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1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2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3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4页
第13课《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心亭看雪》教学设计湖心亭看雪

(张岱)教学目标:1.初步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2.赏读课文,品析美景,体会手法,背诵写景佳句3.悟读课文,分析矛盾,领会痴情,感悟故国之思教学重点:读通文意,积累重点字词;品析美景,体会白描手法教学难点:悟读课文,分析矛盾,领会痴情,感悟故国之思一、创设情境,启学导入为了引导和激励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城西中学语文组举行了“书香伴我成长”主题活动,小华参与了“名人故事知多少”趣味闯关活动,请你一起来参与吧。猜一猜下面这段文字,是谁的墓志铭?屏显: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书蠹诗魔,劳碌半生,皆成梦幻。——《自为墓志铭》板书课题:《湖心亭看雪》

张岱“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陶庵梦艺》自序)二、检测预习,自学反馈1.简介作者(2分钟)张岱(1597—1689),字宗子,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绝代文学名著。方式:抽问一位同学,然后屏显齐读2.检测读音拏(ná)

更定(ɡēnɡ)

毳衣(cuì)

雾凇(sōnɡ)

一芥(jiè)

喃喃(nán)

铺毡(zhān)

强饮(qiǎnɡ)

崇祯(chónɡzhēn)

沆砀(hànɡdànɡ)

更有此人(ɡènɡ)方式:①开火车朗读,随机纠正;②

全班齐读全文三、任务驱动,活动导学任务一:读通文意,分类积累重点字词

活动导学流程:(一)我会自学要求:自读课文,结合工具书及课本下面注释,梳理重点字词意思。(二)我爱展示方式:展示反馈,分男女两组抢答重点字词意思。屏显:1.余住西湖(

2.湖中人鸟声俱绝(

)(

)3.是日更定矣(

)(

4.余拏一小舟(

)5.拥毳衣炉火(

5.雾凇沆砀(

)6.上下一白(

7.

惟长堤一痕(

)8.与余舟一芥(

9.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

)11.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12.客此(

13.及下船(

)状元小贴士(屏显):字源演变猜想:白,是一个会意字,从字体演变的过程来看,其甲骨文像极了俯视时的酒杯杯口,可能正因此,“白”字就被用来代指了酒杯。

(三)我愿分享(你认为最难翻译的是哪句?)方式:①

每组派两名代表,上台分享所选择翻译的句子。②

老师依据学生的分享,随机抽问学生课文句子的翻译。③学生朗读全文翻译屏显译文方法:一个中心:关键词两个基本点:不漏词,语句通顺三个小技巧:换一换(倒装句)补一补(缺少地方)加一加(单音节变成双音节)引导学生重点翻译以下句子: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4.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5.湖中焉得更有此人!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嵌入翻译评价量表等级(分值)评价内容得分2分关键词翻译准确,句子表意准确通顺,1分关键词翻译存在欠缺之处或句子表意不够通顺0分句子翻译不准确(四)我会积累(检测反馈)【词类活用】1.大雪三日

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客:

3.与余舟一芥

芥:

【古今异义】1.余住西湖

古义:

。今义: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古义:

。今义:

3.是日更定矣

古义:

。今义:

【一次多义】1.是:A.是日更定矣(

B.是金陵人(

)2.更:A.是日更定矣(

)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白:A.上下一白(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4.一:A.上下一白(

B.余拏一小舟(

)5.绝:A.湖中人鸟声俱绝

B.佛印绝类弥勒(

)6.大:A.见余大喜(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7.焉: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方式:抽学生上讲台在黑板上做题任务二:品析美景,体会手法背诵佳句活动导学流程:(一)读懂写景角度思考: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课文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屏显: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二)读懂写景方法问题:请从写景手法的角度,给下面写景句子写一段批注。(50字以上)屏显: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方法点拨:方法+描绘画面+作用事例1:作者运用白描手法,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朦胧的西湖雪夜图。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及小,让人顿生天地之大,人生之微的感慨。几个量词使用得非常生动,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事例2:作者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寥寥几笔就包含了诸多变化,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富有意境的艺术画面,悠远脱俗,物我合一。(三)美背写景佳句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方式:自由背诵,展示背诵任务三:分析矛盾,领会故国痴情内涵活动导学流程:(一)品矛盾之处追问1:本文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此处又说“舟中人两三粒”,这与“独往”是否矛盾?为什么?明确:作者出游是为“看雪”,从人数上看,作者确实不是独往,但从目的上看,舟子未有作者那般的思想与审美情趣。这特立独行的孤傲,也便可说是“独往”了!追问2:这个“独”字如何理解?屏显:【知人论世】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卷三(中华书局2008年版)。公元1644年,清军入关后,大举南下。张岱避居浙江剡溪山。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西湖梦寻》和《陶庵梦忆》,书中主要追忆了当年风月繁华、故朝往事,凡记叙过去的行踪皆用明朝纪年。《湖心亭看雪》就是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作者向我们描绘出这么一个冰清玉洁、凝静清绝的西湖雪景,其实也是描写明亡后,他自己作为忠明的遗民孤独冷清的心境。明确:一个“独”字,充分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追问3:这种“独特的情绪”在文中哪里还体现出来?明确:文章一开头就用“崇祯五年十二月”交代游览时间,沿用明代纪年,是有着深刻含义的,以此来说明作者对故国的“痴情”。屏显:张宗子是个“都会诗人”,他所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所写的生活的背景。——周作人(《陶庵梦忆·序》)(二)品映衬之句问题1:你能用文中的一个字评价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的行为吗?明确:痴!过渡:只作者有这样“痴行”吗?还有一段怎样的奇遇呢?问题2:舟子说:“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和文中哪句话互相映衬?引用舟子的话结尾,有什么作用?明确:映衬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作用:引用舟子的话,表现作者夜间遇到知音的惊喜。“痴”字表明对西湖雪景的喜爱之情,又含有对故国割舍不下的怀念之情。画龙点睛,深化主旨。屏显:《陶庵梦忆》既是一部个人化的生活史,也是一部晚明时期的生活画卷,更为重要的,它是一部写满沧桑的心灵史。”——

学者淮茗五、总结延申,评价测学1.方法小结:学生小结翻译句子的方法。2.迁移测学:《湖心亭看雪》与《湖心亭》比较阅读乙文:万历四年①,佥事②徐廷裸重建。二十八年,司礼监③孙东瀛改为清喜阁,金碧辉煌,规模壮丽,游人望之如海市蜃楼。烟云吞吐,恐滕王阁、岳阳楼俱无甚伟观也。春时,山景、睺罗④、书画、古董,盈砌盈阶,喧阗扰嚷,声息不辨。夜月登此,阒寂凄凉,如入鲛宫⑤海藏。月光晶沁,水气滃⑥之,人稀地僻,不可久留。(节选自张岱《湖心亭》⑦)(注)①万历四年:1576年。万历,明神宗朱翊钩的年号。②佥(qiān)事:按察司下的属官。③司礼监:明朝内廷管理宦官与宫内事务的“十二监”之一。④睺罗:摩睺罗。宋元习俗,七夕供一土偶,名“摩睺罗”。⑤鲛宫:龙宫。⑥滃:云气腾涌的样子。⑦《湖心亭》是《西湖梦寻》卷三中的一篇。《西湖梦寻》是一部风格清新的散文,全书共五卷,通过追记往日西湖之胜,以寄亡明遗老故国哀思。(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①是日更定矣是:______

②拥毳衣炉火拥:________③及下船及:________

④俱无甚伟观也俱:_______(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②游人望之如海市蜃楼。(3)同样是听觉描写,张岱在(甲)文中用“湖中人鸟声俱绝”写出了大雪后湖心亭一片静寂,万籁无声;在(乙)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春天湖心亭的喧闹、繁华景象。(用原文句子填空)(4)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1)这裹,围

等到

都(2)①冰花周围弥漫着白汽,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②游客看见它就像看见了海市蜃楼。(3)喧阗扰嚷

声息不辨(4)【甲】文既表达了作者闲适恬静、远离世俗的雅趣,又含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寄托了作者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慨叹。【乙】文既表达了作者对湖心亭往日胜景的留恋,又含蓄表达了对故国的哀思,同时寄托了作者凄凉孤寂的心境。六、随境累学,内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