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_第1页
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_第2页
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_第3页
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_第4页
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证研究

1国内关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研究现状2012年党的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以下建议:我们必须加快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其内涵是依靠科技的创新来带动经济的长久发展,同时创新的目的是为了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是对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认识的精辟总结,也为奋斗在科研一线的工作人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舞台和空间。而城市在国家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得其创新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竞争实力,所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城市发展的重点。尽管国内众多学者都对我国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通过建立一系列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分析,但是学者们多是对我国大陆地区的32个省进行的综合评价,还有学者是对某一个省份的市县进行创新型城市的绩效评价。但是,这些研究都没有考虑到城市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如果都是按照同一个标准来进行评价就违背了评价体系中的科学性原则。因此,本文通过对经济发展水平处于同一层级的14个城市进行绩效评价,分析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的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通过对影响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要素进行分析,得出创新型城市建设不完善的原因以及改进的措施和建议。2创新城市内涵和组成2.1ty”的概念自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创新之后,创新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目前,国外关于创新型城市的表述主要有两种“Thecreativecity”和“Theinnovationcity”。“Thecreativecity”的说法主要来自欧洲国家的一些研究文献,主要指通过提出并实施创造性方案解决城市面临的问题,包括:交通管理、产业发展、城市生态、种族融合等,由此带来城市的复兴。“Theinnovationcity”的说法则主要来自国外大多数关于创新型城市研究的文献,可以说是关于创新型城市的标准提法,侧重于研究驱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模式,并不断融合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思想。而国内关于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多倾向于“Theinnovationcity”的角度。通过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型城市内涵的观念,本文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即创新型城市是以知识创新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前提,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的不断的创新,从而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城市的竞争优势、完善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传统发展向科学发展的转变。2.2创新型城市构建与发展创新型城市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相互支撑和支持,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例如,CharlesLandry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7要素,分别是:富有创意的人、意志与领导力、开放的组织文化、人的多样性与智慧获取、对本地身份强烈的正面认同感、城市空间与设施和网络机会;Dahlman&J·Aubert提出稳定而充足的资金支持是构建创新体系的基本条件,同时也是使创新主体发挥作用和实现生产价值的关键;张治河等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三个要素集合:核心要素、支撑要素及具体要素;孙易祥等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四个关键要素:经济发展能力、科技发展能力、社会发展能力和低碳发展能力;张华平认为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三大要素模块包括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及创新产出;另外,通过查阅现有的文献资料可以发现,国内众多学者还是比较认同“四要素论”。通过综合国内外学者关于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的观点,本文提出了创新型城市的四大要素模块,即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创新环境和创新资源。这四大模块体现了在创新型城市实践过程中将投入在相关环境和资源的支撑下获得产出的思想,四要素并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创新投入是进行城市创新的基础条件,创新环境是城市创新的支持和保障,创新产出是城市创新进行考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开展创新活动的动力,而创新资源是城市创新的重要支撑,为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远远不断的活力。创新型城市的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图1所示。3创新型城市创新的评价指标关于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国外众多知名学者对对其进行了研究,如Landry和Bianchini(1995)认为创新型城市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加以评价,因此提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四个方面,共九个指标来评价城市,可以发现Landry是从整体的视角来建立评价指标。Florida(2002)对美国的城市建设要制定出吸引创新人才的政策来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并制定了创新型城市的测评指标,即3T指标:技术(Technology)、人才(Talent)和宽容(Tolerance)。他认为,技术是一个城市创新和高科技的集中表现,在短时间内获得的大量人才资源将创意转化为新商品则是一个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包容在吸引创意人才以及支持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关键作用。因此,该指标体系被西方国家城市管理者看成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基准。通过考察国外学者对于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可以发现,国外学者提出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以分为硬件指标和软件指标。硬件指标是激发城市创新能力的前提,城市中硬件设施的数量、质量以及多样性和可获得性对鼓励创新十分重要,主要体现在:大学、政府研究机构和私人企业研究部门的研发能力;信息和通信的可获得性,表现在城市的图书馆系统、信息和交通设施;城市的综合教育系统,包括从小学教育到技术型和人文性的各类大学,从大众文化到高雅艺术的各类文化设施。创新型城市的软件指标表现在城市历史、城市危机感、城市的内在创新能力以及城市的组织能力、市民的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市民的归属感等方面。在国外众多的指标体系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欧盟总体创新指数、4C创意指数、城市创新指数、城市创新活力、创新力指数、创新驱动力和知识竞争力指数、硅谷指数。另外Sasak(2010)对创新型城市的考评方向做出了重要的开拓,指出了创新型城市构建的六大要件。国内对于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的研究相对较晚,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初级的阶段。杜辉(2006)提出了创新能力的六项综合指标,包括:区域技术对外依存度、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发明专利占全社会专利申请量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研发投入经费占GDP的比重以及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的比重。吴敏、刘主军(2009)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建立了包含城市的创新能力、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市民综合素质等各方面内容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主要从人口素质、城市竞争力、市民生活质量、知识创造能力、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产业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8个方面对创新型城市进行评价。杜英等通过综合国内外的一些指标体系,并结合甘肃省自身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由10大类24个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该体系从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企业创新和创新环境五个方面评价城市创新。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联合开展的“城市创立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确定了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的74个指标,主要从城市的技术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化能力、自主品牌创新能力和城市创新环境建设等四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朱孔来等(2010)通过对国内的创新型城市测评体系的研究,归纳得出了几种典型的测评指标体系:北京方迪斯研究所的创新型城市测评指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指数、城市创新力指标体系、创新型城市的数量化评判标准、自主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张江创新指数、中关村指数。除了国内的一些学者提出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之外,我国的一些城市也提出了各自的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如深圳市在2006年制订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目标并推出了《自主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着力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三大领域评价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北京市政府在《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意见》中也确定了创新型城市要达到的指标。4建立创新城市评估体系的建设4.1评价对象选取原则(1)科学性。设定指标时一定要以科学性为前提,要充分考虑到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确保选取的指标能够正确地反应所要评价的对象。(2)综合性。选取的指标要涵盖与评价对象相关的各个方面,要将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各项因素都考虑进去。(3)代表性。一般而言,表征创新能力的指标与其余指标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在选取指标的过程中尽量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指标。(4)可操作性。由于创新是一个与多种因素相关的系统,其中有可以量化的方面,也有诸如生活方式等无形的方面,因此评价指标的确定必须从实际出发。4.2创新型城市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依照上述四项基本原则,通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相关文献,本文提出了创新型城市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该评价体系一共选择了26个指标,如表1所示。5创新型城市的现状通过调研可以发现,北京、上海和深圳这几个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都位于国内前列,所以这几个城市不能代表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现状,所以本文选取的是经济发展处于中等水平偏上的14个城市,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2/2013》、《中国统计年鉴》、各城市统计年鉴以及相关城市的R&D资源清查公报,并运用SPSS2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5.1使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在进行原始数据标准化处理之前,首先要对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缺失值的处理工作,这一过程可以借助于SPSS统计软件进行,这样可以使得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和科学。在对缺失值进行了处理之后,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消除量纲影响,使各指标的均值为0,方差为1。计算公式为:Yi是处理之后的标准化值,Xi是原始数据,珔X是原始数据的平均值,S是原始数据的标准差,n为样本数。5.2球度与bartatt检验通过SPSS20对变量进行KMO检验(Kaiser-Meyer-Olkin)和Bartlett球度检验。我们发现本文得到的KMO值为0.635,比较接近1,符合进行因子分析的标准,根据Bartlett球度检验的结果可以发现原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5.3提取因子的共同度如表3所示,测算结果中处理除了ZscoreX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科技活动经费)外,其余各项指标的共同度都在85%以上,表示提取的因子包含了原始变量的大部分信息,因子提取效果较理想。通过SPSS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可以发现,前面7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已经达到了88.385%>85%,足以可以解释原来26个指标变量所反映的信息,如表4所示。5.4旋转成分配比,主要有以下几种初始因子载荷矩阵结构反映问题不明显,各公因子主要代表哪些原始变量不是很突出,容易使公因子的实际意义含糊不清,不利于对公因子进行合理的分析解释。为此须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使变量在某个公因子上有较大的负荷值,而在其余公因子上只有较小的负荷值,这样公因子的实际意义就比较容易确定。旋转成份矩阵如表5所示。由表5可知,X2、X3、X4、X15、X18、X24主要由第一主成份解释,可以将其归为硬环境支撑;X8、X17、X20、X21主要由第二主成份解释,可以将其归为生活舒适情况;X7、X12、X23、X25主要由第三主成份解释,可以将其归为软环境支撑;X5、X6、X10、X11、X26主要由第四主成份解释,可以将其归为科技支撑;X13、X19、X22主要由第五主成份解释,可以将其归为相关支撑;X9、X14主要由第六主成份解释,可以将其归为基础支撑;X1、X16主要有第七主成份解释,可以将其归为研发能力支撑。5.5创新型城市综合得分和排名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和原始数据标准化后的数据得到各指标的得分F1、F2、F3、F4、F5、F6和F7,根据F1、F2、F3、F4、F5、F6和F7得分可以计算创新型城市综合得分F,并根据各指标的得分对创新型城市进行排名,如表6所示。以各城市的综合得分结果为原始数据,对14个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情况进行聚类分析,如图2和表7所示。5.6中国创新型城市的发展现状通过对上述14个城市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将14个创新型城市的建设情况分为三类,分类结果符合样本城市综合得分的排名情况。第一类包含天津和广州这两个城市。在14个样本城市中,这两个城市的综合得分远远高于其余城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实现度最高。通过分析可以发现,这两个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资源丰富,研发能力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力雄厚且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都远高于其余的城市。从总体排名来看,天津市综合实力较强,软环境和科技支撑这两项都在第一名,因此能够吸引大量人力资源、外资。但是,天津市的相关产业支撑不是太完善,需要在今后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相关行业的支撑。广州市的综合实力较高,社会研发能力较强,软环境和科技支撑方面得分较低,因此广州市必须重视研发能力建设和软环境对创新型城市的支撑作用。第二类包含了苏州、南京、杭州、无锡、西安、武汉六个城市。在这六个城市中,有四个属于长三角城市群,其中南京和杭州属于长三角的副中心,交通便利,创新型城市建设资源丰富,人才密集。这六个城市在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与发达城市相比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就苏州市而言,研发能力和科技支撑得分都处于偏上的水平,且综合得分排名第四,但是苏州市的软环境和相关支撑相对还是比较落后的。而武汉的综合排名虽然不是太高,但是可以发现其各项指标的排名的相对比较均衡,反应了武汉市在创新型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注重均衡发展,使得社会各项活动循序渐进的完善。第三类有长沙、宁波、青岛、成都、沈阳、大连六个城市。通过分析六个城市的各项指标的排名可以发现,这六个城市的几项指标得分都比较靠后,表明了整个城市的创新型城市建设水平不佳,整体创新实力比较落后。因此,这几个城市需要在今后的创新型城市建设过程中加大建设力度,尤其是软环境、硬环境、科技支撑和研发能力几个方面的建设。6关于中国创新型城市绩效的评价本文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