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兰州市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年级地理(理科)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B.区域内部存在差异,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都是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来划分的D。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区域的含义可知,区域具有一定的分界线,但是一部分边界往往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地区的边界;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存在差导;区域可以根据自然要素特征或者人文要素特征来划分的;区域划分的指标,既可以是单一指标,又可采用综合指标,故选项D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是平原地区,但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
)A。都临海洋B.都处在大河的入海口C。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D.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3。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
)A.同属温带地区B.气候的大陆性强C.同属东部季风区D。都是平原地区4.长江中下游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种植区的原因是(
)
①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水网稠密④地势平坦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③【答案】2。C3.C4。D【解析】2。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在地理位置方面的共同点是同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D对.同属地势平坦的大平原,属于地形特点,不是地理位置特点,C错。松嫩平原不临海,不是入海口,A、B错。(
)3.松嫩平原与长江三角洲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原因是同属东部季风区,都是季风气候,C对。同属温带地区只是气温特征,A错.气候的大陆性强只是降水特征,B错.都是平原地区是地形特征,D错。4.长江中下游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种植区的原因是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②对.是高温多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①错。水网稠密,③对.地势平坦是种植业发展的条件,不是种植水稻的主要原因,④错。D对,A、B、C错。点睛: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地形不属于位置特点。雨热同期包含了气温、降水两方面特征。水稻种植业是劳动密集型,气候、劳动力是主要影响因素.地形平坦是种植业发展的共同条件。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5.区域是(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6.关于区域内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是地球表面客观存在的不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空间单位C.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答案】5.A6.C【解析】5。A项是区域的内涵,B、C、D各项所列区域仅仅是区域的一种类型。6.有的区域界线具有过渡的特性;区域的划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区域内部特性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性,但不是绝对一致。7。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土壤是()A。水稻土B.黄土C.紫色土D.黑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长江三角洲的自然土壤为红壤,红壤较贫瘠,由于这里长期耕作水稻,所以形成了肥沃的水稻土;黄土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和黄土高原;紫色土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黑土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故本题选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8.下列技术,关键装置为传感器的是()A.遥感技术B。地理信息技术C.全球定位技术D。电子通信技术【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1.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一种被称为传感器的仪器。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称为遥感技术。故选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9.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的数据在CIS技术程序中属于()A。数据处理B。信息源C.数据库D。表达【答案】B【解析】GIS技术程序包括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和表达,通过地图、遥感图像、野外考察等获得数据是属于信息源。10.GPS卫星星座的工作卫星和在轨备用卫星分别是()A。21颗和3颗B.22颗和2颗C.21颗和4颗D。24颗和4颗【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2。GPS卫星系统由24颗卫星组成,其中3颗为备用卫星,故工作卫星21颗.故选A.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1.要想随时知道自己所处的地理坐标,需要拥有()A。全球定位技术B.GPS信号接收机C。地理信息技术D。遥感技术【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空间定位和导航是GPS的主要功能,GPS接收机能随时提供当地的经纬度和高度三维坐标。考点:本题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3S”技术的各自主要功能和应用领域,属于常规考点,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12.地理信息技术的主要功能是()A。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B。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全面的资料C.能对遥感信息经过处理和判断分析D。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材料是通过信息输入而存入计算机内部的,而这些资料的获取需要较多途径,所以一般需要的时间是较长的。B错。地理信息技术是把输入的信息进行数据处理后,对这些数据进行空间分析,而不是直接对遥感信息进行判读和分析。C错。能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和定位的是全球定位系统。D错.地理信息技术要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表达,才能应用到生产生活中。A对.考点:地理信息技术.13。有关全球定位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不属于信息技术B.它属于遥感技术C。它由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等简要程序组成D.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全球定位系统简称GPS技术,是能具有定位导航功能的卫星系统,而由信息源、数据处理、数据库、空间分析、表达等主要程序组成的是GIS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利用覆盖全球的24颗定位卫星系统,故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考点: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14.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下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遥感(RS)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D.GDP【答案】A【解析】图像是拍摄的遥感图像,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遥感(RS),A对。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是分析处理信息,不能拍摄遥感图像,B、C错..GDP是国内生产总值,D错。近几年春季,受北方高压影响,我国北方多次发生大面积沙尘暴。其中,河北怀来县的“天漠沙丘”向东南方向移了大约1000米。据专家介绍,如果不控制这种局面,不出十年,沙漠就会逼近北京,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内容,完成下列各题:15.荒漠化的实质是()A。耕地退化B。草地退化C.土地退化D。林地退化16.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A.东北地区B。西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南地区17。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①干旱②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③过度放牧④气候异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5。C16.B17。D【解析】15。荒漠化的实质是土地退化,即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C对.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仅是土地退化的用地类型之一,A、B、D错。16.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植被覆盖率低,地表沙漠分布广,风沙危害和荒漠化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是西北地区,B对。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南地区降水较多,植被覆盖率较高,荒漠化问题较轻,A、C、D错。17.导致荒漠化的自然因素有干旱,①对。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过度放牧是人为因素,②、③错。气候异常,④对。D对,A、B、C错。18.读我国西北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回答下题.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D.水井周围地区农牧业活动较频繁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在气候较干旱的草原地区,农牧业活动往往围绕水源地开展,草原中的水井所在地由于有较多的水源,农牧业活动多,对周围植被造成较大破坏,从而出现以水井为中心的沙地现象.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应注意比较甲乙两图自然环境的差异,进而分析不同的人类活动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2011年5月19日,巴西环境部举行情况通报会,介绍最近亚马孙森林砍伐监控情况.会上,巴西政府表态,将进一步加强对亚马孙热带雨林的保护。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9。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都格外关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最主要的原因是()A。它里面生活着世界上最奇特的生物B.它是世界上分布面积最广的热带雨林C.亚马孙热带雨林中的资源特别丰富D.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巨大20.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手段。这充分说明了热带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是()A。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B.维护全球的碳氧平衡C。维护生物的多样性D.是全球宝贵的生物基因库【答案】19。D20。B【解析】19.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都格外关注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最主要的原因是亚马孙热带雨林对全球气候的影响巨大,D对。雨林的生物、面积、资源也受人们关注,但不是最主要原因,A、B、C错。20。大多数环保专家认为保护热带雨林是目前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最有效和最廉价的手段。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这充分说明了热带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是维护全球的碳氧平衡,B对。雨林对维护全球的水循环和水平衡、维护生物的多样性、是全球宝贵的生物基因库等作用,与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无关,A、C、D错.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下列各题。21。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开辟大型农牧场22。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答案】21.B22。B【解析】21.亚马孙雨林位于巴西,巴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B对。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开辟大型农牧场是当地落后生产力条件下,发展经济的措施,是直接原因,A、C、D错。22。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雨林影响全球的碳氧平衡,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B对。亚马孙雨林是巴西的自然资源,A错.雨林生长速度快,木质较松,不是主要硬木来源,C错。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不大,D错。点睛:巴西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生产力水平低,采用的发展措施对雨林破坏严重.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雨林影响全球的碳氧平衡,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雨林是医学宝库因素,对人类生存环境影响小。23.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A。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B.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C。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D.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答案】D24.有关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B。可再生能源主要指太阳能、生物能、风能、天然气等C.非可再生能源主要指煤炭、石油、水能、潮汐能等D.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所以必须倍加珍惜【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人类使用的能源可分为两大类: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A正确。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B不正确.资源都是非可再生能源,要指煤炭、石油等,C正确。非可再生能源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必须倍加珍惜,D正确.选B。考点:自然资源的类型。25。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为保证能源基地高效、有序地运转,要重点加强建设的是()①架设超高压输电线路②加强交通建设③引水工程建设④发展煤化工产品转换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B【解析】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过程中,为保证能源基地高效、有序地运转,是指稳定生产的措施,要重点加强交通建设,保证煤炭运输渠道通畅,②对。架设超高压输电线路,是产品输出的措施,①错。山西水资源短缺,能源基地耗水量大,所以要加强引水工程建设,③对.发展煤化工产品转换,是产品类型问题,④错。B对,A、C、D错。26.山西省能源基地经济发展的关键是()A。加强原煤的生产和输出B。优化产业结构,延长煤炭的生产链C。合理利用土地资源D。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植被【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山西能源基地建设。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晋煤外运能力;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电)。能源的综合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铁矿、铝土矿优势,主要构建煤—电—铝、煤—焦-化、煤—铁-钢三条产业链,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27.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③矿产资源丰富④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C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28.田纳西河流域自19世纪后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是()A.由于人口激增,对资源的大规模掠夺式开发B.长期高强度种植玉米,造成土地退化C。为获取炼铜木炭,大片伐林,造成水土流失D。炼钢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田纳西河流域位于美国的东南部,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影响,为美国主要的棉花带分布区,在19世纪,该地区主要的生产活动为农业生产,但由于长期的掠夺式开发而导致“黑风暴"肆虐。考点:流域的综合开发29.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核心是()A。河流的梯级开发B.防洪C.航运D.旅游【答案】A【解析】田纳西河流域综合开发措施:防洪(水库)、航运、发电、提高水质、旅游、土地利用(农业结构、矿区生态恢复)。开发的核心是河流的梯级开发。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30。田纳西河流域成为美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的原因是()A。水力资源极为丰富B。煤炭资源极为丰富C.铀矿资源极为丰富D。流域内水电、火电、核电的大规模开发【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以水能资源的梯级开发为核心,且结合流域内的火电开发和核电建设,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电力资源,故成为全美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审题”的完整性,不要只看到水能资源丰富,事实上还有最佳答案.二.简答题(共40分)31.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1)将下列内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白处。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农田④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3)当前亚马孙河流域破坏雨林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有哪些?(4)国际社会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答案】(1)(2)20(3)①过度的迁移农业;②商业性伐木;③采矿、修路、城镇建设;④开辟大型农牧场(4)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生态旅游等;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解析】整体分析: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砍伐植被可获得建筑材料、燃料、农田耕地。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文明衰落。雨林破坏主要是当地经济落后,生活贫困导致的不合理生产活动。所以解决措施不能只是号召,宣传,应实际解决当地的生活问题,让当地在保护森林同时,获得收益,发展经济。(1)读图,结合箭头方向,植被砍伐,可以获得①建筑材料和②燃料。放弃耕种的是③农田。植被消失或减少,导致④水土流失。农业生产力下降,食物失去保障,导致⑤文明衰落。(2)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图中最少需要20年,植被才能恢复,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3)当前亚马孙河流域生产力水平低,人口增长快,为解决生活问题,人们采取过度的迁移农业,商业性伐木,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