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坎铁路永定隧道施工小结_第1页
梅坎铁路永定隧道施工小结_第2页
梅坎铁路永定隧道施工小结_第3页
梅坎铁路永定隧道施工小结_第4页
梅坎铁路永定隧道施工小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永定隧道施工小结一、工程概况永定隧道位于梅坎铁路福建段B标段内,起讫施工里程为DK28+730〜DK29+216,中心里程为DK28+973,全长486米,为单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本隧道在DK28+870〜DK29+010区段设140m绝缘锚段关节一处,进口至DK28+962.15位于直线上,由DK28+962.15至出口段位于R=500m的曲线上;进口20m线路纵坡为-1.0%。,其它地段为-10.0%。;在DK28+705〜+795段设置竖曲线,半径为10000m。本隧道处于丘坡地段,坡上植被较发育,岩层为黑云母花岗岩,表层极严重风化,厚约15〜35m,下伏层颇重风化;进口处于封闭谷地,已辟为水田,地表冲沟较发育,地下水丰富;出口处于丘坡坡脚,地势较平缓,表层为极严重风化的黑云母花岗岩,呈砂土状,厚18〜20m。隧道内采用单侧高式水沟,双侧电缆槽,水沟设于线路右侧。隧道内设小避车洞12个,大避车洞3个。变更后,出口增加7m明洞,隧道全长由原来479米改为486米。主要工程竣工数量为:衬砌砼:4690.4m3ZW衬砌砼:4690.4m3ZW锚杆:10024m超挖回填:1442.5m3格栅拱架:165488kg喷砼:1204m3该隧道建设单位为龙岩铁路有限责任公司,由铁道部第四勘测设计院勘测设计,华东铁路建设监理公司监理,中铁十八局梅坎铁路指挥部负责施工,施工负责人林高雄,技术负责人裴保军。本工程于1998年7月9日开工,1999年11月10日竣工。二、施工方法:施工方案选择由于本隧道进出口均接深路堑,特别是出口,地处城区,且受DK29+265永湖公跨铁立交桥施工和永歧公路改线影响,施工场地极为狭窄,故决定采用双口对挖掘进。进口在DK28+500〜+724拉沟完成后进洞;出口上台阶和永湖公跨铁立交桥同时施工,待拉通 DK29+222〜DK29+274深路堑后进行下台阶施工。洞口段施工方法⑴边仰坡及地表防护出口段边仰坡采用锚网喷加固,①22锚杆长4m、间距1.0m、梅花型布置。钢筋网采用直径为6mm,间距为50cm网格,喷砼厚度为5cm。地表采用打小竹片后喷砼以防雨水冲刷,并在坡顶挖土沟喷砼用以排地表水,同时在枯水季节完成天沟砌筑。进口段边仰坡同样采用锚网喷相结合的加固方法。洞口段施工方法进口DK28+730〜+795和出口DK29+127〜+216段,采用导坑法先拱后墙施工。其施工顺序如下:上弧导开挖一初喷一打锚杆挂网,支立格栅拱架一施作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及锁脚导管一注浆加『^二—浇筑拱部建一边墙挖孔桩一浇筑孔桩桩身一开挖下导坑一顺接格栅拱架一灌注边墙建一仰拱开挖一布筋一灌注仰拱砼。A、 开挖由于本段所处地质情况较差,丘坡坡脚地势平缓,地表冲沟较发育,地下水丰富。根据地质情况,采取短进尺、弱爆破的原则开挖。钻爆设计采用楔型掏槽方式,循环进尺不大于2m,周边眼间距控制在40cm以内,视情况调整装药量,有时采用隔孔装药,并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塑料导爆管传爆,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确保开挖轮廓线清晰,避免超挖及坍方。马口及下导坑采用跳挖方式;孔桩采用人工开挖,护壁紧随,以防塌孔;仰拱采用人工配合风钻开挖。B、 无轨出碴上弧形导坑,由于开挖断面较小,先采用人力车出碴,倒入下部导坑后,再用ZL40装载机接运至洞外弃碴场。中槽及仰拱出碴采用ZL50装载机配合自卸车机械出碴。C、 初期喷锚支护爆破后、出碴前并用高压风喷吹受喷面,先素喷砼一遍,封闭岩面,以策安全,出完碴后打锚杆、挂网或支立格栅拱架,再进行二次喷砼,达到设计要求的厚度。喷射砼施工永定隧道采用湿喷法喷射砼,其工艺流程为:在进料过程中,骨料及水泥在洞外用搅拌机拌合均匀,用小四轮运至洞内,速凝剂在洞内喷射机处专人用小筛掺加,以防失效,达到很好的效果。速凝剂掺加为水泥用量的5%。喷砼时控制好水灰比及喷头至岩面的距离。锚杆施工出碴完成素喷待砼达到一定强度后,立即施作锚杆支护,以使支护与围岩共同作用。根据围岩状况及设计要求,选用锚杆的长度、方向及数量等参数,并采用ZW药包锚固,其抗拨力达到设计要求。格栅拱架施工在加工场地根据设计要求的尺寸专门制作胎模,安装时用螺栓连结,其安装工艺流程见下图:DK28+795〜DK29+127段施工方法采用正台阶先墙后拱法施工,光面爆破,111类围岩地段初期锚喷支护,V类围岩地段喷素砼支护。三、坍方处理情况1、 DK28+795处因围岩极严重风化,发生小坍方,塌方数量40m3。处理措施:喷砼封闭坍空处,增设格栅拱架一棉加固。2、 1998年7月6日〜9日,DK29+203〜+215段因地质太差,围岩自承载能力不足,适逢突降暴雨,围岩遇水失稳,造成大面积坍塌,塌方数量515m3。处理措施:喷C18砼10cm于塌方面,基坑两侧及开挖面各打2排长4.0m钢管,间距0.5x0.5m注浆,以固结开挖面。开挖掌子面及整个塌方面采用①40小导管(1.0x1.0m梅花型布置,长5.0m)。(3)底部打入木排桩(0.6x0.6m梅花型布置,单长5.0m),桩顶夯铺片石,上浇筑C13砼止浆墙,墙厚0.6-2.0m,高6.5m。(4)注浆固结。(5)增加明洞7田,以便进洞。四、变更设计情况:1、 由于洞口段为粘砂土,富水,呈流砂状,部分特浅埋。根据B贰隧一07变更设计,边仰坡增加锚网喷防护;洞口采用长4.5m①48小导管注浆加固,下部端墙部分开挖采用挖孔桩(422cmx306cm);对洞顶地表冲沟浅埋段采用M7.5浆砌片石封闭。2、 DK28+730〜840段由于岩层极严重风化,呈砂土状,富水易坍,根据B贰隧一08变更设计采取加强加固措施:DK28+730〜+785段由原设计II类围岩改按I类围岩开控,初期支护;DK28+785〜+840段由原设计III类围岩改按II类围岩开挖、初期支护。全段设钢架支护,间距0.6m,加密DK28+732.3〜+752.3配以大管棚注浆加固,DK28+750〜+840段配以超前小导管和锁脚小导管注浆加固。下部开挖采用跳挖孔桩,仰拱增加配筋。取消原设计超前锚杆。3、 DK29+146〜+209段开挖后出现流砂,根据B贰隧一09变更设计,为保施工安全和顺利施工,采取加强加固措施:全段按I类围岩断面开挖、支护和衬砌。全段采用钢架支护,间距0.6m;DK29+196〜+206段设大管棚注浆加固,其余部分采用超前小导管和锁脚小导管注浆加固。下部孔桩采用跳挖,仰拱增加配筋。4、 DK29+209〜+216段由于地质为砂土,富水,呈流砂状,埋深浅易坍塌,根据B贰隧一10变更设计,变更为7m明洞,按贰隧(91)47—44、--46图施工。5、 DK29+209〜+222段由于地质为极严重风化层,砂土状,富水,根据B贰隧一11变更设计,采取多项加固和进洞措施:边仰坡由原设计局部设浆砌片石防护,增设锚喷网防护。洞口井点降水,施作深井两眼,浅井一眼。对DK29+203.52〜+208.5段采用套拱施工。五、 工程质量情况本隧道单位工程质量优良。1、 所用材料均经检合格。2、 砼、砂浆试件强度均满足设计要求。3、 隐蔽工程均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