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潭市金薮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湘潭市金薮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湘潭市金薮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湘潭市金薮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湘潭市金薮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湘潭市金薮中学高二生物上学期摸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有关单倍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未经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的植物,一定是单倍体

②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一定不是单倍体

③生物的精子或卵细胞一定都是单倍体

④含有奇数染色体组的个体一定是单倍体⑤基因型是Abcd的生物体一般是单倍体⑥基因型是aaaBBBCcc的植株一定是单倍体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

D.①②⑤⑥参考答案:B2.下面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是()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参考答案:B3.体内胰岛素不足而对糖代谢的影响是A.肝糖原合成加强,血糖浓度升高

B.肝糖原合成减弱,血糖浓度升高C.肝糖原合成加强,血糖浓度降低D.肝糖原合成减弱,血糖浓度降低参考答案:B4.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后,该部位的电位表现为A.外正内负

B.外负内正

C.内外均正

D.内外均负参考答案:B5.下列哪种现象或过程与细胞凋亡无关(

)A.运动不当造成骨折B.正常人的皮肤中每天都会有皮屑脱落C.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尾部消失D.正常人的红细胞不断更新参考答案:A6.右图表示两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O—<”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A可能与感受器连接B.a点兴奋时的膜电位变为内正外负C.刺激c点,a、b、d、e点都会测到电位变化D.兴奋时,电信号可以从b点直接传递到c点参考答案:C7.已知豌豆的高茎(D)对矮茎(d)为显性,在某杂交试验中,后代有50%的矮茎,则其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A.DD×dd

B.DD×Dd

C.Dd×Dd

D.Dd×dd参考答案:D8.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及其构建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①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只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②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③终止子位于基因的尾端,终止子的作用是使翻译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④所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完全相同的⑤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以作为标记基因⑥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必须在细胞内进行A.2项

B.3项

C.4项

D.5项参考答案:A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描述,正确的是

()A.鸟类的“求偶炫耀”不属于行为信息

B.信息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C.信息沿食物链从低营养级向高营养级传递

D.植物都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息参考答案:B10.如图为一草原食物链能量流动简图,植物、食革动物、食肉动物同化的能量分别用B1、B2、B3表示.下列对能量大小关系的判断正确的是()①A2=B2

②(B1﹣B2)>(A2﹣E2)

③B1=C1+D1+B2

④B1>(B2+B3)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C【考点】生态系统的功能.【专题】模式图;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分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动物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动物的同化能的去向主要有呼吸作用消耗和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又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和未被利用.据此分析图解,认真分析后即可作答.【解答】解:①A1表示流入生产者的太阳能,B2为草食性动物的同化能,二者不相等,①错误;②B1﹣B2表示能量从植物流向草食性动物中除去同化能之外的能量,A1表示流入生产者的太阳能,E2为草食性动物的粪便能,A2﹣E2为草食性动物的同化能,故(B1﹣B2)>(A2﹣E2),②正确;③B1表示植物的同化能,B1>C1+D1+A2,③错误;④B1表示植物的同化能,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大约只有其同化能的10~20%,故B1>(B2+B3),④正确.所以,②④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向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关键是要求学生弄清各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能量的去向.11.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系统不包括

A.神经系统

B.内分泌系统

C.运动系统

D.免疫系统参考答案:答案:C12.关于受精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获能后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释放顶体酶穿过透明带进入放射冠B.精子触及卵黄膜的瞬间会发生透明带反应C.精子外膜与卵黄膜相互融合,精子入卵D.雄原核形成的同时,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分裂参考答案:A13.如图是“白菜一甘蓝”杂种植株的培育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示“白菜—甘蓝”植株不能结子 B.愈伤组织有叶绿体,代谢类型是自养需氧型

C.上述过程中包含着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等过程D.“白菜—甘蓝”杂种植株具有的性状是细胞全能性表达的结果参考答案:D14.下表是对4种不同生物的细胞进行实验的结果(“√”表示有,“×”表示无),可能是水稻根尖细胞的是细胞核仁叶绿体线粒体中心体核糖体A××××√B√××√√C√×√×√D√√√√√

参考答案:C略15.下列关于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外液的含量多于细胞内液B.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C.尿液、汗液都不属于体液D.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参考答案:A细胞外液存在于细胞外,约占体液的1/3,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约占体液的2/3,因此细胞外液的含量少于细胞内液,A错误;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B正确;尿液、汗液都不属于体液,C正确;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之间要进行物质交换,D正确。16.用32P标记磷脂中的磷,在下列哪组细胞结构中不能检测到32P的存在A.线粒体和叶绿体

B.内质网和高尔基体C.线粒体和核糖体

D.细胞壁和中心体参考答案:D17.下列有关变异、育种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C.单倍体育种过程中,经常先筛选F1花粉类型,再进行花药离体培养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变异和进化的方向参考答案:A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A正确;三倍体无子西瓜的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但是不能正常配对与分离,因此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产生配子,B错误;单倍体育种过程中,先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后经秋水仙素处理,最后对植株进行筛选,C错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只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错误。18.下列调节过程不属于负反馈调节作用的是

)A.人体血糖浓度上升引起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参考答案:D19.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三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参考答案:D20.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制作果酒时瓶口需密闭,而制作果醋时中断通氧可能会引起醋酸菌死亡B.温度对酵母菌酒精发酵的影响很大,而对醋酸菌的发酵影响不大C.在变酸的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在液面大量繁殖形成的D.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70%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参考答案:B21.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该部位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A.外正内负

B.外负内正

C.外负内负

D.外正内正参考答案:B2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检测和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患苯丙酮尿症的妇女与正常男性生育的后代适宜选择生女孩B.羊水检测是产前诊断的惟一手段C.产前诊断能有效地检测胎儿是否患有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D.遗传咨询的第一步就是分析确定遗传病的传递方式参考答案:C23.下列选项中,不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A.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B.淋巴管阻塞C.胰岛素分泌不足,出现糖尿

D.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参考答案:C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A正确;淋巴管阻塞,导致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B正确;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血糖浓度升高,组织液减少,不会出现组织水肿现象,C错误;肾炎导致蛋白尿,使血浆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组织液的渗透压相对升高,引起组织水肿,D正确。【考点定位】内环境的组成【名师点睛】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24.某同学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为6>9,请问标本实际写的是(

)A.6>9

B.6<9

C.9<6

D.9>6参考答案:B25.下列关于动物激素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其中正确的是A.要促使亲鱼的卵和精子的成熟,一般给鱼注射性激素类药物B.养蚕时,可以在桑叶上喷洒保幼激素类似物,以推迟作茧时间C.运动员服用人工合成的雄性激素类似物,以促进肌肉的生长D.人工合成的性激素类似物,可用于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参考答案:B26.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酶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纤维素酶可用于植物体细胞杂交B.胰蛋白酶可用于动物细胞培养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用于提取目的基因D.顶体酶可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去除植物的细胞壁需要用纤维素酶,A正确;动物细胞之间物质的成分是蛋白质,分散动物细胞需胰蛋白酶,B正确;,内切酶也可以用在DNA重组中,用来切割目的基因与载体,使它们产生相同的末端,再用DNA连接酶连接成重组DNA,C是错的;精子与卵子相遇后,发生顶体反应,顶体内的顶体酶释放出来,直接溶解卵丘细胞之间的物质,随后将透明带溶出一条孔道,从而协助精子穿过卵母细胞的放射冠和透明带,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生物工程中需要的各种酶作用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27.下列关于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精子进入卵子后即完成受精作用B.精子的细胞核与卵子的细胞核融合完成即完成受精作用C.在卵黄膜和透明带间隙可观察到两个极体时,说明受精过程已经完成D.雌原核与雄原核融合在一起,形成合子,受精作用结束参考答案:D28.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B.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浆细胞都能识别抗原C.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以及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等均属于非特异性免疫D.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参考答案:D【分析】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如脾脏、胸腺、骨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如吞噬细胞、淋巴细胞(T、B),以及免疫活性物质如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等,其中吞噬细胞识别抗原不具有特异性;皮肤对各种病原体的屏障作用、白细胞吞噬病菌、溶菌酶对病原菌的溶解作用,都是针对多种病原体起作用,因此都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有些人对花粉过敏,身上出现红色丘疹,这由于特异性免疫失调引起;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在特异性免疫中,大多数病原体需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因此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均能发挥作用;体液免疫中,B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在细胞免疫,T淋巴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详解】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溶酶体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错误;B.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C错误;D.吞噬细胞既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参与特异性免疫过程用,T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均起作用,D正确。29.图是人体某免疫过程的部分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能分化出细胞甲的只有B淋巴细胞B.该免疫过程可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因为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D.细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参考答案:A.A、该图是体液免疫过程,能分化出细胞甲浆(效应B)细胞的有B淋巴细胞和记忆B细胞,A错误;B、该免疫过程可能需要T细胞的参与,因为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B正确;C、抗原可来自外界环境,也可以是自身组织细胞,如损伤细胞,C正确;D、胞乙为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能发挥作用,D正确.30.下图表示某处于平衡状态的生物种群因某些外界环境变化导致种群中生物个体数量改变时的四种情形,下列有关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1)若图①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某种群,则a点后的变化可能原因是过度放牧

(2)若图②所示为某发酵罐中菌种数量,则b点后的变化原因可能是增加营养供应(3)图③中c点后发生的变化表明生态系统的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有一定限度(4)图④曲线可用于指导海洋捕捞A.只有一种说法正确

B.只有两种说法正确C.只有三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都正确参考答案:D31.某生物的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12条,是三倍体,下图表示其正常体细胞的是

(

)参考答案:A32.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螳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一大象在某一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螳螂体内的为

A.0KJ

B.106KJ

C.×106KJ

D.106KJ~2×106KJ参考答案:A33.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体液

B.细胞外液

C.细胞内液

D.组织液、淋巴和血液参考答案:B34.一对正常夫妇,双方都有耳垂(控制耳垂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婚后生了一个色盲、白化且无耳垂的孩子,若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儿子,为有耳垂、色觉正常但患白化病的概率多大

()A.3/8

B.3/16

C.3/32

D.3/64参考答案:C35.下列有关种间或种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寄生生物一定是动物,寄主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植物B.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一种生物的灭亡,另一生物生长得更好C.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两种生物都不能独立生活D.食物短缺时鲈鱼以幼小的鲈鱼为食,不属于捕食,属于种内斗争参考答案:D36.若细胞质中tRNA1(AUU)可转运氨基酸a,tRNA2(ACG)可转运氨基酸b,tRNA3(UAC)可携带氨基酸c(括号中的字母表示tRNA顶端环状结构外露的三个碱基),现在以DNA分子中的一条链……A—C—G—T—A—C—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则该蛋白质基本组成单位的排列可能是(

)A.a-b-c

B.c-b-a

C.b-a-c

D.b-c-a参考答案:D略37.正常情况下,有尿液排出的K+大约是肾小球滤过的K+量的1/10,但当给人以大量的钾盐时,尿中K+排出量可超过肾小球滤过的K+的量。这一事实说明

A.肾排出K+的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B.K+的分泌和重吸收即可能是主动过程也可能是被动过程C.肾小管和集合管既有重吸收K+,又有分泌K+的能力D.K+的分泌和Na+的重吸收相关联,都受醛固酮的作用参考答案:C38.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B.神经系统能够控制某些激素的调节C.体液调节是指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参与调节D.动物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调节参考答案:C神经-体液-免疫三级调节网络是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基础,A正确;某些激素的分泌可以看做是神经调节的效应,如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B正确;体液调节是体内某些化学物质参与的生命活动的调节过程,如CO2、H+、各种激素等,C错误;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共同协调,相辅相成,而以神经调节为主,D正确。39.下列属于组织培养的是:(

)A.花粉培养成单倍体植株

B.芽发育成枝条C.根尖分生区发育成成熟区

D.未受精的卵发育成植株参考答案:A

40.下列技术依据DNA分子杂交原理的是(

)①用DNA分子探针诊断疾病

②高杆抗病小麦和矮杆感病小麦杂交培育矮杆抗病小麦③快速灵敏地检测饮用水中病毒的含量

④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形成重组DNA分子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参考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遗传学问题:(1)某玉米品种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S、s和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M、m各控制一对相对性状,基因S在编码蛋白质时,控制最前端几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1所示.已知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①基因S发生转录时,作为模板链的是图1中的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碱基对G/C被T/A替换,则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改变为.②某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变异的类型属于

,其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

.(2)玉米的高杆易倒伏(H)对矮秆抗倒伏(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图2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Ⅰ~Ⅲ)培育优良品种(hhRR)的过程.①利用方法工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图2所示的三种方法(Ⅰ~Ⅲ)中,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的是方法,其原因是

,方法Ⅰ中常用化学试剂的作用机理是

②用方法Ⅱ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种,这些植株在全部F2代中的比例为.参考答案:(1)①b

GUA

②基因重组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单答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不给分)(2)①花药离体培养Ⅲ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②5

【考点】9A:杂交育种;7F: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9B:诱变育种;9C:生物变异的应用.【分析】据图1可知,由于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故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由于b链中有TAC序列,故为模板链;据图2可知,Ⅰ为单倍体育种,利用该方法工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Ⅱ为杂交育种,Ⅲ为诱变育种,这种方法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因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解答】解:(1)①由于起始密码子为AUG或GUG,故其对应的模板链碱基为TAC或CAC,由于b链中有TAC序列,故为模板链;若基因S的b链中箭头所指处原碱基序列为CAG,若碱基对G/C缺失,则碱基序列为CAA,故该处对应的密码子将由GUC改变为GUU.②基因型为SsMm的植株自花传粉,后代出现了4种表现型,说明出现了基因重组,由于S、s和M、m基因均位于2号染色体上,为连锁关系,故说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换.(2)①据图示可知,Ⅰ为单倍体育种,利用该方法工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不过获得的单倍体长势弱小而且高度不育,须经诱导染色体加倍后才能用于生产实践;Ⅲ为诱变育种,这种方法最难获得优良品种(hhRR),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是不定向的.方法Ⅰ中常用化学试剂为秋水仙素,该物质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②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代植株中自交后代基因型共有9种,其中纯合体为4种,杂合体即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为5种;由于纯合体共占,故这些植株在全部F2代中的比例为1﹣=.【点评】本题考查了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特点以及育种的过程和原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旨在考查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都内在联系并学会根据题干信息进行推理、计算.42.回答下列果蝇眼色的遗传问题。(1)有人从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朱砂眼雄蝇,用该果蝇与一只红眼雌蝇杂交得F1,F1随机交配得F2,子代表现型及比例如下(基因用B、b表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