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_第1页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_第2页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_第3页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_第4页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从一个葫芦到远近闻名的东昌葫芦雕刻,从一张驴皮到久负盛名的东阿阿胶,从一块木头到令人tànwéiguānzhǐ的阳谷木雕……手艺人用xiánshú的技艺把生活变成艺术,让“山东手造·聊城有礼"的品牌熠熠生辉。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代,“冠冕”指帝王、官员戴帽子;“簪缨"指贵族的帽饰;“纶巾”是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B.“布衣之交"“管鲍之交”“忘年之交"“八拜之交”都是关于交情的成语。

C.《马说》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杞人忧天》和《愚公移山》均出自《列子》。

D.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写实笔法来表现人物,如朱德笔下的母亲,杨绛笔下的老王和刘绍棠笔下的何大学问。

3.按要求答题

2023年5月,中国聊城·江北水城龙舟公开赛在东昌湖(金风广场)水域举行。下图是此次龙舟公开赛的徽标,请你介绍徽标的主要内容。

4.按要求填空。

①油蛉在这里低唱,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___。(岑参《逢入京使》)

③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⑤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描绘了禽鸟的动态,展现了初春的活力。

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⑦乡村里有难忘的诗词记忆。我们漫步田园,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体会“,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在王绩《野望》中感受“牧人驱犊返,"的惬意;在秦观《行香子》中品味“倚东风,”的愉悦;在陆游《游山西村》中领悟“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二、文言文阅读(共6分)

阅读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教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①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国而收弊②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罢:同“疲”。②弊:同“毙"。

5.解释加点词语。

①田忌欲引兵之赵

②与齐战于桂陵

6.翻译句子。

彼必释赵而自救。

7.联系实际,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发。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缓解气候变化需要碳中和技术

明廷臻熊寒冰

①4月11日在海南省海口举办的第三届消博会上,绿色可持续理念,低碳可降解的产品,成为各类消费精品生产企业的共同追求。

②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活动变化,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等,后者包括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变化等。

③全球系统中的碳库主要有4个,分别为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图碳库。大气碳库是4个碳库中最小的,约700Gt(1Gt=10亿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最先引起关注。

④工业革命以来,各国大量开采和使用岩石圈中以石油,煤、天然气等形式存在的化石燃料,最终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停留在大气圈中。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等生态问题,也会导致森林火灾,干旱、龙卷风等气候异常。

⑤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各行各业实施减碳策略。目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主要分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

⑥源头控制是指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核电集团全年发电量为182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1%,创历史新高。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7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

⑦过程控制是指在温室气体排放源处设置相应技术来减排。在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并封存地下或海底,使大气中的碳重新回归岩石图,主要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世界上最大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工厂位于冰岛,每年可储存40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把790辆汽车的年碳排放量封入地下。目前,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成本和一些技术难关依旧限制了其规模化发展。

⑧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均是在减少向大气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但无法处理那些分散的碳排放源和当前大气中现有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常见的末端技术是生物质能的碳捕集与封存。该技术被认为是可行性最高的负碳技术,通过农作物或植物的生长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还有一些其他技术,包括陆地增强风化,海洋碱化,均是提升生态系统能力来去除火气中的碳。直接空气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指通过大型风扇提供稳定的大气流动,并结合化学工艺直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土地和水源的负担,但捕获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600美元,成本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⑨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声明,去除大气中温室潜能值更高的甲烷,是在短时间内解决气候变化的另一有效途径。国外学者布伦奈斯将经过铜处理的沸石颗粒加热至310℃,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甲烷,这为未来使用热催化技术来对抗气候变化提供了基础。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光催化剂内形成电子——空穴对,产生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羧基活性基团,氧化大气甲烷。目前出现了一种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与光催化相结合的新系统,可实现超稀薄大气甲烷的大规模、零能耗捕集与高效降解,被最新出版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年度报告认为是新兴负排放技术。

(选自2023年4月25日科普时报),有删改)

8.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太阳活动变化和人类使用化石燃料都能引起全球气候系统变化。

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会产生各种生态问题和气候异常。

C.减少温室气体的主要手段目前均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D.热催化和光催化技术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中的甲烷,是目前解决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9.根据⑥-⑨段,概述减少温室气体的技术。

10.简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7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

11.简析第⑧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的滋味

刘江滨

①《道德经》中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话多少有点令人沮丧。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大地之上,有青黄赤白黑五色入目,有宫商角徵羽五音贯耳,还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咂舌,色、声,味都在大自然之间蓬勃地存在着,呈现着,这是多么神奇瑰丽的景象!

②这一切,都拜大地所赐。酸甜苦辣咸。大地上的自然物都浸润其中,各有各的滋味。

③五味中,甜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一号主角,最受人们喜爱追捧。

④或许我们生下来品啜的第一口乳汁是甜的,那是生命的芬芳,从此烙下深刻的味蕾记忆。大地和上苍也从不吝啬甜品的供应,如草盈野,如花满地。

⑤每一个童年都有一个“甜蜜史",跟糖、草秫,瓜果有关。糖需要花钱购买,而草林,瓜果可在田野中寻找获取。有一种野草叫茅根,长在坡坡坎坎,它的根茎呈白色,一节一节的,挺长,从地下拔出来擦去泥土搁嘴里嚼一嚼,汁液不盛,甜味也淡淡的,聊胜于无,嚼着玩儿。瓜地、果园都有人看管,最诱人也最易吃到嘴的是“甜棒”,即玉米秸和高粱秆。浓密的庄稼稞形成天然的屏障,趁割草的时候,钻进去谁也瞧不见。此时挑着粗壮的秸秆用镰刀砍断,用牙擗去一条一条篾皮,一口一口咔嚓咔嚓大嚼起来,满口甜汁,美不可言。一会儿工夫,眼前一地废渣残末。

⑥大地上的植物结出的瓜果庶几都是甜的,甜瓜、西瓜,苹果,桃子、梨子、香蕉、葡萄……只不过甜味浓淡不一、纯度不同。人们醉心于甜味给舌头和口腔带来的美妙感受,并将这种滋味延伸到人生的方方面面。譬如,相貌要甜美,声音要甜润,爱情要甜蜜,睡觉做梦都要香甜,日子更是要比蜜甜。总之,甜就是幸福,欢快的滋味。

⑦大地上长着甜,也长着苦。

⑧我的第一口苦水来自我村的一眼老井。有一天我在街上疯跑着玩儿,满头大汗,极渴,在一拐角处看到一个我叫婶子的妇人从井里提出一筲水,我趴到筲边便喝,妇人欲制止,已来不及了,我喝到嘴里一口水,随即噗的一下吐了出来,真苦啊,且涩,吐出来之后舌头还打皱。我龇牙咧嘴拧着眉头。妇人哈哈大笑,说,你不知道这井水是苦的

⑨树叶草叶大多都是苦的。最苦的草叫黄连,有句歇后语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黄连是中药,而几乎所有中草药都苦,应了那句“良药苦口”之说。那年我生病煎了中药汤,捏住鼻子灌了进去,赶紧用糖来甜口,还是压不住,真是苦不堪言。不是所有的苦都不堪,譬如苦瓜,表面看品相不佳,一身疙瘩颇类癞蛤蟆,吃到嘴里苦中却有一股清新的味道,耐人回味。又如咖啡,那种又苦又香的味道特别容易让人沉迷上瘾。《诗经》有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荠。"这种甘苦相依,苦尽甘来的滋味蕴藏着人生的真谛。

⑩有趣的是,甜虽为人喜,人们却对苦的体味更深刻更宽广,好像有一肚子苦水无处倾泻。痛苦,艰苦,吃苦、受苦,辛苦,疾苦……汇成一句悠长的嗟叹:苦——哇!其实,苦与甜是相对的,不吃苦中苦,哪知甜上甜就像瓜蔓蒂根是苦的,而甜只是结出的果。苦,虽不堪言,却最耐人品咂回味,最为人间值得。

对酸的最早体验是吃青杏。当小小青杏挂满枝头的时候,小孩子就忍不住下手了,咬到嘴里,吃吃哈哈那叫个酸,口水立马充溢口腔,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更要命的是,酸倒了牙,整个腮帮子木木的,那牙不能沾任何食物,酸疼,得好久才能恢复。尽管如此,我们对酸味还是乐此不疲。“望梅止渴”的故事人人皆知。许多水果在未成熟时都是青色的,亦青涩,除了青杏,还有青枣,青葡萄、青苹果、李子等,熟了之后由青变红(黄、紫),由酸变甜。这是不是与人生很像

把辣归到五味中实在是一种误读,辣是一种作用于舌头的痛觉,而非味道。葱、姜、蒜、辣椒是常见的辣味蔬菜,其中最辣的是辣椒。《通俗文》云:“辛甚曰辣。"辣椒圆锥的形状像二把弯曲的利刃,由青转红,收后堆在场院,红彤彤的仿佛平地燃起大火。由辣的词性本意而生发引中与人有关的譬喻,做事老辣、作风泼辣等。《红楼梦》中那个被贾母谑称“凤辣子”的王熙凤,从性情到手腕,从口齿到心肠,都最生动诠释了“辣"的品性。

少小家贫,常吃腌制的萝卜、芥菜疙瘩、韭菜花、大蒜等咸菜,积习至今难改,馒头,粥加咸菜就是最好的饭食。北方人爱吃咸,口味重。咸味不仅是调味,更是生理生命的必需。

盐同样来自大地。旧时农村有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土壤贫瘠,寸草不生。土地表层有一层松软的盐土,农人将之用铲子刮了,放到一个专门砌成的盐池用清水反复浸泡导引,流出的盐水经太阳晒或用大锅煮,白色的晶体盐就产生了。这个过程被称为“淋小盐”。而今这些早已尘封于泛黄的记忆中了。但是,盐依然是大地慷慨的馈赠。

五味是大地的滋味,也是人生的滋味,“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之谓好像略有消极颓唐之意,其实在我看来是盈满,是丰厚,是自足,是上苍的赐予。人活一世,少了哪般滋味岂不是都觉乏味,都感寡淡?只是,甜了别沉溺,苦了别沉沦,酸了别倒牙,辣了别放任,咸了别过度,要以它味来填充,来调和,来平衡。苏东坡尝云“人间有味是清欢",善于知味于口深味于心,才会不负大地,不负人生。

(选自《2022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

12.文章以“大地的滋味”为题,有什么好处?

13.文中说“大地上长着甜,也长着苦"。请概述大地上长着的“苦”。

14.作者为什么说苦“最为人间值得"?

15.赏析句子。

①当小小青杏挂满枝头的时候,小孩子就忍不住下手了,咬到嘴里,吃吃哈哈那叫个酸,口水立马充溢口腔,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

②辣椒圆锥的形状像一把弯曲的利刃,由青转红,收后堆在场院,红彤彤的仿佛平地燃起大火。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理解。

四、衔接教材检测(14分)

句子成分考查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____()[]

17.请用句子成分的符号,标出下列句子。

①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②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18.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B.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个问题的调查处理,都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C.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D.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19.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月十一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出版了。

B.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C.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D.最近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查运动,要在这个运动中完成建立与加强技术管理制度等一系列的工作。

20.下列句中没有宾语前置现象的一句是()

A.甚矣,汝之不惠!

B.古之人不余欺也

C.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D.臣实不才,又谁敢怨

21.古诗歌鉴赏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注:本诗为作者贬官外任时所作)

试分析下面诗中画眉鸟的形象。

五、写作(共5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苏格拉底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自勉联

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大大到可以直抵苍穹。一个人的梦想能有多久久到能够穿越一生。23年,8000多个日日夜夜,500米白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感动中国》颁奖词

这三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以“奋斗之歌”为话题,联系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选,可以记叙,抒情或议论。②不少于600字。若写诗歌,不少于15行。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叹为观止;娴熟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分辨;音形相近字字形分辨

2.【答案】D

【知识点】称谓;古代礼仪

3.【答案】徽标中间是一个“水"字图案,代表着“江北水城”的水文化;顶部是光岳楼图案,象征着聊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左右两旁两条龙舟造型的祥龙腾跃而起,寓意黄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在聊城交汇,两河文化的交融孕育出一个如明珠般璀璨的城市——江北水城。最外围是“江北水城龙舟公开赛"的中英文文字。

【知识点】图文转换

4.【答案】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凭君传语报平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奉命于危难之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采菊东篱下;猎马带禽归;豪兴徜徉;山重水复疑无路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答案】5.到……去;在

6.它就会放弃赵国回兵自救。

7.孙膑的角度:要善于思考,因势利导,劝说他人的时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田忌的角度: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答案】8.D

9.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是实施源头控制,即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是实施过程控制,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可以实施末端控制,需要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如负碳技术;还有热催化、光催化以及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与光催化相结合的新系统等技术。

10.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非常高,亟待通过源头控制,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11.“可能”指“也许"“大概”的意思,表示推测、估计;这里指:利用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需要大量的土地,这也许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表示一种推测、估计,并不是绝对;所以,“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知识点】自然科学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答案】12.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文章描述的主要内容,同时,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13.老井的水苦、几乎所有的中草药的苦、苦瓜咖啡的苦。

14.苦本身味道清新,虽不堪言,却最耐人品咂回味,让人容易沉迷上瘾。苦与甜是相对的,不吃苦中苦,哪知甜上甜?

15.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出孩子们吃小小青杏时的状态,表现出酸味给孩子们的一种特有的味觉感受和喜爱之情。同时,也运用侧面描写,表现酸味的独特魅力。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辣椒的美好形态,表现了辣椒给人的火辣辣的感受,表现出“辣”给人的强烈味道刺激,也表达出人们对“辣"的特殊情感。

16.“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意思是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五味是大地的滋味,也是人生的滋味,虽说少了哪般滋味都会觉得乏味,但酸甜苦辣咸五味哪一味过了,都会让人生不顺,只有五味调和、平衡,达到清淡,生活才会顺畅。所以人生只有多经历,多体验,不过度快乐、悲伤、任性,就会获得美好的生活,有滋有味。

【知识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散文;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答案】17.①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②(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18.B

19.B

20.A

【知识点】搭配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文言句式;语法知识

21.【答案】诗歌描写了一只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形象。其中一、二两句具体描写画眉鸟出笼后,自由自在地飞翔、无拘无束地歌唱的特点。其实画眉鸟的形象就是摆脱了朝廷束缚后自由舒畅的诗人自身形象写照。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

22.【答案】【参考例文】

奋斗与成功

拼搏,是一种进取和抗争的精神。它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使人走向成功的动力所在。

试想,没有拼搏,哪会有成功呢?安于现状,只想坐享其成的人,机遇永远不会靠近他,成功永远不会属于他。唯有拼搏,才能使我们走向成功。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不都建立在一个“搏”字上吗?

西汉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遭受宫刑后,忍受着莫大的耻辱,毅然再次拿起笔杆,忍辱负重,矢志不渝,致力于编写《史记》,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著——《史记》。司马迁通过自己的拼搏,开辟出人生光彩的道路,他成功了,在历史的书页上重重地划下了不容抹去的一笔。

试想,如果司马迁对这从天而降的灾祸怨天尤人,而惶惶不可终日,那么他必定与成功无缘。可正是他的拼搏与努力,才使人们永远记住他和那“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再如:霍金,一位21岁就被医生诊断患了绝症的人。命运对他是那么的残酷!17岁,霍金考取了牛津大学,而在21岁,他却患上了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就像一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姹紫嫣红的春天里遭到了严霜的打击。但霍金的人生并不因此而画上句号。他不怕困难,不怕失败,一直在努摸索着人生光明的天体物理学家,他写的科学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风行世界。霍金不仅以他的成就征服了科学界,也以他顽强拼搏的精神征服了世界。他的事迹表明,人只要有拼搏精神,成功的大门永远为你敞开。

因为拼搏,贝多芬在遭受人生中巨大挫折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因为拼搏,唐朝法师玄藏穿过长长的沙漠到访印度,带着657部佛经启程回国,书写了他辉煌的一生;因为拼搏,张海迪20年来,在遭受病魔折磨的情况下,自学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的外文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学位……因为拼搏,他们最终取得了成功!

容国团有句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是啊,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需要我们去拼搏,这样的生命才能得到无尽的延伸。只有拼搏,才能一步一步走进成功之门,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谱出人生优美的乐章。所以,朋友们,为成功而努力拼搏吧!

【知识点】材料作文;话题作文

1/1山东省聊城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开学考试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1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从一个葫芦到远近闻名的东昌葫芦雕刻,从一张驴皮到久负盛名的东阿阿胶,从一块木头到令人tànwéiguānzhǐ的阳谷木雕……手艺人用xiánshú的技艺把生活变成艺术,让“山东手造·聊城有礼”的品牌熠熠生辉。

【答案】叹为观止;娴熟

【知识点】同音字字形分辨;音形相近字字形分辨

2.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在古代,“冠冕"指帝王、官员戴帽子;“簪缨”指贵族的帽饰;“纶巾"是用青色丝带做的头巾。

B.“布衣之交”“管鲍之交"“忘年之交”“八拜之交"都是关于交情的成语。

C.《马说》和《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杞人忧天》和《愚公移山》均出自《列子》。

D.文学作品中,作者往往运用写实笔法来表现人物,如朱德笔下的母亲,杨绛笔下的老王和刘绍棠笔下的何大学问。

【答案】D

【知识点】称谓;古代礼仪

3.按要求答题

2023年5月,中国聊城·江北水城龙舟公开赛在东昌湖(金风广场)水域举行。下图是此次龙舟公开赛的徽标,请你介绍徽标的主要内容。

【答案】徽标中间是一个“水”字图案,代表着“江北水城"的水文化;顶部是光岳楼图案,象征着聊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左右两旁两条龙舟造型的祥龙腾跃而起,寓意黄河文化和大运河文化在聊城交汇,两河文化的交融孕育出一个如明珠般璀璨的城市——江北水城。最外围是“江北水城龙舟公开赛”的中英文文字。

【知识点】图文转换

4.按要求填空。

①油蛉在这里低唱,___。(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马上相逢无纸笔,___。(岑参《逢入京使》)

③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④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__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

⑤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___,___"描绘了禽鸟的动态,展现了初春的活力。

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典故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再现紧张激烈战斗场面的词句是:,。

⑦乡村里有难忘的诗词记忆。我们漫步田园,在陶渊明《饮酒(其五)》中体会“,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在王绩《野望》中感受“牧人驱犊返,"的惬意;在秦观《行香子》中品味“倚东风,”的愉悦;在陆游《游山西村》中领悟“___,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

【答案】蟋蟀们在这里弹琴;凭君传语报平安;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奉命于危难之间;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采菊东篱下;猎马带禽归;豪兴徜徉;山重水复疑无路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二、文言文阅读(共6分)

阅读

其后魏伐赵,赵急,请教于齐。齐威王欲将孙膑,膑辞谢曰:“刑余之人不可。”于是乃以田忌为将,而孙子为师,居辎车中,坐为计谋。田忌欲引兵之赵,孙子曰:“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老弱罢①于内。君不若引兵疾走大梁,据其街路,冲其方虚,彼必释赵而自救。是我一举解赵之国而收弊②于魏也,"田忌从之,魏果去邯郸,与齐战于桂陵,大破梁军。

(节选自《史记》)

【注释】①罢:同“疲”。②弊:同“毙"。

5.解释加点词语。

①田忌欲引兵之赵

②与齐战于桂陵

6.翻译句子。

彼必释赵而自救。

7.联系实际,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发。

【答案】5.到……去;在

6.它就会放弃赵国回兵自救。

7.孙膑的角度:要善于思考,因势利导,劝说他人的时候要找到问题的关键;田忌的角度: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三、现代文阅读(共3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缓解气候变化需要碳中和技术

明廷臻熊寒冰

①4月11日在海南省海口举办的第三届消博会上,绿色可持续理念,低碳可降解的产品,成为各类消费精品生产企业的共同追求。

②近年来,极端气候事件频发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全球气候系统变化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因子和人为因子两大类,前者包括太阳活动变化,气候系统内部变率等,后者包括人类使用化石燃料以及毁林引起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大气中气溶胶浓度变化等。

③全球系统中的碳库主要有4个,分别为大气碳库,海洋碳库、陆地生态系统碳库和岩石图碳库。大气碳库是4个碳库中最小的,约700Gt(1Gt=10亿吨),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最先引起关注。

④工业革命以来,各国大量开采和使用岩石圈中以石油,煤、天然气等形式存在的化石燃料,最终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停留在大气圈中。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可以吸收地面向上的长波辐射,导致全球温度升高,形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会造成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气候带北移等生态问题,也会导致森林火灾,干旱、龙卷风等气候异常。

⑤在国家政策号召下,各行各业实施减碳策略。目前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主要分为源头控制,过程控制和末端控制。

⑥源头控制是指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核电集团全年发电量为1826.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61%,创历史新高。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7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

⑦过程控制是指在温室气体排放源处设置相应技术来减排。在火力发电厂,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并封存地下或海底,使大气中的碳重新回归岩石图,主要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世界上最大的碳捕获与封存技术工厂位于冰岛,每年可储存4000吨二氧化碳,相当于把790辆汽车的年碳排放量封入地下。目前,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的成本和一些技术难关依旧限制了其规模化发展。

⑧源头控制和过程控制均是在减少向大气中直接排放二氧化碳,但无法处理那些分散的碳排放源和当前大气中现有的二氧化碳,因此需要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常见的末端技术是生物质能的碳捕集与封存。该技术被认为是可行性最高的负碳技术,通过农作物或植物的生长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还有一些其他技术,包括陆地增强风化,海洋碱化,均是提升生态系统能力来去除火气中的碳。直接空气捕获与封存技术,是指通过大型风扇提供稳定的大气流动,并结合化学工艺直接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土地和水源的负担,但捕获一吨二氧化碳的成本约为600美元,成本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原因。

⑨根据联合国环境署声明,去除大气中温室潜能值更高的甲烷,是在短时间内解决气候变化的另一有效途径。国外学者布伦奈斯将经过铜处理的沸石颗粒加热至310℃,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甲烷,这为未来使用热催化技术来对抗气候变化提供了基础。光催化技术是利用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光催化剂内形成电子——空穴对,产生具有较强的还原性羧基活性基团,氧化大气甲烷。目前出现了一种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与光催化相结合的新系统,可实现超稀薄大气甲烷的大规模、零能耗捕集与高效降解,被最新出版的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年度报告认为是新兴负排放技术。

(选自2023年4月25日科普时报),有删改)

8.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太阳活动变化和人类使用化石燃料都能引起全球气候系统变化。

B.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会产生各种生态问题和气候异常。

C.减少温室气体的主要手段目前均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

D.热催化和光催化技术可以百分百去除大气中的甲烷,是目前解决气候变化的有效途径。

9.根据⑥-⑨段,概述减少温室气体的技术。

10.简析第⑥段画线句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其中采用核能形式的发电量为1731.2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71%;非核清洁能源的发电量为95.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69%。

11.简析第⑧段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但是利用该技术需要大量的土地,这可能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

【答案】8.D

9.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是实施源头控制,即开发新能源以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是实施过程控制,可以利用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来实施对二氧化碳的捕集,采用电化学捕获、液体吸收法和物理吸附法等;可以实施末端控制,需要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如负碳技术;还有热催化、光催化以及太阳能热气流发电系统与光催化相结合的新系统等技术。

10.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中国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非常高,亟待通过源头控制,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11.“可能”指“也许"“大概”的意思,表示推测、估计;这里指:利用一些末端技术来实现深层次的脱碳需要大量的土地,这也许会引起粮食,淡水危机;表示一种推测、估计,并不是绝对;所以,“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科学性。

【知识点】自然科学类;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地的滋味

刘江滨

①《道德经》中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话多少有点令人沮丧。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看,大地之上,有青黄赤白黑五色入目,有宫商角徵羽五音贯耳,还有酸甜苦辣咸五味咂舌,色、声,味都在大自然之间蓬勃地存在着,呈现着,这是多么神奇瑰丽的景象!

②这一切,都拜大地所赐。酸甜苦辣咸。大地上的自然物都浸润其中,各有各的滋味。

③五味中,甜绝对是当仁不让的一号主角,最受人们喜爱追捧。

④或许我们生下来品啜的第一口乳汁是甜的,那是生命的芬芳,从此烙下深刻的味蕾记忆。大地和上苍也从不吝啬甜品的供应,如草盈野,如花满地。

⑤每一个童年都有一个“甜蜜史",跟糖、草秫,瓜果有关。糖需要花钱购买,而草林,瓜果可在田野中寻找获取。有一种野草叫茅根,长在坡坡坎坎,它的根茎呈白色,一节一节的,挺长,从地下拔出来擦去泥土搁嘴里嚼一嚼,汁液不盛,甜味也淡淡的,聊胜于无,嚼着玩儿。瓜地、果园都有人看管,最诱人也最易吃到嘴的是“甜棒”,即玉米秸和高粱秆。浓密的庄稼稞形成天然的屏障,趁割草的时候,钻进去谁也瞧不见。此时挑着粗壮的秸秆用镰刀砍断,用牙擗去一条一条篾皮,一口一口咔嚓咔嚓大嚼起来,满口甜汁,美不可言。一会儿工夫,眼前一地废渣残末。

⑥大地上的植物结出的瓜果庶几都是甜的,甜瓜、西瓜,苹果,桃子、梨子、香蕉、葡萄……只不过甜味浓淡不一、纯度不同。人们醉心于甜味给舌头和口腔带来的美妙感受,并将这种滋味延伸到人生的方方面面。譬如,相貌要甜美,声音要甜润,爱情要甜蜜,睡觉做梦都要香甜,日子更是要比蜜甜。总之,甜就是幸福,欢快的滋味。

⑦大地上长着甜,也长着苦。

⑧我的第一口苦水来自我村的一眼老井。有一天我在街上疯跑着玩儿,满头大汗,极渴,在一拐角处看到一个我叫婶子的妇人从井里提出一筲水,我趴到筲边便喝,妇人欲制止,已来不及了,我喝到嘴里一口水,随即噗的一下吐了出来,真苦啊,且涩,吐出来之后舌头还打皱。我龇牙咧嘴拧着眉头。妇人哈哈大笑,说,你不知道这井水是苦的

⑨树叶草叶大多都是苦的。最苦的草叫黄连,有句歇后语叫“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这黄连是中药,而几乎所有中草药都苦,应了那句“良药苦口”之说。那年我生病煎了中药汤,捏住鼻子灌了进去,赶紧用糖来甜口,还是压不住,真是苦不堪言。不是所有的苦都不堪,譬如苦瓜,表面看品相不佳,一身疙瘩颇类癞蛤蟆,吃到嘴里苦中却有一股清新的味道,耐人回味。又如咖啡,那种又苦又香的味道特别容易让人沉迷上瘾。《诗经》有云:“谁谓茶苦,其甘如荠。"这种甘苦相依,苦尽甘来的滋味蕴藏着人生的真谛。

⑩有趣的是,甜虽为人喜,人们却对苦的体味更深刻更宽广,好像有一肚子苦水无处倾泻。痛苦,艰苦,吃苦、受苦,辛苦,疾苦……汇成一句悠长的嗟叹:苦——哇!其实,苦与甜是相对的,不吃苦中苦,哪知甜上甜就像瓜蔓蒂根是苦的,而甜只是结出的果。苦,虽不堪言,却最耐人品咂回味,最为人间值得。

对酸的最早体验是吃青杏。当小小青杏挂满枝头的时候,小孩子就忍不住下手了,咬到嘴里,吃吃哈哈那叫个酸,口水立马充溢口腔,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更要命的是,酸倒了牙,整个腮帮子木木的,那牙不能沾任何食物,酸疼,得好久才能恢复。尽管如此,我们对酸味还是乐此不疲。“望梅止渴”的故事人人皆知。许多水果在未成熟时都是青色的,亦青涩,除了青杏,还有青枣,青葡萄、青苹果、李子等,熟了之后由青变红(黄、紫),由酸变甜。这是不是与人生很像

把辣归到五味中实在是一种误读,辣是一种作用于舌头的痛觉,而非味道。葱、姜、蒜、辣椒是常见的辣味蔬菜,其中最辣的是辣椒。《通俗文》云:“辛甚曰辣。"辣椒圆锥的形状像二把弯曲的利刃,由青转红,收后堆在场院,红彤彤的仿佛平地燃起大火。由辣的词性本意而生发引中与人有关的譬喻,做事老辣、作风泼辣等。《红楼梦》中那个被贾母谑称“凤辣子”的王熙凤,从性情到手腕,从口齿到心肠,都最生动诠释了“辣"的品性。

少小家贫,常吃腌制的萝卜、芥菜疙瘩、韭菜花、大蒜等咸菜,积习至今难改,馒头,粥加咸菜就是最好的饭食。北方人爱吃咸,口味重。咸味不仅是调味,更是生理生命的必需。

盐同样来自大地。旧时农村有大片大片的盐碱地,土壤贫瘠,寸草不生。土地表层有一层松软的盐土,农人将之用铲子刮了,放到一个专门砌成的盐池用清水反复浸泡导引,流出的盐水经太阳晒或用大锅煮,白色的晶体盐就产生了。这个过程被称为“淋小盐”。而今这些早已尘封于泛黄的记忆中了。但是,盐依然是大地慷慨的馈赠。

五味是大地的滋味,也是人生的滋味,“五味杂陈"“百感交集”之谓好像略有消极颓唐之意,其实在我看来是盈满,是丰厚,是自足,是上苍的赐予。人活一世,少了哪般滋味岂不是都觉乏味,都感寡淡?只是,甜了别沉溺,苦了别沉沦,酸了别倒牙,辣了别放任,咸了别过度,要以它味来填充,来调和,来平衡。苏东坡尝云“人间有味是清欢",善于知味于口深味于心,才会不负大地,不负人生。

(选自《2022年中国精短美文精选》,有删改)

12.文章以“大地的滋味”为题,有什么好处?

13.文中说“大地上长着甜,也长着苦"。请概述大地上长着的“苦”。

14.作者为什么说苦“最为人间值得"?

15.赏析句子。

①当小小青杏挂满枝头的时候,小孩子就忍不住下手了,咬到嘴里,吃吃哈哈那叫个酸,口水立马充溢口腔,一旁看的人都能流出哈喇子。

②辣椒圆锥的形状像一把弯曲的利刃,由青转红,收后堆在场院,红彤彤的仿佛平地燃起大火。

16.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对“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理解。

【答案】12.采用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文章描述的主要内容,同时,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

13.老井的水苦、几乎所有的中草药的苦、苦瓜咖啡的苦。

14.苦本身味道清新,虽不堪言,却最耐人品咂回味,让人容易沉迷上瘾。苦与甜是相对的,不吃苦中苦,哪知甜上甜?

15.①运用动作和神态描写,表现出孩子们吃小小青杏时的状态,表现出酸味给孩子们的一种特有的味觉感受和喜爱之情。同时,也运用侧面描写,表现酸味的独特魅力。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辣椒的美好形态,表现了辣椒给人的火辣辣的感受,表现出“辣"给人的强烈味道刺激,也表达出人们对“辣”的特殊情感。

16.“人间有味是清欢"的意思是人间真正有味道的还是清淡的欢愉。五味是大地的滋味,也是人生的滋味,虽说少了哪般滋味都会觉得乏味,但酸甜苦辣咸五味哪一味过了,都会让人生不顺,只有五味调和、平衡,达到清淡,生活才会顺畅。所以人生只有多经历,多体验,不过度快乐、悲伤、任性,就会获得美好的生活,有滋有味。

【知识点】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散文;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

四、衔接教材检测(14分)

句子成分考查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____()[]

17.请用句子成分的符号,标出下列句子。

①鲁班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一位著名的建筑工匠。

②那个时候的社会生产力还十分落后。

18.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我国棉花的生产,过去不能自给。

B.我觉得这个答复,和对这个问题的调查处理,都表现出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

C.解放前,爸爸和哥哥挣来的钱还不够养活一家人的生活。

D.我们并不完全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这希望是非常渺茫的。

19.下列语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十月十一日,抱着向航空系学习的想法,我们的黑板报也出版了。

B.会员家属除凭发出的入场券外,并须有家属徽章,二者缺一即不能入场。

C.可见对工人阶级的关心负责的态度到何等的薄弱程度。

D.最近发动了全面的质量大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