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转移中的漏损与失稳_第1页
知识转移中的漏损与失稳_第2页
知识转移中的漏损与失稳_第3页
知识转移中的漏损与失稳_第4页
知识转移中的漏损与失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知识转移中的漏损与失稳

只要掌握知识,就可以直接用于经济活动。在一个时间掌握知识的人和掌握知识的人之间的位置决定了知识的可使用范围以及知识的可能用途。然而,从事各种工作的人所掌握的知识及所处的位置决定了知识分布极少与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分布相一致,工作—人—知识经常处于不匹配状态。因此,人在不同工作之间的流动和知识在不同人之间的转移有助于改善知识与工作的匹配,提高知识的使用效率。作为配置知识的两种基本手段,人的流动和知识的转移各有特点:人的流动过程比较快捷,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最稀缺的知识能得到最优的配置,但人的流动将使包括环境知识在内的部分知识失效;知识的转移过程较慢,成本较高,但知识转移能实现知识的重新组合,增加人力资本,提高工作效率。正因为如此,这两种手段在知识的配置过程中得到了交替应用。比较而言,知识的转移过程比人员的流动过程要复杂得多,更难以观察和控制,研究知识转移的文献也很少涉及知识转移的一般过程。本文拟运用经济学和行为科学的基本原理探讨知识转移的微观过程及其机理。一、知识转移的特点知识的转移包括知识的发送和知识的接受两个基本过程,这两个过程是由两个不同的参与者——发送者和接受者——分别完成,并通过中介媒体连结起来的(见图1)。接受者在获取某一知识之前,他对该项知识的了解是不全面的,因而对发送者和发送知识的要求以及获取知识后的反馈是相对模糊的,发送者的知识、经验、感受、态度、情绪等都会影响发送者对接受者的要求和反馈的理解,影响发送知识的选择和整理。由于知识具有无形性,知识的显现方式具有多样性,发送者发送出来的知识将不可避免地含有噪声,且知识通过中介媒体传向接受者时还会进一步吸收环境中的各种噪声。因此,接受者必须对含有大量噪声的知识进行选择和过滤,去除他们不需要或不愿要的知识,同时也去掉绝大部分噪声,最后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感受等对保留下来的知识和噪声进行理解,同时加上自己的主观见解和判断,并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接受部分知识。如果接受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有矛盾之处,接受者还将对原有的知识进行修正。从这一过程可以看出,接受者的需求并非总能清晰地传递给发送者,发送者发送出来的知识并非能够全部地、不走样地传递给接受者,双方的知识、经验、感受,尤其是共同的知识、经验、感受将影响知识转移的效率和效果。由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经历,在这些经历中基于自己的兴趣和感受获得了独特的知识,因此可以说,几乎世界上所有人都拥有他人所没有的知识。自人类社会实行知识分工以来,个人拥有的知识在总量上和内容上的差异已空前增大(汪丁丁,1997)。在实际工作中,每个人都需要向他人学习新的知识,都会向他人传授自己的知识,人与人之间基于知识的发送/接受形成的关系就构成了知识的人际交流网络(见图2)。在这样一个网络中,知识在不同个人(如A、K)之间的转移往往要经过其他人(如E、I、G)的多次传递。然而,知识转移所固有的特点决定了知识沿着人际交流网络的多次转移必将带来转移效率的下降。首先,知识在不同的人之间转移会带来漏损、失真等问题,知识在人际交流网络上的多次转移会导致漏损、失真的累积,从而使知识“变质”。其次,知识转移不会自动发生,它必须在表现为效用的动力的作用下克服表现为转移成本的阻力之后才有可能发生,而规则性知识及其他与环境相关联的知识脱离一定的环境之后将丧失其价值。再次,即使知识转移的动力足以克服阻力,如果动力在不同个人之间的分配与阻力的分布不相匹配,知识多次转移中的某些环节可能会因动力不足而中断。最后,私人知识因无法向他人证明在短时期内难以被他人接受(唐·埃思里奇,1998),私人知识的多次转移几乎是不可能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的隐性知识(tacitknowledge);一类是能够编码且能以系统方式表述的显性知识(explicitknowledge)。由于形式化的语言、文字、符号等能够提高交流双方在意思理解上的一致性,显性知识主要是以编码的形式发送、接受的。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大大降低噪声的干扰,提高知识的转移效率,而且可以通过贮存编码实现知识的发送和接受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发送和接受的分离使得发送者在没有接受者或者没找到接受者的情况下也能将知识发送出来,使之记录于充当公共知识库的媒介,接受者在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到公共知识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而不是一定要和发送者本人见面,要在不知道自己是否需要某项知识的情况下将该项知识学到手。在这一过程中,公共知识库起到了大市场的作用。显性知识发送者—公共知识库—接受者的转移模式(见图3)克服了人—人转移模式对知识转移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避免了知识转移中的多次传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知识沿着人际交流网络多次转移带来的效率下降问题。因此,显性知识的转移效率和效果远远好于隐性知识。二、知识源学习成本知识转移过程中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和就构成了知识的转移成本,它主要包括发送者在向他人展示、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生的发送成本,接受者在寻找知识源、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生的接受成本,以及相关社会组织因管理知识转移、知识库而发生的管理成本。发送成本和接受成本不仅与知识本身的内容和性质密切相关,而且与发送者、接受者的经验、能力和知识的积累密切相关,甚至与社会环境、社会制度也有很大的关联性。相关社会组织的知识管理则促进、规范了知识的转移,降低了发送成本和接受成本,但知识管理本身也存在成本,发送成本、接受成本和管理成本共同构成了知识转移的成本。(一)发送成本比较低为了便于他人的理解,知识发送者需要将自己的知识以语言、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示出来,对于难以形式化的隐性知识,知识发送者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实物工具反复演示。这一过程消耗的各种资源就构成了知识转移的发送成本。一般而言,发送成本因发送知识的内容、性质以及发送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对于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发送者常常需要以大量的语言、文字、符号、图像的形式反复揭示给他人,发送成本也就比较高;而对于某些信息类知识,发送者一、两句话就可向他人解释清楚,发送成本几乎为零。某些寓于行动的知识能在工作中无意识地展现给旁观者。针对特定的学习者,发送者演示的繁简程度还将受到学习者的要求和反馈的影响,如果学习者的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较强,发送者以较少的表达就能达到转移知识的目的,发送成本相应地就比较低;反之就会比较高。此外,发送者的表达能力和演示能力也会影响知识的展示效果,进而影响知识的发送成本。(二)知识积累对学习成本的影响知识接受者要想获得某项知识,必须首先通过人际交流网络找到拥有该项知识的人,或者在表现为出版物、资料的公共知识库中找到该项知识的存放位置,即找到知识源,然后才能根据知识源的展示去领悟、理解该项知识。由于知识深藏于人的大脑或公共知识库,知识的显现也总是伴随着大量的噪声,知识接受者寻找知识源的成本不仅与知识源本身的特征有关,而且与接受者的知识积累和识别能力高度相关。首先,各种出版物及其发行系统、组织内部资料及其传递渠道、图书馆等知识贮存系统共同组成的传媒网络虽然可以供各人使用,但各人对传媒网络的了解程度不同,各人关于传媒网络的知识决定了利用传媒网络的效率。其次,知识的人际交流网络是高度个体化的东西,一个人的人际关系、know-how知识将直接决定他的人际交流网络和通过该网络搜寻知识的成本。最后,接受者的识别能力和洞察力将决定他能否识别混杂于噪声中的知识,并过滤掉各种噪声和不需要的知识,对于隐性知识尤其如此。知识源展示出来的各项知识,只有经过接受者的理解才能被接受者掌握,才能转化为接受者的知识。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能准确地理解、把握知识源展示的知识,并非每个人在领悟同一项知识所花的时间和精力完全一样。不同的人在知识理解上的差异、在领悟知识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上的差异反映了接受者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学习成本差异。产生学习成本差异的初始原因是个人天赋的差异,即不同的人在领悟特定类型的知识方面存在能力差异,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后天知识积累的差异。我们知道,知识片断与知识片断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互相联系的,表现出或强或弱的互补性(汪丁丁,1997),个人的知识积累不仅有助于对互补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降低新的互补知识的学习成本,知识的学习只能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认知科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相关知识的积累不仅增强了记忆新知识的能力,而且增强了回忆利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因此,不同的人有可能因为知识结构的差异在获取新知识方面产生比较优势或劣势。在知识分工的制度下,绝大多数人将沿着比较优势的方向积累知识,这种积累又将进一步提高接受者对相关知识的识别能力和吸收能力,降低知识的寻找成本和学习成本,进一步强化获取不同知识的比较优势。(三)“噪声”景观在社会组织的实践意义知识接受者在获取某项知识之前,对该项知识的内容,可能的用途等事项了解得非常少,有时甚至不知道该项知识是否正确可靠。知识发送者则可能不知道某项知识是否为他人所需要,不知道应通过什么途径将某项知识传递给需求者。这种信息的不完全性和非对称性决定了自由的知识“市场”可能一方面有大量的“噪声”充斥市场,另一方面有大量的知识“碎片”被当作垃圾扔掉;一方面有丰富的知识供转移,另一方面知识接受者在需要的时候找不到相应的知识。学术团体、行业协会、企业等社会组织通过对知识鉴别、认定和管理,通过对知识传播网络的建设和完善,在很大的程度上解决了自由的知识“市场”效率低下的问题,促进了知识的转移和扩散。在组织所从事的旨在促进知识转移的活动中发生的成本就构成了知识转移的管理成本。由于社会组织的知识管理对象是所有与组织目标相关联的知识,而非一、两项特定的知识,管理成本无法精确地分解到每一项知识。管理成本是社会组织从事知识管理活动的代价,其大小取决于管理活动的“量”。知识管理的成效最终体现为发送成本和接受成本的下降,下降额也取决于管理活动的“量”。因此,知识管理活动的“量”应在知识的转移成本(发送成本+接受成本+管理成本)最低的那一点。这说明,管理成本不仅取决于知识管理活动的效率,而且取决于知识管理活动可能的成效。三、知识转移与企业绩效管理知识转移的直接后果是增加了接受者的知识和人力资本,为接受者提高工作绩效、增加个人收入创造了条件。因此,只要知识转移增加的人力资本价值大于知识的转移成本,知识的转移就能增加社会的总效用;只要接受者增加的收入能弥补转移成本,接受者就会积极地获取这一部分知识,并承担相应的转移成本。在接受者能够全部占有新增人力资本的产出时,帕累托最优就能通过接受者的自利活动自动实现,社会不需要提供额外激励。然而,现代社会的经济活动更多地表现为“团队活动”,团队成员的贡献不可能精确地计量,新增人力资本的产出有可能不被接受者占有,从而使接受者在知识获取方面表现出惰性,使社会组织对知识接受者的激励变得必要。新增人力资本的产出不被接受者占有,根源于知识的特殊性和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性。首先,部分知识仅与特定企业的相关工作相联系,属专用知识,这部分知识在其他企业很难发挥作用,特定企业因此能够免费、半免费地使用这些专用知识。其次,知识以及知识的获得不可被直接观察,各种文凭及技能鉴定证书仅能概略地证明持有人的知识和能力,无法详细地反映持有者的各项知识,企业最多只能将员工划为不同的层次,根据不同层次的人拥有的平均知识决定工资报酬,同一层次上的高知识者并不能比低知识者获得更多的报酬。再次,知识在工作中的显现具有间接性,每个人的工作绩效不仅取决于工作者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取决于不同工作者之间的合作及种种偶然因素,企业无法从工作的短期表现推断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何况企业的观察也是有成本的。最后,工资报酬具有粘性,一方面企业不可能频繁地调整员工的工资,另一方面降低员工的工资容易挫伤员工的积极性。由于知识的转移,尤其是企业专用知识(firm-specificknowledge)的转移将使企业受益,企业将积极地促进知识的转移,主动地承担知识转移的激励工作。一般而言,企业的激励措施包括:(1)知识管理,即通过有组织的活动鼓励员工将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并对员工的知识进行加工、整理,使之成为组织的知识,以方便其他员工的搜寻和学习;鼓励员工之间互相交流、学习,通过“干中学”促进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在员工之间转移和扩散。知识管理在经济上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降低了总的知识转移成本,增加了社会的总效用,二是部分承担了知识转移的成本,从而降低了接受者的支付成本。(2)工作流动与在岗培训。员工在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流动,有助于员工对各个工作岗位性质的了解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尤其有助于对老员工隐性知识的学习。企业之间通过协议结成战略联盟或知识联盟,让各自的员工在一起紧密地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员工的流动范围,使员工有机会获得其他企业的知识,增强知识创造能力。另外,员工在不同工作岗位的适度流动,有利于员工之间的了解和人际交流网络的完善,降低接受者需要搜寻知识的成本。(3)带薪脱产培训。通过给员工支付培训费和培训期间的工资,企业几乎承担了知识转移的全部成本,大大减少了员工获取新知识的阻力。传统理论(Becker,1964)认为,带薪脱产培训的内容仅限于企业专用知识,因为这部分知识可被企业无偿使用,D.Acemoglu和J.S.Pischke(1998)的研究表明,即使只能部分地占有新增人力资本的产出,企业也乐意让员工带薪学习。日本、德国企业的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4)考试与考核。通过考试与考核,企业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表现、知识和能力有一个相对全面、准确的了解,为确定员工的工资报酬、晋级提拔提供决策依据。这意味着积极获取新知识、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的员工终将有所回报,只要这种回报能补偿付出,员工就会有积极性获取新知识。企业旨在促进知识转移的各项激励措施都具有一次投入、长期受益的特点,企业是否愿意实施各项激励措施最终取决于可能的收益与投入的比较。由于企业的收益是新增人力资本的部分产出,员工将来可能为企业工作的时间对企业的收益以及企业激励知识转移的积极性、企业激励措施的选择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在员工跳槽频率很低的日本和德国,企业提供的带薪脱产培训远远多于员工跳槽频繁的美国(D.Acemoglu和J.S.Piscke,1998);日本的知识管理强调隐性知识的直接共享,美国的知识管理强调显性知识的分配、传递和利用——因为隐性知识仅存于员工大脑,员工离开企业时将带走这部分知识,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