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的蚕桑丝绸生产_第1页
元代的蚕桑丝绸生产_第2页
元代的蚕桑丝绸生产_第3页
元代的蚕桑丝绸生产_第4页
元代的蚕桑丝绸生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元代的蚕桑丝绸生产

关于元朝近100年的历史,有一种极端的看法。换句话说,作为蒙古统治者,他利用落后的政治制度来管理中国,而不是以游牧经济来代替农业和农业,尤其是屠杀和掠夺,这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在蚕桑丝绸生产上也不例外,论者每以“破坏”、“停滞”、“倒退”或“艰难发展”等词属之。但事实上不能这样一概而论,蒙古统治者的政策和作用有着时间和地点上的不同,通过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或许会得出不同于过去的结论。一元代蚕业区域的分布在研究唐宋蚕业区域时,或有完整的地理志记述,或有详尽的赋税征收记录,元代则缺少这两类史料,给研究带来一定困难。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元史》、《大元一统志》残卷、《马可波罗游记》等分散的资料作一探讨。《元史·食货志》里记载了各地五户丝的征收和分拨情况。五户丝最早始于1236年,窝阔台将北方原金人统治区分封诸王、贵族和功臣,规定居民每五户出丝一斤输于本投下,称为五户丝;到忽必烈时改为每五户出丝二斤,并把原由各投下自己征收的手续改为统一上缴国库,每岁令各投下差人到中书省验收关支。《元史.食货志》所载便是1296年至1319年间诸王、贵族和功臣所得五户丝封地和数量,以及部分豁免丝料征取的情况。由于丝料科差大多发生在腹里区,故《元史·食货志》中有关五户丝封地和丝料豁免地区的记载,反映了当时黄河中下游蚕业区域的情况。《元史·五行志》中记载了不少自然灾害对蚕桑事业的影响,这类事件大多也发生在腹里区内。如果有人怀疑五户丝封地仅是一个名义上的象征而不一定确实产丝的话,那末,五行志的材料可释其感。蒙古族进入中原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许多染织生产机构和作坊,以生产丝绸,《元史·百官志》和《元典章》吏部都详细的记载了元代包括丝织业在内的官营手工业设置情况。显然,这也是研究蚕业区域的重要材料。但由于《元史》和《元典章》主要记载中央或皇亲国戚直属的工场,故其记载主要也集中在黄河流域,而江南各类地方性的染织机构,如庆元路、镇江等官营作坊均未包括在内。《元一统志》虽然详细记载了元代全国物产资源等情况,本应成为研究元代蚕业区域的主要材料,可惜其书早已散失,今所见赵万里辑本中存有部分关于东北地区蚕业的资料,甚为宝贵。另外值得重视的是《马可波罗游记》中关于各地蚕桑丝绸生产情况的记载。虽然《游记》的记载有所局限,但马可在东南、西南所见的情况,却能大大弥补正史资料的不足。综合上述材料及其他有关记载,以路和直辖州府为单位制成元代蚕业区域分布图如图1(图中材料依据见文末附表1).由图中可以看出,元代蚕业区域的分布仍然很广,其中主要有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两大区域。黄河下游所谓腹里区共有二十九路、八个直属州,史料中没有提及蚕丝生产的仅集宁、德宁、净州、应昌、宁昌、泰宁和全宁七路,均位于今内蒙古和东北一带。此外上都路虽然有贡丝料的记载,但有人认为那里从无蚕桑可言,这仅是缴纳的标准,而非确实的蚕区。除此之外,腹里区其他二十一路、八州均盛行蚕桑,遍布黄河下游流域。黄河中下游的河南行省和陕西行省也有许多路州蚕业比较发达,如汴梁路、河南府路、奉元路、延安路、兴元路、风翔府等,其兴盛程度虽不及腹里,但蚕区分布也很广泛。长江下游蚕区以江浙行省北部为主,包括江南行省南部、江西行省东部部分地区。忽必烈在统一南方后没有在江南实行五户丝制度,因此,《元史·食货志》中对其记载较少,但从《马可波罗游记》和部分元代方志等史料来看,长江下游的蚕业仍保持唐宋以来的发展趋势。从蚕业区域上来说,更趋向于集中在太湖流域周围,特别是集庆、镇江、常州、平江、湖州、嘉兴、杭州等路。同时,部分原先蚕业很发达的地区却逐渐衰落下去,如绍兴在南宋景定四年已称“以越罕蚕,”到元代更是折中充钞以代夏绢;微州也因“丝、绵实非土产。”“每岁丝、绵折纳轻赍宝钞”了。这里可以看出元代长江下游蚕业域区向集中化发展的趋势。除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下游两大重要蚕业区域外,具有悠久蚕业传统的四川盆地仍有蚕桑生产,然而衰落巳非昔比;云南地区经张立道的努力,使原先虽知蚕桑而未得其法的彝族和白族人发展蚕桑,收利十倍于旧;东北地区的大宁路、辽阳路均有蚕桑事业,并土产丝油;新疆地区的别失八里还专门设置了织制纳石失的官营作坊,也很可能使用了当地生产的蚕丝原料;东南闽广沿海地区也因海外贸易的刺激而发展了蚕桑丝绸生产。元代蚕业区域的面积仍然相当广泛。唐宋以来,我国蚕业形成了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和四川盆地三大生产区域,但在宋金入元及元初到元中期的历史进程中,这三大蚕区均发生了变化。黄河中下游自古就是我国蚕业重要产区,这种优势一直保持到唐乃至北宋。但是,女真族的入侵,给黄河流域的蚕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虽然女真统治者也颁布过一些实行耕桑的诏令,也有人编纂过《韩氏直说》、《士农必用》、《农桑直说》、《四时类要》等包括蚕桑生产技术的农书,但据《金史·地理志》载,当时中原地区仅涿州、平州、东平府和大名府四地贡丝织品可见经过战争的破坏、金政府的掠夺,又有对南宋政府的依赖,黄河中下游的蚕桑区域到金末已是相当可怜了。这种情况到元代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如前所述,蚕业区域在元初已遍布黄河下游地区,几乎是处处新桑遍野,这里有几个数据可以说明元初黄河流域丝绸业的盛况。一是栽桑的数据。据《元史·五行志》载:大德九年三月,河间路的清、莫、沧、献四州霜杀桑共241700余株,坏蚕12700余箔。另据《元史·地理志》载:河间路所领二十三县一司计有人口约79266户,这一人口数是元代中期的数据,比大德九年时,有过之而无不及。清、莫、沧、献四州领县十二、占全路属县的一半,若假设各县人口数量相仿,则四州人口当占全路之半,即40000户左右。那末,这四州平均每户起码要按有桑60株,这还不包括部分未遭霜杀的桑树,而即使这样也已大大超过了唐宋时期华北地区一般农户通常种桑50株左右的平均水平。另外,至顺二年三月,冠州虫食桑四万株,冠州人口约在5700户上下,其蚕桑规模也不算小。二是元代的丝料征收总额。《元史·食货志》载至元四年共征丝1096489斤,又《元史·地理志》载有至元七年元兵所得三十六路的人口总数为873781户,若按各户均是全科系官户纳丝斤六两四钱计算,则应有783206户,几乎全部户口均纳丝料。交丝纳税地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蚕业区域,因此其蚕业区域几乎占及黄河流域的全部地区。再将其产量与北宋时期相比,《宋会要辑稿》食货部分记载了北宋时期各地租税、上供等项的丝绸总额。据笔者统计,当时黄河中下游流域岁收总入中丝织品总数为176-0830匹段,当时的绢匹重一般为十两,若不顾锦重纱罗轻,均以绢计、则用丝17608300两,计1100519斤,宋元衡量相近,相比之下,元代征丝1096489斤,与其相差无几。再考虑到北宋时上供、和买的丝织品收入约占总收入的一半,因此就蚕业生产一般水平来说,元初较之北宋实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元初黄河流域蚕业的急剧发展多少带有一些病态,因此在元代中期蚕业就迅速衰落了许多,从《元史·食货志》所记载的对诸王、贵族、功臣所赐五户丝户口数目的变化中可以看出这一点。表1是选择初次赐封为万户以上的几个典型例子作出的:A·(1-x)m=B其中A为初封时户数,B为核查时户数,M为初封与核查相隔年份,X即为平均年减少率。当然,表中的数据不一定能反映出元初到元中期这一阶段中黄河下游流域蚕区逐渐缩小的确切情况,但表中所反映的这一演变趋势及其速度与实际情况还是大体相符的。这里再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元史·食货志》载天历元年科差总数为丝1098843斤、绢350530匹、绵72015斤。除绢、绵外,丝仅比至元四年多2000斤左右。天历已到元中期,在南方亦按南宋旧例征收丝、绢、绵,科差总数中的绢、绵均应为南方所得,但此时南方亦征丝,而且为数不少。如只有十万户左右的镇江路每年就征丝八千多斤,二十万户左右的集庆路每年征丝约四万五千斤,依此估算,江南征丝数额当占天历元年征丝总数的一半左右,也就是说黄河中下游蚕业区域较之元初缩小了一半以上。再看天历二年的科差总数:布帛407500匹,丝884450斤,绵70645斤,与天历元年相比,绢多了五万匹,丝少了二十多万斤,显然,黄河流域蚕业生产的下降速度仍然很快。长江下游的蚕业在唐宋时得到迅速发展,南宋时期已成为全国蚕丝业的重心所在,入元之后,仍保持着发展的势头。但这种发展并不是蚕区的一味扩长,而是向着集中化、专业化、高档化发展,蚕业区域更向太湖流域集中,太湖流域的蚕业、丝业、织造业的分工越来越明显,生产的织物中绢帛减少了,而大多称为段匹。《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许多关于太湖地区蚕丝业的情况,如南京省,“当地出产生丝,并织成金银线的织品,数量很大,花色繁多”;镇江府“制造丝绸和金钱织物”;常州市“盛产生丝,并且用它织成花色品种不同的绸缎“;苏州市“生产大量的生丝制成的绸缎,不仅供给自己消费,使人人都穿绸缎,而且还行销其它市场”;吴江州“也同样生产大量的生丝,并有许多商人和手工艺人,这地方出产的绸缎质量最优良,行销全省各地”;特别是杭州“生产大量的丝绸,加上商人从外省运来的绸缎,所以,当地居民中大多数的人总是浑身绫绢,遍体锦绣”。显然如此兴盛的丝织业是需要兴盛的蚕业作基础的,因此,湖州、嘉兴、平江、杭州等路均成为当时著名的蚕业产地,湖州赵孟頫家中,除平陆田塍种桑外,还大量利用山地种桑。杭州西湖由于游塞而涸,甚至“脔割湖址,以为桑田”,蚕丝生产技术也有较大提高。可见元代长江下游地区蚕业区域虽然不见增大而略有缩小,但其兴盛程度却不容轻视。也许有人以为宋代仅江浙道上供绫绢就有一百多万匹,而元代仅四十万匹左右,但事实上其质量、品种大有提高,南京、庆元,镇江等地织染作坊生产的均是紵丝段匹,远非以前的浙绢可比。相对来说,唐宋时期另一重要蚕业产区四川盆地在元代已基本衰落,尽管马可波罗在其游记中还提到成都府能制作精美漂亮的绉纱和绫绸;戚辅之在《佩楚轩客谈》中也提到蜀中十样锦之名,但实际上其蚕丝业已非昔比,大大衰落,至明代四川蚕丝业更是一蹶不振,清代甚至反要靠江浙输入丝绸技术。综上所述,唐宋时期的三大蚕业区域在元代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黄河中下游地区在蒙古民族占领后一度迅速恢复和发展,蚕业区域遍布黄河中下游,蚕丝产量也大大超过了金人统治时期,达到与北宋相仿的程度。但这种兴盛景象却如同回光返照一样,一闪即逝,到元代中期又迅即衰下去,长江下游的蚕业仍然有所发展,在区域分布上,出现集中趋势,即集中分布在太湖流域一带,为明清时期太湖流域蚕业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四川盆地则直线下降,整个元代都不甚景气。元代蚕业产区不同于以往的朝代,唐宋间的三大蚕区均较稳定,变化也比较缓慢,而元代除长江下游发展较为稳定外,四川盆地的急剧衰落,黄河中下游由衰到盛、盛而复衰的变化均很快,在短短几十年间就已完成这一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因素很多,下面选择其中主要的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1.蒙古军武人家世的恢复蒙古民族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南下统一中国,在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破坏,其主要后果是生产劳动力即人口的降低和生产资源的枯竭。这种破坏作用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所产生的影响又有所不同。黄河中下游的蚕业早在金人占领时期已经遭到严重破坏,蒙古族南下,更是战乱迭起,每当攻城掠地之际,总是烧杀掳掠,“凡城邑以兵得者,恶坑之”。占领黄河流域之后,又围地为牧,广征赋税,给当地蚕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但与四川盆地相比,这里被攻占较早,所以到元初已得到一定的恢复。1236年,蒙古军攻入四川,大肆掠夺和破坏后撒走。此后到宋亡之间的近半个世纪中,四川始终是蒙古和南宋拉锯争战的热点,因此,四川蚕桑业遭受战争的破坏最剧,以致元后一直未能恢复元气。而长江下游一带被攻占较迟,此时蒙古军的政策亦有所改变,“既入宋境,诸将分道进并,各遣儒士相其役。禁戢军士,毋肆杀戮,毋焚烧庐舍,所获生口,恶遣之”。加上许多城市又是不战而降,因此,江南一带的蚕业遭受破坏较小,因而出现了马可波罗在元初所见的那种兴盛景象。2.元代后的市场环境蒙古统治者进入中原后,开始逐渐接受汉族的封建文化,特别是忽必烈即位后,故弃了落后的游牧经济,而采取了一系列发展农桑生产的措施。史载“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此后,中统二年,立劝农司;至元七年,立司农司;至元十年、颁《农桑辑要》一书于民,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官方编纂的、将农桑并行的农业技术书籍,其中大多是针对黄河流域而辑录的,由此可以看出元世祖对恢复黄河流域蚕业生产所作的努力。至元二十八年,又颁农桑之制十五款,其中规定每丁发种桑枣二十株。这些政策均对元代蚕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到过一定作用。如元初定中原后的中统年间,“时行营军士多占民田为牧地,纵牛马坏民禾稼桑枣”,当时知济南路滨州(今山东滨县)的姜彧“言于中书,遣官分画疆畔,捕其强滑不法者置之法。乃课民种桑,岁余,新桑遍野,人名为太守桑”,就是极好的一例。腹里区是元朝上层人物云集的地方,他们对于丝绸产品的特殊需要也曾刺激过蚕业的发展。五户丝制度的建立,大量各类染织机构和作坊的设置,加上元朝政府对于手工艺匠人的宽容和征调,使得黄河流域的蚕业发展有一些其它地区所不具备的优越条件。东南沿海十分发达的对外贸易经济也激刺了长江下游一带蚕业的发展。元朝政府十分重视丝绸外贸,据汪大渊《岛夷志略》记载,江南所产建宁锦和苏杭色缎已远销东南亚,建德所产蚕丝年年由海商收购。当时最为繁荣的外贸港口城市泉州、庆元等均有发达的丝织业。另一方面忽必烈在统一全国后也深知江南地区在蚕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因此在江南按南宋之法征取绢、丝、绵等税;又在江南几乎每一县上均设立染织作坊,生产上贡段匹;《蚕桑辑要》一书也在江南发行,这一切都对长江下游的蚕业生产发展起到一定作用。相对来说,四川地区在这方面的条件较差。3.世界平均气温发展的影响在生产力水平还不高的封建时期,生态环境的变化往往对蚕桑业的盛衰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约在十二世纪末和十三世纪初,世界气候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据竺可桢先生研究,中国南宋到元代的平均温度低于现今约2℃,另据伯绍逊(Bergthorsson)研究,公元十三至十四世纪的世界平均气温约比前后期低1℃,比现今低1.5℃左右。说明自元初开始,世界性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低温)改变了习惯的蚕业生态环境,元初急剧发展起来的蚕业连续遭到天灾的袭击。据《元史》五行志和食货志记载(见表2),当时对蚕桑业危害最大的是虫害和霜害,虫害是生态环境被破坏的结果,霜害就是由世界性气温变化所引起的。由表2可知,黄河下游地区在元初几乎隔年就要遭受一次大灾,给蚕业带来严重损失。1314年的一次霜降,还影响到陕西、四川一带。而宋代仅有三次霜害、三次虫灾对蚕业造成损失,其它倒是雨水过多影响蚕业,这类事还多发生在南方。及后可知,元代黄河中下游蚕业区域的最终衰落还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4.棉纺织业在实现中国蚕业“一女一策”的情况上述三点都对元代蚕区变化产生了很大影响,然而根本的一点却是棉业普及所带来的巨大冲击。棉花在唐宋时期已通过东南沿海和西域逐渐传入中国,它的各种优点也渐逐被朝野人士所认识。王祯说棉纺织业“比之蚕桑”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埒之枲纻,缉绩之工,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棉布的“幅匹之制,特为长阔,茸密轻暖,可抵缯帛,又为毳服毯段,足代本物”。因此,元朝统治者曾大力推广棉业,在官方编纂的《农桑辑要》中公开表示:“近年以来,苎麻艺于河南木棉种于陕右,滋茂繁盛,与本土无异。二方之民,深荷其利。遂即已试之效,令所在种之”。至元二十六年元世祖又诏置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木棉提举司,责民岁输木棉布十万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