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群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_第1页
城市群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_第2页
城市群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_第3页
城市群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_第4页
城市群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城市群形成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

一、城市群的内涵基于自然和社会条件,城市群的形成是基于自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水文条件、气候条件、地貌与地质条件、生物条件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历史基础、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文化、科技、教育、交通与通讯等方面。它的形成与演进大致要经历单个城市发展、单中心城市群、多中心城市群、大城市群发展成熟四个阶段。在城市群发展初期,城市群空间联系主要是中心指向型,空间结构是极核型。当城市规模达到一定程度时,它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逐步增大,城市内部高密度集聚和空间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促使城市向外扩散,以保证城市本身规模的适度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空间上表现为城市沿主要交通轴线圈状的蔓延,扩散的结果是在更大的空间尺度上的集聚。这一阶段,城市群空间联系是中心———周边双向指向型,空间结构为点轴型。随着城市群日趋发展成熟,根据群内各城市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形成一个高效的产业分工体系。成熟的大城市群具有多核多中心的网络型体系结构,有强大的经济吸引和辐射能力,吸引整个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的人才、资本、技术和信息,成为整个区域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极。从此可见,城市群是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式。它是一定区域内空间要素的特定组合形态,是由一个或数个中心城市和一定数量的城镇结点、交通道路及网络、经济腹地组成的地域单元。它在结构状况(产业结构、组织结构、空间布局、专业化程度)、区位条件、基础设施、要素空间集聚方面比其他区域具有更大的优势。从本质上讲,城市群是一个经济圈,不局限于行政地域的概念。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通过横向联系,以求城市群内各城市合理的地域分工,谋求整个经济区域的共同繁荣。城市群内各区域通过生产联合、技术协作、文化交流、物质交换、信息传递、资金流动等不同经济关联方式,根据专业化分工形成利益共同体、经济综合体、发展互惠体。城市群具有地理和经济双重属性。地域性、群聚性、中心性和关联性是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姚士谋先生在《中国城市群》一书中,对城市群内涵的界定基本上包含了城市群的上述基本特征。他认为,城市群是在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超大或特大城市作为地区经济的核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和综合运输网的通达性,以及高度发达的信息网络,发生与发展着城市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二、.因河而异,城市有重点、区域联合与横向协作的区域发展政策我国城市群的兴起是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少数在空间布局上较为集中的城市密集板块。如京津唐地区的北京、天津和唐山,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南京和杭州,湖南湘中地区的长沙、株洲和湘潭等。这些城市仅是行政区划上的邻近和地理空间布局上的密集,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80年代初期,国家调整城市发展政策,设沈阳、大连、哈尔滨、青岛、宁波、广州、重庆、西安、南京、深圳、成都等14个城市为计划单列市,提出以大城市为中心跨行政区域的经济活动。80年代中后期,国家进一步鼓励以大城市为核心发展横向经济联系,出现一批不同层次的区域联合与横向协作群,如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武汉经济协作区等。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及综合功能不断增强,崛起了一批初具规模的城市群和正在形成中的城市群雏形。1.市群、地方级城市群目前,我国城市群区域已经形成了国家级城市群、地区级城市群和地方级城市群。不同等级的城市群具有镶嵌结构特点。国家级城市群由大都市中心支配,具有阶梯状规模等级特征。目前我国主要国家级城市群有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城市群,以广州和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成都、重庆为中心的蓉渝城市群,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辽中南城市群。地区级城市群嵌套在国家级城市群中,通常被一个单一大都市核心组织成统一体,在地区级城市群中城市规模较小。我国主要的地区级城市群有以厦门、泉州、漳州、福州为中心的环泉州湾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城市群,以长沙为中心的长株潭城市群,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关中城市群,以济南、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城市群等。地方级城市群包含在地区级城市群中,代表城市居民的生活空间,并随着每一地方中心的影响对邻近区域的延伸、吸引和再组织而发展。此类城市群数量多,类型也多样。以上这些城市群有的已基本成型,有的正处于雏形阶段。2.我国城市群的发展现状从空间布局看,这些城市群约三分之二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除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三大城市群外,还有环泉州湾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其余三分之一位于中西部地区,如西部的渝蓉城市群、关中城市群,中部的长江中游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从经济和人口在城市群的空间聚集程度看,我国城市群的发展速度呈现从南向北、从东向西依次递减的态势。从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看,城市群人均GDP及其增长速度呈现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发展态势。从城市群内部城市的规模结构看,改革开放初期环渤海湾城市群是我国城市化水平最高、城市群体系最完整的地区,但就现状来说,沿海地区三大城市群中珠三角整体的城市化水平最高,长三角城市体系相对比较完善。3.加速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群功能城市群内城乡一体化开始显现。乡镇企业的高速发展成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动力,以较为集中的城市开发模式替代分散的乡村工业发展模式,在城市群内部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纳入到整个社会化的分工体系中。提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城乡经济表现出相互交融、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趋势,使区域的整体经济功能和效益得以提高。随着中国城市群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城市间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加快。如在珠三角开始建设以广州为核心的城际轨道交通。在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以一小时单程出行时间为标准,建设都市圈快速交通网络。在城市群内部城市、镇及农村居民点之间正由发达的交通和快捷的通讯等基础设施连成一体。4.城市群以岭南文化为得到城市群的形成除了地理区位相近外,还有历史和文化趋同的原因。相邻城市之间都有相似的文化底蕴,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习俗相近,这是城市聚集的重要原因之一。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以岭南文化为底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以江南文化为底蕴,环渤海城市群以京津文化为底蕴,渝蓉城市群以巴蜀文化为底蕴,中原城市群则以宋文化、唐文化和商代文化揉和交融的中原文化为底蕴,长株潭城市群以湘文化为底蕴,长江中游城市群以楚文化为底蕴,陕西关中城市群以唐文化为底蕴,山东半岛城市群以齐鲁文化为底蕴,环泉州湾城市群则以闽南文化为底蕴。各城市群区域文化的特色显著,增强了城市群竞争的软实力。三、中国城市群的发展存在一些问题1.区域发展不均衡,产业发展导向较同(1)地方保护主义依然存在,整体协调范围较窄,协调力度不足。城市群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集合体,应具有较强的整体性。但目前城市群发展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部门垄断和地方保护。虽然区域间行政区划界限有所淡化,但区域内政府行政关系复杂,给地区之间的协调带来很多掣肘因素。部门利益和地方保护阻碍了经济资源的自由流动和跨地区的经济合作。(2)城市间分工不明确,产业结构趋同。我国城市群内的城市间联系度不高,区域内的城市各自为政,城市发展的目标大体相似,产业结构雷同,导致整个区域内资源浪费。各城市之间的竞争多于合作,摩擦大于融合,这使城市群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竞争力的整体发展优势。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由于地理区位、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特点相似,长三角产业结构一直存在着趋同现象。目前,长三角各城市的支柱产业大多集中在纺织、服装、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而加工贸易和出口产品也主要集中在机电、服装、纺织、鞋类等轻工产品方面。长三角各城市近十年来的产业调整方向也非常接近。例如,服装及其他纤维品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等行业,在各主要城市制造业结构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纺织业和食品制造业则都属于停止发展的行业,调整幅度较大;而黑色金属冶炼、化学纤维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一些在原有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的行业,目前都保持着较大的份额,仍被多数城市列为支柱行业。江浙沪三省市均提出要重点发展汽车、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电子通信设备等产业。在长三角各地的主导产业选择中,有11个城市选择汽车零件配件制造业,8个城市选择石化业,12个城市选择通信产业。产业结构雷同,资源浪费严重,缺少错位发展,无形中形成了经济壁垒,限制了城市本身的发展。2.城市间的互动是有效推进城市空间规划,增强核心城市作用中心城市尤其是大城市,聚集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种生产要素资源和相应的经济活动,成为社会生活和生产力布局的中心与枢纽,产生的影响辐射周边地区,最终导致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空间范围的扩张。大城市是城市群中的第一层级,在城市群群体内起着核心和支撑的作用,大城市对周边地区产生强大的辐射和影响能有力促进资金流、信息流、科技流、人才流等在城市群内城市间的流动,推动城市间的互动。但我国城市群中普遍存在着大城市不“大”的毛病,核心城市的集聚与扩散效应不够强大,能量等级更不能与国外成熟城市群中核心城市(如纽约、伦敦、东京等中心城市)相提并论。我国三大城市群中仅有长三角的上海市在长三角发展中的中心城市作用发挥较为突出,其他两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所产生的辐射和影响力还不明显。3区域结构失衡城市群本身应是一个有机的整合体,其内部可分为不同的层级,从而形成不同的城市群体系。城市群内不同的层级,具有不同的实现价值。我国城市群内部结构存在较大的缺陷,大中城市数量少,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弱。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水平低。在东部地区的三大城市群中,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结构比较合理外,其余两大城市群均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结构失衡问题。如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内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结构不尽合理,大城市和小城市数量偏少,整个城市体系结构缺乏有效的承接环节。环渤海地区城市群内部的城市等级结构也不尽合理,特大城市数量偏多,而大城市、中等城市数量偏少。四、中国城市群发展的对策1充分发挥城市群中心功能,协调区域经济资源通过城市群内部的不同层次城市的集散作用,形成由国家城市群—地区城市群—地方城市群所组成的分工合理、协调发展的城市群梯度链,把城市群内各城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构成合理的城市发展体系、产业发展体系、技术扩散体系、市场组合体系。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城市群中,城市功能不仅反映每个城市在区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而且通过各个城市的有机组合,共同构成具有各种优势,相互补充,各具特色的城市体系及多层次、纵横交错的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网络。城市群中的各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核心城市是城市群发展的龙头,带动其他各类城市的快速发展,核心城市的快速发展,能增强城市群的整体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有利于整合区域经济资源。同时要注意发展各个层次的中心城市。层次性是城市群的基本特征,同时也是实现城市群资源分配和城市间功能互补的重要条件。合理的城镇规模体系呈“金字塔”型。一个城市群中,应具有包括各级规模城市的城市网络体系,才能形成产业链及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如果缺少中间层次的城市,在区域内的城际竞争中,就会使大城市处于绝对优势,其他城市不能很好地衔接,不利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以县级市为主的中小城市的建设,能带动区域经济的繁荣,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小城镇作为城乡经济联系的枢纽,既能为现有的大中城市发展提供支持,也能为农村提供服务,还是培育新兴城市的摇篮。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必须以上海为核心,周围聚集了低一级的中心城市,如南京、杭州、苏州、宁波等,有了这些城市,整个区域的经济才能发展起来。上海应该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如贸易、金融、科技、信息等产业,而把层次比较低的工业层层分出去,同时,充分利用贸易、金融中心的力量,把腹地层层带动起来。2协调发展机制城市群本身是一个打破行政区划、实现跨区域的联合体,不是行政单元。城市群地区有必要建立一个区域性的、法制化、更有力的跨行政区的联合协调机构和监督机构———城市群联合政府,由此管辖区域事务,沟通和平衡各方利益,协调解决对城市群区域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以体制创新解决多个行政主体共建城市群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以机制创新探索城市群建设的有效载体和举措,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培育一整套协调机制,如区域协调机制、产业协调机制、分工协调机制、经济整合机制等等,实现城市群社会经济和谐发展。城市群必须从区域整体利益出发,以达到对城市群整体最有利,对单个城市最合理的最佳整合效益。在发展进程中,应不断调整城市政府内外各种利益矛盾关系,关键是形成合理的城市职能分工。同时,城市群联合政府也要致力于为城市群居民提供区域性的基本服务,提高公共设施的规模效益。各城市地方政府仍保持自己的独立性,负责解决地方需求和服务。在明确各级政府职能的基础上,适当强化城市群政府的权威作用。3城市群空间布局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城市群规划并非区内各单一城市规划的简单汇总,而是以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