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_第1页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_第2页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_第3页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_第4页
第14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授课教师:林海英第14章运动过程中

人体机能状态的变化

第一节赛前状态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第三节运动性疲劳第四节恢复过程内容

赛前状态进入工作状态稳定状态疲劳和恢复机能状态赛前状态(pre-competition):人体在参加比赛或训练前,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与调整第一节赛前状态(一)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及其机制1.变化:CNS兴奋性提高、物质代谢过程加强,体温升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血糖升高、泌汗增多和尿频等现象。2.机制:条件反射(二)赛前状态的调整

1.赛前状态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起赛热症型: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起赛冷淡型:赛前兴奋性过低,引起超限抑制2.赛前状态的调整二、准备活动(specialathleticbeforecompetition)(一)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1.提高CNS的兴奋水平,使之与内分泌系统协同调控各器官机能。2.增强氧运输系统的机能。3.体温↑,利于氧供应、酶活性↑

。4.降低肌肉的粘滞性,预防肌肉损伤。5.增强皮肤血流,有利于散热。(二)影响准备活动生理效应的因素强度:45%VO2max、心率达100-120次/分时间:10-30分钟间隔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教学课中2-3分钟第二节进入工作状态及稳定状态

进入工作状态(graduallyadaptationprocess):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不可能立刻达到最高水平,而是有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一、进入工作状态(一)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最主要原因: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①支配内脏器官的植物神经传导兴奋速度慢。②兴奋传导途径中突触联系较多,需时较长。③内脏器官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更为重要。(二)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工作性质、强度肌肉活动的复杂程度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机体当时的机能状态良好的赛前状态和充分的准备活动(三)“极点”与“第二次呼吸”1.“极点”及其产生的原因概念: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剧烈运动中,练习者常常产生一些非常难受的生理反应,如呼吸困难、胸闷、肌肉酸软无力、动作迟缓不协调,甚至不想继续运动下去的状态。原因: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惰性大,不能满足运动器官对氧的需要概念:极点出现后,如依靠意志力和调整运动节奏继续坚持运动,不久,一些不良的生理反应便会逐渐减轻或消失,此时呼吸变得均匀自如,动作变得轻松有力,运动员能以较好的机能状态继续运动下去。原因:内脏器官的惰性逐步被克服“第二次呼吸”的出现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2.“第二次呼吸”及其产生的原因3.影响“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因素

因素:运动项目、强度和训练水平,准备活动、赛前状态及呼吸方式等。减轻“极点”反应的主要措施:良好的赛前状态和适当的准备活动;继续坚持运动,适当控制运动强度、加深呼吸。

二、稳定状态

概念: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工作效率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变化范围不大的水平上。分类:真稳定状态、假稳定状态

(二)真稳定工作状态在进行中小强度的长时间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所需要的氧可以得到满足,即吸氧量和需氧量保持动态平衡,这种状态称为真稳定状态。以有氧代谢供能为主

(二)假稳定工作状态在进行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运动时,当进入工作状态阶段结束后,机体的摄氧量已达到并稳定在最大摄氧量水平上,但仍不能满足机体对氧的需求,运动过程中氧亏不断增多,,这种状态称为假稳定状态。以无氧代谢供能为主、乳酸升高第三节运动性疲劳广义的疲劳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心理(精神)疲劳混合型疲劳运动性疲劳: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机体工作能力暂时性下降、防止过度疲劳与运动性损伤和运动性疾病是有区别的。“没有疲劳就没有训练。”“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一、运动性疲劳的特点(1)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短跑短泳等)疲劳,是由于肌细胞内代谢变化导致ATP转换率下降所致。(2)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疲劳与能源储备运用过程受抑有关。(3)混合性运动:技术动作不断变化(4)静止用力练习:肌血供↓心血管功能↓二、运动性疲劳发生的部位(一)中枢疲劳可发生在从大脑皮质直至脊髓运动神经元神经因素、化学机制(二)外周疲劳神经-肌肉接点、肌细胞膜、肌质网、兴奋-收缩脱耦联、收缩蛋白、线粒体三、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一)衰竭学说(二)堵塞学说(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四)保护性抑制学说(五)自由基学说(六)突变理论(七)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理论

四、运动性疲劳的诊断(一)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皮肤空间阈、闪光融合频率(二)生物电: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三)主观感觉判断(RPE)(四)肌力(五)生理生化指标:血乳酸、尿素、血氨、尿蛋白、尿胆原、心率、血睾酮、皮质醇等第四节恢复过程恢复过程:是指人体在健身锻炼、运动训练和竞技比赛过程中及结束后,生理功能逐渐恢复与提高的过程。阶段:运动中恢复阶段、运动后恢复到运动前水平阶段和运动后超量恢复阶段

一、恢复过程的一般规律第一阶段:消耗占优势,消耗>恢复。能源物质逐渐减少,各器官系统的工作能力下降。第二阶段:恢复过程占优势,能源物质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恢复到原来水平。第三阶段:超量恢复是指人体在运动中消耗的能源物质在运动后一段时间内不仅恢复到原来水平,甚至超过原来水平,这种现象称为“超量恢复”或“超量代偿”。超量恢复的程度和时间取决于消耗的程度。实践意义:运动员在超量恢复阶段参加训练或比赛,能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成绩。组别活动量肌糖原(mg%)肌肉收缩/次/min持续活动时间/min活动停止后活动后4h活动后24h13030-140-31+1626015-381-194+1831049-519-+4542084.5-785-517-49表14-3动物进行不同活动量肌糖原的消耗和恢复二、机体能源贮备的恢复(一)磷酸原的恢复主要是由有氧氧化系统供能。(二)肌糖原贮备的恢复影响因素:运动强度和运动持续时间,膳食(三)氧合肌红蛋白的恢复(四)乳酸再利用乳酸穿梭⑴工作肌内乳酸穿梭权利⑵经血管的乳酸穿梭恢复过程恢复时间最短最长肌中磷酸原(ATP和CP)恢复2min3min非乳酸性氧债的偿还3min5min氧合血红蛋白恢复1min2min肌糖原的恢复(长时间运动后)10h46h(间歇运动后)5h24h肌和血中乳酸的消除(运动性恢复)30min1h(休息性恢复)1h2h乳酸性氧债的偿还30min1h表14-5力竭运动后的恢复所需时间

三、促进人体功能恢复的措施(一)活动性手段1.变换活动部位和调整运动强度2.整理活动:是指正式练习后所做的一些加速机体功能恢复的较轻松的身体练习。⑴减少肌肉的延迟性酸疼,有助于消除疲劳;⑵使肌肉血流量增加,加速乳酸利用;⑶预防激烈活动骤然停止可能引起的机体功能失调

(二)其他手段营养性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