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拓展_第1页
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拓展_第2页
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拓展_第3页
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拓展_第4页
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拓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的空间特征及其拓展

与关注时间的时间相比,空间是社会发展研究人员普遍忽视的维度。它一直处于一个无法关闭的边缘,这直接导致了以时间为中心的机械线性历史观。历史被扭曲为从原始社会到共产主义的空间关闭时间的一个维度。显然,以文革为极端的“地域性共产主义”(马克思语)正是该历史观的产物。笔者认为,社会发展是一个在“时间——空间——主客体关系——主体间关系”四维坐标中展开的辨证历史过程,在交往空间决定各国发展的今天,以时间为中轴的封闭发展模式已完全不合时宜。为此,本文将通过回答“空间在社会历史定位与实践中的作用”这一发展哲学元问题,来构建一种空间优先的开放发展模式,以期为我国的全球定位、社会转型与未来发展提供恰当视角。(一)从时间观到历史观从中外史学的发展来看,无论起初作为一门粗糙艺术还是近代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提出,历史学始终以时间为中轴线。历史首先作为一个时间性命题提出,与空间相比,不可逆、直线运动的时间更早更多地受到哲人的关注,同时也更直接地塑就了他们的历史感,因为离开了时间的纵向推移,也就没有了历史的顺序、阶段及过程感。正如海德格尔所言,“我们必须把时间摆明为对存在的一切领悟及对存在的每一解释的境遇”,时间是存在的意义,作为“向死存在”的有限生命个体,人们在时光流逝中感受生命的存在与危机,在生死的二极张力和世事沧桑中寻求人生真义和历史规律。显然,时间先天地具有一种压倒性地位,是时间而非空间率先提出人的存在方式与价值问题,触动先祖们把握人生、历史规律的内在冲动。从早初的自然时间观到现代社会时间观,从循环史观到发展史观,时间始终与人主体存在问题相关联。但是,在初民们具有粗糙的历史感之前,首先压迫他们生命存在的是以异己面目出现的大自然,只关注当下生存的人们尚不具备历史观念。作为独立于主体的客观世界,四季循环、日夜更替的大自然主宰着原始社会的漫长演化并直接塑就了先民的循环时间观,而自然神、图腾祟拜及一神教虽以颠倒异化的形式萌芽着人类极有限的主体性精神,但严格地说,对神的崇拜并不能象费尔巴哈那样完全还原为对人的崇拜,神性与其说反映了人的主体性力量,不如说反映了大自然的客体性力量。只有在培根、牛顿开启近代科学后,神性才逐渐褪色,主体性才逐步取得其本真面目并日益张扬起来。与此相应,循环时间观开始让位于牛顿线性时间观,循环史观让位于以科技理性、知识理性、工具理性为核心的发展史观,即历史是人类理性能力、理性知识不断积累的单向时间进程。正是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可逆的时间流逝中,时间让人感到了某种客观的历史进程,从而使人们陷入以时间为中轴的线性史观。显然,这种历史观是各民族彼此隔绝、空间封闭的产物,一旦全球空间感确立之后,它自然就被打破了。历史地看,作为全球化之产物的全球空间观明显晚于线性时间观。近代四海征杀的资本主义殖民浪潮,第一次冲破狭隘的民族、宗教、文化、地域限制,将文明的与野蛮的、发达的与落后的、工商业的与农牧业的各色民族联系到一起,全球空间感得以首次确立起来,并日益为一波又一波的全球化浪潮所强化。在进入“地球村”时代的今天,由于世界贸易、环球交通以及远距同步的世界通信、互联网络的发展,彼此隔绝高度分割的时空结构和世界格局已被彻底打破,全球空间一体化已成为无比生动的经验事实,社会空间的拓展问题开始赫然摆在了每一个国家面前。从学术史角度看,最早从理论高度把握全球空间的思想家是马克思。虽然,此前,全球空间感已一定程度上为先民们的迁徙、战争、商业、探险、文化交流所昭示,也已为维科、伏尔泰、孟德斯鸠、康德、赫尔德、黑格尔、斯宾格勒等近代思想家所感悟并或多或少地反映到其历史观中,但他们的空间观仍是破碎、局限、狭隘、主观而不成熟的,重时间轻空间仍是其历史哲学的通病。其典型便是黑格尔,在他看来,历史只与时间相联系,时间就是历史的同义词,所谓“世界历史在一般上说来,便是‘精神’在时间里的发展,这好比‘自然’便是‘观念’在空间里发展一样。”他甚至非常偏激地抨击中国,认为其不仅无缘“世界历史民族”,而且是一个无缘历史的“可以称为仅仅属于空间的国家——成为非历史的历史。”与此不同,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与其说是一部时间积累史,不如说是一部空间拓展史。“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族的原始闭关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成为全世界的历史”,而“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51页)当然,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并不游离于唯物史观之外,恰恰相反,无论作为其有机组成还是作为方法论原则,它都贯穿马克思探索的一生。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就开始在完整的时空意蕴上使用“世界历史”范畴,它一方面是对国民经济学家所揭示的“不断发展的分工、交换、商业、工业世界连成一体”的确认,另一方面还是论证“扬弃私有制,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重要范畴。可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核心课题是:全球空间时代到来,一切个人、国家的纵向时间进步与横向空间拓展的关系日显密切,历史全面加速进步有赖于世界交往和社会空间的拓展,有赖于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狭隘地域性个人转变为世界历史性个人的高度自觉。为此,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彻底清算了旧历史观的意识形态色彩、欧洲中心主义倾向和唯心主义本质,并从世界大交往的高度赋予了唯物史观以鲜活的辩证法精神和全球空间感。在他看来,“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38页)因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41页)。作为经历了文革浩劫的中国人,我们不得不佩服马克思的先见之明。综观马克思一生,包括其晚年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他对世界历史的探索可归结为三个空间视角:一是发达国家对落后国家的横向冲击。他认为英国等发达国家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他们完成了消灭旧的亚洲式社会的任务,“造成了一场最大的、老实说也是亚洲历来仅有的一次社会革命”。二是落后国家对发达国家的横向冲击。“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代工业体系即将爆炸的地雷上,使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爆发,这个普遍危机一旦扩展到国外,直接随之而来的将是欧洲大陆的政治革命”(51页)。三是世界交往对各国发展道路的冲击,尤其是为落后国家跨越卡夫丁峡谷提供了可能。资产阶级一方面“造成以全人类互相依赖为基础的世界交往,以及进行交往的工具,另一方面要发展人的生产力,把物质生产变成在科学帮助下的对自然力的统治。”在积极吸收这些文明成果前提下,落后民族完全能够通过扩大交往空间而实现社会跨越。为此,我们有必要从对空间的一般谈论深入到对社会空间的讨论。(二)从“社会空间”的流变性看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程度在社会历史认知领域,在以康德为经典的传统哲学中,空间与时间都是先验直观形式,纪元时间与地理经纬共同构成了社会历史认知的坐标。但在社会发展实践领域,经主体交往实践介入后,时空日益丧失纯粹先验直观的形式,时间不再均匀流逝,空间也非均匀分布,而都具有了确证主体存在的主体性选择的特征,自觉改造社会时空结构、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日益成为把握当代世界发展的重要方式。当然,这首先要求避免将社会空间混同于自然空间,这种混同根源于物理学的直观思维,正如人们将自然时间与社会时间混同一样。自然空间有两层含义,第一层指物理学、几何学意义上作为把握物质运动之先验坐标的直观空间,它是均匀分布、任意方向、非流变的,体积、间距、经纬度等是它的范畴。康德的先验认识论巩固了时空作为先验认识框架的地位,虽然爱因斯坦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绝对时空观,但并未能扭转这种先验直观思维方式。第二层指由地形、环境、资源等因素构成的实在空间,先在于人类、非均匀分布、相对固定不变是其特点,它最早决定了各自狭隘地域中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交往规模乃至文化意蕴,最直接地造成了多姿多彩的地域性文明,这已为孟德斯鸠、赫德尔、黑格尔、汤因比等重视并多有精妙论述。社会空间区别于自然空间在于前者是一个主体性范畴,而后者是一个纯客体范畴。换言之,社会空间是指主体自觉把握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程度,它由影响社会发展的诸多因素及其关系结构组成。具体而言,千万年来人类劳动与智慧经过社会时间的晶体化,它一方面以工具形态和知识形态不断积累构成支撑社会发展的“骨架”,另一方面以交往关系形态——社会体制、社会规范、社会结构、国际格局等人类自组织形式构成社会发展的“经络”;而五彩斑斓的个人、家庭、民族构成社会发展的“血肉”,作为第一物质前提的大自然空间则构成社会发展的“舞台”,四者共同构成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空间,最终决定社会发展的可能性程度。显然,社会空间不同于客观、先天、稳固的大自然空间,它具有主体性、后天性、流变性等特点,因而是一个呈不断积累扩大趋势的主体性空间。这集中体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积极参与世界交往,从而最大程度地吸收全人类文明成果和全球资源上。也即,当各民族空间上彼此隔绝时,自然空间便是它们天命的社会空间,气候的优劣、资源的贫富、环境的封闭性程度是决定各民族发展的根本因素,他们只能独立地按部就班地发展,其道路呈现为“自然形态”的孤立发展。“当交往只限于毗临地区的时候,每一种发明在每一个地方都必须重新开始,一些纯粹偶然的事件,例如蛮族入侵,甚至是通常的战争,都足以使一个具有发达生产力和高度需求的国家处于一切都必须从头开始的境地”(35页)。但是,一旦空间隔绝为世界大交往所打破,封闭孤立、低度相关、步伐迟缓的旧历史格局,逐步为交往频繁、紧密依存、节奏快捷的新历史格局所代替,各民族可以通过最大程度吸纳全球文明成果从而缩短发展时间和发展落差,其交往空间的扩大直接导致了社会空间呈几何级数扩大,他们的发展道路因而呈现出“自觉形态”的多元的主体性发展。无论是当年英国的发迹、美国的后来居上,还是二战后日本的崛起、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大发展,都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无疑,正是社会空间的流变性打碎了线性历史观的神话。换言之,世界历史的发展始终是不平衡的,它不仅在时间、主客体关系维度纵向展开,而且在空间、主体间关系维度横向展开,随着交往空间的扩大,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空间规模由最初的家庭、人群、氏族、部落、城邦扩大到国家、地区、全球,与此同时,横向空间交往日益深入地改变历史的时空结构和发展道路。在自然空间限定各民族社会空间的自然经济时期,有限的生产力和交往规模使他们无法突破地理樊篱而更多呈现出按部就班、独立发展的道路,自然空间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类早期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五彩斑斓的多元性特征。但是,社会发展道路并非是宿命前定的,在世界交往形成之后,时间积累开始让位于空间开拓,主体自觉有效拓展社会空间、吸取人类文明成果的程度,便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不平衡的决定性因素。尤其在全球经济高度一体化、全球资源共享已成为现实的今天,各民族的社会空间早已超出国界,能否制定并实施积极有效的社会空间战略,已成为决定各国未来发展的关键。积极的社会空间战略旨在确保空间的优先性地位,从而加速社会发展,它强调在发展实践中对社会空间的重视、保护、拓展与转化。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社会空间战略首先体现在对大自然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既表现在初民们对自然界的宿命依赖中,也体现在今人对大自然的暴虐掠夺中,它们都危害着入类的未来发展空间。其次,社会空间战略还表现在积极变革、激活日趋保守的内部空间上。各民族的意识形态、社会结构、社会体制作为内部空间积淀并巩固着历史的积极结果,但同时也有消极与易于僵化的一面,不辅以积极的社会改革则导致社会内部僵化从而阻滞社会发展进程。其三,它还表现在确保社会发展空间的优先地位,坚持全方位开放政策,加快信息通讯手段、交通运输、文化交流等在短时间内促进社会空间向社会时间转化的优先部门发展。(三)拓展空间:“一带一路”是中国社会空间战略的自然结果中国是世界的中国,而世界远非中国的世界,这是横亘在近现代中国入面前最为苦痛、基本的事实。作为一个深受“中国中心主义”世界交往观浸染曾长期封闭停滞的落后大国,她面临着巨大的发展落差和压力,她不仅要在观念领域解决好社会空间拓展的必要性问题,而且要在实践领域处理好社会空间战略的有效性问题。事实上,我国社会发展长期停滞与屡遭重创,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准确社会历史定位造成的,这既体现在早期“中心之国”的自欺上,更集中体现在大跃进“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空想上。历史地看,历史定位的严重错位不仅造成夷夏之分、古今之辨、体用之别、资社之争等颇多无谓争论,更造成了多次重大发展机遇的错失,乃有鸦片战争以来一个半世纪风雨沧桑之历程,而其登峰造极,便是妄图在闭关锁国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地域性共产主义”试验。当然,正如马克思主张的那样,叹人心不古的历史感伤与道德批判固然难免,但它们无法代替历史主义眼光。历史无法苛求,封闭狭隘的自然空间限定了古中国封闭狭隘的发展道路与社会心态。因而中国中心主义首先是一种地理情态,其次才是一种具有强大惯性的文化心态,它导致我国缺乏东西之间的发展张力与时空比较,以至于明清之际弃融入世界之良机而固守中国中心主义破旧罗盘,茫然不知公元纪年、地球经纬为何物,而死守天圆地方、夷夏大防的世界观。“茫茫欧风卷亚雨”,鸦片战争无情地将中国推入了欧美主导的全球空间格局。面对突然袭来的世界交往,纠缠于夷夏之辨、茫然无措的她长期处于极其被动挨打的境地,长足发展更是无从谈起。唯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她才进入一个全新发展时期。但令人痛心的是,文革使我国再度陷入闭锁停滞之中,再次痛失大好机遇。改革开放后,我国才得以逐步消解巨大历史惯性,开始积极主动地拓展交往空间并因此进入了鸦片战争以来最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为此我们消耗了整整一个半世纪,显然,这一过程太过漫长、太多反复,其代价亦过于惨巨了。可以说,整个20世纪就是中国从被动卷入到自觉拓展全球空间的世纪,闭关锁国与落后挨打相伴,交往开放与发展繁荣共生,这是本世纪最为深刻的经验教训。展望2l世纪,空间将成为最引人注目的发展维度。积极交往以拓展社会空间缩短发展时间,将是各国强盛的唯一现实途径。在世界竞技场,既没有日不落帝国,也没有永恒的失败者,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在新一轮空间角逐中重新定位、分化重组。在各国普遍采纳市场体制、世界交通更趋发达、跨国信息网神速扩展、全球性问题日显突出、国际组织作用益加强化的时代背景下,以全球一体化市场为根基、以高新科技为强劲驱动力的综合国力竞争,将在21世纪发展得空前地普遍深刻而无法回避。那么,中国将何以自处呢无疑,关键在于制定积极有效的社会空间战略,以优先致力于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拓展国内交往空间。在自然经济时期,通过严厉的户籍制、等级特权制、宗法礼制、商业垄断制度和文化禁锢制度等压缩国内交往空间,始终是统治者最重要的治国策略。而在计划经济时期,由于实行严格的计划体制和户籍制度,行业间、部门间、省份间、城乡间的交往受到严格控制,国内交往空间呈现出高度萎缩、条块分割、城乡二元的特征。因此,当前拓展国内交往空间的重点应放在深化户籍制度、人才制度、产权制度等交往制度的改革上,以从根本上打破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彻底解决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