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道德法律化的学理基础
现代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向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社会物质、法律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全面的调整和发展。要实现适应和发展,必须通过文化整合和价值多元化,导致人类的困惑和价值观的冲突。在这种态势下,人们自然会对我国的道德和法制建设重新进行审视,研究探索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制衡机制,以建构良好的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其中道德法律化便成为伦理学界和法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对道德的法律化及其限度问题进行论述,以期将该问题的研究不断推向深入。一、道德法律化程序道德法律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道德法律化是伦理制度化的主要内容,一般是指在道德建设中将一定社会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要求转化或规定为制度,尤其是法律制度,目的是以制度这种硬约束手段,规范并提高道德水平;从狭义上讲,道德法律化侧重于立法过程,指的是通过立法手段将一定的社会道德观念和道德规范转化或确定为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规范的活动。本文所说的道德法律化是指狭义上的道德法律化。(一)道德与法律的性质和目的都具有法的正义性及其对法的制定和调整道德法律化的可能性根源于道德与法律的共性。道德和法律的共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和法律都具有正义性。亚里士多德把正义论作为法律论的基础。他认为:“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部人民都能促进于正义和善德的制度。”(P138)罗马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公道和正义是法律的目的,并且是它的准绳。他说:“正义乃是使每个人获得他的权利的一个固定的和永恒的力量。法律的箴言是这样的,过诚实生活,不伤害任何人,给予每个人他自己应得的东西,法学是有关人的和神的事物的学问,是有关正义和非正义的学问。”(P59)著名的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在论述法的概念时说:“某种存在物是否为法律,并不是看它是否出自国家或是否为习俗,而是看它是否与正义、与自然相一致。‘法是一种自然的权力,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恶是自然的对立物’,所以制止非正义的行为就是‘自然的事情’,而不是惩罚。”他把法的基本特征看成是正义,而非国家强制性,这样就把法律与道德的距离拉得很近了。根据以上法学家的论述,我们可以认为法律的最基本特征是正义性,正义性是法律称其为法律的标志。道德更具有正义性。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道德代表和反映着人类共有的正义观,道德的历史继承性和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需求决定了道德的内在精神之一就是正义。一旦失去了正义的理想性和崇高性,道德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正是由于道德的这种内在价值精神,它才成为法律规范制定和实施的价值参考,那种完全独立于道德标准、道德原则的法律规则、法律原则是不可能存在的。立法者总是借助于立法实现道德的法律化,从而将本阶级的道德标准、道德理想、道德原则渗透于立法之中,以此获得全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由此,我们可以说,道德是法的制定活动的重要渊源。道德可以成为评判一个法律的标准,甚至可以这样说,一部较多地体现或反映道德价值的法律,会具有更广泛、更深刻的实用价值。因此,道德的正义精神包含了法律的正义性,法律不体现这种正义的道德精神,甚至背叛这种精神,法律就是不义之法,法制就会失败。道德法律化是法律自身的应有之义。2.道德与法律在调整范围上具有交叉性。一般来讲,道德调整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关系,其调整范围比法律广泛得多,法律对现实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予以调整,也就是说,社会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既是道德调整的对象,也是法律调整的对象,对这类社会关系的破坏既受到道德的谴责,也受到法律的制裁。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合同关系成为经济领域重要的社会关系,重合同、守信用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而且必须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合同关系,使道德规范法律化,才能为合同主体提供明确、具体的行为模式,以保证合同关系的正常发展。一般来说,凡是法律所禁止和制裁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制止和谴责的行为;凡是法律所要求和鼓励的行为,也是道德所培养和倡导的行为。换言之,许多道德观念也体现在法律之中,许多道德问题也是可以诉求法律解决的问题。3.道德和法律均含有“义务”性。义务是道德领域中的一个根本性概念。义务是指必须履行相应行为或者禁止某种行为。作为根本性的道德概念的义务并不否定还有其他道德概念,“这只是说,‘义务’在逻辑上先于其他道德概念,其他道德概念以‘义务’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并且只有参照它才能得到理解。”(P38)义务是根本性的道德概念表明了在道德中义务规则是基础性规则,美德、修养也只有尽了道德的义务之后才能实现,或者说凡道德美德、道德修养高的人其实就是那种不断尽道德义务的人,因此,道德在本质上意味着义务。在法律中义务同样是一个关键性的概念,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权利和义务构成法律的基本范畴,二者统一于法的内容之中。从个人不履行法律义务即不得享有相应的法律权利的角度来看,权利宣言实指义务宣言。因此,义务是道德法律化的中介和桥梁。义务构成了立法者将道德义务上升为法律义务即道德法律化的基础。4.道德与法律都具有普适性。道德是由美德、原则和规则所构成,但只有道德原则与道德规则具有普适性,即人们有义务依原则行事,有义务遵守规则,而道德美德则属于倡导性的高于义务的范畴,美德只能要求人们努力去做,却不得要求人们必须去做;我们可以期望实现一个人们的平均的道德水准较高的理想社会,却无法实现其中每一个人皆成为圣人、道德完人的社会。也就是说,道德原则、规则可以加以普遍化,变为人人可以遵守的且能够做得到的一般性规范,而美德却无法加以普遍化。所谓的可加以普遍化,按照康德的观点,即一项道德行为准则只有当每个人永远服从它在逻辑上是可能的,才可以被接受为普遍法则(P98)。行为准则的可加以普遍性是道德的最低限度的标准,道德义务的普适性使统治阶级把本阶级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以明确的、普遍的、稳定的法律去推行其道德标准,从而使伦理观念成为可能。道德可加以普遍性的特征内在地要求把人人能够做到的道德法律化,以法律的普遍有效性引导、规范、推动、保障和约束道德的制度文明化,并反过来通过社会主体行为透视其道德状况是否文明,从该意义上讲,道德与法律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和谐性。5.道德和法律在价值目标上具有统一性。道德法律化是为了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而采取的必要措施,即通过法律的手段迫使人们遵守一定的规范,以保证社会的秩序和稳定,因此它的主要作用是对人类行为实施他律,如果这样,它仅仅是暴力下被迫服从而已。事实上,法律之所以能成为社会调控的主要手段,绝不仅仅因为它具有国家强制力,更重要的在于通过这种普遍有效理性规则,来内在地表达、传递和推行能被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一定价值原则和要求。如果法律和社会伦理价值取向背离,必然受到道德力量的抵制而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外壳。因而,道德法律化的目标是道德自律。马克思指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P15)在现代,道德的自律同样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最高境界,法律强制性只是道德法律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而法律要得到卓有成效的实施,就必须把外在的强制性内化为人们心目中的道德律令,法律只有成为人们的心理、情感需要时,才能得到普遍自觉的遵守。道德法律化的归宿是把法律意识融入并积淀在人们的内心的道德信念之中,将社会道德律令转化为人们内心的信念,从而使法律至上的意识升华为更深层次的道德义务要求,实现他律到自律的转变。(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不同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在于道德功能的局限性,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道德具有天然的模糊性。道德在强调合理的同时更强调合情。其基本范畴如“良知”、“德性”、“善”、“恶”等都是非常模糊和抽象的概念,不具有可操作性。另外,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常常没有很明确的标准。而法律是具体明确的行为规范,并伴有相应的制裁措施,这使其在调节社会关系的过程中起到道德所不能起到的作用。2.道德具有较弱的强制性。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俗来调节人的行为,其强制性较弱。对于不讲道德的人来说,道德的强制力就显得非常有限,易使道德自身对违反道德者束手无策。“道德社会的维持,不仅需要很多人都有道德感,而且还需要所有的人都无条件地这样做。而要做到这一点是很难的,只要一个人或者极少数人不道德,它就可以摧毁整个社会的道德资源配置机制。”(P75)道德对于严重危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行为,只能谴责而不能制裁,使得道德在面对那些没有道德自觉和良心沦丧的人时,变得无能为力。而法律则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来规范人们的行为,无论谁触犯法律,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3.道德具有多元性。在不同的地方以及同一地方的不同时代都可能有不同的道德规范,不同人群或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规则都可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这样就可能带来对同一行为评价的多样性,可能造成人们无所适从。这就需要有一个在一定范围内有比较统一的规则,让人们去遵循,去指导人们的行为,而法律正好能弥补这个缺陷。4.道德具有滞后性。道德的形成和普遍化需要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具有滞后性。在社会的转型过程中,道德的变化一般来说落后于社会的变化。相对于道德而言,法律的形成要迅速得多,只要社会需要,国家就可以制定或认可法律。5.道德的调节范围具有局限性。道德的调节范围广泛,但也受局限。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道德可以通过指引、评价、命令、激励、赞赏等方式和途径来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应当怎样”为标准来衡量和评价人们的行为。“道德所能调节的社会关系,主要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和对抗性矛盾中的非对抗性行为。”(P72)因此,要调整人们之间的对抗性较强、利益冲突较为激烈的行为必须借助于法律。二、“法律体系”的缺陷古今中外都不乏道德法律化的范例,在现代一切文明国家中,社会道德规范中最重要的内容,很多被纳入到社会的法律体系之中,甚至有人说:“越是文明发达、法制完善健全的国家,其法律中体现的道德规范就越多。可以说一个国家的法制是否完善和健全,主要取决于道德规则被纳入法律规则的数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一个法制完善和健全的国家中,法律几乎成了一部道德规则汇编。”道德法律化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和西方国家立法中都是普遍存在的。(一)道德在中国现行法律中的体现我国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历来十分重视法律对推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作用,在立法上始终贯穿着道德的法律化趋向。1.《精神文明》1954年《宪法》把“公民在法律上一律平等”、“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和保卫公共财产”以及男女平等等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和要求用根本大法的形式稳定下来。1982年《宪法》除了肯定和丰富上述规定外,还把更多的、明显体现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规定纳入到根本大法。如《宪法》总纲第14条规定:“国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第24条专门就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明确的规定,即:“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第27条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经常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第49条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禁止破坏婚姻自由,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第5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等等,这些都是道德法律化的表现。2.本条款在我国,我国立法方面,各有其特别法为《民法通则》把诚实信用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除此之外,在《民法通则》中体现道德法律化的内容大量存在。如《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拾得遗失物、飘流物或者失散的饲养动物,应当归还失主,因此而支出的费用由失主偿还。”这是把拾金不昧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了。第83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显然,这是把关于团结互助的相邻关系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了。第93条规定:“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进行管理或服务的,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这是有关无因管理的规定,它把互帮互助、互利互惠的道德规范法律化了。我国《婚姻法》中有关赡养老人的规定和《继承法》中关于继承权的规定是一致的,与《刑法》中的有关规定也是紧密衔接的。《继承法》规定:“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丧失继承权”;“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刑法》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年老的人,负有抚养义务而拒绝抚养,情节恶劣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这种法律规范之间的紧密性、协调性,既确认了尊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又以法律为武器惩恶扬善,将赡养老人这一道德义务切切实实地转化为法律义务。经济领域颁布了大量的法律,保护公平、自由、竞争、开放的市场秩序,《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要求遵守公序良俗、商业道德、诚实信用等,如《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条规定:“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公认的商业道德。”《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条规定:“经营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易,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这些也体现了道德法律化的内容。(二)西方国家立法中道德伦理的体现1.履行给付之给付诚实、守信作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在许多国家的私法领域都将其作为法律原则加以规定。如1900年实施的《德国民法典》第242条规定:债务人必须依据诚实与信用,并照顾交易惯例,履行其给付。1910年《瑞士民法典》第2条规定:无论何人行使权利义务,均应依诚实信用为之。《美国统一商法典》第203条规定:凡本法范围内之任何合同或义务均要求(当事人)必须以诚信履行或执行之。又如对家庭成员道德义务和对家庭伦理的维护方面,1804年公布的《法国民法典》第205条规定:“父母与其他直系尊血亲有受抚养的必要时,子女负抚养的义务。”第371条规定:“子女不问其年龄如何,对父母负尊敬的义务。”第212条规定:“夫妻负相互忠实、帮助、救援的义务。”2.救助的法定性—在刑法中的表现。见义勇为是无私利他的高尚的道德行为,见义不为则属于不道德行为。有许多国家就将见危不救的不道德行为视为犯罪并加以制裁。如1986年《意大利刑法典》规定:“对气息仅存或受伤或危急之人,疏于必要的救助或未及时通知官署者,处3个月以下徒刑或12万里拉以下罚金。”1971年《西班牙刑法典》规定:“对于无依无靠且情况至为危险严重者,如果施予救助,对自己或第三者并无危险,但不施予救助,应处以长期监禁,并科以西币5000元至10000元罚金。”1976年《德国刑法典》规定:“意外事故或公共危险或危难时,有救助之必要,依当时情况又有可能,尤其对自己并无显著危险且违反其他重要义务而不能救助者,处1年以下自由刑或并科罚金。”1994年《法国刑法典》规定:“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采取个人行动或者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科50万法郎罚金。”以上说明,西方国家注意运用法律的强制力来推行道德规范,反对不道德行为。惩罚“见危不救”就是把道德义务的行为上升为法律行为,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宗旨无疑是为了强化道德、弘扬道德。“见危不救”这样一种不良现象,实际上蕴含着两个法律属性:一方面能救助而故意不为,就等于坐视、纵容他人生命、健康等重大损害的发生,这与加害人或造成他人危险之人的心理状态没有本质区别。另一方面“见危不救”的行为常常成为实际危害结果发生的重要条件之一,其主观过错或恶意(坐视、纵容)远比过失犯罪更严重,更可恶。三、道德法律化的限度道德法律化现象是现代法治社会法律发展进程中的一个亮点。虽然道德在法律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继续发挥作用,但我们却不能把道德法律化现象看作社会发展的趋势性现象。道德法律化存在一定限度,不能滥用和泛化,否则会陷入“法律万能主义”的泥潭,而扼杀道德的生存空间。道德法律化的限度是法律局限性在法律与道德关系方面的具体体现,它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第一,就法律和道德各自调整的领域来看,法律在多大范围之内可以介入道德的领地,推动道德的发展;第二,法律在直接规范人的行为的同时,对人的思想感情是否也有直接的约束力;第三,从道德发展的角度来看,法律是否具有超越性,能否对道德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第四,法律对道德过度介入,是否会影响道德的发展,形成法律对道德的遏止。(一)道德法律化主要表现为法律规则道德法律化并不意味着法律对道德的取代,在利益关系日益复杂的社会里,我们无法设想任一社会规范的单独作用。对此,博登海默说:“道德和法律代表着不同的规范性命令,其控制范围在部分上是重叠的,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范围之外的,而法律中也有些部门几乎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但是存在着一个具有实质性的法律规范制度,其目的是保证和加强对道德秩序的遵守,而这些道德规则仍是一个社会的健全所必不可少的。”(P386)博登海默指出的就是道德法律化的领域是有限的。按照博登海默的这种说法,我们可以将法律与道德调整、管辖的领域分为三种情况:一是法律和道德都调整的领域;二是由道德调整但不由法律调整的领域;三是由法律调整但不由道德调整的领域。道德法律化的程度在上述三个领域里是不同的。大部分社会关系是由法律和道德等其他手段共同调整的。这些领域主要是和社会的有序化发展紧密相关的公共生活领域和一部分私人生活领域。因为与社会的有序化发展密切相关,不仅道德要将其纳入调整的范围,对人们在这一领域的行为提出要求,而且国家通过立法对基本的道德要求加以确认,使它们成为法律规范,并通过法的实施,强制性地贯彻到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如不得暴力伤害他人、不得用欺诈手段谋取利益、不得危害公共安全等,这些既是文明社会维持下去所必不可少的基本道德要求,或者是道德的基本层次,也是国家予以确认并通过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对于一个忘恩负义、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的人,社会公德和舆论力量迫使其羞愧、反省,从而制止或悔改“缺德”之心。如果他仍然不顾社会公德的约束,必然会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这时法的国家强制力就应责无旁贷地负起惩罚违法犯罪人的责任,对不符合法律要求的缺德行为予以否定、撤消以至制裁。道德法律化在这些领域里表现得最为充分。有些社会关系主要或基本上依靠道德等其他手段来调整,法律只能起辅助作用,有的问题甚至不能用法律规范来调整。例如人们的思想、信仰或一些私生活方面的问题,在这些领域里,由于法律不是解决问题的主要的和有效的手段,其介入是有限的。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对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层次的道德要求和原则,这些属于人的思想、信仰方面的问题,这些“向往的道德”对人们提出的要求则远远超过了那些“义务的道德”1。像慷慨、仁慈、博爱、无私和富有爱心等都属于第二类道德规范(P373-374)。对于第二类的道德要求和原则,则不宜转化为法律规则。正如有的学者所说:“如果法律过多地强调人的单纯利他并基于此而进行制度设计,或侵入纯粹伦理领域,则不仅法律的实现会受到障碍,道德伦理的应有价值也会受到破坏。”还如婚姻家庭生活是私生活,法律对它的介入也应该是有限的。婚姻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法律对婚姻家庭关系的介入是完全必要的,特别是在目前单纯依靠道德力量难以遏止重婚、家庭暴力等问题的情况下,法律必须有所作为。但婚姻家庭生活毕竟是属于私人生活领域,最终要依靠感情和亲情来维持,在这里道德是基本的约束力量,民间性质的调解组织、心理咨询组织、婚姻家庭救助组织等在预防和调处婚姻家庭纠纷方面也可以发挥特殊的作用。如果国家不问青红皂白、不尽人情地进行制裁干预,不仅会给公民的婚姻家庭生活造成难以估计的破坏效应,而且在司法实践中也难以操作,勉强为之,也会降低法律及司法的权威,所以法律的介入必须是合理的、有限度的。也有些由法律调整的领域几乎不包括任何道德判断,如专门的程序规则、票据的流通规则、政府的组织规则等。在这些领域,法律的指导观念是便利与效率,而非道德。正如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博登海默指出的:“道德中有些领域是位于法律管辖之外的,而法律中有些部门几乎是不受道德判断影响的。”(P386)(二)法律不惩罚主观过错道德与法律的作用是各有侧重、各有优势的。法律主要用于调整人的行为,它对人的行为有一种直接的效力,并可通过人的行为间接影响人的观念。而道德主要调整人的观念,并通过这种观念去间接地影响人的行为。纳入法律规范调整范围的,却只能是人的行为,而不能扩大到人的思想领域。法律尽管也考虑人的主观过错,但如果没有违法行为存在,法律并不惩罚主观过错本身,即不存在“思想犯”。对此,马克思有过深刻的论述,他说:“对于法律来说,除了我的行为以外,我是根本不存在的,我根本不是法律的对象。我的行为就是我同法律打交道的唯一领域”(P16-17)。所以“凡是不以行为本身而以当事人的思想方式作为主要标准的法律,无非是对非法行为的公开认可”(P16)。只要人的行为符合法律的规定,法律并不追究其行为的动机,不关心其内心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而道德则不仅要求人的外部行为和内在动机符合一定的规范,而且更注重考察人们行为动机的善恶与否。尤其在一些权利义务无法明确界定的领域(如思想、感情领域等),法律的介入往往是得不偿失的。如我国历史上曾有过的“诛心”与“腹诽”之法,就是在实践中混淆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界限,企图用法律来控制本属于道德范畴的人们的思想感情,其结果显然是力所不逮的。(三)道德法律化的社会次要目的是第一、二层次、第三层次的道德行为也就是说,法律对道德行为的规定必须以普通人所能达到和接受的道德水准为限,而不能人为地将一些普通人难以做到的道德行为纳入法律规范,并把无法做到当作违法行为加以惩处。具体而言,道德行为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主观利己,客观利人,即在与人交往中,虽然是以追求个人利益为目的,但能做到遵纪守法,诚实守信,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够在客观上给他人和社会带来有益的结果;第二层次,有条件利人,指行为主体在实施道德行为时,可以使他人得到或预期得到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利益;第三层次,无条件地利人,指纯粹无私而利他,其极致是自我牺牲。在这三层中,第一、二层次属于较低层次,第三层次属于较高层次。从道德法律化的历史来看,法律只是在保障公平的前提下对第一层次的道德行为作出明确规定,对第二层次的道德行为作出鼓励性、补偿性规定,以激励、引导人们积极向善,在一般情况下,法律很少对第三层次的道德行为(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等)作出明确规定。因为激励人做出单纯的利他行为主要是道德的功能,如果法律硬性规定人们要勇于牺牲,舍己救人,而不考虑普通的社会成员的道德接受程度,则势必会影响法律被遵循的可能性。(四)道德的法律化和法律的道德化经过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现代各国几乎选择了法治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但现代法治社会如何保障这一基本功能的实现,有人认为法治社会即是法律制度高度完备的社会,法律规定细致无遗,制裁措施明确严厉,使人不敢越雷池一步。显然这一见解并不符合现代法治观念。法治社会旨在树立法律的崇高威望,利用法治的塑造能力,将法的精神渗透到社会生活之中,使民众对法律产生认同感,并自觉自愿地依法行事。的确,法治社会依赖于完备的法律制度,但法律制度的建立必须以社会伦理、政治和经济行为为基础,并且和这些方面紧密结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起到标本兼治的效用。对法律的过度依赖,必然会影响对其他措施的资源投入,妨害人们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WPS 办公应用-教学大纲、授课计划
- 2024年汽车热交换器项目资金申请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有关追梦演讲稿(17篇)
- 文明礼仪伴我行演讲稿400(34篇)
- 学校表彰大会校长致辞
- 河西走廊观后感600字范文(6篇)
- 珍惜粮食学生个人倡议书
- 理疗师劳务合同范本
- 疫情期间幼儿工作总结5篇
- 新教材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单元综合提升练3地球上的水含答案
- 土地管理法培训课件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 重庆火锅产业发展前景分析与投资风险预测报告
- 七年级数学(上)有理数混合运算100题(含答案)
- 软件使用的培训课件
- 博弈论中机制设计
- 铁路专用线设计规范(试行)(TB 10638-2019)
- 老年延续护理
- 保持内心的冷静与淡定
- 焊接作业中的人体工程学设计
- 《南京财经大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