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1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2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3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4页
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练习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中考化学总复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专项练习题(带答案)一、单选题1.(2023春·湖北武汉·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我国科学家合成的新型催化剂能将CO2高效转化为具有可燃性的甲醇(CH3OH),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数目都发生改变B.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为22:1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加入催化剂后得到丙、丁的质量会更多D.该技术既可以缓解温室效应,还可以获得新燃料2.(2023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选项需区分的物质方法A硬水和蒸馏水蒸干,观察是否有固体残留B铁粉和二氧化锰放在石棉网上灼烧C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D一氧化碳和氢气点燃,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A.A B.B C.C D.D3.(2022秋·辽宁抚顺·九年级统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B.和都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金刚石、石墨和均为碳元素的单质4.(2022秋·江苏盐城·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下列与碳和碳的氧化物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B.CO2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CO2显酸性C.煤炉上放一盆水可防止CO中毒D.用墨绘制的古画经久不变色,说明碳不与任何物质反应5.(2022秋·四川南充·九年级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对九年级常见化学演示实验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高温加热碳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D.铁丝在氧气在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6.(2022秋·云南昆明·九年级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校考期中)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有关碳单质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碳原子结构不同B.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是因为碳具有还原性C.当碳和氧气的质量比为时,生成物一定是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混合物D.焦炭在工业上用于冶炼金属,在反应中表现出氧化性7.(2022秋·河南省直辖县级单位·九年级济水第一中学校考期中)中国科学家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空气中CO2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为应对粮食危机和气候变化提供了一条很有前景的策略。下列关于CO2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空气中CO2的质量分数为0.03%B.可以用燃着的木条区分CO2和N2C.二氧化碳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D.大气中CO2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CO2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8.(2023秋·安徽滁州·九年级校考期末)、和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OCO2CaCO3A.①可通过物质的还原性实现 B.②可通过物质的可燃性实现C.③可通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现 D.④可通过分解反应实现9.(2023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统考期末)区分实验室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选项ABCD需区分的物质软水和硬水空气和二氧化碳木炭粉和二氧化锰白酒和白醋方案一加肥皂水搅拌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中灼烧观察颜色方案二观察颜色澄清石灰水分别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气泡产生的快慢品尝A.A B.B C.C D.D10.(2023春·山东烟台·八年级统考期末)化学变化是人们改造和应用物质的重要途径,下列过程可通过化学变化实现的是A.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得液氧 B.O2分子转化成O3分子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滑雪场以水为原料用造雪机人工造雪11.(2023春·山东泰安·八年级统考期末)对下面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的解释与评价,错误的是选项实验过程及实验现象解释与评价A红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速度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B双氧水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迅速产生大量气泡二氧化锰能加快双氧水的分解速率C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塑料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水,密封、振荡,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D在燃烧的蜡烛上方罩干冷的烧杯探究蜡烛中是否含氧元素A.A B.B C.C D.D12.(2023·湖南永州·校联考三模)下列图示操作正确的是A.量筒读数 B.滴加液体C.过滤 D.气体验满13.(2023秋·全国·九年级随堂练习)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选项事实解释A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分子中原子结构不同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体积变大C金刚石很硬,而石墨较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D液氧是淡蓝色的此时的氧分子是淡蓝色的A.A B.B C.C D.D14.(2023·河南安阳·统考三模)价类图是学习物质性质的一种重要工具,如图是碳及其化合物之间的价类转化关系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点可表示多种不同的单质B.图中A→B→C都只能通过O2的反应来实现C.图中B→C的反应类型可能为化合反应D.图中可发生C→D发生反应,可用紫色石蕊溶液检验15.(2023春·黑龙江哈尔滨·八年级哈尔滨市萧红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用微观粒子知识对下列一些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事实解释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得快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B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二氧化碳分子比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C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4,不易得失电子D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原子排列方式不同A.A B.B C.C D.D16.(2021·广东深圳·统考一模)下图为碳元素化合价与物质类别的关系。甲、乙、丙、丁、戊是初中常见含碳物质,“→”表示物质之间可以转化。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丁、戊均易溶于水B.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具有相似的性质C.转化“甲→乙→丙”只能通过与O2反应来实现D.加热丁和紫色石蕊的混合液,溶液颜色由红色变紫色17.(2023·贵州黔东南·校考模拟预测)构建基本观念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下列对化学基本观念认识不正确的是A.变化观:在一定条件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B.元素观:组成水和过氧化氢的元素种类相同C.守恒观:32g硫和32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64g二氧化硫D.微粒观: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碳单质18.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一氧化碳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框内的微粒为B.催化剂提高了合成效率,增加了产量C.反应物中含有,是煤气的主要成分,有剧毒D.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化合反应二、非选择题19.某化学兴趣小组去实验室做实验时,发现一支试管中有无色液体,询问老师后知道是上一组同学加入了桌面上的其中一种药品,因为上课,来不及做实验就离开了。已知它是稀盐酸、澄清石灰水、蒸馏水中的其中一种。请你设计实验方案,判断该无色液体的成分,完成下列表格。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步骤1:取少量无色液体于试管中,通入。,说明该无色液体不是澄清石灰水。步骤2:20.(2023·吉林白山·九年级校联考学业考试)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实验1中,a处观察到的现象是;能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现象是。(2)实验2中,将紫色石蕊溶液浸泡并晾干的小花,一半喷水后放入集气瓶中,该实验的目的是。(3)实验3中,观察到蜡烛由低到高依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有:。21.按下图装置做实验时,可看到的现象是:B瓶中的试液变红色,F瓶的溶液变浑浊,E管的粉末变红色,G处放出的气体可燃。据此,请回答有关问题A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B处的实验现象是,C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E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F处有关化学方程式为。参考答案:1.D2.B3.B4.A5.C6.C7.D8.B9.C10.B11.D12.A13.C14.B15.B16.D17.D18.B19.二氧化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