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东北地区农林基地的建设复习目标】1.初步了解,实现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综合考虑哪些因素。2.通过阅读地形和气温、降水分布图,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利弊因素。3.通过对比和分析,了解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特点,并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和商品粮基地建设的特色。4.结合具体发展模式,分析东北不同区域农业发展的方向。课前预习学案【自主学习】一、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1.气候条件: 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雨热 但农作物易受到 的影响。2.地形、土壤条件:地形类型齐全, 、黑钙土广泛分布。社会经济条件:重要的 基地,交通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 。二、农业布局特点(三大农业生产区域)耕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 平原、辽河平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 、大豆、水稻。这里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区。林业和特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和 3•畜牧业区:主要分布在西部高原、 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是重要的羊、牛、—牲畜生产基地。四.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1.林业开发现状与问题(1) 东北林区地位全国最大的林区:林地面积超过5000万公顷,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1/4以上;人均林地超过0.5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8倍;森林覆盖率达36%,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木材总蓄积量32.5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1/3以上。全国最大的木材基地,木材产量约占全国的40%。(2) 东北林区的生产概况东北林区的森林采伐和木材工业发达,其中森林采伐集中在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三
大林区。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其产量占全国的18.6%。(3)东北林区森林资源的分布参见教材87页图。林区自然条件及森林类型优势树种大兴安岭纬度高,气温低,只适宜耐寒树种生长,属寒温带针叶林兴安落叶松等小兴安岭气候温和湿润,土壤肥沃,适于针阔混交林生长,属温带针阔混交林红松、油松长白山林区红松、紫椴4)东北林区开发中的问题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1.地位:全国最大、比 的商晶粮基地, 是我国粮食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生产基地。2•突出特点:大规 化生产,地区 化生产。五、农业发展的方向1.农业可持续发展措施:坚持开发、利用与 相结合,坚持 效益与 效益的统一。2.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平原区:强彳 大豆等大宗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向 化、专业化 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西部草原区:围绕 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大力发展 农业和舍饲畜牧业。山区:以 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自主检测】东北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据此回答1〜2题。1.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欢迎,与其有关的因素有( )①东北水稻的生长期长②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病虫害少③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化肥使用量相对少④东北地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高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有关东北水稻种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水稻是东北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②水稻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加③水稻种植已扩展到北纬5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④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振兴东北要从发展现代农业开始”。据新华网哈尔滨2008年10月6日电: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近期提出,要在2012年使全省粮食总产登上1000亿斤新台阶,粮食商品量达到800亿斤。今后黑龙江垦区将围绕“粮、牧、企”的结构模式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尽早实现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之后再走向“北大商”的合理构想。据此回答3〜5题。3.下列粮食作物属于黑龙江垦区的有( )A.冬小麦和高粱B.春小麦和玉米C.油菜籽和甜菜D.水稻和花生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有( )红壤土层浅薄,肥力低下水土流失严重,石漠化面积急剧扩大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人口增长迅速,人均耕地面积少对黑龙江垦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粮、牧、企”结构模式中的“企”是指新建立一批国有大中型企业从“北大荒”走向“北大仓”的过程主要依靠加大科技投入“北大仓”要走向“北大商”必须依靠扩大耕地面积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面向国际和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产地含油量运输费用(元/kg)生产成本(兀)生产方式国产大豆17%0.181.60粗放式进口大豆19%0.161.28集约式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材料三东北平原某地生态农业示意图I刖Ttr扇址宀吕亠誌毋珈命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哪些?作为商品粮基地,东北平原与其他商品粮基地比较,其突出的优势有哪些?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由于价格下跌,产品滞销,豆农的生产积极性大受打击,纷纷减产或转产,我国东北大豆生产呈现萎缩之势。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能使东北大豆生产走出困境,重振雄风?生态农业作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东北大豆产区近年来得到一定的发展和推广,试分析材料三图示生态农业模式的好处。课内探究学案考点1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Lx'矗口冋化 现忖‘思Y7科优:皑K:Z亍亚殴AzFtli 部”A 戸门;;;诗*鈔较X詐舌:廿毕 "唳”隽Y二転冷”KZ李湖1应,哄VI経水4奁ii1:曲形平 i-:,kk势KiiUiWF-壊第?.f-... E-.J'-Aj',J 禹水嫁河」湖鬆爭,水海左丄rdp为坯「山村1.旳胁*匕¥口耳"匕*匕払日馬:必體瞇T.h丘.华卩卜人口“垛连空殴.'人[廿軒J.为<1、,人朋匚旳:甘,杓J于闵品1K•左 不耳-Hl左i应浪:,:<■!曲卜収.系7/f^i,利描-该易误点分析我国某些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的思路一个区域的农业,必须依托当地的自然背景、区位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诸多因素而发展。在诸多因素中,还有主导性因素,这是促使其形成特色农业的关键。区域特色农业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咼南疆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咼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的历史悠久;市场对长绒棉的需求量大海南岛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昆明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国内城市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跟踪练习】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青田县地处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中下游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全县总人口48.72万人,厂地形崎岖,以中低山丘陵为主,其中农业人口占83.9%。耕地面积17万亩,其中“九田14.6万亩。材料二 青田县传统农业技术一一“稻田养鱼”技术,因其“独特性、重要性、巧夺天工”水为世人瞩目,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青田县“稻田养鱼”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其最早的起源是农民利用溪水灌溉稻田,随溪水流入的小鱼在稻田中自然生长,经过长期培育,最终形成了天然的稻鱼共生系统。田鱼是以田间昆虫、杂草为食通过“稻鱼共生”长成。在西班牙马德里1斤左右的田鱼每条卖到40欧元。材料三浙江省青田县“稻田养鱼模式图”。(1)青田县丘陵山区油茶种植面积较广,影响油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地形 B.水源 C.气候 D.土壤(2)青田县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发展该农业的有利区位因素是主要限制性因素 。田鱼能出口到西班牙的餐桌上得益于 “稻田养鱼”“稻鱼共生”的农业模式具有哪些优点?为实现“稻田养鱼”增产增收,应该采取哪些有效途径?二、我国商品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描施及可持续鏗展方■向1-箱晶衣业生产中存柱的冋題与解决揩诫我禺商品农业的发展厉史较晚川旦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较多r并FI益夾岀-冋髄的岀现行什T人口上曾兴过快r农业用力壇.大导致农业发展7/向利实燃出壬见偏舲有关n具体农规如卜-所加3TSSt,和E-M沁連,3TSSt,和E-M沁連,伸护柏细C生惹加盛+n云一\主盍占不曲1H忙|.-FW[社、[上列捋牡唸軽]_|林如活除|Z商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针对商品农业生产屮岀现的餐种冋物-今后商品农业的对持皱发痕应若虫注憲以下儿个Tr曲:11〉调整农业谿构和农村经济结沟根粧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穽排农、林、牧.制、渔业内勺比刊,各业箜金血发展;五视发展第二、W产业"单力H农农收人。£2》推进农一业产业4七进程府{极推进农喬产品探加工为-L的龙头金业建i殳财世长产业链•盥咼农番产&附加值•加快农村綽済发屣“(刖加强农业臭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十农业拼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早涝威胁的土地.收善水源濮溉条件■创造岛产、稳产的基本农田D<4>^jn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利推广依靠科技"完苦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規高农民的文化奈质J曾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岛农产站的市场竞争力。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帀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上地汚染、水土流罠、上地荒漩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矶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s俚域界錐s俚域界錐—铁常—-老区界蛭—山,脉2008年12月16日至18日,在由国家林业局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举办的“林业碳汇和生物质能源发展国际研讨会”上获悉:目前,全国森林面积达到1.75亿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18.21%,25年吸收二氧化碳46.8亿吨。图示地区是我国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地区,据此回答2〜4题。有关该区域农业生产和布局的叙述,正确的是(农业结构比较完整,林业占主导地位乙省是我国最大的木材调出省C.农业布局自东向西的趋势是林一农一牧D.该区域是全国最重要的冬小麦区
图中A山脉多针叶林,B和C山脉多混交林,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降水东丰西歉,北多南少的结果B.纬度高低不同,热量北少南多的结果人工营林,树种不同造成的D.开发历史长短和生产方式不同造成的促进该区域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于()积极营造人工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木材的综合利用率,加强森林资源综合开发促进珍贵树种的更新,缩短其生长周期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止生态环境恶化课堂检测I25CE读区域图3-4-7,完成1、2I25CE1•甲、乙、丙对应的土地利用类型分别是()耕地、林地、草地 B.耕地、草地、林地C.草地、林地、耕地D.草地、耕地、林地2.图示区域粮食商品率高于全国其他农业区,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C.水热条件好C.水热条件好人均耕地多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4题。材料一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材料二我国四地农业生产情况表星地类型①②农业人口【%〕19.914.728.54 89桝刃It而积(%)1Ot17氏8223.43津良喰■商品率f%)35.227.2629.〔J
3•有关①②③④四个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代表黄淮平原区 B.②代表东北低产区C.③代表西北干旱区 D.④代表南方高产区4•受土壤盐碱化影响和沙尘天气影响最明显的分别是A.①④ B.③② C.④③ D.①②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人均耕地(hmV人)0.310.100.020.070.050.10单览面和甘胸产 )49165S725S7O7(M4620761754885区较区较产吉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2007年)表,回答5〜7题。5•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谷物量最高的是()A.上海 B.黑龙江C.林D.浙江6•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少但单位面积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A.土壤肥沃 B.水热充足C.地形平坦 D.机械化水平高7•关于东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和重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面向市场,强化商品粮基地的建设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生态化方向发展积极开发宜农荒地8•在日本九州岛一个7英亩的水稻农田建立了下图所示的发展模式,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农业的地域类型属于 农业,我国 地区适合建立这种模式。(2) 简述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3)简要分析该农田建立这种农业发展模式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课后拓展学案(1----4为A组)读图,完成1〜2题。1.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1.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图中()A.混交林B.针叶林C.水稻D.冬小麦2.在图示季节,该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①河出现春汛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C.③地小麦黄熟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卜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答3〜4卜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3•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地面积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4•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5----6为B组)读下面两个表格,回答5〜6题。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地形结构表
缓坡平原陡坡水面36%18%33%13%该丘陵地区农业用地结构表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70%12%7%11%5•造成该地区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J2K-I26u 1285大A.过度开垦 BJ2K-I26u 1285大C.过度绿化 D.城市化速度过快,占用量耕地该地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为()缓坡退耕,大力发展渔业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放缓城市化进程,严禁占用耕地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7为C组)7、读某城市周边地区图,回答有关问题。描述图中1月一20°C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图示地区与其他重要商品粮产区相比,最具优势的区位因素有哪些?分析城市A形成与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图中B河流的水文特征及其形成原因。4.1区域农业发展参考答案自主检测1、C2、C3—5、BCD6、(1)地势平坦,耕地集中连片。(2)商品率高,增产潜力大(人少地多)。(3)土地肥沃(4)价格低,含油量高(5) ①改良品种,提高大豆品质;②实行产业化集约经营,提高单产,降低成本;③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④加快水利建设和提高机械化水平。(6) ①缓和饲料、肥料、燃料的矛盾,有利于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②实现秸秆还田,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③有利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发展副业,提高农民跟踪练习1、答案:(1)D(2)水稻种植业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足,雨热同期;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居民喜吃大米地形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劳动竞赛实施方案
- 幼儿课程展示活动方案模板
- 城乡民政工作方案模板
- 万圣节活动方案之三
- 行政综合部年终总结
- 驾校财务管理方案
-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总结
- 试用期满考核表个人总结
- 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学习总结
- 茶叶促销策略活动方案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艺术插花”赛项申报方案
- 设计vi合同模板
- 马工程《文学理论》
- 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第7课《浏览网上信息》教案
- 2024年档案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1部编版语文必修下册理解性默写汇编 (打印)
- 钻井及井下作业井喷事故典型案例
- 县乡教师选调进城考试-教育法律法规题库含答案(突破训练)
- 建筑工地安全事故报告
- (202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
- 2023-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训练-沈从文《边城》(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