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状与对策_第1页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状与对策_第2页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状与对策_第3页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状与对策_第4页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状与对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现状与对策

一、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历史理想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发展,最重要的是提供足够的国际一体化能力,保持对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并确保国际收入的不平衡。国际清偿力应保持与世界经济和贸易发展相当的增长速度,过快的增长会加剧世界性的通货膨胀,而过慢的增长会导致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萎缩。保持清偿能力的适量增长也是维持储备货币信心的关键。所谓保持国际储备资产的信心是指使各国政府和私人都愿意继续持有国际储备资产,而不发生大规模国际储备货币的危机。而国际货币体系的关键在于国际货币本位的选取,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历史也是国际货币本位发展变化的历史。综观国际货币体系发展历程,大体经历了国际金本位、“黄金—美元”本位制和信用美元本位制三个阶段,但任何一种形态都有着内在的不稳定性。国际金本位制和“黄金—美元”本位制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都因其自身缺陷而宣告解体,信用美元本位制即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虽尚处于运行之中,但其缺陷也很明显。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被称作“没有体系的体系”,这种体系下也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货币本位,但事实上,美元仍然充当着主要的国际货币,麦金农(2005)将现行的国际货币体系称为国际美元本位制。姜凌(2009)指出,现行的以美元为主体的多元化国际货币本位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布雷顿森林体系“黄金—美元”本位制下基础货币发行国与其他国家相互牵连,国际清偿手段不足的弊端,在某些方面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它并没有使“黄金—美元”本位制下所存在的根本问题(即特里芬难题)得到解决。相反,国际汇率的波动大为加剧,国际金融秩序更加混乱,国际金融危机频发。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再次暴露了当今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已迫在眉睫。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计划自1976年牙买加体系建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以来,学术界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现归纳并评述如下。(一)金本位制的复归20世纪70年代,美国、英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普遍陷入滞胀的局面,欧美一些学者和官员把“滞胀”条件下的汇率波动看作是实行浮动汇率制和黄金非货币化的结果。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代尔(Mundell)提出应该在美国恢复黄金兑换的建议。同一时期,美国国会又相继收到了数份要求恢复金本位制或实行某种形式的金本位制的提案,当时的美国总统里根对这些提案表示支持,但经过认真分析和论证之后这一提案被否决了。主张恢复金本位制的人们对金本位制下各国货币的汇率严格受到黄金输送点的制约因而较少波动,各国的物价决定机制相对透明,因而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倍加推崇。但是,金本位制实际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就逐渐在各国废止,其根本原因在于它不能适应世界经济发展和变化的需要。黄金生产量的有限性决定了黄金不能成为现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基础,为了保持黄金同世界各国货币之间稳定的兑换关系,客观上要求随着世界经济状况的变化不断调整黄金的价格,但金价的经常性变动会削弱金本位制可靠、稳定的特点。在经济结构、经济交易规模和交易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的当今时代,更无法将国际支付手段、清偿手段、储备资产的确立同黄金这样一种具体物品联系起来。(二)cooper主张美国哈佛大学教授RichardCooper于1984年撰文提出了在工业化的民主国家中实行单一货币的建议,主张今后国际货币制度改革的方向是逐步在世界范围内建立起统一的货币体系,实行统一货币政策,并建立统一的货币发行银行。Cooper(1984)主张分两步实现上述主张:第一步,在主要工业国家实行汇率目标区;第二步,由美国、日本和欧共体国家三方组成单一货币制度,在此基础上将单一货币制度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开。创造世界单一货币的设想固然很美好,世界各国再也不会受到汇率波动的干扰,但是,这一设想要付诸实施,难度却是空前的。所有其他主权货币不再存在,各国失去货币政策主权,此时的货币政策的调节基础是世界各国经济总和。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解决手段是货币政策以外的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如何才能让世界各国放弃发行货币、实施货币政策的权力,这不仅是一个经济金融领域的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国家主权的政治问题。实际上,这种单一世界货币只能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三)单一人民币本位的国际货币以币变值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应该建立多元化的、不以单一货币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国内学者曹红辉、周莉萍(2009)也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才是现实的选择,并认为美元、欧元与亚洲关键货币将成为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张明(2010)也认为,更加现实与更加合理的国际货币体系演进方向,可能是国际储备货币的多极化。在未来的国际货币体系下,可能出现美元、欧元与某种亚洲货币(它既可能是人民币,也可能是亚洲主要货币组成的一个货币篮)三足鼎立的局面,即Mundell所描绘的“全球金融稳定性三岛”。美元、欧元与亚洲货币之间最初实施汇率自由浮动,等时机成熟后(这可能经历很长一段时间),三大货币区之间改用固定汇率连接,这最终就构成了全球统一货币的雏形。这一主张与其说是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不如说是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认可和对其未来演进方向所做的推测。现实的情景是,世界经济的多极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相应的各种强势经济体所发行的货币不断成为各国的储备货币,但由于种种原因其他货币的国际地位还远不如美元而已。随着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不断演进,各种经济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相应的货币之间的国际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单一美元本位的局面必将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张明(2010)最终要实现的其实是世界单一货币,其阐述的三大货币之间建立固定汇率连接的办法,与Cooper(1984)的主张基本一致。(四)特别提款权与世界货币2009年3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人民银行网站上发表了题为《关于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思考》的文章,提出应该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的国际储备货币,从而避免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储备货币的内在缺陷。实际上,关于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想法,历史上早已提出。早在1943年,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Keynes)和美国财政部长助理怀特(White)就在关于二战后如何重建国际货币秩序的方案“凯恩斯计划”和“怀特计划”中提出了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构想。之后,一定程度上为解决“特里芬难题”所创立的特别提款权(SDR)也带有一定超主权国际货币的特征,19世纪70年代“替代账户”方案的提出,目的之一就在于将SDR作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资产。近年来,SDR又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GreenwaldandStiglitz(2006)和周小川(2009)非常重视特别提款权的作用,分别提出建议加强特别提款权的使用。另外,经济学家蒙代尔(Mundell)也曾多次提出他的世界货币的构想,蒙代尔(2005)给出了创建世界货币的具体步骤。周小川的超主权国际货币思想一经提出,便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的争论,一些政要及经济学家纷纷对此发表自己的观点。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回应:没必要创建新全球货币;美国财长盖特纳也表示,美元将继续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而巴西总统卢拉表示需要新的国际储备货币的主张具有进行充分讨论的价值;联合国金融、经济改革咨询团向联合国大会提交报告,敦促世界领导人同意构建替代美元的新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斯特劳斯·卡恩也认为对可以替代美元的储备货币进行讨论完全合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认为从长期来看,最好应成立新的国际(储备货币)机构。本文认为,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才是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下文将进一步分析。综上所述,恢复金本位制与创立世界单一货币都不具有现实性,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一种认可,只有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才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可能方向。三、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的可能前文提到,周小川的超主权国际货币主张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不少学者也认为这一主张不具有可行性,但仔细分析各种反对意见,不难得出的结论是,多数学者将SDR与超主权国际货币混同,认为SDR不可能成为超主权国际货币,或者成为超主权国际货币还需要进行很多改革,包括改革SDR的分配方式、使用范围和发行机制等。实际上,以SDR为基础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仅仅是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的可能路径之一,SDR并不等同于超主权国际货币,它具有超主权国际货币的某些特征,但还不能算做完全意义上的超主权国际货币。超主权国际货币的特征包括:(1)是一种价值稳定的货币;(2)是一种在国际范围内使用的货币;(3)不与单一国家主权直接联系,不受单一国家主权控制。而SDR的价值取决于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四种货币的价值,可以说其价值相对某一种货币而言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其并没有真正起到国际货币的作用,它仅限于官方使用,而不能广泛应用于在国际贸易与国际金融领域。另外,它的发行权虽然在基金组织,而不由任何一个单一国家掌握,但是美国在基金组织享有一票否决权,所以如果不能征得美国的同意就无法发行SDR。因此,SDR并不是真正的超主权国际货币。只有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缺陷的改革方案———创建超主权国际货币才有可能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实际上,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根本缺陷仍然在于特里芬难题的存在。特里芬难题是经济学家特里芬在其1960年出版的《黄金和美元危机》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与黄金挂钩的布雷顿森林体制下美元的国际供给是通过美国国际收支逆差来实现的。这会产生两种互相矛盾的可能,如果美国纠正它的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则美元稳定,然而美元的国际供应不足;如果美国听任它的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则美元的国际供给虽不成问题,然而由此积累的对外债务势必远远超过有限的黄金储备,从而美元的兑换性难于维系。如此两难注定了布雷顿森林体制的崩溃。这便是著名的特里芬难题。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信用美元本位制下,特里芬难题并未消除,但是却改变了它的特征。Ocampo(2009)指出:(1)美国现在可以保持更大更持久的赤字,但又不必受美元—黄金的可兑换性的限制,因为自由浮动的汇率可以调节美元的供求。一定程度上,美国并不把美元真实的或可能的贬值看成是一个需要纠正的问题,这使得美国的货币政策比在“黄金—美元”本位制下具有更大的独立性。(2)信用美元本位制实际上产生了一种通货膨胀偏向。美国自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的经常账户赤字和19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投资头寸变为净负债都是美国拥有更大的赤字运行的自由和信用美元本位制产生的通货膨胀偏向造成的结果。在“黄金—美元”本位制下美国经常账户存在顺差,而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流动性供应依赖于其资本账户的逆差。相反,在信用本位制下,美国经常账户赤字成为常态而不是例外。也就是说,在信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通过国际收支赤字向国际社会提供流动性,即其他国家的实物资源不断流进美国去换取美元,美国从中获得铸币税收益,其他国家则增加了通货膨胀的风险。当美元一旦出现过剩时,美国又通过自由浮动汇率来调节美元的供求,也就是通过美元不断贬值来调节对美元的供求,而这又给世界各国储备资产带来严重的损失。因此,要改革国际货币体系,必须改变这种以单一国家货币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现状。而建立超主权国际货币恰恰可以改变这种现状,弥补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第一,超主权国际货币不与任何一个国家主权直接相连,削弱了本位货币国的特殊地位,纠正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公正性。在信用美元本位制下,美国有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特殊地位,它对内享有自己独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外则不需要承担任何保持美元价值稳定,进一步维持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稳定的责任,同时又可以通过美元向其他国家转嫁经济风险。而其他国家一方面要不断以实际资源去换取美元收益,同时又要承担美元贬值所遭受的损失。因此,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有着极大的不公平性。这是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货币不可避免的问题。美国不可能把世界各国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将自身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置,任何一个国家首先考虑到的都是自身的利益,而自身利益与世界利益两者之间经常发生矛盾,这种矛盾往往是不可调和的。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美国或其他主权货币国家以世界利益为重,放弃自身利益,充当世界金融秩序的维护者,而只能通过一定的方式改变以主权信用货币作为国际本位货币的局面。创设超主权国际货币,并以超主权国际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便可以做到这一点。超主权国际货币不与任何一个国家的主权直接相联系,因此,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具有类似于美国这样的特殊地位,国际货币体系的不公正性自然消失。第二,超主权国际货币价值稳定,避免了汇率大幅度波动所带来的风险,有利于维持世界各国储备资产价值的稳定,有利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超主权国际货币应该是类似于SDR这样的一种复合货币,它的价值不由单一国家货币的价值决定,而是取决于多种货币的价值,而各种货币汇率变动的程度与方向往往是不同的,所以组合之后的货币价值相对比较稳定。世界各国均以超主权国际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和国际交易的计价货币,这样就避免了使用单一国家货币所带来的汇率风险。首先,世界各国储备资产价值将保持稳定。除了国际本位货币国之外,世界其他国家都保有一定量的国际储备,以用于国际支付和外汇市场干预。目前,国际储备资产中60%以上均为美元资产,所以美元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