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优化小菜蛾人工饲料配方_第1页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优化小菜蛾人工饲料配方_第2页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优化小菜蛾人工饲料配方_第3页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优化小菜蛾人工饲料配方_第4页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优化小菜蛾人工饲料配方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优化小菜蛾人工饲料配方

野生猪小叶刺(l.)是十字花科植物的主要害虫。由于其有害严重、抗药性快速发展和抗逆性强,已成为重要的抗药性、性诱导剂、生物学、病理、药理学、预防和科学控制技术等昆虫的重要实验对象。为了获得大量发育整齐的实验昆虫,优化小菜蛾半合成人工饲料配方,显得尤为重要。Biever&Boldt首先用Berger配制的用于饲养Heliothiszea和H.coresoens的饲料饲养小菜蛾;而后Hsiao&Hou改进了此配方。然而,这些饲料都是以麦胚为基础的饲料,它们的成分复杂,饲养过程中需更换饲料,不宜大量养虫。Agui等配制了两种饲养甘蓝粘虫(Mamestrabrassicae)的饲料,也可用于饲养小菜蛾。这两种饲料都含有大量切碎的甘蓝叶片而不是干叶粉。加入新鲜的物质可能使饲料的效果因不同制品中叶片的含水量不同而变动;另外在没有新鲜叶片的时候,饲料就无法配制。相比较而言,干叶粉在冷藏条件下可保存数月,对配制饲料比较方便。方菊莲等筛选的饲料饲养效果同发芽菜籽相仿,饲养过程中不必更换饲料,简化了育虫管理工作,但饲养的小菜蛾化蛹率仅为54.1%。Ramegowda用芥菜饲养小菜蛾,幼虫历期很长,平均为29.86d。为了得到饲养管理方便,化蛹率高的配方,本文选用菜心(Brassicachinensis)干叶粉为主要原料,应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对饲料配方进行了优化。1材料和方法1.1菜粒粉的制备(1)虫源从田间采回蛹和成虫,经室内发芽菜苗饲养一代后,采集成虫产卵作为试验虫源。(2)菜叶粉于自己种植的田间采集菜心(Brassicachinensis)叶片,洗净,晾干后置60℃烘箱中烘烤,干燥后用植物组织粉碎机磨成粉,过80目筛,装于广口瓶中备用。(3)麦芽粉市售麦芽,60℃烘箱中烘烤,干燥后用植物组织粉碎机磨成粉,过80目筛,装于广口瓶中备用。(4)韦氏盐和维生素混合液的配方参考文献,防腐剂采用尼泊金,饲料的基本成分见表1。1.2测试方法1.2.1量表的添加量蔗糖溶解于20ml水中,再加入尼泊金、氯化胆碱、维生素混合液、氢氧化钾,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各成分含量见表1。称取麦芽粉、干酪素、菜叶粉、螺旋藻、胆固醇、韦氏混合盐,充分搅拌,倒入上述溶液中。琼脂加入剩余的水中,让饲料总量为100g,煮熔,沸腾后倒入混合物中,充分搅拌,蒸15min,取出冷至60℃,加入抗坏血酸,拌匀,趁热分装于饲养器中(果冻杯或塑料盒),待其充分冷凝后置于冰箱内(1~4℃)贮藏待用。1.2.2幼卵粒及老熟幼虫的采集幼虫饲养用的器皿为果冻杯或塑料盒,杯口用保鲜膜封口,用橡皮筋扎紧,保鲜膜上用昆虫针均匀扎孔,孔间距为1cm左右,待器皿壁上和饲料表面的水气消失后,接入经消毒的卵或用毛笔接入初孵幼虫。小杯接卵10粒或初孵幼虫10头,大杯接卵100粒或初孵幼虫100头。老熟幼虫在保鲜膜上或果冻杯壁上化蛹,及时收取。成虫和集卵羽化的成虫放入养虫笼中(30cm×20cm×15cm),笼中用图钉钉上醮有10%葡萄糖液的棉球,在笼内挂一装有菜芯叶片的薄膜袋、袋上插有小孔,让成虫在袋上产卵,每天更换薄膜袋以收集卵。或笼中放一盆发芽菜籽,让成虫在菜苗上产卵,卵孵化后用毛笔接入饲料中。饲养条件在人工气候箱中饲养,温度为24~26℃,相对湿度60%~70%,光照周期为13L∶11D。1.2.3数据分析方法选择麦芽粉、干酪素、蔗糖、菜叶粉、螺旋藻作为参试因子,参试因子的水平及编码见表2。饲料中其它组分的含量如表1。人工饲料组分影响模型的建立,是根据系统分析的观点采用五因子(1/2实施)二次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表(表3)。每一参试因子的水平编码为-2,-1,0,1,2,因子的取值采用线性变换。目标函数为化蛹概率。试验基本步骤详细叙述见丁希泉。整个试验设36个饲料配方组合,包括中心点(即编码0水平)的10个重复。中心点的重复变异作为试验误差用于结果的统计分析。以自己种植的新鲜菜心叶片饲养的小菜蛾为对照,每天更换两次叶片。整个试验重复3次。2结果与分析2.1人工饲料基本组分不同配比对小菜砂化蛹概率的影响按试验设计不同组分的人工饲料配方饲养小菜蛾的结果如表3。根据表3的结果,建立的五元二次回归方程描述了不同组分与化蛹概率的关系:Y=0.6833+0.0554x1+0.0321x2+0.0771x3+0.1404x4+0.0013x5-0.0231x1x2+0.0581x1x3-0.0306x1x4-0.0019x1x5+0.0044x2x3-0.0094x2x4+0.0169x2x5-0.0031x3x4-0.0894x3x5+0.0519x4x5-0.0311x12+0.0799x22-0.0286x32-0.0899x42-0.0549x52回归方程的检验结果显示:失拟性检验F1=2.5273<F0.1(6,9)=2.55,表明无失拟因素影响。显著性检验F2=6.7726>F0.01(20,15)=3.37,达到0.01的显著水平。这说明此方程可信度好,能反映出人工饲料5种基本组分不同配比与小菜蛾化蛹概率之间的曲面反应。回归系数t-检验结果表明:b4、b2b2、b4b4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b1、b3、b5b5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说明人工饲料的5种主要成分中,干酪素、蔗糖对小菜蛾化蛹概率有极显著影响,菜叶粉、麦芽粉和螺旋藻对小菜蛾化蛹概率均有显著影响。在交互项中,b1b3、b3b5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说明麦芽粉与菜叶粉、菜叶粉与螺旋藻的交互作用均对小菜蛾化蛹概率有显著影响。方程中的其它各项对小菜蛾化蛹概率影响不显著。2.2干结构因子的回归模型从所建立的回归方程的偏回归系数绝对值的大小可判明因子的重要程度,系数的正负表示因子效应作用的方向。从线性项看,5种人工饲料组分对化蛹概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干酪素、菜叶粉、麦芽粉、蔗糖、螺旋藻。其中,干酪素对化蛹概率的影响达到0.01显著水平。麦芽粉和菜叶粉对化蛹概率的影响达到0.05显著水平。从二次项看,5种组分对化蛹概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干酪素、蔗糖、螺旋藻、麦芽粉、菜叶粉,其中干酪素、蔗糖的影响达到0.01显著水平,螺旋藻的影响达到0.05显著水平。采用“降维法”,可导出各组分因子对化蛹概率的偏回归解析子模式,求得某一因子在特定条件下的最佳水平。从偏回归子模型(图1)可以看出,麦芽粉、蔗糖、菜叶粉、干酪素、螺旋藻分别在编码值接近或等于0.89、0.2、1.35、0.78、0.012时取得最佳值。说明这些组分应选择在适宜的水平,含量太多或太少均影响小菜蛾的化蛹概率。2.3小菜器各组分间的交互效应从交互项系数可以看出,麦芽粉、蔗糖、菜叶粉、干酪素、螺旋藻(x1、x2、x3、x4、x5)5种组分的交互作用,除了x1与x3、x2与x3、x2与x5、x4与x5为正效应外,其余各组分两两相互作用均为负效应。其中,x1和x3、x3和x5的交互效应达到0.05显著水平,说明麦芽粉与菜叶粉、菜叶粉与螺旋藻的配比对小菜蛾的化蛹概率有显著影响。利用“降维法”,可以得到偏回归解析子模式。根据偏回归子模式进行交互效应分析,所得数据可绘成图2~图4。在图2的直观分析中,麦芽粉与菜叶粉的配比以5∶5为最优。在图2的直观分析中,菜叶粉与螺旋藻的配比以1∶6为最优。在图4的直观分析中,干酪素与螺旋藻的配比以3∶4为最优。2.4养分优化以化蛹概率为指标,对2.1所建立的模型进行统计寻优。2.4.1g饲料中各组分见表2X=(x1,x2,x3,x4,x5)=(2,0,2,0,-2),对应于100g饲料中各组分含量:麦芽粉5.0g、蔗糖3.5g、菜叶粉5.0g、干酪素3.0g、螺旋藻0。2.4.2化蛹概率分布变量轮换直接寻优法可求出优化配方组合,但没有考虑到随机因素,在实际生产中是困难的。为此采用计算机对不同设计水平下的组合进行模拟试验,从55=3125个组合中,获得化蛹概率>0.85的方案14个,其分布如表4。根据频次分析结果和实际情况取任一值即可得出优化组合,现取中值可得出各组分的优化组合∶X=(麦芽粉,蔗糖,菜叶粉,干酪素,螺旋藻)=(4.86,3.36,5.00,3.00,0.75)(g/100g)根据变量轮换直接寻优法和频次分析及统计寻优求得的各组分的优化组合结果,再考虑实际操作的难易,得出小菜蛾人工饲料优化配方如表5。2.5各保虫的探索用优化配方(见表5)饲料饲养小菜蛾的结果见表6。从表6可知,在温度24~26℃,相对湿度60%~70%,光照周期13L∶11D的条件下,用优化配方饲养小菜蛾,初孵幼虫至成虫的历期12.95d,化蛹率为74.7%,羽化率为94.9%,平均蛹重5.14mg/头,雌虫平均寿命9.5d,雄虫13.5d,每雌平均产卵量135.67粒。以发芽菜籽饲养的为对照。对照的初孵幼虫至成虫的历期13.33d,化蛹率77.4%,羽化率93.8%,平均蛹重4.4mg/头,雌虫平均寿命9.0d,雄虫16.5d,每雌产卵量108粒。整个实验设5个重复,共500头试虫。从表中还可看出,饲料养的化蛹率、羽化率、幼虫历期、成虫寿命与发芽菜籽饲养的在方差分析中差异不显著,蛹重和产卵量增加。3饲料配方的研究方法以往昆虫人工饲料研制的过程多为带有经验性的筛选。本试验在前人经验配方的基础上,结合前一部分小菜蛾人工饲料的研究,以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来确定人工饲料组分的配比对小菜蛾幼虫生长的影响,获得较满意的结果。该设计具有规范化的设计方案和标准化的计算方法。并能建立研究对象与各种作用因子相互关系的数学模型。回归设计将回归分析法与正交试验法的优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方面选择较少的适当的试验点;另一方面,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通过实测的数据求出各因子与指标之间的回归方程式,并且各回归系数之间彼此是不相关的,从而明显地简化了求回归系数的计算。这一设计方法在饲料配方研究上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中,以麦芽粉,蔗糖,菜叶粉,干酪素,螺旋藻为参试因子,并通过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和模型模拟进行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