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与科举制_第1页
中国古代政治与科举制_第2页
中国古代政治与科举制_第3页
中国古代政治与科举制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政治与科举制

一、科举制的基本特征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学术界进行了讨论,并有不同的看法。考察种种起源说就可以发现:在界定起源问题上,科举制所固有的几点特征成为重要的标准尺度。也只有明晰了科举制的特征才能将其与中国古代“选举社会”的其它主要选举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区别对待,才能正确划分科举制的起源,确立发展及终结的时代界线,也就能阐释清科举制对于中国古代政治的重要影响作用。(一)科举制的设置何忠礼在《科举制起源辨析》一文中概括了科举制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应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荐举制最根本的区别。第二,‘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换言之,举人及第或黜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校才能决定。第三,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士人定期赴试。”徐连达、楼劲则认为“汉代的察举与唐代的科举基本一致……皆朝廷统一部署下,以按科取士,考试进用为特征的官僚选拔制度。”李新达在其《中国科举制度史》一书中将科举制的特点归纳为“……以进士科为主,定期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王丽君在《科举制度的重要特征及其起源探究》一文中指出:“从内容到形式考察,科举制度的重要特征是:分科取士、考试为主和定期举行、自由报考、文衡与择优录取。”祖慧、龚延明在考察了诸多学者对科举制特征的评述后,界定科举制的特征内涵:“(一)设进士、明经、制科等科目招考,取士权——归中央,由朝廷定专司、专官知贡举;(二)招考向全社会开放,原则上许平民或官员‘投牒自举’报考;(三)地方与中央定期、定点举行二级以上考试,命题统一,‘以文取士’。”以上几位学者的评述概括了科举制特征的全貌,特别是祖慧、龚延明对科举制特征的界定,已能清晰地将科举制和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等其他选举制度区别开来,亦能用来清楚地界定科举制的起源问题。笔者认为任何一项制度都有其缘起、确立、完善,直到灭亡的生长轨迹,科举制也不能例外。在科举制发展的每一段轨迹中,其必将表现出此一阶段所独有的特点,更要表现出科举制完整的共性特征。也只有这些共同特征才能作为区别其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的标准。我们在运用科举制的特征为标准来界定科举制起源是应区别对待科举制在某一时段的特征和其整体特征,避免用阶段特征替代整体特征,错判了科举制的起源时代。(二)“科举”是科举制的萌芽关于科举制的起源问题,多数学者都以为其创制于隋朝,确立于唐代,经两宋发展、完善,至明清渐走向没落,直至1905年被废除。然而,仍旧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黄炎培先生提出:“如果真要说科举的起源,该说西汉,当时的制度,不早已分科、射策么?”不少西方汉学家也认为中国科举制度创始于汉朝。还有学者提出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如唐长孺提出:“南北朝后期北朝的举秀才和南朝的明经、射策。从考试内容上特别是放宽门第限制上说,已经为唐代科举制度开辟了道路。”细究这些观点就会发现其都是只注重科举制的某一方面特征。如“按科取士,考试进用”“一切以程文为去留”等等,而没有把握科举制的整体特征。两汉及其后期的察举制和魏晋南北朝时出现的九品中正制中包含着一些此后演变为科举制的因素。如东汉左雄改制似有意朝科举制迈出步伐,但当时社会发展还没有为其提供充足条件。所以,只能迈出甚小的一步。p95-96这些措施只能算是科举制的萌芽,只能认为是有利于科举制产生的因素,而不能被视为科举制已经成形,甚至不能称为是科举制的雏形。因为这些制度仍然是以考察“德行”为主,考试为辅,重在以德取士,而不是隋唐以降科举制的以文取士。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在察举制与九品中正制度中蕴含着此后演变为科举制的因素。首先,察举制中的分多科察举,以孝廉、秀才为“常科”的形式为科举制采取的多科考试,以进士科为主方式提供了借鉴;其次,汉代的察举制中在局部程序上确立了一种以考试的成绩为录用人才的标准,这可谓是科举制“以文取士”的缘起;最后,九品中正制度中的一些措施也为科举制所沿用,如由中央指派官员来拣选人才,“唯才是举,已备录用”等等。这里我们还要将“科举”与“科举制”在一定意义上加以解释。从字面意义上看:前者是指现象,是指一种“因能而授官”的现象;而后者则是一种制度,是指一种“因能而授官”的制度。关于“科举”的含义有两种解释,刘海峰教授在其《科举制的起源与进士科的起始》一文中指出:“科举’一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即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或制诏甄试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即隋代设立进士科以后用考试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可见,“科举制”即是指狭义意义上“科举”。所以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中的分科举人,辅以考试等措施是广义上的科举,不能被看作是狭义上的科举,亦即只能被视为“科举”而非“科举制”。二、强化专制主义,维护科学科举制的创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两汉察举制中蕴含的科举发展到隋代创建科举制,唐时的确立,是不断迈向制度化、精密化的过程。科举制绵延约一千三百余年,对中国古代的官僚帝国社会的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这段历史,可能会觉得其强化专制主义,摧残知识分子的身心,甚至是官场腐败的一个温床。然而,其的的确确调和于中国古代官僚帝国的政治模式中,而且是这一政治模式中少有的能体现现代性倾向的制度。(一)科举制的统一,有利于整合地方汉代察举制之前历史上称之为乡举里选。顾名思义,就是地方可以选举人才到中央,再由政府提出策问,贤良们对策后被任用为官吏。武帝后察举制形成,但荐举取士之权仍多半在郡国,对策之类的考试只不过是量才录用而已。这样地方官吏掌握国家取才的贡士之权,有利于地方势力的扩大,严重的威胁着中央集权。到了魏晋时代针对这一情况就产生了九品中正制,由中央派遣官员到各地担任中正官,专门负责察举贤良。这一措施初时还能保证中央控制选士权,但终因派遣的中正官与地方官僚豪族相勾结舞弊,又使选士权成为地方豪强士族的囊中之物。到隋唐,科举制规定全国统一的考试制度,取士权归中央,由中央政府专司、专官负责贡举,避免了地方官员垄断选举权的可能性;无论达官贵族还是贫寒之士,都可以自由报考,中央政府派专职官员统一命题,定期考试,按成绩高下录取。这不仅打开了公平竞争的入仕渠道,利于广泛招揽人才,而且更有力的防止了地方豪门和贵族垄断入仕之途,威胁中央政权和皇权。到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更设置了殿试一级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参加之人被称为“天子门生”,往往被授予高级的官职,这无外乎是有意笼络人心,通过这种手段来加强皇权。(二)科举选才制度如何考察科举制所选择的人才素质和其建立的人才储备状况呢?首先,从横向的选才范围来看,在封建等级制和宗法制允许的条件下,科举制的选才范围空前的扩大。无论是市井走卒还是名门显贵都可以“投牒自举”,参加全国统一的考试。这样就能广泛地吸纳各阶层中的优秀人才到官僚队伍中来,利于国家的行政管理。“有唐一代,从此两途出身为宰相的有142人,占宰相总数的38.6%”其次,从纵向的选才程序来看,科举制不仅设立分科取士机制,还采用逐级次考试制度,到了明清还需经过县、府、院三试才能入学,又需参加科试才能应乡试,乡试中举后才能应会试,会试中了才能参加殿试,另外还有秀才岁举,举人复试,进士的朝考等。如此多层级、多场次、以文取士的制度,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是可以保证所选人才的质量的。再次,从历代由科举所选官员来看。在科举制运行的一千三百余年中“科举的直接结果,是选拔出了十万以上的进士,百万名以上的举人。”其中,包括着许多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如北宋的改革家王安石,南宋末年的文天祥,一条鞭法的张居正等都是科举出身。即便到清末,科举被视为摧残士子,扼杀人才的封建工具时也能推荐出像林则徐、龚自珍这样的优秀人才。正是由科举出身的这批高素质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人才组成了官僚组织机构,在某些时刻维系着中国古代政治的运转,“明朝自宣宗以后,很少皇帝能关注国事,朝廷作为主要操纵在官僚手中。”(三)科举能够通过人道,实现社会平衡在中国古代政治体系中,科举制度作为最主要的政治录用渠道不仅为政治体系选拔了大量优秀的行政管理人才,而且从政治社会学角度看,它促进社会各阶层流动,使社会下层的精英人物能有机会和渠道攀升到社会上层,成为政治精英,为政治体系服务。孙国栋研究了编入《宋史》的北宋官员出身状况,其中有46.1%的官员出身于寒门。如果考察古代各朝规模较大的几次农民起义,就会发现其中有几位领袖人物,如唐末黄巢,明末李自成起义中的牛金星、李岩,清末太平天国运动的领袖洪秀全等都是科举落第后对现存政治体系心存不满,愤然揭竿而起。所以,在科举制能良性运转的各朝代前期,通过科举录用能使社会各阶层垂直流动的渠道畅通,农民起义现象有所缓解,社会政治也表现得比较稳定。何怀宏曾指出:“传统社会的某种平衡在正常情况下也就有赖于上层对开放性的接受和下层对等级性的认可。上层的精英可从一种权力、财富、声望的等级结构中得到满足,下层潜在的精英则因这种等级结构并不对他们封闭而抱有希望……”p143(四)科举制形成了“学而优则仕”的气流,使社会更加重视文化知识的培养虽然,自春秋末年孔子创办私学,打破了学校由官方垄断的局面,然而在科举制存在之前的古代社会中文化知识的普及还主要局限于社会上层。虽然少数贫寒子弟也能通过教育进入到社会上层,但大部分人仍然被拒之门外,主要是因为文化知识还不能成为进入统治阶层的主要资源。到了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举制度仍旧注重“以德取人”,那时学习文化知识只被看作是培养人的德行,而不是以入仕为目的。科举制创立后,不仅是各级学校、私塾一律以教人中举入仕为宗旨,而且使整个社会都逐渐形成了一种“学而优则仕”的风气。“科举制度造就了士绅阶层,但由于国家每次开科取士的名额有限,所以这一阶层中除了小部分入仕从政、参加社会流动外,绝大多数人滞留在社会下层,成为文化的传播者,发挥文化普及作用。”再者,自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在两汉大行其道,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但东汉末的谶纬经学及魏晋时期的玄学的兴起对儒家的统治地位提出了挑战。科举制出现后,在考试内容上明显的倾向于儒学,宋时出现的书院,所教学的内容仅局限于科举考试的内容,儒家经典及其诠释被指定为教材,到了明清更是将科举考试内容明确规定为儒学,制定四书五经为教材。这样就强化了统一的意识形态,利于政治统治。三、科举制的合理作用科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举制度,它处在于中国古代一千三百余年的封建专制社会中,这就不可避免使它具有了鲜明的阶级性,它的一整套严密的考试录用机制与措施是为专制统治阶级服务的。然而,科举制中也含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