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过程-定稿_第1页
第六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过程-定稿_第2页
第六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过程-定稿_第3页
第六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过程-定稿_第4页
第六章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基本过程-定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基本过程计划设计原则(一)目标原则(二)整体性原则(三)前瞻性原则(四)弹性原则,(五)从实际出发原则(六)社区参与原则计划设计的程序

确定优先项目和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计划实施结构/组织能力评估确定计划目标确定健康教育干预框架确定项目活动内容、方法、日程制定设计监测与评价方案项目预算健康教育诊断

健康教育诊断的概念:在面对人群的健康问题时,通过系统地调查、测量来收集各种有关事实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推理、判断,确定或推测与此健康问题有关的行为和行为影响因素,以及健康教育资源可得情况的过程。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思路:健康促进规划设计的模式有多种,但最具有生命力的首推美国著名学者格林(Green)提出的PRECEDE-PROCEED模式。促成因素强化因素倾向因素组织、政策、法规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非行为问题行为与生活方式健康问题非健康问题生活质量第五步管理与政策第四步教育与生态诊断第一步社会诊断第三步行为与环境诊断第二步流行病学诊断PRECEDEPROCEED第六步执行过程评价第九步结局评价第八步中期效果评价第七步近期效果PRECEDE-PROCEED模式前后相互呼应,为规划设计、执行及评价提供一个连续的步骤或阶段。上述模式可分为两个阶段:诊断阶段(或需求评估):即PRECEDE阶段(predisposing,reinforcingandenablingconstructsineducational/environmentaldiagnosisandevaluation的英文缩写)指在教育/环境诊断和评价中应用倾向、促成及强化因素。执行阶段:即PROCEED阶段(policy,regulatoryandorganizationalconstructsineducationalandenvironmentaldevelopment的英文缩写)指执行教育/环境干预中应用政策、法规和组织的手段。二、健康教育诊断的基本步骤(一)社会诊断社会诊断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具体体现。其诊断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社区人群的人口学特征,人群的生产、生活环境及其生活质量。1.人群生活质量2、社会环境3、社会动员和社区组织

(二)流行病学诊断流行病学诊断的主要任务是要客观地确定目标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其分布特征以及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因素与环境因素(原因推断)。作为确定健康问题在目标人群中重要性的方法学,流行病学诊断要描述人群的躯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社会健康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各种危险因素的发生率、分布、频率、强度等。(三)行为诊断1.区分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2.区别重要行为与不重要行为;3.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重要的行为分级基础吸烟极强相关;高发病率高脂饮食强相关;高发病率暴食中度相关;高发病率无放松运动中度相关;高发病率缺乏锻炼中度相关;高发病率不重要的行为分级基础不检查血压不坚持治疗与初级预防计划的预期结果无关不遵从医嘱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行为的重要性分级对于重要的、有可能成为干预目标的行为,可以用行为分析的方法把行为分解成若干单元并用流程图加以表示,以明确行为的各个关键环节。

(四)环境诊断1.从众多的社会环境中列出与行为有相互影响的环境。2.根据该环境因素与健康和生活质量关系的强度,以及该环境因素导致的发病率、患病率和人群罹患的状况而确定其重要性。3.根据该环境因素是否可以通过政策、法规等的干预而发生改变,从而确定其可变性。4.将重要性和可变性结合分析,确定干预的环境目标。(五)教育诊断任何健康行为都受到三类因素的影响。此三类因素是倾向因素,促成因素与强化因素。1.倾向因素(动因因素、前置因素)倾向因素先于行为,是产生某种行为的动机、愿望,或是诱发某行为的因素。倾向因素包括知识、态度、信念和价值观,也可包括个人技巧。学习知识、转变态度、树立信念、端正价值观念,从而引发健康行为,这是健康教育知—信—行的理论流程,理顺三者的关系既是理论问题亦是工作实践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2.促成因素促成因素是指促使某种行为动机或愿望得以实现的因素,即实现某行为所必需的技能和资源。包括保健设施、医务人员、诊所、医疗费用、交通工具、个人保健技术。行政的重视与支持,法律政策等也可归结为促成因素。3.强化因素强化因素是激励行为维持、发展或减弱的因素。主要来自社会支持、同伴的影响和领导、亲属以及保健人员的劝告。也包括人们对行为后果的感受。三、健康教育计划(一)明确优先项目1、确定优先项目的基本原则(1)依据对人群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排序(重要性原则)(2)依据危险因素的可干预性排序(有效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该项目易为群众所接受,便于执行,有客观的评价指标或定量测定效果的方法,能够系统长期地随访观察。优选项目时有两个标准可供选择,即重要性和可变性。考虑时可基于问题的相对重要性和可变性来考虑,可采用简便易行的四格表法优选

重要不重要可变I最优选择III一般不予考虑不可变II次优选择IV不予考虑2、确定优先干预的行为因素:区分引起健康问题的行为与非行为因素;区别重要行为与不重要行为;区别高可变性行为与低可变性行为3、确定优先干预的倾向因素、促成因素和强化因素:问题树法等;(二)确定计划目标1、计划的总体目标(Goal,又称计划的目的)2、计划的具体目标(Objective,又称计划的目标);其要求可归纳为SMART5个英文字母(S—special具体的、M—measurab1e可测量的、A—achieve可完成的、R—reliable可信的,以及T—time有时间性的)来表示。具体地说,计划目标必须回答4个“W”和2个“H”。3、具体目标的分类制定(三)制定教育策略1、确定目标人群(1)一级目标人群:计划希望这些人群将实施所建议的健康行为。(2)二级目标人群:对一级目标人群有重要影响的人,或能激发教育和加强一级目标人群行为和信念的人。(3)三级目标人群:决策者、经济资助者和其他对计划的成功有重要影响的人。2、制定教育(干预)策略(1)健康教育策略(2)社会策略(3)环境策略(4)资源策略3、确定教育场所第一类教育机构: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包括职业学校)、大学等各级各类从事教育的场所。第二类卫生机构:包括卫生保健机构、医院、诊所、康复机构等。第三类工作场所:包括工厂、车间、办公室等,是劳动者一天主要的工作环境和人事环境第四类公共场所:包括街道、商场、公园、车站、机场、港口等公共场所。第五类居民家庭;4、确定教育的框架结构5、确定教育活动内容、方法和日程①调研计划阶段:包括基线调查、制定项目计划、制定监测和评价计划;②准备阶段:③执行(干预)阶段:④总结阶段6、确定干预活动组织网络与工作人员队伍7、确定干预活动预算:8、确定监测与评价计划9、对项目计划本身的评价(形成评价)(四)健康教育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