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9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1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9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2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9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3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9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4页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9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9月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语言文字运用Ⅱ

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我过去研究林黛玉,总以为与她紧密相连的芙蓉花是荷花,①。《红楼梦》第四十回里写黛玉喜欢李义山的一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②,宁愿欣赏残破的荷叶。进一步细读文本,便能发现书中有“恰好八月(指农历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以及“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等词句说明此处提到的芙蓉花在农历八月左右开花,生长在岸上,黛玉可以藏在花丛申,③,荷花一般在农历六月左右开花,八月已接近尾声了,且生长在水中,黛玉也不可能从水中走出来,宝玉也不太可能将诔文挂到水里去。反观木芙蓉,大约在农历八月开花,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经常生长在池塘岸边,这与小说的情节全都符合。所以,写《金陵十二钗花语》的时候,我修正了我以前的观点,做出了一个新的解释:象征林黛玉的芙蓉花不是水芙蓉,不是水中的荷花,而是地生的木芙蓉。木芙蓉又名“拒霜花”,没有浓烈的香味。它虽不像牡丹那样被众人追捧,但也风姿绰约,有幽静之美,其花语为纤细之美,象征纯洁。这与林黛玉的性格也比较符合。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阅读文段,说说“我"是如何逐步阐述“象征林黛玉的芙蓉花是木芙蓉”这一观点的?(4分)

四川省南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语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现如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几乎是如影随形。手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伴而来的,

①。

“手机病"的门诊病例中,问诊最多的是骨科。手机拿久了,手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手臂韧带、肌腱等软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在问诊中是最多的。相对于骨科,②,且是“重灾区”。手机屏幕发出的是蓝光,经过长期大量的蓝光照射,会发生眼底黄斑病,严重的会造成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视觉细胞损伤。眼底黄斑病又称“眼睛癌症",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手机病”中,心理层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用手机上网,大脑对网络世界产生的大量即时愉悦反馈会不断把使用者带回网络世界,久而久之,使用者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并最终成瘾。而一些手机应用软件利用大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让一部分人深陷“信息茧房",无法自拔。如今,“放不下”手机的人越来越多。

③,简单来说,这把“剑"一面是便利,另一面是各种“病”。对于我们来说,学会了上网,也要学会“下"网,不能做“低头族”,要有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最后一段加波浪线的“下"字为什么要加引号?请简要分析。(5分)

四川省德阳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越是不想一件事情越会想到这件事情。这种“让自己不去想”、主动克制某个念头的行为,叫做思维抑制。但结果是,①,尤其是在我们疲劳的时候。

思维抑制是一种自我控制行为。控制行为包括意识和元意识两个层面的过程。意识过程是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元意识过程是指意识到当前自己的注意内容,这是自动的监视过程,扫描那些“不该注意"的内容。两个系统紧密配合,只要“非目标”出现,注意力就会转移到目标上,而自动扫描到的“非目标"不会进入意识层面。

但是在思维抑制中,引起注意的是“不该注意”的事情,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②,很难被驱除。在我们疲劳的时候,意识过程受到影响,扫描系统不断出现“非目标",但主动注意却没办法抑制回到目标上,使得那些刻意被抑制的想法更容易冒出来,让我们走神。

根据自我报告调查显示人们平均每天有20%在走神,所想的多是不快乐的事情。而更为客观的APP实时追踪发现469%的清醒时间我们都在走神。不论走神想的是快乐还是不快乐的事情,③,即便走神想的是些开心的事,专心在目标上的情绪也会更好。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21.根据材料第二段内容,给“控制行为”下一个简要定义。要求不超过60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四川省眉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万千人家载歌载舞,共庆丰收。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_______。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能够表现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具有当代意义,____②______。一方面,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一种仪式感;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果,最绝体现出半收的喜悦。另一方面更是当代人准确把握住时节规律,用现代思维点缀传统文明的一种上佳表现。节气时令“摇身一变”,成了具有辨活现代感的重要节日,这从某种程度上,恰是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契机与自然而然。“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而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它的设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激励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农民既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____③_____。举办丰收节可以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投身进来,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办这个节,可以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中国农民丰收节”对农民兄弟是莫大鼓舞,必将在精神层面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信心。

21.下列句子中的“人家"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人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个勤俭人家,五口人男耕女织,早出晚归,精打细算,小口子过得挺红火。

B.小刘暗下决心:人家是人,我也是人,我就不信我学不好语文!

C.无功不受禄。你快把这一兜子水果给人家送回去,咱可不能收。

D."您快别说了,人家还小呢,还不想找对象呢。"三丫头说着,脸早就红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四川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父学;完放小题。

折岗场一般在村边,一家一家的麦子拉到麦场堆成一座又一座“小山"。那几日,打麦的机器昼夜轰鸣,麦穗被吞入机器时有刺耳的声音传来。脱掉皮的麦粒落在机器下面,皮被吹向一旁。麦秆经过压缩被挤成扁扁的,没有了锋芒。

打麦场是儿童的乐园。城市里有游乐场,但对于乡村里长大的孩子,游乐场是遥远的未知。女孩子矜持一些,十多岁的男孩子在麦秸堆里蹦高高或者“藏猫猫”、一疯就是半天。每当听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我就想起曾经的打麦场。秋天打谷子时虽有谷堆,但那时天气已凉,秋虫声声中,各家打完了谷子都赶紧回家了,远不如夏日的打麦场热闹。当热辣辣的太阳隐下山去,当晚风吹凉的夜色伴随树木的黑影来临,这时才是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最好的休闲时间。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幅场景我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的是,我曾经在这样的场景中翻过跟斗,打过滚;陌生的是,熟悉的场景并没有歌声中的恬静,大家都在劳作。

(1)下列句子中的“疯”与文中加点的“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我并不曾疯,他们偏要说我是疯子。

B.他们大概拿我当个半疯子,我也就装疯,和他们乱扯。

C.雨后,这些棉花疯长,很多都有一人多高。

D.上班时间和员工一起唱歌跳舞,像我这样疯的老板是不多的。

(2)文学作品中引号的作用很丰富。文中第一段、第二段使用了两次引号,请分别分析这两处引号的作用及所引内容的含义。

(3)文中第三段引用了《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的歌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语言文字运用Ⅱ

四川省南充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我过去研究林黛玉,总以为与她紧密相连的芙蓉花是荷花,①。《红楼梦》第四十回里写黛玉喜欢李义山的一句诗“留得残荷听雨声”,②,宁愿欣赏残破的荷叶。进一步细读文本,便能发现书中有“恰好八月(指农历八月)时节"“园中池上芙蓉正开”以及“却是个人影从芙蓉花中走出来"“那诔文即挂于芙蓉枝上”等词句说明此处提到的芙蓉花在农历八月左右开花,生长在岸上,黛玉可以藏在花丛申,③,荷花一般在农历六月左右开花,八月已接近尾声了,且生长在水中,黛玉也不可能从水中走出来,宝玉也不太可能将诔文挂到水里去。反观木芙蓉,大约在农历八月开花,比较喜欢湿润的环境,经常生长在池塘岸边,这与小说的情节全都符合。所以,写《金陵十二钗花语》的时候,我修正了我以前的观点,做出了一个新的解释:象征林黛玉的芙蓉花不是水芙蓉,不是水中的荷花,而是地生的木芙蓉。木芙蓉又名“拒霜花",没有浓烈的香味。它虽不像牡丹那样被众人追捧,但也风姿绰约,有幽静之美,其花语为纤细之美,象征纯洁。这与林黛玉的性格也比较符合。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阅读文段,说说“我”是如何逐步阐述“象征林黛玉的芙蓉花是木芙蓉"这一观点的?(4分)

20.【答案示例】

①因为荷花俗称水芙蓉

②可见她对荷花并无所谓

③树枝可以挂诔文

21.【答案示例】首先质疑自己以往的研究结论-象征林黛玉的芙蓉花是水芙蓉;(1分)然后通过对《红楼梦》中有关词句的分析,印证了自身质疑的合理性;(1分)接着通过比较分析和考证,重新确立了“象征林黛玉的芙蓉花是木芙蓉”这一观点;(1分)最后以木芙蓉花语与林黛玉的性格相符的判断,强化了结论。(1分)

四川省南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语用II(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现如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手机几乎是如影随形。手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伴而来的,

①。

“手机病"的门诊病例中,问诊最多的是骨科。手机拿久了,手臂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手臂韧带、肌腱等软组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在问诊中是最多的。相对于骨科,②,且是“重灾区”。手机屏幕发出的是蓝光,经过长期大量的蓝光照射,会发生眼底黄斑病,严重的会造成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视觉细胞损伤。眼底黄斑病又称“眼睛癌症",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

“手机病”中,心理层面的问题也不能忽视。用手机上网,大脑对网络世界产生的大量即时愉悦反馈会不断把使用者带回网络世界,久而久之,使用者对网络产生严重依赖并最终成瘾。而一些手机应用软件利用大数据算法等技术手段让一部分人深陷“信息茧房",无法自拔。如今,“放不下”手机的人越来越多。

③,简单来说,这把“剑"一面是便利,另一面是各种“病”。对于我们来说,学会了上网,也要学会“下"网,不能做“低头族”,要有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

21.最后一段加波浪线的“下"字为什么要加引号?请简要分析。(5分)

(二)语言文字语用II

20.答案:

①却是各种“手机病”②眼科最令人担忧③手机是把“双刃剑"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从前文“手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相伴而来的……”可知,前后内容构成了转折关系,要填入的内容应是手机的弊端,再从后文看,谈到的是各类手机病,故可以填入“却是各种‘手机病’"。

第二空,结合后文“手机屏幕发出的是蓝光,长期大量的蓝光照射,会发生眼底黄斑病,严重的会使患者造成眼底视网膜黄斑区的视觉细胞损伤”可知,填入内容是关于手机对眼睛的损伤,对应“相对于骨科",这个科室应该是眼科,可以填入“眼科最令人担忧”。

第三空,此处上承上网的害处,下对应“这把‘剑’一面是便利,另一面是各种‘病’",可知是说上网是一把双刃剑,是有利有弊的剑,故可以填入“手机是把‘双刃剑’”。

21.答案:

借用“上网"造出“下网”一词,(1分)生动有趣(1分);这里的引号起强调作用(1分),将离开互联网的行为特意突出(1分),引起读者注意,并说得形象可感(1分)。

(意思相近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下’网"的“下”字是仿词,借用“上网"造出“下网”一词而出现的,从引号代表的含义看,这里的引号起的是强调的作用。从表达效果上看,此引号的使用将离开互联网的行为特意突出,能够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并说得形象可感,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四川省德阳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在生活中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越是不想一件事情越会想到这件事情。这种“让自己不去想"、主动克制某个念头的行为,叫做思维抑制。但结果是,①,尤其是在我们疲劳的时候。

思维抑制是一种自我控制行为。控制行为包括意识和元意识两个层面的过程。意识过程是主动将注意力集中到要做的事情上;元意识过程是指意识到当前自己的注意内容,这是自动的监视过程,扫描那些“不该注意”的内容。两个系统紧密配合,只要“非目标"出现,注意力就会转移到目标上,而自动扫描到的“非目标”不会进入意识层面。

但是在思维抑制中,引起注意的是“不该注意"的事情,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②,很难被驱除。在我们疲劳的时候,意识过程受到影响,扫描系统不断出现“非目标”,但主动注意却没办法抑制回到目标上,使得那些刻意被抑制的想法更容易冒出来,让我们走神。

根据自我报告调查显示人们平均每天有20%在走神,所想的多是不快乐的事情。而更为客观的APP实时追踪发现469%的清醒时间我们都在走神。不论走神想的是快乐还是不快乐的事情,③,即便走神想的是些开心的事,专心在目标上的情绪也会更好。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8个字。

21.根据材料第二段内容,给“控制行为"下一个简要定义。要求不超过60个字。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2.【答案】(1)第①处,“但结果是”说明生活中“让自己不去想"“主动克制某个念头”这种思维抑制的行为往往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故此处可填“主动克制的念头(刻意被抑制的想法)更容易出现"。

第②处,结合“但是在思维抑制中,引起注意的是‘不该注意’的事情”可知,此处与上文“自动扫描到的‘非目标’不会进入意识层面"是转折关系,情况相反,故此处可填“自动扫描到的‘非目标’进入意识层面”。

第③处,结合后文“即便走神想的是些开心的事,专心在目标上的情绪也会更好"可知,此处是把走神时的情绪和专心目标时的情绪进行比较,走神想开心的事也没有专心目标时的情绪好,据此可填“走神时的情绪比专心目标时差”。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是一种用简洁明确的语言对事物的本质特征作概括的说明方法。“下定义"必须抓住被定义事物的基本属性和本质特征。多采用判断单句的形式。其格式多为“xxx(种概念)是xxx的xxx(属概念)”或“xxx叫xxx"。根据材料第二段内容可知“控制行为是行为过程”,可以此句话为句子主干。接下来,可筛选出此行为过程的本质特征为“两个系统紧密配合,只要‘非目标’出现,注意力就会转移到目标上,而自动扫描到的“非目标"不会进入意识层面”,最后,将此行为过程的本质特征添加到“控制行为是行为过程"这一主干句中作修饰成分。

故为“控制行为”可下定义为:控制行为是通过意识和元意识两个系统的紧密配合,使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使“非目标"不进入意识层面的行为过程。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

一是成分残缺,“根据自我报告调查显示”滥用介词“根据",导致主语残缺,应将“根据”去掉;

二是表意不明,“人们平均每天有20%在走神"可改为“人们平均每天有20%的时间在走神”。

故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为:自我报告调查显示,人们平均每天有20%的时间在走神,所想的多是不快乐的事情。

答案:

(1)①主动克制的念头(或:刻意被抑制的想法)更容易出现②自动扫描到的“非目标"进入意识层面③走神时的情绪比专心目标时差

(2)控制行为是通过意识和元意识两个系统的紧密配合,使注意力集中到目标上,使“非目标”不进入意识层面的行为过程。

(3)自我报告调查显示,人们平均每天有20%的时间在走神,所想的多是不快乐的事情。、、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补写语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应结合语境补写,注意和上下文连贯,且不能是病句。

(2)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下定义的含义,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作答。

(3)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题,先分析画线句子,找出其中的语病,然后针对语病一一加以修改。

语境补写答题技巧:

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

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

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

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

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

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四川省眉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月23日,农历秋分,我国迎来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这一天,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万千人家载歌载舞,共庆丰收。秋分既是秋收冬藏的终点,_______。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既是对传统“二十四节气”这种古人智慧结晶的致敬与传承,同时更加能够表现当代中国人知晓自然更替,顺应自然规律和适应可持续的生态发展观。“农民丰收节"的设立,不仅具有当代意义,____②______。一方面,对于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一种仪式感;春种秋收,春华秋实,一年的辛勤耕耘,金秋时节硕果累果,最绝体现出半收的喜悦。另一方面更是当代人准确把握住时节规律,用现代思维点缀传统文明的一种上佳表现。节气时令“摇身一变”,成了具有辨活现代感的重要节日,这从某种程度上,恰是传统文化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的一种契机与自然而然。“农民丰收节"是第一个在国家层而专门为农民设立的节日。它的设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可以激励广大农民投身乡村振兴。农民既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体,____③_____。举办丰收节可以让广大农民参与进来、投身进来,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办这个节,可以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所以“中国农民丰收节”对农民兄弟是莫大鼓舞,必将在精神层面增强亿万农民振兴乡村的信心。

21.下列句子中的“人家"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人家”,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个勤俭人家,五口人男耕女织,早出晚归,精打细算,小口子过得挺红火。

B.小刘暗下决心:人家是人,我也是人,我就不信我学不好语文!

C.无功不受禄。你快把这一兜子水果给人家送回去,咱可不能收。

D."您快别说了,人家还小呢,还不想找对象呢。"三丫头说着,脸早就红了。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1.A,文中画横线处的“人家":家庭。A.家庭。B.自己以外的人,别人。C.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或“他们"相近。D.指“我”,有或亲热或俏皮或害羞的意味。

22.①更是春耕夏种的起点②更具有浓厚文化传承意味③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

四川省百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父学;完放小题。

折岗场一般在村边,一家一家的麦子拉到麦场堆成一座又一座“小山"。那几日,打麦的机器昼夜轰鸣,麦穗被吞入机器时有刺耳的声音传来。脱掉皮的麦粒落在机器下面,皮被吹向一旁。麦秆经过压缩被挤成扁扁的,没有了锋芒。

打麦场是儿童的乐园。城市里有游乐场,但对于乡村里长大的孩子,游乐场是遥远的未知。女孩子矜持一些,十多岁的男孩子在麦秸堆里蹦高高或者“藏猫猫”、一疯就是半天。每当听到《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我就想起曾经的打麦场。秋天打谷子时虽有谷堆,但那时天气已凉,秋虫声声中,各家打完了谷子都赶紧回家了,远不如夏日的打麦场热闹。当热辣辣的太阳隐下山去,当晚风吹凉的夜色伴随树木的黑影来临,这时才是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最好的休闲时间。

“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晚风吹来一阵阵快乐的歌声。我们坐在高高的谷堆旁边,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幅场景我是熟悉的;又是陌生的。熟悉的是,我曾经在这样的场景中翻过跟斗,打过滚;陌生的是,熟悉的场景并没有歌声中的恬静,大家都在劳作。

(1)下列句子中的“疯”与文中加点的“疯",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我并不曾疯,他们偏要说我是疯子。

B.他们大概拿我当个半疯子,我也就装疯,和他们乱扯。

C.雨后,这些棉花疯长,很多都有一人多高。

D.上班时间和员工一起唱歌跳舞,像我这样疯的老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