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以师为本_第1页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以师为本_第2页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以师为本_第3页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以师为本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以师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思想,从新世纪初党的全面发展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角度提出的。这是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政策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学校管理中又该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笔者认为,从学校管理和领导的角度看,“以人为本”的“人”不但指的是学生,同时也应该包括老师在内。只有学校管理坚持“以师为本”,才能实现教师“以生为本”,这是为无数事实所反复证明的一个简明道理。实行人本管理或者说人性化管理是现代社会、企业等各种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策略,学校管理也不例外。几年来的实践表明,许多学校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开始实行“以师为本”的管理策略,取得了诸多宝贵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值得进行认真总结和深入讨论。下面,笔者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一、正确对待和尊重教师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是教师,学校管理的核心部分则是教师管理,教师管理可以说是学校管理的所有要素中的第一要素。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人民教师是培养革命后代的园丁。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应该受到党和人民的尊重”。他还说,“我们的科学家、教师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本身就是一种成就,就是对国家的贡献。”尊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正确对待和尊重教师的劳动。人们把教师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形容教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也把教师比作诗人、演员、哲学家、将军等等。不管如何给教师的社会角色定位,教师确是一个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劳动者。同时还要看到教师的劳动还具有持续性、复杂性和不可量化性等特点。为此,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应该充分认识教师和教师劳动的这些特殊性,在学校管理中牢固树立“以师为本”的新管理理念,对教师以诚相待、以心换心,尊重教师的劳动,真心实意地为教师着想,努力营造一个平等、团结、尊师的校园氛围。二、合理满足、—坚持“以师为本”,就要切实理解教师的需要马斯洛的“人的需要理论”提出,尊重需要是一个人的基本需求,每个人都有自尊心,都有被尊重、被理解、被肯定的需要,因此,正确认识教师的社会地位,尊重教师的劳动是学校管理者时刻不能忘怀的大事。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需要是推动历史发展进步的强大动力。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个职业有多么崇高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能依赖这个职业生存下去并获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可和保障。换句话说,教师既有物质的需要,如工资、社会福利、工作条件等,也有精神的需要,包括自尊、荣誉、教师基本权利、社会地位认可,以及专业的发展等。这些都需要学校管理者想方设法去合理满足。同时,在任何层级的一所学校,由于存在着年龄、性别、习惯、性格、爱好、思想觉悟等因素的差异,教师的需要又是千差万别的,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必须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其需要是否正当合理,并分清轻重缓急,分别对待处理。对教师急切的合理需要,应该尽可能予以优先满足;对一些因条件限制而暂时难以满足的需要,要说明原因,讲清道理,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得到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对那些不当甚至是错误的需要,则既不姑息迁就,也不武断否定拒绝,而是要做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帮助教师提高思想觉悟。学校管理者要真正做到对教师政治上关心,思想上帮助,工作学习上鼎力支持,生活上多方面照顾和关怀,从而满足教师合理的各种需要。学校分工管理教师的领导,应该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对每位教师的性格特点、能力素质、工作效果、为人处事方式等的优劣长短做到心中有数,并有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度量;在工作安排上要尽可能地寻找每一位教师能力、兴趣与工作任务的最佳结合点,善于创造机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力求知人善任,人尽其才。这才是真正的”以师为本”,是学校教师管理坚持“以师为本”的核心内容。三、营造人性化的环境心理学的实验证明:不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有希望被人欣赏、肯定的心理欲望,这种心理一旦得到满足,会大大激发他的潜能和创造力。在学校管理中,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换位思考,站在教师的立场上去发现每一个教师的独特价值,发现每一个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并且适度地加以赞赏和肯定。对教师好的表现要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为他们的才华发挥创设一个理想的环境,让教师在受到赏识的幸福感中获得满足、发展、进步。学校管理要为老师营造出更加人性化的环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声六月寒”。教师自身的素质养成使他们既对领导盛气凌人的训斥和简单粗暴的管理产生恶感,也对领导不负责任而让教师我行我素、放任自流的做法持反对态度。教师希望和欢迎领导能以民主的作风为学校创设出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和睦共处,自我约束而又自我完善,少一点强制,多一点尊重,少一点疑虑,多一点信任,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从而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的工作空间。这是优秀学校领导者坚持“以师为本”进行教师管理该走的路径和所应有的风范。四、学校管理中强调、正确处理与教师之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有一个观点:错误难免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自古以来,上至将相王侯,下至庶民百姓,没有人能在一生中不犯错误。虽说教师都受过正规教育,大多有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但世无完人,偶犯“条律”也在所难免。对此,学校管理者应该有容人之过的胸怀。这里有一个西汉末年的历史故事,或许可以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有益的启示: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刘秀甚至谋划诛杀刘秀的信件。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他说:“如果追查,将会使许多人恐慌,甚至成为我们的死敌。而不计前嫌,可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刘秀的宽容,使其成为众望所归,终成帝业。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地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学校管理者坚持“以师为本”的要义之一,就是要对教师一时的过失有宽容之心、容人之量,不要纠缠不放,更不能无限上纲上线,且一定要先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然后再下结论。即使需要批评时,也要就事论事,有根有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不抓辫子,不打棍子,不给教师穿“小鞋”。有些学校之所以发展迅速、进步惊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对教师之过持大度宽容态度,富有“报恩”情结的教师因而与领导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奉献出加倍的辛勤汗水和丰硕成果。尤其应该指出的是,在处理与教师的矛盾、冲突时,学校管理者要胸怀坦荡,能够捐弃前嫌,不斤斤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用一种包容和关怀的方式泰然处之;对教师的不妥之言不计较,容得下话;对教师的缺点正确看待,容人之短;对教师的错误不记旧账,容人之过。五、领导“难”“易”问题教师是社会大家庭中的普通一员,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自己那本难念的经。年轻教师刚毕业,经济不宽裕又面临着成家立业的压力;中年教师上有老下有小,大家、小家都要顾,疲于奔命;老年教师身体渐渐衰老,易患疾病。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学校领导毕竟因其地位特殊而同社会的接触面要广些,关系户要多些,较容易为普通教师解决诸多之“难”:教师的家人需要住院偏又床位紧张,可否设法帮助解决;教师购房需要贷款遇到麻烦,可否跑跑银行进行沟通;教师的家属下岗没有工作,可否找找门路帮忙联系;教师家中急需用钱而又一时筹措不到,想想办法帮他度过难关……。显然,学校管理者缓教师之所急,救教师之所苦,帮教师之所忙,解教师之所难,无疑大大加强了领导与教师间的感情交流,无疑教师对领导的良苦用心能心领神会,从而会促使教师对教学工作的全身心投入,产生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良好效果。六、第一,营造良好的师德生活环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本关怀这一点与上述第二点似乎有相似之处,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质的区别:前者指的是教师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一般性需要,而后者这里强调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超越性需要。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类有一种追求精神价值的超越性需要,教师作为社会个体其需要虽然也是多方面的,但从目前教育发展状况和教师职业特征来看,笔者以为,人格尊重、专业发展和自我实现这三者是教师最为关注、也最为关键的内在需要。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的多种发展需要,给教师以切切实实而又高质量的人本关怀。学校管理者要抓好“以师为本”观念为指导的教师队伍建设,就必须在客观上为教师提供各种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条件和机会。当前绝大多数学校经费都比较紧张,但管理者必须从学校发展的大局和教师自身的长远利益出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比如:新的社会需要要求教师必须学会掌握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学校就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建立电教室、电脑室、教师课件制作室等硬、软件设施;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学校就应尽可能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的机会,分批次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或请专家来校讲学等。又如:学校要尽可能为年轻、骨干教师搭建自我发展的平台,提供给他们各种自我发展的机会;要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提升教师的学历层次;要尽量多地为教师创造自我展示和参加教学研讨的机会;要鼓励教师积极承担各级科研课题,真正把教育科研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促进教师进行教育反思和提高教学能力;要大力做好学习型校园创建活动,使教师真正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习转化为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一种内在需求。七、以人为本、建立弹性管理,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和工作氛围学校需要制度管理,因为它可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有序、科学。但规章制度毕竟只是条文,是划一的戒律,是统一的要求,而人,是千差万别,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人。尤其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完全靠制度管理,是无法管理好的,因为规章制度强调的是统一和服从,而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往往不能这样做。制度缺少对人性的理解,而教师恰恰特重视精神上的尊重与慰籍,一切只是被动的服从,不可能真正发挥出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此,秉承以人为本和“以师为本”的新理念,学校教师管理必须实现以下两个转变:一是在管理模式上应把“刚性的制度管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