍依当、赎法”,其《疏》议曰:“凡是除名、免官,本罪虽轻,从〈例〉除、免;罪重者,各准所犯,准当流、徒及赎法。假有职事正七品上,复有历任从七品下,犯除名、流,不合例减者,以流比徒四年,以正七品上当徒一年,又以从七品下一官当徒一年,更无历任及勋官,即征铜四十斤,赎两年徒坐,仍准〈例〉除名。若罪当免官者,亦准此当、赎法,仍依〈例〉免官。此名‘罪若重,仍依当、赎法’。”这里的“仍”说明“免”的使用并不能代替本刑的使用。然而“官当”则不同,它使官吏免实受徒、流之刑罚,直接以官职抵当刑罚,削除官职后,就不再实行实刑2。所以,它是以行政处罚来替代刑法处罚。二、与完全区域的比较(一)免官的范围在适用范围上,“免官”、“免所居官”和“官当”均是一种身份刑,只适用于官吏,这是其相同点。对于“免”,唐律规定了两种:免官和免所居官。就“免官”而言,《唐律疏议·名例十九》载:“诸犯奸、盗、略人、及受财而不枉法;若犯流、徒,狱成逃走;祖父母、父母犯死罪被囚禁而作乐及婚娶者,免官。谓两官并免。爵及降所不至者,听留。”即是说有此类犯罪,适用免官,而所谓免官,就是说应该免除两个官。《疏》议曰:二官,谓职事官、散官、卫官为一官,勋官为一官。此二官并免。在唐朝,职事官即是指担任国家政务并有实际职掌的官吏,如宰相、中央各部长官、地方官等。散官,也称“阶官”,其官职不是实际的职务,而只作为领取俸禄和享受礼遇的阶衔。卫官是指职事官中的武职事官一种,是特殊的武职事官。依唐律,人有职事官、散官、卫官中的一种,即可获得其他两种官职,所以,其三者在免官时亦作为一项官职处理。勋官为凭借功勋而被授予得到的官职,所以其性质与职事官、散官、卫官不同,另外单独作为一项官职,但在免官时,须一并免除。而所谓的“爵及降所不至者,听留”,即是说,免官只适用于一定的范围,此范围之外的官爵,即可听留。其中的“爵”即是王、公、侯、伯、子、男。“将所不至者”即是依免官法,免官三年后,降原来官品二等重新续用的官职,此二等以外的历任官可以保留。就“免所居官”而言,《唐律疏议·名例二十》载:“……免所居官,谓免所居之一官。若兼带勋官者,免其职事。”《疏》议曰:“称免所居官者,职事、散官、卫官同阶者,总为一官。若有数官,先追高者;若带勋官,免其职事;如无职事,即免其勋官高者。”这里可以看出,免所居官所适用的,也是官吏这一固定的范围,而且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即只是免除“所居之一官”,而非像“免官”那样“二官俱免”。关于“官当”,《唐律疏议·名例十七》载:“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可以看出,必须要官吏才能有“官”可“当”。同时《唐律疏议·名例十六》载:“谓从流外及庶人而任流内者,不以官当、除、免。”对“官当”做了除外规定。另外,在一定情况下,根据唐朝的“荫亲”,官当还可以扩展到与官吏有关的一些人。如《唐律疏议·名例十一》载:“诸应议、请、减及九品以上官,若官品得减者之祖父母、父母、妻、子孙,流罪以下,听赎;若应以官当者,自从官当法。”即是说,这些人犯流罪以下,是可以适用官当的。而且,官当还可以适用于正官以外的一些官职。《唐律疏议·名例十五》:“诸以理去官者,与见任同。解虽非理,告身应留者,亦同。赠官及视品官,与正官同。”关于“以理去官”,其《疏》议曰:“谓不因犯罪而解者,若致仕、得替、省员、废州县之类,应入议、请、减、赎,及荫亲属者,并与见任同。”关于“解虽非理,告身应留者”,其《疏》议曰:“解虽非理者,谓责情乃下考解官者。或虽经当、免,降所不至者,亦是告身应留者,并同见任官法。”“告身”即是古代授官的凭证,类似于后世的任命状,是身份证明文件。关于“赠官及视品官”,其《疏》议曰:“赠官者,死而加赠也。……‘视品官’,依〈品官令〉:萨宝府萨宝、袄正等,皆视流内官。若以视品官当罪、减、赎,皆与正品官同。”总之,无论何种规定,其适用范围仍以官吏为中心。另外,在一些具体罪名中,“免”和“官当”的适用有交叉之处:第一,《唐律疏议·名例十一》载:“其于期以上尊长,及外祖父母、夫、夫之祖父母,犯过失杀伤应徒,若故殴人至废疾应流,男夫犯盗谓徒以上,及妇人犯奸者,亦不得减赎,有官爵者,各从除、免、当、赎法。”这里,“免”和“官当”均可以使用。第二,《唐律疏议·名例十二》载:“诸妇人有官品及邑号犯罪者,各依其品从议、请、减、赎、当、免之律,不得荫亲属。若不因夫、子,别加邑号者,同封爵之例。”即是说,妇人有官品及邑号者,一切犯罪依其丈夫的品级处理,可以使用免和官当。(二)“诸府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但是,“免”和“官当”在典型的适用范围上还有很大的不同之处。具体而言,“免”多以法定的具体犯罪为依据决定其使用范围,而“官当”则多以犯罪性质和应处刑罚为依据来决定其适用范围。对于“免官”,唐律有以下规定:第一,就“免官”而言,《唐律疏议·名例十九》载:“诸犯奸、盗、略人、及受财而不枉法;若犯流、徒,狱成逃走;祖父母、父母犯死罪被囚禁而作乐及婚娶者,免官。”其具体包括:奸,即奸淫罪;盗,即偷盗;略人,即用计谋或强力控制人,让他们做奴婢或出卖;受财不枉法,即受贿后未按照行贿人的要求去做枉法曲断之事;犯徒、流后,罪状明确,或案件经过刑部复断后还未上奏皇帝时逃走;祖父母、父母犯了死罪或正被监禁而奏乐或娶妻结婚的。关于“若犯流、徒,狱成逃走”,其《疏》议曰:“犯徒、流者,谓非疑罪及过失,此外犯徒、流者。‘狱成逃走’谓减讫仍有徒刑;若依〈令〉,责保参对,及合徒不禁,亦同。律既不注限日,推勘逃实即坐。”对于“祖父母、父母犯死罪被囚禁而作乐及婚娶者”,其《疏》议曰:“曾、高以下,祖父母、父母犯死罪,见被囚禁,其子孙若作乐者,自遣人作乐者,并同。上条遣人与自作不殊,此条理亦无别。‘及婚娶者’,只据男夫娶妻,不言嫁娶者,明妇人不入此色。自‘犯奸、盗’以下,并合免官。”第二,就“免所居官”而言,《唐律疏议·名例二十》载:“诸府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祖父母、父母老疾无侍,委亲之官;在父母丧,生子及娶妾,兄弟别籍、异财,冒哀求仕;若奸监临内杂户、官户、部曲妻及婢者,免所居官。”其中,关于“诸府号、官称犯父祖名,而冒荣居之”,其《疏》议曰:“府号者,谓省、台、府、寺之类。官称者,谓尚书、将军、卿、监之类。假有人父、祖名‘常’,不得任太常之官;父、祖名‘卿’,亦不合任卿职。若有受此任者,是为‘冒荣居之’。选司唯责三代官名,若犯高祖名者,非。”关于“祖父母、父母老疾无侍,委亲之官”,其《疏》议曰:“老谓八十以上;疾为笃疾。并依〈令〉合侍。若不侍,委亲之官者。其有才业灼然,要籍驱使者,令带官侍,不拘此律。”在具体操作上,又问曰:“亲老、疾合侍,今求选得官,将亲之任,同‘委亲之官’否?又得官之后,亲始老、疾,不得解侍,复合何罪?”答曰:“委亲之官,依法有罪。即将之任,理异委亲;及先己任官,亲后老、疾,不请解侍,并科‘违令’之罪。”关于“在父母丧,生子及娶妾”,其《疏》议曰:“在父、母丧生子者,皆谓二十七月内而怀胎者。若父母未亡以前而怀胎,虽于服内而生子者,不坐。纵除服以后始生,但计胎月,是服内而怀者,依律得罪。其娶妾,亦准二十七月内为限。”关于“兄弟别籍、异财,冒哀求仕”,其《疏》议曰:“居丧未满二十七月,兄弟别籍、异财。其别籍、异财,不相须。‘冒哀求仕’谓父母丧,禫制未除3,及在心丧内者4,并合免所居之一官,并不合计闰。”关于“若奸监临内杂户、官户、部曲妻及婢者,免所居官”,其《疏》议曰:“杂户者,谓前代以来,配隶5诸司职掌,课役不同百姓。依〈令〉,‘老免、进丁、受田,依百姓例’,各于本司上下。官户者,亦谓前代以来,配隶相生。或有今朝配没,州县无贯,唯属本司。部曲妻者,通娶良人女为之。‘及婢者’,官、私婢亦同。但在监临之内奸者,强、和并是。从‘府号、官称’以下,犯者并合免所居官。”第三,对于“免官”和“免所居官”,在一定情况下可以由“除名”转化。《唐律疏议·名例十八》载:“即监临主守,于所监守内犯奸、盗、略人,若受财而枉法者,亦除名。狱成会赦者,免所居官。会降者,同免官法。”就是说此类案件本可以除名,但如判决上报后,恰逢赦免,则“免所居官”;遇到降级处分的,依免官法处理。由以上可以看出,对于“免官”和“免所居官”的规定是以具体罪名为其依据的。对于“官当”,唐律对其做了以下典型规定:第一,《唐律疏议·名例十七》载:“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以官当流者,三流同,比徒四年。”这里,“公罪”和“私罪”是唐律根据犯罪的性质对官吏犯罪所作的区分。关于“私罪”,其《疏》议曰:“‘私罪’,谓不缘公事。意涉阿曲,亦同私罪。对制诈不以实,对制虽缘公事,方便不实情,心挟隐欺,故同私罪。受请枉法之类者,谓受人嘱请,屈法申情。纵不得财,亦为枉法,此例即多,故云‘之类’也。”对于“公罪”,其《疏》议曰:“私、曲相须。公事与夺,情无私、曲,虽违法式,是为公坐。”又问曰:“敕、制施行而违者,有公坐以否?”答曰:“譬如制、敕施行,不晓敕意而违者为失旨;虽违敕意,情不涉私,亦皆为公坐。”对于“以官当流者,三流同,比徒四年”,其《疏》议曰:“品官犯流,不合真配,既须当、赎,所以比徒四年。假有八品、九品官犯私罪流,皆以四官当之;无四官者准徒年当赎。故云:‘三流同,比徒四年’。”第二,在与“除名”的关联适用方面,《唐律疏议·名例十八》载:“其杂犯死罪,即在禁身死,若免死别配及背死逃亡者,并除名。会降者,听从当、赎法。”其《疏》议曰:“‘其杂犯死罪’谓非上文十恶、故杀人、反逆缘坐、监守内奸、盗、略人、受财枉法中死罪。‘即在禁身死者’,谓犯罪合死,在禁身亡。‘免死别配者’谓本犯死,蒙恩别配流、徒之类。‘及背死逃亡者’谓身犯死罪,被禁逃亡者。”对于这四类犯罪,《疏》议曰:“杂犯死罪以下,未奏画逢降,有官者听官当,有荫者依赎法。”第三,在《唐律疏议·名例三十》中,对于具体应用官当有一问答。问曰:“八十以上、十岁以下,盗及伤人亦收赎。注云:‘有官爵者,各从免、除、当、赎法。’未知本罪至死,仍得以官当赎以否?”答曰:“条有‘收赎’之文,注设‘除免’之法,止为矜其老、疾,谓非故轻其罪。但杂犯死罪,例不当赎。虽有官爵,并合除名。既死无比徒之文,官有当徒之例,明其除、免、当法,只据流罪以下。若欲以官折死,便要律外生文,自须依法除名,死依赎例。”通过以上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对于“官当”而言,法律注重的是其适用的犯罪性质和应受处罚。在第一条前半条,说明了其适用于公罪和私罪的不同,并没有对具体犯罪作出规定。而唐律中,对于公罪和私罪而言,其涉及范围十分广泛,并不只限于“免”所适用的那几种具体犯罪。而从此三条中,还可以看出,其只适用于徒、流两种刑罚,尤其第三条明确排除了对死罪的应用。所以,在一定意义上,法律对“官当”和“免”的适用范围有不同的侧重。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和“免官”、“免所居官”和“官当”的性质有关的。上文我们已经论述,“免官”和“免所居官”并不排除实刑的执行,所以,它们对应的实刑为何,并不具有很大的意义。它们更关注的是在出现何种犯罪时,可以同时应用“免官”和“免所居官”。但是“官当”则不然,它是要代替实刑的执行,所以它更加注意可以抵当何种刑罚,在什么情况下如何抵当。这样,其侧重点自然会偏重于犯罪的性质和刑罚种类。三、具体执行方法的比较由于“免”和“官当”的内容不同,所以在具体施行两者的过程中,有很大的不同。但在一些情况下,两者可以关联适用。(一)罪当重均依当、赎法对于关联适用的情况,在《唐律疏议》中,就“免官”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一定情况下,“免”和“官当”在具体执行中可以发生转化适用。《唐律疏议·名例十九》《疏》议曰:“降所不至者,谓二等以外,历任之官也。若会降有余罪者,听从官当、减、赎。”这就是说,如果官员犯罪应该适用“免官”,但是倘若适逢降罪减刑的诏令,按照减轻刑等以后,还有余罪未尽,准许用官品、减罪、财物赎罪各条法律的规定。第二,在一定情况下,“免”和“官当”可以并用。《唐律疏议·名例二十二》载:“其犯除、免者,罪虽轻,从〈例〉除、免;罪若重,仍依当、赎法。其除爵者,虽有余罪,不赎。”对于“其犯除免者,罪虽轻,从〈例〉除、免”,其《疏》议曰:“假有五品以上职事官及带勋官,于监临内盗绢一匹,本坐合杖八十,仍须准〈例〉除名;或受财六匹一尺而不枉法,本坐徒一年半,亦准〈例〉免官;或监临内婢,合杖九十,亦准〈例〉免所居官。”这就是说,即使犯罪处罚较轻,但是如果的确犯了法定应该免官和免所居官的罪,仍然要处“免官”。这也和其性质相联系。对于“罪若重,仍依当、赎法”,其《疏》议曰:“凡是除名、免官,本罪虽轻,从〈例〉除、免;罪重者,各准所犯,准当流、徒及赎法。假有职事正七品上,复有历任从七品下,犯除名、流,不合例减者,以流比徒四年,以正七品上当徒一年,又以从七品下一官当徒一年,更无历任及勋官,即征铜四十斤,赎两年徒坐,仍准〈例〉除名。若罪当免官者,亦准此当、赎法,仍依〈例〉免官。此名‘罪若重,仍依当、赎法’。”这里,在罪轻的情况下,“免”和“官当”不会关联使用。但是如果出现罪重的情况,“官当”和“免官”就是并用的。对于“免所居官”而言,《唐律疏议·名例二十二》可以看出,即使罪重的情况下,两者也不能关联使用。第三,在唐律中,还规定了“免”、“官当”和“请”、“减”等其他的特权规定关联适用的情况。《唐律疏议·名例十八》的一个问答中,对其与“减”关联适用的情况作出了说明。其问曰:“加役流以下五流,犯者除名,配流如法。未知会赦及降,若为处分?”答曰:“会赦犹流,常赦所不免,配流如法。......子孙犯过失流,会赦,免罪;会降,有官者听依当、赎法。其加役流,犯非一色,入十恶者,虽会赦、降,仍合除名;称‘以枉法论’、‘监守内自盗论’者,会赦免所居官,会降同免官之法;自余杂罪,会赦从原,会降依当、赎法。凡断罪之法,应例减者,先减后断。其五流不合减者,虽会降后,亦不合减科。”(二)免官、免所居官的处罚但“免”和“官当”在具体执行中仍有很大的不同,具体而言,对于“免”,《唐律疏议》作出以下的规定:第一,对于“免官”,《唐律疏议·名例十九》载:“免官,谓二官并免,爵及降所不至者,听留”。《疏》议曰:“‘二官’,职事官、散官、卫官为一官,勋官为一官。‘爵及降所不至者,听留’,爵者,王及公、侯、伯、子、男。降所不至者,谓二等以外,历任之官也。若会降有余罪者,听从官当、减、赎。”这里规定了免官的范围及其例外,还规定了和官当、减、赎关联适用的情况。到了宋朝的时候,对于如何“两官并免”,又作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宋刑统》载:“臣等参详:其免官者,请依旧取见任及前任,计两任告身以为免官定例,其余并从律敕。”第二,对于“免所居官”,《唐律疏议·名例二十》载:“免所居官,谓免所居之一官。若兼带勋官者,免其职事。即因冒荣迁任者,并追所冒告身。”对于“免所居官,谓免所居之一官。若兼带勋官者,免其职事”,《疏》议曰:“称免所居官者,职事、散官、卫官同阶者,总为一官。若有数官,先追高者;若带勋官,免其职事;如无职事,即免勋官高者。”对于“即因冒荣迁任者,并追所冒告身”,《疏》议曰:“假有父、祖名常,冒任太常之职。秩满之后,迁任高官,事发论刑,先免所居高官。前得冒荣告身,仍需追夺。”可以看出,同样是“免”,“免所居官”要比“免官”处罚较轻,也没有和官当关联适用的情况。第三,在出现诬告的情况下,有时“免官”和“免所居官”可以比徒。《唐律疏议·名例二十三》载:“免官者,比徒二年;免所居官者,比徒一年。流外官不用此律。谓以轻罪诬人及出入之类,故制此比。若所枉重者,自从重。”这就是说,对于以轻罪诬告的,可以比徒适用。对于其具体操作,《疏》议曰:“假有人告五品以上官,监临主守内盗绢一匹。若事实,盗者合杖八十,仍合除名。若虚,诬告人不可止得杖罪,故反比徒三年。免官者,谓告五品于监临外盗绢五匹,科徒一年,仍合免官。若虚,反坐,不可止科徒一年,故比徒二年。‘免所居官’者,谓告监临内奸婢,合杖九十;奸者合免所居官。若虚,反坐,不可止得杖罪,故比徒一年。‘及出入之类’者,谓不盗监临内物,官人枉判作盗所监临;或实盗监临,官人判作不盗。即是官司出入,除名,比徒三年;若出、入免官者,比徒二年,出、入免所居官,比徒一年之法。其藏匿罪人,若过致资给,或为保、证及故纵等,有除、免者,皆从比徒之例。故云‘之类’。”另外,还规定了本条适用的例外。一为流外官不适用,因其官位低,俸禄少,他们所犯的“诬告反坐”和平民所犯没有什么区别;一为“所枉重者”,即是指诬告他人及对他人出罪、入罪案情比徒刑罪重,所以对他们应该依“反坐”等重刑的法条判处,不再适用这项法条。就“官当”而言,由于其操作性极强,所以唐律相应对其做了很详细的规定。具体而言:第一,《唐律疏议·名例十七》载:“诸犯私罪,以官当徒者,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一年。若犯公罪者,各加一年当。以官当流者,三流比徒四年。其有两官者,先以高者当,次以勋官当。行、守者,各以本品当,仍各解见任。若有余罪及更犯者,听以历任之官当。其流内官而任流外职,犯罪以流内官当及赎徒年者,各解流外任。”这里面包含了多种情况。对于“私罪”的官当适用,《疏》议曰:“九品以上官卑,故一官当徒一年;五品以上官贵,故一官当徒二年。”对于“公罪”,《疏》议曰:“各加一年当,五品以上,一官当徒三年;九品以上,一官当徒二年。”对于“二官”的适用,《疏》议曰:“‘先以高者当’,谓职事等三官内,取最高者当之。若去官未叙者,为以理去任,及虽不以理去任,告身不追者,亦同。并准上例,先以高者当。”对于“勋官”的适用,《疏》议曰:“假有六品职事官,兼带勋官柱国6以上,犯私罪流,例减一等,合徒三年,以六品职事当徒一年,次以柱国当徒二年之类。”关于“行、守”7,《疏》议曰:“假有从五品,下行正六品,犯徒二年半私罪,例减一等,犹徒二年。以本阶官从五品当徒二年,仍解六品见任。其有六品散官守五品职事,亦犯私罪徒二年半者,亦用本品官当徒一年,余徒收赎,解五品职事之类。”对于“余罪、更犯”的官当,《疏》议曰:“若有余罪者,谓二官当罪之外,仍有余徒;或当罪虽尽而更犯法,未经科断者,听以历任降所不至告身,以次当之。”对于流内官任流外职的官当,《疏》议曰:“假有勋官任流外职者,犯徒以上罪,以勋官当之。或犯徒用官不尽者,而赎一年徒以上者,各解流外任。”对于流内官任流外职的官当,到了宋朝的时候有所发展,主要是在实际操作中,对其具体执行做了进一步的界定。《宋刑统》“准”格曰:“勋官、散试官不许赎罪。后来法司相承,有见任品卑于前任者,则于历任内取高者当,仍解见任。近亦有不取历任中高者,却以见任卑官当罪,盖缘不用勋、散试官以来,未有定制。臣等参详:今后有见任官高,即以见任□□□□□□以历任中高官当,仍解□□□□□□,明文免生差互。”“准”开成格:“其犯十恶、杀人、监守内盗及略人、受财枉法,并强盗、造伪头首等情状,蠹害不可与□□□□□□会恩至流者,望请不在官当。”从而对官当的适用范围作出了限制。“准”晋天福□□□□十五日敕节文:“应内外带职廷臣、宾徒、有功将校等,并请同九品官例。其京都军巡使及诸道、州、府衙前职员,内外杂任,镇将等,并情准律不得上请当、赎。其巡司、马步司、判官虽有曾历品官者,亦请同流外职,律准:杖罪以下,依决罚例;徒罪以上,仍依当、赎法。”这里可以看出,敕文从主体适用范围上对正律所作出的限制。宋朝后来又对一些职务进行了官级定位。“准”周显德五年七月七日敕条:“今后定罪,诸道行军司马、节度副使、副留守,欲准从五品官例;诸道两使判官、防团副使,欲准从六品例;诸道节度章书记、支使防团判官、两蕃营田等使判官,准从七品例;诸道推巡及军事判官,准从八品官例;诸军将校内诸司使、使副、供奉、殿直官,临时奏听敕旨。”第二,在应处刑与可当官级不同时,《唐律疏议·名例二十二》载:“诸以官当徒者,罪轻不尽其官,留官收赎;官少不尽其罪,余罪收赎。”其《疏》议曰:“假有五品以上官犯私坐徒二年,例减一等,即是‘罪轻不尽其官,留官收赎’。官少不尽其罪者,假有八品官犯私坐一年半徒,以官当徒一年,余罪半年收赎之类。”这里,说明了“官当”和“赎”的关联适用的情况,在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适用“官当”,如果官高而刑罚轻,则直接适用“赎”。如果官低而刑罚重,在将官“当”完后,再适用“赎”。四、叙法均免所居官作为封建官僚阶级的法律特权,犯罪的官吏在处以“免”和“官当”以后,并非官职永远被革除。在“免”和“官当”以后,经过法定年限以后,官吏还可以被重新任用。这也是两者的共同之处。但是,在具体年限及操作上,两者又存在不同之处8。具体而言,唐律作了以下规定:第一,《唐律疏议·名例二十一》载:“免官者,三载之后,降先品二等叙。免所居官及官当者,期年之后,降先品一等叙。若本犯不至免所居官及官当,而特免官者,叙法同免所居官。其免官者,若有二官,各听依所降品叙。即免官、免所居官及官当,断讫更犯,余有历任官者,各依当、免法。兼有二官者,先以高者当。仍累降之;所降虽多,各不得过四等。各谓二官各降,不在通计之限。若官尽未叙,更犯流以下罪者,听以赎论,叙限各从后犯计年。不在课役之限。虽有历任官,不得预朝参之例。”对于“免官者,三载之后,降先品二等叙”,其《疏》议曰:“止取三载之后,入四年听叙。‘降先品二等’,正四品以下,一阶为一等;从三品以上,及勋官正、从各为一等。假有正四品以上免官,三载之后,得从四品上叙。”对于“若本犯不至免所居官及官当,而特免官者,叙法同免所居官”,其《疏》议曰:“本犯不至免所居官者,谓非‘府号、官称犯父、祖名’以下等罪。本犯不至官当者,谓九品以上犯私罪不至一年徒,公罪不至二年徒;五品以上私罪不至二年,公罪不至三年徒。特赦免官者,叙法一同免所居官,期年降先品一等叙。故云‘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进口飞机交易具体合同版B版
- 2024年设计师合作协议标准格式版B版
- 2024年设计师咨询服务协议样本版
- 2025年度玩具产品加工安全认证协议范本3篇
- 网店运营推广师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设计与咨询合同6篇
- 统编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 临近施工安全协议-交叉作业安全协议
- 银行清收不良贷款工作总结(五篇范文)
- 2025年度财务数据跨境传输保密协议范本5篇
- 国潮风中国风2025蛇年大吉蛇年模板
- 《信托知识培训》课件
- 物业项目经理岗位竞聘
- 第8课《蒲柳人家(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幼儿沙池活动指导方法
- IEC 62368-1标准解读-中文
- 2024年冬季校园清雪合同
- 翻译美学理论
- 15J403-1-楼梯栏杆栏板(一)
- 中国传统乐器萧介绍
- 新煤矿防治水细则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