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1页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2页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3页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4页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大、国内潜力最强的经济中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作为长三角支柱产业的制造业,已成为推动地区经济高效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由国家发改委编制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域规划纲要》送审稿中,明确指出长三角地区的四大功能定位之一就是成为全球先进的制造业基地,提出经过“十一五”乃至更长一段时期的努力,使长三角地区形成较为完备的重化工业、加工制造和高新技术的产业组织和分工体系。在此背景下,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进行了大量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研究观点。本文试图对这些研究进行系统地回顾与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主要的研究成果、争论和共识进行总结和评价。一、长三角产业同构大量的研究文献围绕着长三角地区江、浙、沪三地之间三次产业层面或制造业层面是否存在产业同构现象而展开。所谓产业同构,是指区域产业结构在变动过程中出现的高度相似状态。不同学者对于这一问题的看法存在着很多争论:一些研究者发现长三角地区存在产业同构或至少是产业趋同现象;而另一些人则刚好持相反观点,认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正在出现趋异的现象。(一)长三角产业结构特征一些学者通过计算长三角地区省级之间或城市之间在三次产业层面或制造业内部的结构相似系数,认为产业同构问题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如唐立国(2002)对长三角地区l5个城市(即狭义的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的研究表明,浙江省主要城市(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舟山等六市)与上海以及江苏省主要城市(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等八市)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大都在0.9以上,因而认为长三角地区存在严重的产业同构现象。陈建军(2004)利用江、浙、沪三地省级数据,通过计算发现2002年上海与浙江、上海与江苏、浙江与江苏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别为0.7、0.84、0.91,因而支持唐立国(2002)利用长三角城市之间数据得到的结论,认为长三角地区存在三次产业层面上的产业同构。但他的研究同时也表明,严重的产业同构主要存在于三次产业之间,而在制造业内部,产业同构的程度要轻很多,比如纺织、家电、机械三个行业,相似系数大约在0.3-0.7,从而表明长三角区域内存在着紧密的制造业水平分工。靖学青(2004,2006)通过计算长三角城市之间的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即三次产业层面的产业同构程度要高于制造业内部的同构程度。因而认为长三角并没有出现严重的制造业同构现象,而只是存在一定程度的结构趋同现象,但是其趋同程度有进一步上升的倾向。与上述研究通过计算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不同,一些学者通过研究长三角地区之间的分工或专业化程度得到了同样的结论。其中,梁琦(2004)将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分为四个区域,上海及苏锡常、杭嘉湖平原、杭州湾以南和苏中南,通过计算四个区域之间的分工系数和区域专业化系数,得到长三角地区之间存在较强的产业结构趋同性。赵丽、夏永祥(2004)则计算了2002年长三角地区34种主要工业行业的区域配置系数和区域专业化系数,同样发现江、浙、沪三地的主要工业行业高度趋同。徐剑峰(2003)对江、浙、沪三地26个制造业行业产值进行了排名,分别列出三地产值排名前12的制造业行业,发现存在明显的制造业结构趋同现象。1997年,三地12个最大的制造业行业中,江浙沪三地有5个行业重叠,上海与江、浙各有6个相同,江、浙之间有7个相同;到2001年,12个最大的制造业行业中,江浙沪三地有8个行业相同,而江、浙之间有11个行业重合,上海各有10个行业与浙江、江苏重叠。对于导致产业同构或产业趋同的原因,学者们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唐立国(2002),洪银兴、刘志彪(2003),姚先国、谢晓波(2004)等人认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是主要由于在财政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追求利益最大化,实施重复建设而导致。梁琦(2004)的研究则表明,造成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主要与客观上的空间距离有关,地理位置越靠近,空间距离较短的区域之间,产业同构性也较强。陈建军(2004)、靖学青(2006)等人则认为造成产业结构趋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相似的资源结构基础,社会需求结构的导向,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接近,要素在区域内的自由流动以及企业区域合作的不断加强,以及广义的产业集聚都对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同构或结构趋同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对于产业同构或产业趋同造成的影响,研究者的观点也有所不同。一些学者认为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会造成长三角地区失去产业布局的层次性和互补性,各地区不能发挥自己比较优势,进而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下降和地区间的恶性竞争(李庆华、王文平,2005)。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尽管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存在一定的负面效应,但也应该看到其积极的正面效应。赵丽、夏永祥(2004)认为产业结构趋同是实现长三角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基础;靖学青(2006)也认为制造业结构趋同是提升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力,使长三角地区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先导。徐剑锋(2003)则进一步认为地区间产业结构的趋同能给不同地区间的产业与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导致产品的异质化,而收入的增长又会导致居民消费需求的嗜好差异,从而能促进产业内部的分工协作与贸易,加速地区间的经济一体化。徐剑锋(2003)的观点得到了经验研究的支持,赵丽、夏永祥(2004)通过计算长三角地区36种主要工业品的变异系数,发现三地虽然共有一些主导产品,但产品的技术层次和面向的消费在档次上存在着高、中、低之分,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所以产业结构只是“趋同”,而非“相同”。王洪庆、朱荣林(2005)也计算了2001年长三角地区35种主要工业产品的变异系数,得到其算术平均值为0.756,说明三地制造业产品结构同构性不大,不会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造成严重障碍。在应对长三角地区出现产业同构或产业趋同现象的政策建议方面,研究者的观点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唐立国(2002)认为应该通过协同整合长三角地区的发展规划,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从宏观上根除产业同构现象。与上述观点不同,徐剑锋(2003)认为产业同构有利于促进产品异质化和产业内分工,因而主张长三角地区之间实施差异化战略,包括产品差异化和城市化差异化,促进市场融合,但是对于一些资金密集型的基础材料产业,由于难以实现差异化,要求地区间相互协调发展。赵丽、夏永祥(2004)持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产业同构本身没有问题,应该改变的是产业结构的“低水平趋同”,由“同质同构”转变为“异质同构”,进而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陈建军(2004)认为不应过分夸大产业同构的负面效应,需要重视的是产业同构所反映出来的市场机制不完善问题,即对各类企业打开了进入市场的通道,却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市场退出机制。他认为面对长三角的产业同构现象,一方面应该建立对称的市场进入和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考虑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因素,地区间不应采取“趋异”或“错位”的产业定位,而应采取一种“趋同”的产业发展定位。(二)长三角同构程度变动的趋势上述研究尽管存在一定分歧,但它们一致认为长三角地区之间存在产业同构或至少是产业趋同现象。而另一些研究者,则通过动态研究方法,发现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或制造业结构正在出现趋异现象。邱风等(2005)认为通过三次产业层面或第二产业内部大分类层面的数据计算静态的结构相似系数得出相似系数过高或结构趋同这样的研究,不足以全面揭示该地区产业结构的演化轨迹及其正在选择的优化路径。如果从“三次产业结构→细分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层层细化的角度,并结合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该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结论就需再作推敲,其作用机理亦应重新认识。沿着这一思路,将产业分为细分产业Ⅰ,细分产业Ⅱ,细分产业Ⅲ,通过计算发现,2002年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均值)从三次产业到细分产业Ⅰ,Ⅱ,Ⅲ,再到产品结构,分别为0.97,0.89,0.82,0.65和0.48,说明随着产业细分,相似系数的下降趋势非常明显。他们还采用1987-2002年的数据,以制造业总产值为指标,通过计算其结构相似系数,认为从时间维度上看,在制造业内部,该地区产业同构问题现已基本消除;并将相似系数的计算细化到产品层次,发现1995年以来长三角各地在产品层次上的结构差异越来越大。姚锡棠等人主持完成的《长江三角洲十一五区域发展规划研究》得到了类似的结论。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相似系数自1987年以来总体呈缓慢下降趋势,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最高,达0.97左右,而制造业内部行业结构相似系数在0.7以下,其产品结构相似系数均值则在0.3以下。郑恒(2005),王志华、陈圻(2005,2006)等人同样也发现了长三角地区工业或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的下降趋势。王志华、陈圻(2006)进一步提出用结构重合度指数来测度制造业的同构程度要比结构相似系数更为贴切,并利用1982-2003年时间序列数据,分别计算了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和结构重合度系数,发现结构相似系数在0.805至0.930范围内变化,而结构重合度在0.698至0.816间变动,二者有明显差别,说明如果用结构重合度来测度,则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同构程度要轻得多。他们还发现,两个指标随时间的波动幅度与波动规律比较相近,都经历了先升高后下降的过程,说明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结构发生了先趋同、后趋异的走势。还有一些学者则试图通过计算专业化系数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来研究地区间产业同构程度的变动趋势。其中,范剑勇(2004)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分工系数和平均集中率的变化进行动态研究后发现,从1998年到2002年,上海、浙江、江苏的制造业专业化系数都在上升,而平均集中率表现为:上海下降、浙江上升、江苏基本不变。说明上海正在向外转移部分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浙江正在成为上海制造业转移的主要接收者,结果表明制造业的同构程度正在减弱,而结构差异度逐步提高。李清娟(2006)则计算了长三角地区省级之间与六个城市之间的制造业及内部29个行业的分工系数,同样发现制造业结构差异度正在扩大。二、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的两个层面有关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研究的另一个重点是对其竞争力的研究,进一步又可以分为两个层面,研究各个地区的制造业整体竞争力,以及研究制造业内部分行业的竞争力。(一)制造业竞争力下降,垂直分工水平较低浙江树人大学课题组(2005)运用偏离份额法计算分析了1999-2003年浙江、江苏、上海三地制造业的发展状况,认为三地中江苏的制造业竞争力最好,浙江其次,上海则比较差。推其原因可能是浙江这几年制造业的发展势头由于种种原因开始趋缓,而上海作为现代服务业的大都市开始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而有些制造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开始向浙江、江苏或其它地区转移,致使其制造业竞争力下降。朱海就(2005)采用同一分析法研究了长三角三地制造业的竞争力,认为浙江制造业的竞争力最强,江苏次之。陈建军、夏富军(2006)认为产业集聚、垂直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一个地区产业优势的反映。上海制造业的垂直分工水平总体落后于苏浙两省,但一些高科技制造业上海仍处于优势地位。浙江的制造业总量不如江苏,但是浙江的制造业总体的垂直分工水平略高于江苏,浙江制造业的多数部门具有高于江苏的专业化生产优势。李廉水、袁克珠(2007)基于新型制造业的要求,借助涉及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方面的23个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比较了苏、浙、沪三地的制造强省地位,认为三地的制造业在经济创造、科技创新、环境资源保护三方面各有千秋。(二)江苏和上海的相对优势行业分布在制造业内部,苏、沪、浙三地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发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行业和产品。因此,许多学者对三地的制造业内部行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研究。浙江省企业调查队(2004)认为浙江的相对优势行业要多于苏、沪两省市,但主要还是集中在如皮革毛皮羽绒、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度较高或轻加工的行业;江苏的相对优势行业主要为化学纤维、化学原料和专用设备制造;而上海的比较优势主要在交通运输设备、黑色金属冶炼和电子通信设备等资金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企业。朱海就(2005)研究发现:浙江在纺织业等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上有优势;江苏在如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与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密集型行业上有优势;而上海制造业的竞争力与浙江、江苏比较相对较弱,但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重化工业的优势比较明显。李廉水、周勇(2005)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苏、沪、浙的医药制造业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进行了纵向和横向评价。认为从同一产业来看,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江苏最强、浙江其次、上海第三;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上海最强、江苏次之、浙江最弱;从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值来看,三个地区医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比较接近,而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三、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梁琦、詹亦军(2006)认为地区专业化能促进产业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升级,推动行业的技术进步;地区专业化行业的技术进步增长率和技术对经济的贡献率都明显高于非地区专业化行业,地区专业化有弱化垄断而强化竞争的倾向。因此,长三角地区要想发展成为国际制造业基地,三地就必须在制造业上寻求专业化分工。(一)长三角企业间的深层合作从本质上说,推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主导力量是市场,主体是企业,因此,有的学者从企业层面分析了制造业一体化的态势。浙江省企业调查队(2005)所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长三角工业企业之间的上下游联系渐趋紧密,半数左右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生产线配置在长三角地区内实现。上海统计局(2006)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人才交流、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关联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长三角企业产供销合作密切,企业间横向深层次合作加深,行业内建立起广泛的战略联盟,信息技术交流合作渠道多样化,企业间科技资源初步实现共享。但区域内企业间的深层次联动合作存有缺失。周国红、楼锡锦(2007)认为经济一体化的本质是区域分工及产业分工。但通过对532家企业的问卷调查表明,目前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还处于比较低的层次,仅在企业层面已经有了较大的突破,生产资料市场和商品市场相互间的开放程度也比较高,但并没有上升到产业层面,基于区位比较优势的本土产业分工与产业链还没有形成。(二)持续扩大长三角产业分工范围,建立产业协同发展机制,不断深化上海长三角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参与国际分工,关键要实现区域内产业的调整和转移,所以,从产业层面研究制造业的分工和转移也是很有必要的。范剑勇(2004)通过一系列衡量地区专业化水平、行业集中度的指标证实了1998-2002年间长三角制造业的产业分工和转移。他发现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正从上海转移进入浙江、江苏两省,而上海本身集中致力于资本密集型、港口型与信息都市型的少数产业发展;江苏制造业多数行业还维持着相对于浙江的领先优势,它主动吸收上海转移过来的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但参与和其他两省市的地区专业化分工程度较低,专业化水平提高幅度也最低,从长期看这样不利于江苏省或其他两省市的专业化分工和总体福利水平的提高;而浙江则积极主动参与长三角内部的地区专业化生产与分工协作,不仅主动吸收上海和江苏省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集中于、定位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其在整个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份额稳步上升。因此从总体上说,浙江省、上海市参与长三角地区的专业化生产、分工协作程度较深。何奕、童牧(2006)以长三角地区第一类制造业为对象研究了制造业从上海向周边地区的产业转移过程,认为与上海距离较近苏锡地区凭借地理优势,成为上海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但随着这些地区自身产业升级和外商直接投资的推动,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发达民营企业和宽松政策环境的浙东北二级城市成为产业二次转移之地,逐步实现了产业和产业内分工以及产业的再集聚。同时,单个行业的集聚带动相关行业的空间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产业相互关系、合理布局的空间产业结构。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者进行了大量的对策性研究。李廉水(2007)认为要推动长三角制造业一体化的关键是要实现区域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梯度发展,消除同构现象,发挥地区优势,实行“错位”发展。上海要发挥长三角制造业“龙头”的优势,发展有特色的轻工业和都市产业;苏浙是上海的“两翼”,应实施“主动接轨上海、无缝对接上海”的战略,逐步成为上海制造业的生产加工基地、协作配套基地。洪银兴(2007)提出通过建立长三角共同市场来协调长三角内部不同的行政区域,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而在长三角一体化和产业分工过程中,应突出上海的中心地位。首先是上海与其他地区之间的分工。上海作为国家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应主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长三角制造业国际基地的依托。上海没有必要继续发展一般制造业,对于重点发展的高科技制造业也可以把生产制造这一块有序地转移出去。然后是其他省辖市与所属县之间的产业分工。市区应重点发展服务业,而将制造业转移到县区,县区重点发展制造业。李清娟(2006)的研究发现长三角的发展正在从产业梯度转移模式向产业分工协作模式转变,这就要求构建区域产业互动发展机制。而产业集群具有区域的集中性,产业的主导性,产品的关联性和专业的配套性等优点。因此,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提升集群竞争力是促进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协作,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四、长三角产业大类层面的高度同构本文对有关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发展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可以看出,尽管上述文献围绕着不同的研究主题展开,但它们都指向了共同的目标———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一体化乃至整个区域经济一体化。有关产业同构和竞争力的研究实际上也是研究产业分工的基础,而产业分工协作的最高层次实际上就是一体化。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深入分析不同学者关于长三角地区是否存在产业同构现象的种种争论,会发现他们之间的分歧实际上并不大。首先,在某个时点上,从三次产业层面,或制造业内部的大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