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植物基因工程_第1页
第八章 植物基因工程_第2页
第八章 植物基因工程_第3页
第八章 植物基因工程_第4页
第八章 植物基因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基因植物—是通过DNA重组技术,从生物体(动物、植物、微生物)中鉴定和分离特定的基因,经精心设计后导入并使其稳定整合于受体植物的基因组,表达后实现对植物的定向遗传改造而获得的植物。

第八章、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

转基因植物研究的目的转基因植物研究的目的:为了获得抗除草剂、抗病虫害、改善品质、提高产量与适应逆境等更为理想的植物.传统育种与基因工程育种的异同:传统育种方法速度慢,基因工程育种较快。传统育种只适合能进行有性杂交的植物,而基因工程育种可将特定的基因导入同种、近缘甚至远缘物种的基因组中。传统育种可将其他不需要的基因引入植物基因组中

再生植株---通过组培,由愈伤组织、悬浮细胞或原生质体生长的完整植株,称为再生植株.愈伤组织---外植体在适宜的培养基中生长出未分化的细胞团,称为愈伤组织.根瘤存在于能引起植物形成冠瘿瘤的土壤农杆菌中,诱导冠瘿瘤形成,又称肿瘤诱导质粒(tumorinducingplasmid)。1.Ti质粒:

Tiplasmid环状双链DNA,1.5×105-2.0×105bp(185kb)(相当于细菌染色体的3%-5%)。(1)Ti质粒的结构

转移DNA,编码冠瘿碱的合成,能随机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上。长度一般为12-24kb,是Ti质粒最重要的部分。左边界右边界生长素基因细胞分裂素基因冠瘿碱合成①T-DNA(transfer-DNA)生长素基因:iaaM(tms1)和iaaH(tms2)编码合成吲哚乙酸(植物生长激素)的酶iaaM:色氨酸-2-单加氧酶色氨酸-2-单加氧酶色氨酸吲哚-3-乙酰胺iaaH:吲哚-3-乙酰胺水解酶吲哚-3-乙酰胺水解酶吲哚-3-乙酰胺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基因tmr(ipt):异戊烯转移酶,催化:二磷酸异戊烯(IPP)异戊烯酰嘌呤单磷酸(IPA)5’-AMP章鱼碱(octopine)胭脂碱(nopaline)NH-(CH2)3-CH-COOHNHCH3-CH-COOHHN=CNH2NH-(CH2)3-CH-COOHNHHOOC-(CH2)2-CH-COOHHN=CNH2Arg与丙酮酸缩合成Arg与

酮戊二醛缩合成冠瘿碱(opine)的类型和化学结构农杆碱(agropine)冠瘿碱(opine)的作用

冠瘿碱是在冠瘿瘤内合成并分泌出来的,是农杆菌的碳源和氮源。大部分其他土壤微生物都不能利用冠瘿碱。Glu的二环糖衍生物。②毒性基因(vir)决定土壤农杆菌对植物的感染和T-DNA的转移,

进入和整合。vir的产物能诱导Ti质粒产生T-DNA区域的单链拷贝。单链拷贝从Ti质粒脱离后,可与vir的产物VIRD2蛋白结合,并在VIRD4和VIRB蛋白的帮助下穿过浓杆菌内膜、外膜、壁和植物细胞壁、细胞膜及核膜,最后整合到植物染色体上。单链的5’端是右边界区域,含有25bp重复序列,参与整合。章鱼碱代谢基因和胭脂碱代谢基因:

④不相容性基因控制Ti质粒的不相容性。③冠瘿碱代谢基因分别编码代谢这两种冠瘿碱的酶。维持农杆菌生长。(1)第一步:植物受伤植物受伤后能分泌酚类化合物(如乙酰丁香酮、

羟基乙酰丁香酮),诱导Ti质粒上的毒性基因表达。2.农杆菌的感染和生存(1)第二步

感染植物(3)第三步

毒性基因(vir)表达T-DNA上的产物催化产生过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形成植物冠瘿瘤。脓杆菌吸附于植物的表面伤口部位(常在茎的基部)。virA、virG、virD、virB(4)第四步T-DNA转移T-DNA被vir基因产物切下来,并运送到植物细胞核里,整合到植物基因组中。(5)第五步

诱导冠瘿瘤(6)第六步

土壤农杆菌代谢冠瘿碱。3.Ti质粒的种类根据所编码的冠瘿碱(opine),分为(1)章鱼碱(octopine)型质粒(3)农杆碱(agropine)型质粒(2)胭脂碱(nopaline)型质粒裸子植物、双子叶被子植物、禾谷类单子叶植物(玉米)。(1)能够自发地整合到植物的染色体上。(2)能转化多种植物。(3)强启动子4.Ti质粒转化的对象5.Ti质粒作为载体的可能性T-DNA的opine合成酶基因上有一个强启动子,能启动外源基因的表达。25(1)分子量太大(200kb)!(2)限制性酶切位点太多。(3)被转化的植物细胞成为肿瘤,不能

再分化。(4)在大肠杆菌中不能复制。6.天然Ti质粒作载体的缺点(4)冠瘿碱合成对于植物无意义。应剔除掉。(5)加入大肠杆菌的ori和选择标记。(6)加上真核生物的转录信号和结束信号以

及添加polyA的信号序列。(1)保留T-DNA的转移功能部分(vir基因,

左右边界)。(2)减少限制性酶切位点,引入单一插入位

点。(3)取消T-DNA的致瘤基因,使被转化的植

物细胞不再成为肿瘤,能正常分化。7.Ti质粒的改造改造后的Ti质粒载体模式leftrightMCSAMProriVirselect8.Ti载体的类型(1)共整合载体(cointegratevectors)最早获得广泛应用的Ti质粒是比利时科学家P.Zambrisky等1983年改造的pGV3850需要同源重组才能插入外源基因。①pGV3850的特点:是一种受体质粒,外源基因不能直接插入,而是需要借助于pBR322质粒作为中间载体。宿主土壤农杆菌的选择标记是位于中间载体pBR322上的卡那霉素抗性(Kanr)基因(编码氨基糖苷磷酸转移酶)。位于T-DNA右半部分的胭脂碱合成酶基因(nos)。1)农杆菌选择标记2)最终受体植物的选择标记②选择标记卡那霉素抗性(Kanr

)基因(卡那霉素对植物有剧毒!)③外源基因插入pGV3850的过程外源基因KanrpBR322土壤农杆菌含pGV38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