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质量检测_第1页
六年级历史质量检测_第2页
六年级历史质量检测_第3页
六年级历史质量检测_第4页
六年级历史质量检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历史质量检测说明:1.本试卷分第І卷(选择题)和第ІІ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题时,将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第ІІ卷相应的答案表格内。考试结束后,只交第ІІ卷。第І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将你认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Ⅱ卷答案表中。1.中国古代史上结束长期分裂状态实现统一的朝代有①秦朝②隋朝③唐朝④元朝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假如你是一位唐朝的读书人,从江南的余杭(今杭州)经水路赴洛阳赶考。一定要经过下列哪一段运河A.永济渠

B.通惠河

C.通济渠

D.广通渠3.小明为深入了解唐太宗,进行了探究性学习。下列可以为他提供最有效信息的文献是ABCD4.《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重用有才能的人5.宋代市民日常生活丰富多彩,生活在宋代东京的普通市民做不到的A.吃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B.背诵白居易的《新乐府》C.和朋友们一起玩蹴鞠D.跟随郑和船队一起到西洋游历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天工开物》B.《梦溪笔谈》C.《农政全书》D.《徐霞客游记》22.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是: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清代23.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A.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B.皇权战胜相权C.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缓和D.皇权日益加强24.下列作物中,不属于明朝从国外引进的是A.占城稻B.玉米C.甘薯D.向日葵25.下列组合错误的一组是A.李时珍——《本草纲目》B.徐光启——《农政全书》C.贾思勰——《天工开物》D.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共10空。请把答案填在第Ⅱ卷规定的横线上。读下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填空:图一图二26.请填写出图一、图二中的五个政权名称:A;B;CD;E。27.与图一F处相关的著名盟约名称是:28.观察图二并为该图命名:29.图二H处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战役)是:;相关的著名历史人物是30.据图二说出此时我国的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六年级历史质量检测第Ⅱ卷(非选择题)选择题答案表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10空。请把答案填在下面的横线上。2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7._________________28.______________2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_________________三、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4小题。3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意思是天下的有才之士都被我收罗了)材料二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抨击八股文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八股文的危害相当于秦始皇的焚书,而摧残人才比秦始皇在咸阳郊外坑儒还要严重的多)请回答:(1)科举制度始创于哪个朝代?在这之前(三国到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员主要是通过什么制度?(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在唐朝和明清两朝,科举制度都有怎样的发展和变化?(3)以上两则材料可以看出,唐太宗和顾炎武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截然不同。试从科举制度在不同时期所起的作用分析其原因。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尺带珠丹致唐朝皇帝的上书材料二国务院特准经金瓶掣签认定的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转世灵童坚赞诺布继任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盖历世班禅额尔德尼,皆倾心内向,捍卫国家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潜修内典,明心见性,为佛门众望之所归,为世人之所崇敬。今班禅转世业已法定,特依历史定制,为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举行坐床典礼,并授汉藏两体文金印金册,用示荣褒,以期继续发扬爱国爱教之历史传统,广结善缘,以利西藏发展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公元一九九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材料三2008年3月中旬,拉萨极少数人进行打、砸、抢、烧破坏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是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的,已引起西藏各族群众的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朝与哪个民族的友好关系?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一史实是什么?(2)“……今班禅转世业已法定,特依历史定制……”这个具有法律性质的规定开始于哪个朝代?这个朝代后来为加强对这一民族地区的管辖设置了什么机构?这个民族今天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哪一自治区?(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你认为那些做法和规定有什么积极意义?(4)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你如何看待达赖集团的这种分裂行为?你认为西藏地区今后继续繁荣进步的保证是什么?3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郑成功盘踞台湾多年,以海涛为巢穴……后因海滨各处奸民商贩,潜为资助……故严立通海之禁。”材料二“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根据材料和所学的历史知识回答问题:(1)两则材料反映了清朝前期的对外政策是什么?(2)综合两则材料分析清朝实行这种政策根本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这种政策?(3)你认为这种政策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34.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某校初一年级同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走向巩固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讨论:探究一:捍卫主权(1)明清时期中国军民在反抗外来侵略,维护祖国主权方面做出了哪些努力?

探究二:民族团结(2)清朝前期为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采取了哪些政策?探究三:总结感悟(3)中华民族自秦汉开始一统,到元、明、清三朝经历了长达六百年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不断巩固。请概括说明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4)通过对该主题的探究,你有何感想?六年级历史质量检测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5BCCBD6-10DBBCC11-15ABCAB16-20AACBA21-25ABDAC二、填空题:本大题5小题10空,每空1分,共10分。26.A:辽;B:北宋;C:西夏;D:金;E:南宋27.澶渊之盟;28.金、南宋对峙形势图(金、南宋、西夏对峙形势图);29.郾城大捷,岳飞;30.经济重心完成南移。(每空1分)三、综合题:第31小题10分,第32小题10分,第33小题10分,第34小题10分,共40分。31.(1)隋朝。九品中正制。(2分)(2)唐朝时科举得到很大发展,逐步走向制度化和规范化。尤其看重进士科,确立了进士科在科举制度中的主导地位。明清两朝实行八股取士,严格限定考试的格式(八股文)和范围(四书五经),并规定应考者不能有个人见解。(4分)(3)唐朝的科举考试是较为公开公平的考试,使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各级政权,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明朝时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文,不讲求实际学问,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文化的发展。(4分)32.(1)吐蕃(现在的藏族);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2分)(2)清朝,驻藏大臣,西藏自治区(3分)(3)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利于民族之间的融合和经济文化的交流。(2分)(4)认识:是一种分裂国家的恐怖行径,必定不得人心,是注定要失败的。保证: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只有在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里,通过民族区域自治政策,行使民族自治权,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本地经济。(3分)33.(1)闭关锁国。(2分)(2)维护清朝统治(2分)清朝前期,封建的自然经济比较稳定,清朝统治者认为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从18世纪下半期起,西方殖民者正向东方扩展势力,清朝统治者担心国家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略,又害怕沿海人民与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2分)

(3)

弊大于利。(2分)因为清朝实行闭关政策,虽然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2分)34.(1)戚继光抗倭;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清朝康熙帝时取得两次雅克萨反击战的胜利,遏制了沙俄在我国黑龙江流域的侵略;签订了《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段边界。(3分)(2)新疆地区:乾隆帝派兵粉碎了回部反动贵族大小和卓的叛乱;后来设立伊犁将军,加强了对西北地区的统治。蒙古族:土尔扈特部不远万里重返祖国,乾隆帝妥善安置了土尔扈特部。(写出任意二点得2分)(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