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丹东_第1页
高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丹东_第2页
高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丹东_第3页
高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丹东_第4页
高校信息化发展规划-丹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信息化发展与规划清华大学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中心蒋东兴2012.7.27/提纲浅谈信息化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分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解读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和造纸术、印刷术一样,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造纸术让知识有了方便携带的良好载体,人类突破口语的束缚,用文字将信息加以广泛传播;印刷术极大提高了书面信息的复制效率并降低成本,扩大了信息交流传递的容量和范围,让人类知识的广泛传播成为可能;信息技术同时改变了知识的传播载体和传播方式——人类知识的传播突破了时空和容量限制,还突破了语言文字种类的限制,知识的传播不再有不可逾越的鸿沟!3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了知识的获取与利用方式,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随着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与知识急剧增长,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知识创新频率不断加快,传统的图书传播载体和阅读记忆获取模式已经不能够应对当前知识激增的状况,必须采用信息技术革新知识生成、传播、呈现和利用的方式;随着云计算与大数据管理、移动互联与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应用,知识就在手头成为现实,知识已经不必也不能都记忆在人类的大脑中,外部海量存储的知识随需可得,关键是要掌握获取与利用的方法。4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信息技术改变了个人知识的自组织模式,引发了团体知识的社会组织模式的变革。随着知识载体从以往的单一书本形式转化为多媒体知识包,知识的组织形式从以往的线性排列转向超文本结构,个人知识的存储也由单一的内存(大脑)扩展到外存(在线知识库),传统的知识构建模式和组织模式已不能适应如此巨大的变革;充分发挥人类的联想机制,改变人们的认知方式和知识构建方式,建立面向知识分享的社交网络,通过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建构、交流与共享,推动社会化的知识组织与共享模式,促进学习者的个性发展与集体智慧的增长。5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信息时代需要“数字公民”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和必要的信息技能,拥有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社会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一项基本技能。信息素养包括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的能力,有效地吸收、存储、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运用多媒体形式表达信息、创造性使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基于信息技术的知识建构、协作交流能力等。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切实培养信息素养,才能够在复杂的生存环境中获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获得新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学会学习的能力是21世纪数字公民安身立命之本。6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与教育形态。教育信息化让人人能够随时、随地、随需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已经不必拘泥于教室、实验室等场所,也不必拘泥于师生面对面的教学形式,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的界限逐步消融,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信息资源在社会中的分布形态和人们对它的拥有关系,使得人人可以享有优质资源和学习机会,使教师和学生拥有了平等的信息地位,迫使教育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大大推进了教育公平、教育民主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进程。7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创新了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必将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育信息化推动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通过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融合,改变传统的教与学行为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将对培养信息时代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提高教育质量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8信息化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教育信息化深刻地影响了教育模式与教育关系。信息社会的知识与知识、知识和知识人、知识人与知识人的关系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必将引起教育模式的变革,传统的应试教育、灌输教育模式受到挑战,当前的考试制度也将因为不符合知识生产力发展而被扬弃,注重团队合作、重视探索探究的教育模式将因其符合信息时代的需要而得到迅速发展;教育模式的变革将引起教育关系的变化,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同伴之间的教育关系都将因信息化的到来而创新发展;信息化对于学校的管理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优化教育管理模式,改善学校治理结构,也将促使新型教育关系的产生。9信息化已成基本发展趋势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化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交织,推动着全球产业分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重塑着全球经济竞争格局。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10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应用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进入了新的发展高峰期,移动互联、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涌现和成熟,改变着信息系统的生态环境:Web2.0开始普及,个性化、碎片化、扁平化和社交化等特性正从数字空间中延伸到物理空间,改变着人类经济和社会的组织和运作模式;开放共享走向常态,体系开放、技术开放和服务开放,开放系统用开放性换来了规模效应、数据积累和用户集聚;软设施建设成为基础,从IaaS、PaaS到SaaS,分布、分层、基于云服务的信息系统架构正在形成。推动信息化发挥变革与创新的作用提供个人知识管理(PKM)环境个人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将个人拥有的各种资料、随手可得的信息变成更具价值的知识,最终利于自己的工作、生活;个人知识管理环境提供完善的“知识分类体系”功能,帮助个人建立知识体系并不断完善,进行知识的收集、消化吸收和创新;个人知识管理环境提供海量的存储与快速的检索功能,帮助个人构建个人知识库并快速查找;个人知识管理环境提供安全的自动备份与便捷的封装打包功能,帮助个人安全保存知识内容并能方便携带。13推动信息化发挥变革与创新的作用提供交流与协作的环境建立社交网络,帮助师生将各种社交关系如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老乡关系、校友关系、社团关系、乃至共同兴趣爱好、共同阅读资料、共同临时观点等等静态的、动态的、长久的、短暂的社交关系都方便地管理起来,最为隐性的社会关系一旦被挖掘出来并显性管理,将极大地改善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交流与协作工具,班级(教学班、行政班)、学生社团、研究组、校友群、乃至短期的、长期的、固定的、动态的各种组织,都可以在校园社交网络上建立社区,共享知识,交流感受,讨论问题,协同工作。14推动信息化发挥变革与创新的作用提供团队知识分享环境在组织中建构一个知识系统,让组织中的信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记录、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地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不间断地累积知识为组织智慧的循环,可以提高组织智商,提升组织记忆,减少重复劳动;随着开放与分享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师生将会越来越愿意分享自己的知识、资料与成果,学校公共知识库将在众人拾材火焰高的作用下,成为一个活跃度更高的“数字图书馆”;团队知识分享环境要打通学校公共知识库和机构知识库,使学校机构知识库成为拥有活水源头的知识宝库。15提纲浅谈信息化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分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解读引子:高校信息化要素分析教师学生管理与服务人员基础设施软件平台数字资源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信息化队伍保障体系文化生活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教学信息化:高校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高度认可,但大多数应用得不深入、不广泛。教学信息化的应用层次不够深入、教学模式不成熟,没有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规律很好地结合和融合,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提高不明显。各高校分散建立了不少教学资源,但优质资源结构性短缺,特别是缺少助学型资源,教学资源对教与学过程和活动没有很好地支持,学生对现有教学资源不感兴趣导致利用率不高。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科研信息化:科研信息化处于起步和一般性信息获取阶段,没有为科研过程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教育信息化对科学研究与学术创新直接贡献不够。科研信息资源相对缺乏并且分布很不均衡,科研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有效的组织,特别是国产科研信息资源组织不够好,如学生论文资源、科技讲座资源等,使得有限的科研信息资源分散独立、分布不均衡,整合程度不够、共享困难,不能充分发挥信息资源在科学研究中的可传递性、可增值性和可共享性。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管理与服务信息化:绝大部分高校开展了管理信息化,建立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办公自动化等电子校务系统,但大多由业务管理部门分散建立,不集成、不整合、不共享,只有少数高校实现了跨部门信息共享和统一规划建设。管理信息化应用的层次不够深入,基于信息化的流程优化与再造不普遍,对管理决策和分析的支持刚刚起步。面向社会的信息化服务还比较单薄,面向师生的文化与生活信息化服务还不够丰富,基本处于自发状态。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数字资源建设与共享: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数字图书资源库,但存在单独购买价格昂贵难以承受、各厂商资源管理缺乏规范、不便于整合与检索等问题,并且分别购置的图书资源库资料重复问题严重。精品课程资源定位不明确,使用对象不清晰,当前资源建设主要是为了申报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资源没有更新机制,使用效率很低。资源建设标准不一,共享机制没有建立,校际资源共享和学分互认困难重重。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基础设施:高校普遍建立了多媒体教学环境,但大多是教师机-投影机模式。高校基本建成校园网络,但出口和互通存在问题,并且资费太贵。数据中心建设发展较快,大部分高校建立了统一的机房,但应用系统和数据资源大多没有整合。没有合理的基础设施投入保证机制,运行经费普遍紧张,基本只能解决出口带宽租赁费用。学生拥有自己的个人电脑已经比较普遍。不少学校开展了与银行、企业的合作,积极探索校企协作、社会多元参与的高校信息化新模式。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保障体系:高校领导对信息化的认识“虚”高,口头上都很重视,但是很少优先投入资源,很多高校信息化处于推而不动、推而缓动慢动的状态。部分高校开始制定专门的教育信息化规划,但总体比例仍然偏低;部分高校开始将信息化经费单独预算,但总体投入仍然不够。大部分高校建立了信息化管理部门,但实体部门比例偏低,管理作用发挥层面很低,组织协调能力不够强,严重存在学校各部门信息化建设不能够协调一致的问题。高校对信息化支撑队伍普遍重视不够,没有支持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政策,队伍规模不足,结构不合理,支撑能力不够强,稳定困难。高校对教师队伍信息化素养提高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教师的教育技术培训推进缓慢。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研究与产业状况:高校在网络建设与管理、电子校务、教育技术、数字图书馆等方面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多年的研究,但缺乏系统、综合的研究,共性支撑技术的研究和公共平台的研发还不能满足应用需求,特别是作为交叉学科的基础研究与面向发展的战略研究薄弱。国内外不少厂商关注高校信息化市场,但缺少专注于本行业的大型企业;特别是提供软件与服务的企业,仍处于低质、恶性竞争状态,还未能建立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业务模式创新也很缺乏,高校信息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堪忧。发展阶段分析:信息化先导高校:<1%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数字资源较为丰富,建立了全校统一的网络教学平台,初步建立了关联整合的电子校务系统,建立了统一的信息门户;信息化教学比较普遍,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不断深入,科研应用开始发展;保障措施基本建立;信息化先进高校:<10%基础设施基本完善,数字资源建设取得成效,网络教学平台和电子校务系统基本建立,建立了信息门户但应用整合程度不高;教学应用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保障措施日趋完善;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发展阶段分析(续):信息化平台期高校:~40%基础设施基本建立,电子校务系统分散建设各自为政,建立了门户框架但整合不了应用,数字资源有一定基础但发挥作用有限;教学应用零星开展但缺乏有效组织;保障措施不到位;信息化起步发展期高校:~40%校园网络基本建立但不充分,特别是出口带宽不够;电子校务系统部分分散建立,数字资源建设刚开始起步;保障措施不到位,特别是经费欠缺;信息化欠发展高校:<10%基础设施差距较大,数字资源与信息系统非常有限,领导重视和经费投入都不够。高等学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提纲浅谈信息化对教育的革命性影响我国高校信息化发展总体状况分析《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解读为什么要制定规划*28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国家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必然要求*本部分共13页摘自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张拥军处长报告规划要实现什么任务定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在于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明确发展目标、找准主要问题、理清发展思路、部署发展任务虚实结合,有软有硬。项目与政策两方面的抓手对未来十年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整体设计、全面部署是未来1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行动纲领与路线图29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核心理念:融合

革命性影响关键思路:应用驱动

机制创新

推动机制:项目->常态,体系

参与机制:多方参与

管理机制:统筹规划规划的核心理念与关键思路规划基本框架共分序言、总体战略、发展任务、行动计划、保障措施、实施六大部分,主体部分二十章总体战略:确定指导思想、工作方针与工作目标工作方针概括“四个坚持”;工作目标概括“三基本、两显著”发展任务:5+3,不同视角共同确定行动计划:“中国数字教育2020行动计划”,5项行动保障措施:组织领导、政策法规、技术服务、经费投入32规划基本框架规划主要内容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以体制机制和队伍建设为保障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进程中支撑发展与引领创新的重要作用34规划主要内容工作方针:四个坚持坚持面向未来,育人为本。面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目标要求,面向未来国力竞争和创新人才成长的需要,努力为每一名学生和学习者提供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信息化环境和服务。 坚持应用驱动,共建共享。以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和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发应用优质数字教育资源,构建信息化学习和教学环境,建立政府引导、多方参与、共建共享的开放合作机制。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推进。根据各级各类教育的特点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统筹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坚持分类指导,鼓励形成特色。坚持深度融合,引领创新。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支撑与引领作用。35规划主要内容总体目标:三基本、两显著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