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荷塘月色》第1学时【学习目标】1.赏读自然之景,观察写景角度,掌握写景技法。2.品味语言之美,反复诵读体悟,感悟景之情味。【学习准备】1.课前熟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课文,并根据学习卡片完成生僻字词积累。2.设计绘图评价量表,并讨论得出最佳评选方案。【学习进程】一、导入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有言:“花开给自己看,却让许多眼睛找到了风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亦云:“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古往今来,人们对美的探寻从没有停下脚步。二、情境任务学校拟举办一场“经典散文美学之旅”文化交流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如果你是一位手持画笔的“绘美师”,回到20世纪初,在风雨飘摇的中国,你会聚焦怎样的美?今天我们借助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文章来图绘心中美景。(明示目标)根据同学们的课前活动反馈,我们选定下列量表作为最佳“绘美师”评选依据。画面名(10分)完成度(10分)相似度(10分)意境分(20分)(一)学习任务一:撷英共享——字里行间捕捉美在这两篇课文中,你最喜欢作者笔下的哪处图景?理由是什么?学习活动:快速浏览文章,找出文中写景的段落,尝试对这些景命名,并说说最喜欢的图景是哪幅,图景有何特点以及喜欢的理由。小组内部交流,评选出最佳取景师。评选量表参考如下,评选时可关注:命名是否贴合文本,概括时的用语是否凝练,特点分析是否准确到位。图景名称命名(5☆)特点概括(5☆)分析表达(5☆)故都的秋荷塘月色图景命名预设:《故都的秋》小院赏秋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唱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荷塘月色》月下小径图月下荷塘图塘上月色图四周树色图……理由分析预设:我最喜欢的图景是《荷塘月色》一文第五段中呈现的塘上月色图。“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在作者的笔下,将可望不可触的月光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出来,使月光仿佛有了实感,能够流动、漂浮,表现出朦胧、梦幻的美感。(二)学习任务二:品文析字——寻章摘句勾勒美朱自清先生说,写景,就是“以文字作画”,只不过,绘画用的是色彩和线条,而散文用的是文字和语言。取景完成后,你将选择什么样的笔触、色调完成画作呢?带着思考完成下列学习活动。学习活动1:两位作者在选取景物时,有一些颇为相似的选景,例如对花的描绘,比较阅读这两处描写,体味二者笔法风格的不同。参考列表:景物所处环境特点笔触、色调故都的秋牵牛花荷塘月色荷花预设:《故都的秋》中描绘的牵牛花,生长在破壁腰中,颜色以蓝色和白色为佳,且有疏落细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整体特点为萧疏、清雅,在描绘时最好用细笔淡色疏疏勾勒。《荷塘月色》中描绘的荷花,生长在月下荷塘中,颜色是白色的,且有满塘繁盛的荷叶作为陪衬,风吹过有淡淡的荷香,整体看来姿态各异、尽显秀色,在描绘时最好用浓墨重彩细细描摹。点拨思考:两篇文章在描绘牵牛花和荷花的颜色时都用到了白色,但是读来一个偏冷,一个偏暖,为何会有这种差别?预设:郁达夫在描绘牵牛花时有意将牵牛花置放在“破壁腰”“疏落细长的秋草”中,整体环境氛围是萧瑟、凄清的;对于牵牛花的颜色等级品评,也以越淡越素为上佳,自然赋予了牵牛花冷色调的观感。朱自清在描绘荷花时将荷花置放于荷叶、荷香、荷波中,整体环境是满而热闹的;并且将荷花比作明珠、星星,花朵虽是白色却有莹润的光泽,读来便有了暖色调的观感。点拨思考:除了花,两篇文中还有哪些其他相似的选景?它们呈现的特点一样吗?预设:树、蝉《故都的秋》中描绘的树是槐树、枣树,重点刻画槐树的落蕊、树影下扫帚的丝纹,枣树七八分成熟的枣子,整体特点清净、萧疏;《荷塘月色》中描绘的树是杨柳,特点是多而密、丰姿绰约。《故都的秋》中的蝉衰弱,《荷塘月色》中的蝉热闹。小结过渡:在月下荷塘,塘上月色的宁谧空间里,我们读出了朱自清内心的平静和淡淡的喜悦,故而《荷塘月色》的色调应该是柔和的;在北国秋天独有的秋味里,我们读出了郁达夫闲适姿态下内含的萧索悲凉,故而《故都的秋》的色调应该是清冷的。如果说《荷塘月色》是一幅精雕细琢的重彩油画,那么《故都的秋》则更像一幅粗笔勾勒的写意画。虽风格不同,却都在尺幅之间体现了作者的深厚笔力。诵读好文可赏其美,品析好文可得其法。下面我们将一同赏析这些写景的佳段,感受作者描摹景物时的精微之道。学习活动2:旁批喜欢的写景语段并分析表达效果,感受作者的落笔之法。批注方向:手法技巧、情感态度、用词(动词、形容词、叠词)、用句等。旁批示范: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一个“租”字给人一种漂泊之感,“破屋”又添萧瑟之意),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浓茶”粗疏有回味),向院子一坐(“一坐”姿态随意、悠闲),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视听结合,写景层次丰富,选用颜色词精准)。小组交流分享批注内容。深入点拨:(1)比较阅读下列句子。①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片叶子和花上。②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思考:日光、月光形态相似,在不同的语境里,为何修饰的动词不同?这两句分别运用什么方法让读者感受光的形态?预设:“泻”“漏”二字都赋予了光影动态的美感,“泻”字刻画出月光流水般的繁盛、光华四溢;“漏”字则突出日光经树叶切割后的细微斑驳。无边的月华更能营造夜晚唯美、朦胧的美感,表现作者宁谧的心境;丝丝漏出的日光更能表现闲坐时悠闲雅致的兴味。“如流水一般”——运用比喻的修辞;“一丝一丝”——用词精准凝练。思考:比较阅读后,我们很容易发现两位作者描绘景物时用词都非常精准,但朱自清更擅长在文中借助大量的修辞来使表达内容形象化,《荷塘月色》中还有哪些句子使用了修辞手法?将它们找出来,读一读。思考:如果郁达夫和朱自清分别改写对方作品中的句子,他们可能会怎样处理?为什么?①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②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点拨:描绘景物时,朱自清多用整句,典雅含蓄;郁达夫多用散句,自由随性。三、课堂总结朱熹谈读书“须是沉潜讽咏,玩味义理,咀嚼滋味,方有所益”,“得滋味”是读书的要义,从文字到绘画,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和联想,在细节揣摩中走近美、理解美,唯有此,才能拾级而上,迈入美的殿堂。【布置作业】1.选定图景、笔触、色调,完成画作。绘图完成后,小组交流评价,选出最佳图景,编制成为动态图集。2.推荐阅读老舍《北平的秋天》、季羡林《清塘荷韵》。【板书设计】第2学时【学习目标】1.梳理情感脉络,体会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2.对比景之择取,感受作者不同的审美取向。【学习准备】1.课前再读《故都的秋》《荷塘月色》两篇文章,并圈画出仍不理解的句子语段。2.设计美景体验笔记评价量表,并讨论得出最佳评选方案。【学习进程】一、导入宋代诗人范晞文说:“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人间词话》有云:“以我观物,则物皆着我之色彩。”汉字万千,情字最深;草木万象,意字最浓。情景任务学校拟举办一场“经典散文美学之旅”文化交流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如果你是一位“试美师”,作为一名美景体验官,你将如何撰写美景体验笔记,借此呈现郁达夫、朱自清两位大家的心中之景、心中之情、心中之境呢?(明示目标)(一)学习任务一:明心见性——探寻文章情感脉络苏轼曾论写文“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在散文创作的过程中,也有“形散而神聚”的创作理论,散文的记叙方式灵活多变,却也往往遵循一定的文脉而行。学习活动1:抽丝剥茧,图绘心路快速浏览两篇文章,找出文章的“神”,划分文章层次,并尝试用简单的心理图谱呈现出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预设:《故都的秋》——“清、静、悲凉”预设:《荷塘月色》——“颇不宁静”(带上门出去)→“独处的妙处”→“热闹是它们的”→“惦着江南”(推门进去)通过心理图谱的梳理,我们发现两篇文章在行文推进中,都有一处看起来似乎格格不入的“闲笔”,思考《故都的秋》第12自然段和《荷塘月色》第7~9自然段是否多余?可否删去?预设:《故都的秋》第12自然段出现在五幅秋景图之后,“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有很浓厚的颓废色彩”这句话是典型的“借人之口,表己之意”,郁达夫自知自己笔下的秋景看似充满了“颓废”色彩,故而辩白这里的“颓废”并非现实意义中的颓废,而是一种“深沉、悠远、严厉、萧索的感触”,引导读者去有意识地发掘、体味这样的“秋之深味”。这段是对前文的承接和提升,不可删去。《荷塘月色》第7自然段出现在“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之后,此时的作者已经走出了荷塘月色带来的短暂的平静自由,在纷乱的思绪中借《采莲赋》表达对热闹、风流、有趣的生活的怀念,同时又深刻地认识到“可惜现在我们已经无福消受了”,又借《西洲曲》勾起思乡之情。作者一路行一路思,思绪在“乐得暂时忘记”和不能忘记间游走,宁静与不宁静交替出现,对应了开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语,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层次,不可删去。学习活动2:独具只眼,探微知著结合对文章的了解,在景或者情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对文章的困惑。简明扼要,不得超出文本。问题预设:1.《故都的秋》的标题为何不是“北国的秋”或“北平的秋”?2.《故都的秋》的感情基调是“颂秋”还是“悲秋”?3.《荷塘月色》的第5自然段写塘上月光时为何有“峭楞楞如鬼一般”看起来极不和谐的描写?……参考分析:1.“故都”二字有历史悠久、年湮代远之感,也有思念故人、怀念故乡之情,同时也有一种繁华褪尽、荒凉落寞的意绪。故都指明描写的地点,不是繁华的首都北京,而是有文化底蕴的文明古都。2.文章的情感底色虽是“清、静、悲凉”,但是作者笔下描述萧疏之景时,在淡淡的悲凉之意里透露的是更多的喜爱之情。这点在不断与南国之秋的比较中体现的很明显,只有北国之秋,才能表现出作者心中“秋的深味”,所以基调仍然是“颂秋”。3.作者想借助荷塘月色获得暂时的平静自由,但现实的纷扰仍如斑驳的黑影一般,时不时投射到心上。这一点看似极不和谐,其实正预示了作者想得平静却不能的现实困境。(二)学习任务二:各美其美——感受不同的审美取向学习活动1:景之择取,自相殊异假如互换场景,由郁达夫来写《荷塘月色》,朱自清来写《故都的秋》,他们笔下选取的场景和表述风格还会一样吗?学生自由表达交流。点拨:对比分析下列两处同样非常传神细腻的场景描写,思考二位作者选取意象的风格。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清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一条条扫帚的丝纹。小结:朱自清——选景典雅——朦胧唯美郁达夫——选景通俗——清闲落寞过渡语:相同的北京,不同的选景;相似的宁静,不同的风格。明代心学大家王阳明有言:“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景物的选择和描绘都是作者心境的自然流露。二位作者又是在怎样的身世际遇下有了如此的心境呢?学习活动2:知人论世,走近作者结合学习卡片,了解两位作者的背景资料,体会文中情感基调的由来。学习卡片【人生经历】郁达夫(1896—1945),郁达夫3岁丧父,家境窘迫,17岁随兄长留学日本。朱自清(1898—1948),生于传统士大夫家庭,自幼继承父辈的家学渊源。【气质个性】郁达夫行文中浓郁的诗情和他传统的审美意趣离不开年幼时古诗词的熏陶,他对悲凉的歆享可能师承于日本的物哀文化。饱尝人世间的冷暖,也造就了他忧郁敏感、感伤浪漫的文人气质;朱自清受到士大夫家庭影响逐渐养成“整饬而温和,庄重而矜持”的文人气质,取字“佩弦”正显示了他追求合于中正的性格取向,也化成了他笔下文字的典雅庄重。【社会背景】《故都的秋》中的郁达夫:1933年,郁达夫加入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积极参与抗日民主斗争。同年为躲避国民党的监视与迫害,移家杭州。1934年,国民党白色恐怖愈演愈烈;日本在东北伪满洲国恢复帝制,窥视中原。《荷塘月色》中的朱自清:①1927年大革命失败,面临抉择,矛盾不知出路;②家中妻儿指望自己生活,想选择逃避却又放不下“兼济天下”的信念;③生活琐事所累,与父亲的关系紧张;④思乡愁苦,怀念好友相聚自由时光。小结:朱自清——迷茫中寻找平静郁达夫——悲凉中唱出赞歌共性:对现实的深切关怀学习活动3:美之价值,各有追求现实的纷乱让二位作家在描述心中的理想之景时发生了明显的分歧,而郁达夫的选择更让一些同学产生了困惑,为何郁达夫喜爱秋,但盛赞的却是秋的悲凉呢?作者强调赏秋要赏“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对比阅读下列两组句子,我们再品郁达夫心中的秋之深味。第一组:①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②总要想起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玉泉、潭柘寺。第二组:①“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②“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阵秋雨一阵凉了!”点拨:作者欣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