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1页
天水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2页
天水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3页
天水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4页
天水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水市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王乐(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兰州730070)摘要:位处我国南北交汇地带,横跨长江和黄河两大流域的甘肃省天水市,气候温和,风景秀丽,造就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同时这里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根据实地考察成果及大量有关旅游资源统计资料,在对天水市的旅游资源现状进行调查总结的基础上,对其数量结构进行分析,表明天水市旅游资源的多样化程度和集中化程度,并运用SWOT”分析法对其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天水市旅游资源的优劣势以及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关键词: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天水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作为一项高层次精神文化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参与。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人工创造物。一个地区的旅游业是否兴旺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的丰富程度和开发价值的大小[1]。因此,发展旅游业,首先必须对旅游资源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认识。本文以实地考察成果为基础,结合有关旅游统计资料,对天水市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并作出评价。区域概况自然条件天水市位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全市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东连华中、华东,南邻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通青海、西藏、新疆,向北翻越六盘山即为宁夏,地理位置优越。地理坐标:东经104。35,〜106。44,,北纬34。05,〜35。10,。天水市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城区附近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11.5°C。最热月份是7月,最高温度为33.4°C;最冷月份是1月,最低气温-18.2°C。天水市降水适中,日照充足,年平均降水量574毫米,年均日照2100小时,春、夏两季分别占全年日照的26.6%和30.6%,冬季占22.6%。适宜于多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林果瓜菜生长,素有“陇上江南”之美称。天水以西秦岭为分水岭,中北部渭河水系属黄河流域,南部嘉陵江水系属长江流域。渭河东西横贯全境,流经150公里,有藉河、牛头河、颖川河、东柯河等大小支流260多条,年流量39亿立方米,流域面积1.38万平方公里,境内水量较为充沛。天水属华北、华中、蒙新和喜玛拉雅植物交汇处,再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越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水资源,使得该地区树种成份复杂,森林资源丰富。天水市现有森林总面积589.91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6.5%。天然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东南部的小陇山、西秦岭和关山林区,有木本植物87科224属804种,其中乔木312种,灌木437种,藤本55种,常绿植物122种。社会经济条件天水市是甘肃省第二大城市,全市总面积14392平方公里,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全市有32个民族成份,少数民族总人口24.8万人,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武山、甘谷、秦安、清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五县和秦州、麦积两区,总人口328万人,该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共有信教群众32.1万人。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境内发掘的大地湾遗址证明,早在7800多年以前,中华民族的始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同时是“三皇”之首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悠久的历史积淀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形成了众多的人文景观;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的特殊地理位置,造就了许多独特的自然景观。天水地处陕、甘、川交界地带和西安至兰州两大城市的中点,陇海铁路穿越全境,G310国道、G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是西陇海线经济带甘肃段的东部起点、陇东南经济文化物流中心[2]。旅游资源现状旅游资源的科学分类是认识评价、开发利用旅游资源的客观需要,是一项很细致、科学性极强的工作。要研究天水市旅游资源的现状,就要对该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分类,以便进行调查统计。为了使该地区的旅游资源分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本文根据2003年5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旅游局合作研究制定的旅游资源国家认定标准的分类方法,将天水市旅游资源按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气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8个主类划分如下。分类统计见表1。表1表1:天水市旅游资源分类统计表分类旅游资源地文石门山、西秦岭山脉、桃花沟、曲溪峡谷、长江黄河分水岭、秦州区土林、莲花石、麦积山、仙景观人崖、香积山洞穴、曲溪砾石岸滩水域风光水域风光曲溪、花庙河、街子温泉、武山温泉、清水温泉生物景观生物景观天气麦积烟雨、石门云海、西秦岭与气候景观麦积烟雨、石门云海、西秦岭遗址遗迹遗址遗迹大地湾遗址、伏羲卦台山、街亭古战场建筑

与设

建筑

与设

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GM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泰山庙、张家川清真寺、净土寺、蛟龙寺、仙人崖寺庙群、宣化冈拱北、北道龙园、兴国寺、麦积山石窟、大象山石窟、水帘洞石窟、拉稍寺石窟、千佛洞、木梯寺石窟、神殿寺石窟、华盖寺石窟、胡氏民居、杨家宅子、冯国瑞故居、任其昌故居、张氏宅院、哈锐故居、张庆麟故居、李广墓、赵充国陵园、清水宋墓群、姜维衣冠冢、仙人湖花牛苹果、甘谷辣椒、雕漆、庞公玉玉泉观朝观会、伏羲文化节、天水社火、呱呱、凉粉、浆水面天水市旅游资源分析3.1数量结构分析3.1.1多样化分析旅游资源结构多样化用于表征区域内各旅游资源类型齐全程度,采用吉布斯•马丁指数进行度量,其计算公式为:式中,GM为多样化指数,f为第i种旅游资源数量。通常0<GM<1,其值越大,表i明旅游资源结构越复杂,稳定性较高;其值越小,表明旅游资源结构越简单,抗干扰能力也表2表2:天水市旅游资源数量分类统计表旅游资源类型数量(个)地文景观11水域风光5生物景观旅游资源类型数量(个)地文景观11水域风光5生物景观17天象与气候景观3遗址遗迹3建筑与设施31旅游商品4人文活动6通过对表2数据计算可知,式中工f2为1466,Cf)2为6400,GM为0.77。ii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可以知道天水市旅游资源多样化指数GM为0.77,相对较大,表明天水市旅游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稳定性较高。3.1.2集中性分析旅游资源数量结构集中性与多样化是相对而存在的,它用于描述区域内部旅游资源的集中程度,可以用洛伦兹曲线来进行测度。(1)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是用以比较和分析一个国家在不同时代或者不同国家在同一时代的财富不平等,其弯曲程度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等,反之亦然。通过对其用途的分析可以发现,洛伦兹曲线适合于对旅游资源集中程度进行分析,相应地,其弯曲程度越大,则旅游资源分布越不集中,反之相对集中。(2)洛伦兹曲线绘制步骤首先,计算某种旅游资源类型占旅游资源总数的比例,然后,对所计算出的比例按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序,并计算累计百分比,最后根据累计百分比绘制洛伦兹曲线。天水市旅游资源各分类所占比例见表3及表4。表3:天水市旅游资源各分类占总数的比例旅游资源类型数量(个)比例地文景观1113.75%水域风光56.25%生物景观1721.25%天象与气候景观33.75%遗址遗迹33.75%建筑与设施3138.75%旅游商品45.00%人文活动67.50%表4:天水市旅游资源分类累计百分比旅游资源类型累计百分比建筑与设施38.75%生物景观60.00%地文景观73.75%人文活动81.25%水域风光87.50%旅游商品92.50%天象与气候景观96.25%遗址遗迹100.00%总计80100.00%根据表3和表4中数据绘制得出天水市旅游资源分类洛伦兹曲线图,见下图1。T—累计百分比T—累计百分比绝对平均线比分百计累图1:天水市旅游资源分类洛伦兹曲线图(3)洛伦兹曲线分析图1中曲线上凸且弯曲程度较大,由此表明天水市旅游资源的分布比较分散。可见天水市旅游资源的种类虽多,但景点的零散分布,有可能成为这一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的一个瓶颈。SWOT分析3.2.1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其原理在于通过对被分析对象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加以综合评估和分析,通过内、外部环境有机结合来明确被分析对象的资源优势和劣势,了解所面临的机会和挑战,从而调整方法及资源组合情况,以达到预定目标。通过对SWOT方法的原理的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方法适于对旅游资源的分析和评价[4,5]。3.2.2天市旅游资源SWOT分析(1)优势旅游资源总量较大。从表1可以知道,天水市各类景点约80处,以石门山、长江黄河分水岭、麦积山为代表的地文景观;以曲溪、花庙河、街子温泉为代表的水域风光;以麦积山植物园、关山林场、放马滩为代表的生物景观;以麦积烟雨、石门云海、西秦岭为代表的天气与气候景观;以大地湾遗址、伏羲卦台山、街亭古战场为代表的遗址遗迹;以伏羲庙、张家川清真寺、李广墓为代表的建筑与设施景观;以花牛苹果、甘谷辣椒、庞公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以玉泉观朝观会、伏羲文化节、天水社火为代表的人文活动景观;这些旅游资源为天水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旅游资源文化底蕴深厚。天水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历史文化源远流长。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2698年的建城史等等久远厚重的文化积淀,构筑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丰富底蕴。主要旅游文化可以概括为五大文化: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三国古战场文化五大类[6]。旅游资源类型比较齐全,稳定性较高。天水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2]。旅游资源种类主要包括地文景观、水域风光、生物景观、天象与气候景观、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旅游商品、人文活动这八大主类,它们几乎涵盖了山、水、泉、树四大自然风光,因此说天水旅游资源种类齐全确为名副其实。同时,天水市旅游资源的稳定性也较高,不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地缘优势突出。天水地理位置独特,在中国的版图中,处在几何中心。以天水为圆心,半径300公里有两个省会城市,500公里有5个省会城市。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中原通往河西、西域的必经之地和“丝路明珠”。这里东进可由三秦大地直通中原,西出可沿古丝绸之路直达边境口岸,南下可入川,北上即宁夏,地理位置较为优越。(2)劣势旅游资源质量不高,精品较少。天水各类景点有80余处,但只有1个国家5A级景区(天水麦积山石窟),3个国家4A级景区(天水市伏羲庙、南郭寺、玉泉观),从整体上看,除了麦积山石窟比较有名之外,其余的旅游资源仍停留在旅游观光层面,甚至许多的资源都处于保护研究状态,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使之成为旅游资源,导致了旅游产品结构上比较单一,缺少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多元交融的旅游精品。旅游资源开发的取向失误,主次不分。天水市有五大文化旅游资源,但是却没有一个真正做强做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五大旅游资源开发齐头并进,不分主次,结果导致个个平庸。目前包括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伏羲文化在内的五大文化旅游资源都有不同程度的开发,但是这五大文化旅游资源都没有形成对游客的绝对吸引力,缺乏主体旅游资源的带动。旅游资源知名度较低。由于天水市地处内陆腹地,再加上对外宣传报道不到位,导致它的影响力仅限于周边地区,而沿海或其他发达城市的客源相对较少。如中国最美的十大名山、十大地质公园、十大森林公园、十大宗教寺院(道观)旅游胜地及十大遗迹遗址博物馆等的排名中天水都不在其中,所以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天市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使天水旅游资源“走出去”,突破地域的限制,是发展天水市旅游资源的不二选择。(3)机遇互联网飞速发展,利于旅游资源推介。随着现代科技发展,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而且互联网具有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优点,可以为天水旅游的文化建设与品牌宣传提供广阔的平台,为天水旅游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方面,可以方便游客了解目的地的旅游信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天水市旅游资源的推广和旅游市场的开拓。交通日渐便利,为旅游资源开发提供良好条件。天水市本身有陇海铁路穿越全境,310、316国道横贯东西,五条省道辐射南北,再加上随着天宝、天定高速公路、天水军民合作机场、天平铁路的陆续开工建设和使用,天水将成为陇东南交通枢纽,在区域经济中的枢纽地位日益显现,为天水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进入条件。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规划的实施。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发展区域之一,旅游业是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规划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因此,天水在“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背景之下发展旅游业,将会给旅游业带来极大的发展空间、客源和资本来源,为天水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机遇。开发、保护理念不断完善,法制不断健全。保护好旅游资源环境,让人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日渐成为人们的共识。通过对旅游资源环境的保护,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旅游资源的环境免遭破坏,同时逐渐健全的法制,对人们行为的监督作用可以减少人们行为对旅游资源的外部性作用的存在,由此人们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致力于旅游资源的开发。(4)挑战a.旅游资源需求质量提高的挑战。随着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需求的质量也随之提高[7]。不仅对旅游资源本身的价值提出更高要求,对旅游资源的附加价值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因此须只有加大对集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多元交融的旅游景点的开发,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b.旅游资源退化和保护的挑战。石窟艺术旅游资源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恢复性[8]。天水历史文化资源以洞窟壁画、古城遗址等为主,若开发不当,保护不力,极易遭受破坏,一旦破坏则很难恢复,甚至永远消失。因此,天水旅游资源开发面临着资源破坏的挑战,必须有效保护、合理开发、科学利用,实现旅游业的永续发展。C.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机制的挑战。旅游资源的快速发展对旅游资源的管理各制度方面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因此大力加强建设管理制度、设施维护制度、绿化管护制度、卫生管理制度等的建设,优化景点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系统管理机制,是天水旅游资源未来发展面临的一个新的挑战。4总结通过对天水市旅游资源数量结构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天水市旅游资源的多样化程度较高,即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且稳定性较高;二是,集中化程度较低,旅游资源零散分布,难以形成规模优势。通过对天水市旅游资源的“SWOT”分析,可以发现:天水市旅游资源虽数量丰富、种类齐全,但由于开发战略上的失误以及资源本身的限制性,使得天水市旅游资源的潜力受到限制,因此知名度也不高;然而随着信息的高速发达、交通的日渐便利以及人们需求和意识的变化等各种因素又给天水旅游资源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参考文献李江,段杰•区域旅游资源评价基本方法及其在天水旅游区的应用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6(2):81-85.刘月皓•关中一天水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天水市旅游发展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09:1-69.⑶赵源.四川省金口河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7(32):15926-15955.[4]毛学艳,王瑛.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背景下天水旅游业发展的SWOT分析[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0(5):60-63.⑸林双成,于志远.天水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R].甘肃特区经济,2006:225-226.⑹王明亚.天水旅游经济的文化定位[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3(4):24-28.⑺马家骧.天水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5(5):43-45.⑻周春光.天水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分析[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7:1-17.⑼高应军.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旅游客源市场开发研究[D].新疆:新疆师范学,2006:1-51.李泉.天水市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3:1-52.欧越男.天水文化旅游开发探析[D].西安:长安大学,2007:1-61.天水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郑娜.陕西省三原县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J].襄樊学院学报,2010,31(11):78-83.InvestigationandevaluationonTourismResourcesofTianShuiCityWangLe(College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alSciences,GansuAgriculturalUniversity,Lanzhou,730070)Abstract:TianShuiCity,whichlocatesattheintersectionofnorth-southzone,acrosstheYangtzeRiverandYellowRiver,mildclimate,beautifulscenery,creatingmanyuniquenaturallandscapes,whilethereisalonghistoryhasaccumulatedrichculturalheritage,formingalargenumberofhumanlandscapes.ThispapertakingtourismresourcesofTianShuiCity,GansuProvinceastheresearchobjects,accordingtoresultsoffieldtripsandalotofstatisticalinformationontourismresourcesandbasedontheinvestigationandsummaryaboutthestatusquoofTianShuitourismresources,thenanalyzesthestructureandquantityandshowdiversificationandcentralizationofit.Atthesametime,thispaperappliesSWOTmethodstoevaluatethestateofitsdevelopment,and

analysisbothin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andtheopportunitiesandchallengesoftourismresourcesofTianShuiCity.Keywords:tourismresources;investigation;evaluation;TianShuiCity附录附图1:天水市主要旅游景区分布及交通示意图IMJ——當ifi——w»l£SNt和ifl审花帥工讥术审盘<昭I怙人叭空側I枷IMJ——當ifi——w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