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门市重点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门市重点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门市重点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门市重点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门市重点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门市重点中学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自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来,长江流域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有效保护。禁捕后,专家预测长江鲢鱼的种群数量将呈现下图所示增长。鲢鱼味美,待其数量恢复后,可进行合理利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数量达到200尾/km2时环境阻力开始影响种群增长B.向长江水域中投放鲢鱼幼苗,与未投放鱼苗相比,会使K值增大C.食物、天敌等是影响鲢鱼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50尾/km2左右,以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2.如图为人体内几种免疫细胞参与机体免疫机制的图解,其中①表示抗原,②表示某种物质,④⑤⑥⑦⑧⑨⑩代表某种细胞。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人体内与细胞⑩有相似作用的细胞还有吞噬细胞等B.患流感以后,机体会产生⑦和⑨两种细胞C.④将抗原传给⑤,使⑤增殖分化出相应的免疫细胞D.图中细胞⑤⑥分别代表B细胞和浆细胞3.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的比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甲、乙可分别表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和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B.植物枯枝落叶的量越多,则土壤中有机物的含量一定越多C.乙中土壤有机物的比例小说明该生态系统中植物吸收有机物的能力强D.适度增加耕作次数会使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物的比例减小4.小白鼠被注射编码乙肝病毒(HBV)表面S蛋白的基因疫苗后,可在体内表达出S蛋白。S蛋白引发一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图中数字代表细胞,字母代表生理过程,细胞⑦可诱导靶细胞裂解,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细胞①是辅助性T细胞,细胞⑤和⑦均是细胞毒性T细胞B.树突状细胞的功能是识别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C.N过程形成的细胞③与细胞⑦细胞膜上均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D.细胞①分泌的细胞因子起到促进细胞②和⑤增殖、分化的作用5.同一物种的a、b、c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如图所示。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种群a、b、c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的大小关系为a>b>cB.种群a、b、c的迁入率/迁出率的值的大小关系为a>b>cC.种群a、b、c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所占比例的大小关系可能为a>b>cD.上图可体现a、b、c三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传播的。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滹沱河水系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污水等功能,是石家庄的母亲河。沿河的景区内由近水边到陆地可分为光滩区、近水缓冲区、核心区等区域(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要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_______________。(2)区别核心区和近水缓冲区这两个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3)滹沱河生态修复工程使群落的垂直结构逐渐明显,这种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_________,还为动物创造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研究捕食者在调节种间关系的作用,科学家做了如下实验:引入捕食者之前适当引入捕食者10年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kJ/(hm2·n)]1510814829物种的种类数425451表中数据表明,适当引入捕食者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变化不大,但物种的种类数却增加,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捕食者往往捕食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种,避免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从而保证了群落的物种多样性。8.(10分)里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运动员傅园慧以率真幽默的性格吸引了大批粉丝,她在接受采访时脱口而出的“洪荒之力”更是为人们乐道。其实,这种力量与肾上腺髓质分泌的肾上腺素紧密相关,而肾上腺髓质的分泌活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回答下列问题:(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2)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______,机体表现反应敏捷、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等特征,在此过程中与肾上腺素在促进机体细胞代谢方面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___________。(3)在内脏神经直接支配肾上腺髓质分泌活动的反射弧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其中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下图表示饥寒交迫时人体发生的一些生理变化(图中①~③为激素,A、B表示器官、组织或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冷觉的部位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丘脑通过B__________________调控甲状腺分泌③的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精力更充沛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3)寒冷刺激会导致骨骼肌不自主战栗,此过程中突触后膜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沿导线的传导在形成机理方面的异同点是:都是因为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10.(10分)南岭是广东最大的森林公园。某研究小组对南岭开展生态调研,请回答:(1)调查猕猴等保护动物的种群密度,宜采用___________法。对多种动物的调查发现,营养级越高的动物种群数量越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2)尽管南岭远离工业化城市,但调查发现终生未离开过南岭的小灵猫体内的含铅量较30年前高出近50倍,这说明_______________。铅进入小灵猫体内的渠道是________________。(3)调查发现,某山顶的马尾松林受松材线虫入侵而出现较大范围干枯死亡现象。防治松材线虫不提倡农药防治法,请说出两个理由。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新冠病毒是一种带有包膜的RNA病毒。在新冠病毒的防控中目前我国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回答下列问题:(1)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鼻腔中的粘膜属于第______道防线;进入人体后,由吞噬细胞进行识别和吞噬,属于第______道防线。新冠病毒属于胞内寄生生物,进入人体后的病毒需要通过______将其消灭。(2)预防新冠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注射疫苗。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是将培养扩增的活新冠病毒通过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以后,经过系列纯化技术制备的疫苗。从免疫学的角度看灭活的病毒属于______;为什么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免疫应答比较强烈,且又具有良好的安全性?_____________________。(3)灭活新冠疫苗接种第2或第3针时,会产生更迅速、高效的免疫反应,原理是: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假如在充分时间内观察许多自然界的种群,可看到种群内的个体数起初成指数增长,然后在一些时点上增长速率逐步减退,最后达到稳定的停滞期。在自然界,种群不可能无限地继续增长,每个种似乎都有最大个体数,称为环境负荷量(即k值)。【详解】A、环境阻力一开始就有,种群数量达到200尾/km2时环境阻力最大,A错误;B、向长江水域中投放鲢鱼幼苗,并不会增大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主要由环境条件来决定,B错误;C、食物、天敌等是影响鲢鱼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是外源性因素,C正确;D、渔业捕捞后剩余量需控制在100尾/km2左右(K/2),以保持最大的增长速率,最容易恢复至K值,D错误。故选C。2、C【解析】据图分析,该图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图中①表示抗原,②表示抗体,③表示受体,④表示辅助性T细胞,⑤表示B细胞,⑥表示浆细胞,⑦表示记忆B细胞,⑧表示细胞毒性T细胞,⑨表示记忆T细胞。【详解】A、图中细胞⑩为抗原呈递细胞,吞噬细胞也具有吞噬、处理、呈递抗原的作用,两者作用相似,A正确;B、初次感染病毒时,机体可产生⑦记忆B细胞和⑨记忆T细胞两种细胞,B正确;C、图中④表示辅助性T细胞,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刺激⑤B细胞,促使⑤增殖分化出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C错误;D、结合体液免疫的过程可知,⑥能分泌抗体,故为浆细胞,则⑤可表示B细胞,D正确。故选C。3、D【解析】据图分析,甲生态系统中积累在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高,乙生态系统中积累在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较低,说明乙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生命活动较强,可能表示热带雨林,因为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比较强,积累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低。【详解】A、据分析可知,甲土壤中有机物含量高,其分解者分解活动较弱,所以甲为寒带针叶林生态系统,乙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A错误;B、植物枯枝落叶量多,如果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强,分解快,土壤中的有机物不一定多,B错误;C、土壤有机物的比例小说明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C错误;D、适度增加耕作次数会使农田生态系统中土壤有机物被快速分解,从而再次被植物吸收利用,有机物比例减少,D正确。故选D。4、C【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甲是S蛋白(抗原)引发系列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中①为辅助性T细胞;②为B细胞;③为浆细胞,能合成与分泌抗体;④为记忆细胞;⑤为细胞毒性T细胞;⑥为记忆细胞;⑦为细胞毒性T细胞,能将靶细胞裂解死亡。【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图中细胞①属于辅助性细胞,细胞⑤和⑦是细胞毒性T细胞,A正确;B、树突状细胞属于抗原呈递细胞,其功能是摄取和处理抗原,呈递抗原S蛋白,B正确;C、经图甲中N过程形成细胞③是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其细胞膜上缺少抗原S蛋白的受体,细胞⑦是细胞毒性T细胞,细胞膜上有该受体,C错误;D、细胞①属于辅助性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促进②B细胞和⑤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D正确。故选C。5、B【解析】图中种群年龄组成a为增长型,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增多;b为稳定型,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c衰退型,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详解】A、a、b、c分别代表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其出生率/死亡率的值分别为大于1、等于1和小于1,故种群a、b、c的出生率/死亡率的值的大小关系为a>b>c,A正确;B、图中年龄结构类型不能反应迁入率与迁出率的大小关系,B错误;C、图为同一物种的a、b、c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分别代表增长型、稳定性和衰退型,三个种群中处于繁殖期的个体数所占比例的大小关系可能为a>b>c,C正确;D、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上图可体现a、b、c三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在种群中所占的比例,D正确。故选B。6、A【解析】青蛙数量增加可减少病毒的传播,可知青蛙以稻飞虱为食,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C、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群落的种间关系,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物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2)物种组成(3)①.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②.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4)①.个体数量多②.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解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形成: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类型:主要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1)概念:指群落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2)原因:①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不同植物适于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生长。如森林中植物由高到低的分布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地被层。②动物分层主要是因群落的不同层次提供不同的食物,其次也与不同层次的微环境有关。如森林中动物的分布由高到低为:猫头鹰(森林上层),大山雀(灌木层),鹿、野猪(地面活动),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水平结构:(1)概念:指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状态下的格局或片状分布。(2)原因:由于在水平方向上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它们常呈镶嵌分布。【小问1详解】生态位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故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它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物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小问2详解】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小问3详解】群落中植物的分层与对光的利用有关,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还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小问4详解】表中数据表明适当引入捕食者之后,生物有机物的量变化不大,但物种的种类数却增加,出现该结果的原因是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科学家把此现象称作”收割理论”。【点睛】本题综合考查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8、(1).通过体液运输,反应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较长(2).增加(3).甲状腺激素(4).单向(5).化学信号一电信号【解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特点比较如下:1.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范围比较窄;作用时间短;2.体液调节:比较缓慢;作用范围比较广;作用时间比较长。【详解】(1)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主要有通过体液运输,反应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较长。(2)在恐惧、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会增加,机体表现反应敏捷、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快等特征,在此过程中与肾上腺素在促进机体细胞代谢方面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是甲状腺激素。(3)反射弧中兴奋只能由感受器传递至神经中枢然后再传递到效应器,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其中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换是化学信号一电信号。9、(1)大脑皮层(2)①.垂体②.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提高了神经系统的兴奋性(3)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并产生动作电位(或“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4)①.电位差②.细胞膜两侧带电离子的跨膜运输【解析】分析题图,器官A为大脑皮层,器官B为垂体。激素①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②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③为甲状腺激素。饥寒交迫时人体发生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小问1详解】产生感觉的高级中枢A是大脑皮层,冷觉、热觉、渴觉等均在大脑皮层形成。【小问2详解】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就会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该过程体现了激素调节中的分级调节;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既能提高细胞代谢增加产热,还能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故与炎热环境相比,寒冷环境中更容易集中精力。【小问3详解】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来完成的。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钠离子内流,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继而形成局部电流。【小问4详解】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与电流沿导线的传导在形成机理方面,相同点:两者都是由于相邻两个区域存在电位差,形成局部电流,兴奋传导;不同点:电流在导线中的传导是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而神经冲动的传导主要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粒子的跨膜运输形成的,二者机理不同。【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具体包括神经调节的机理、分级调节及相关激素的生理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10、(1)①.标志重捕法②.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2)①.铅循环具有全球性②.食物链和食物网(3)①.造成环境污染②.线虫的抗药性逐渐增强【解析】调查种群密度是根据种群的特征选择不同的方法,对运动能力强、运动范围广的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运动能力弱、运动范围小的采用样方法;对需要精确计算的采用逐个计数法。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循环性的特点。能量传递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小问1详解】猕猴运动能力强、运动范围广,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营养级越高的动物种群数量越少,其原因是能量传递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小问2详解】南岭远离工业化城市,终生未离开过南岭的小灵猫体内的含铅量较30年前高出近50倍,,说明铅循环具有全球性;铅主要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进入小灵猫体内;【小问3详解】使用农药会造成环境污染,害虫的抗药性增强等不利影响。【点睛】本题查考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概念,要求学生能够识记相关只是并从题干中获取相应信息。11、(1)①.一②.二③.体液免疫和细胞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